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3200000002

第2章 后梁篡唐,掀五代乱世之幕(2)

所以,朱温刚到任,便开始招徕人才。朱温先是得到了前台州刺史李振,李振弃台州后,在逃回长安路过汴州时被朱温盛情挽留,被授予从事一职。后来,又在汴州发现了一位名叫敬翔的奇才。朱温虽没读多少书,但喜欢有才学的读书人,打听到敬翔寄居王发府下,便告诉王发:“听说你手下有位奇才,我想重用他。”

朱温和敬翔见面后,朱温问:“我听说子振先生(敬翔)常读《春秋》,请问《春秋》中都记载了些什么?”

敬翔说:“无非是些诸侯之间杀伐夺利之事。”言语间,神采飞扬。朱温怕敬翔是个书呆子,便想考察下他的理解能力,于是又问:“《春秋》所载之兵法,能不能用在当今之世?”敬翔笑道:“兵者,诈也!应变若走马易灯,以奇制正者胜,《春秋》古法,不宜用于今日。”朱温听后大喜,决定重用敬翔。

朱温文有李振、敬翔、谢瞳、刘捍,武有庞师古、葛从周、张归霸、霍存等人,加上汴军强武能战,他占据的地势优势明显,一时没有谁可以威胁到他。但一想到北面能征善战的沙陀人李克用,以及李克用的英雄儿子李存勖,还是会后背发凉——此父子俩才是他称霸一方最大的隐患。

其实,朱温曾有一次绝佳的机会除掉李克用。唐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讨伐黄巢后,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当时,他的兵力不足,且刚经历了战斗创伤。朱温听说后,便在上源驿宴请李克用。李克用从来瞧不起流寇出身的朱温,酒醉后说了一些侮辱朱温的话。朱温十分生气,却无法直接对李克用下手,因为李克用虽然兵力虚弱,但仍然是一员猛将,想杀他不太容易。晚上,酒席散后,李克用喝醉酒睡着了。

对李克用怀恨在心的朱温深夜派兵包围了李克用留宿的上源驿,叫埋伏的士兵出来,放火烧房,李克用的仆人郭景铢熄灭蜡烛,将李克用藏在床下,用水泼醒李克用并告诉他出事了。幸好天降大雨把火浇灭了,李克用与随从薛铁山、贺回鹘等,借着闪电的光亮,从尉氏门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后来,李克用来到太原,将此事告诉唐僖宗,请求出兵汴州,并派其弟李克修领兵一万人驻扎在河中地区待命。唐僖宗知道朱李二人有仇,但朱温复唐之功不逊李克用,两方都不敢得罪,只好做了回和事佬,加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又多给他在河东划了几州的地盘。从此,李克用和朱温成了死敌。

河东,地理上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唐末五代的“河东”,主要指这一时期的河东节度使辖区。李克用和朱温交手二十多年,互有胜败,但后来一次李克用却差点丢了性命;当时朱温虽然没有除掉李克用,但却将军事重镇泽州和潞州夺了回来。

朱温清楚,他若想称霸天下,最大的障碍就是李克用,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半途竟又杀出个李茂贞。此人本叫宋文通,出身贫寒之家,后因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被层层提拔,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其范围延伸到陕西、甘肃交界大片地区,后又封岐王。为了巩固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李茂贞将唐昭宗李晔请了过去。

朱温得知后,气得咬牙切齿,于是以“救驾”之名出兵长安。李茂贞从没把朱温当回事儿,结果一交手,才知来者不善,于是急忙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也不想错过这个时机,率兵南下,朱温也不与李茂贞过多纠缠,率军迎战李克用。唐天复二年(902年)三月,朱温在晋州大败李克用。之后,朱温再次率军西进,找李茂贞的麻烦,李茂贞连吃败仗,丢了大片土地后,死活不再迎战。

这时,朱温手下一位爱将高季兴献策说:“千万不可撤兵,我们可以散布谣言,说久战不绝,汴军因为想家都逃了。”结果李茂贞信以为真,出兵偷袭未果,又吃了败仗,只好把昭宗李晔乖乖“交”了出来,朱温带昭宗回到了长安。

朱温安顿好昭宗李晔,便开始东征,攻打青州。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知道打不过朱温,比划了几下,便投降了,朱温将胶东半岛收入囊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昭宗,朱温强行把昭宗“请”到了洛阳。行前昭宗哭着对给他送行的人群说:“‘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到处流浪,不知道会死在哪里!”众人莫不掩面而哭。

