张溥泉,名继,河北沧县人,一八八二年壬午七月十八日生。以南子。留学日本,早年参加华兴会、同盟会。归国后,历任参议院议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司法院副院长、蒙藏委员会委员,及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国史馆馆长。曾辑《国史馆馆刊》数期。他和章太炎、章行严、邹蔚丹结为异姓兄弟,以伯仲叔季论,溥泉居叔位,因此人呼他为三将军。《民报》初刊,写稿者多所顾虑,大都化名,他独署真姓名,在日本时曾极力鼓吹无政府主义。他擅书,吴湖帆忽发奇想,以吴中寒山寺因唐张懿孙“月落乌啼”一诗传为胜迹,懿孙名继,和溥泉同名,吴托濮一尘为介,请溥泉挥写那月落乌啼诗碑,不意没有多久,溥泉逝世,湖帆引为遗憾。岂知旬日后,一尘却把溥泉所书诗碑送来,原来溥泉临死前一天所书,成为绝笔。湖帆即请黄怀觉镌刻,立石寺中。溥泉捐馆,为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年六十六岁。他所编刊的除《民报》外,尚有《东京国民报》、《衡报》、《国民日日报》、《新世纪报》、《新世界》杂志,又辑《黄帝魂》。
同类推荐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本书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之专题研究。就一些有争议或被忽视的问题试作探索。如胡适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发展;鲁迅小说是否“蔽于‘疗救病苦’的信条”;“萧红体”的内涵和渊源;庐隐游走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写作;凌叔华小说在现代视野和委婉谨慎之间的微妙平衡;曹禺话剧的民族化;沈从文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想建构;张爱玲小说的本意在俗,其质却雅等。偏重于文学史上风格独特或有争议之名家。注重通过自叙类文献及代表性作品。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本书为浙江大学校团委、人文学院联合推出的大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从历年的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优秀作品,汇集成书。目的在于鼓舞青年学生的文学创作,抒发青年学子“飞扬青春,梦想中国”的情怀,也向社会展示青年学子的朝气、才情。内容有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体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