不过唐昭宗李晔也留了一手,行前他秘拟了一道旨意,分道送给河东的李克用、西川的王建、淮南的杨行密,让他们有朝一日除掉朱温,恢复唐朝。不久,王建、李茂贞、李克用、杨行密等人公开声讨朱温,说朱温大逆不道。朱温本想讨伐这些藩镇,但又怕各藩镇借昭宗威望联合起来攻打自己,于是便有了杀掉昭宗的想法。

唐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温派遣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前往洛阳杀死昭宗,昭宗享年38岁。当昭宗死讯传来,朱温痛哭流涕,说一定要为先帝报仇雪恨,结果又把“首逆”朱友恭杀了。之后,朱温强行推立年仅13岁的辉王李柷为皇帝,这也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

汴梁称帝,头把交椅我来坐

朱温称霸中原后,觉得地盘还是不够大,不够自己折腾的,所以胃口也越来越大。唐天祐元年(904年)十一月,朱温亲征淮南。

淮南有些年头没有和朱温打过仗了,此时朱温兵强马壮,一路南下,横冲直撞,摧枯拉朽般地夺取了大片土地,吴王杨行密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朱温在寿州(今安徽淮南)遇到了一点麻烦,无论如何挑战,淮南军死守不出战,朱温只好撤军。但他并不甘心就此作罢,唐天祐二年(905年)七月,朱温命大将杨师厚攻打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赵匡凝打不过杨师厚,只好狼狈地逃奔淮南。

此时的朱温志得意满,他想要的东西没有拿不到的,天下没有谁能阻止他开疆拓土。与此同时,朝中的蒋玄晖、柳璨等人开始为朱温张罗改朝换代的事情。但在朱温看来,他们的意图是好的,但做法太过老套、太过哆嗦。蒋玄晖建议改朝换代必须遵守老祖宗的礼数,就是先封大国,加九锡礼,然后再实行禅代之事,朱温大骂他说:“难道不受九锡就不能当皇帝吗?”

此时,朝中有些人比较同情唐朝,于情于理朱温都不能表现出称帝的愿望,朱温当然知道这些,所以,有人劝他登基做皇帝时,他假意推辞,说自己还是要做梁王。而蒋玄晖、柳璨等人却急着要朱温当皇帝,逼小皇帝李柷再加朱温九锡礼,这种做法让很多人不齿。当然朱温也意识到,此二人定是为了荣华富贵,才让他背这个臭名,于是他一狠心,把这两人杀了。同时,也是做给众人看:“我朱温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人!”

唐天祐三年(906年)九月,朱温发兵攻打沧州。刘仁恭赶忙派兵来救,但他知道朱温不好惹,只是做个样子,却不敢和汴军真的开战。眼看粮食用尽,沧州就要撑不下去了,朱温在城下劝刘仁恭的长子刘守光说:“你父亲是我的手下败将,见到我就害怕,他定不会来救你,还是赶快投降吧。”

刘守光虽然比较迂腐,但不信朱温那套,于是回了句:“我是刘仁恭的儿子,当然要为父亲守城。大王现在要以仁义制服天下,所以我更不能投降。大王如果用我这个背叛父亲的人,那么天下将如何看待大王?”朱温觉得他说的有理,无言以对,便暂缓攻城。

刘仁恭担心儿子撑不住,便又向河东的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本想拒绝,可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却说:“现在能成为朱温威胁的只有父亲和刘仁恭,如果刘仁恭被灭,我们会更加危险,到时悔之晚矣。”于是,李克用派养子李嗣昭、军事将领周德威等人去抄朱温的后路。没想到驻守潞州的汴军大将丁会突然投降李嗣昭,汴军士气因此大受影响,朱温为此郁闷了好些日子。

这时手下大将罗绍威劝朱温不如废掉李柷自立,让那些反对朱温的人闭嘴。朱温没有立即答应罗绍威,但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再打唐朝的旗号也没有啥用,各派势力都会视自己为死敌。思量再三,朱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废掉唐哀帝李柷,建立新朝。

唐天祐四年(907年)二月,朱温在汴梁正式称帝,改元开平,国号梁。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或者后梁。从此,朱温正式坐上了五代的第一把交椅,更名为朱晃,史称后梁太祖。

后梁的建立,也宣告延续了近300年的唐朝正式灭亡,但此时天下仍四分五裂,地方上的一些军阀意见不一,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杨渥等人坚决不承认后梁政权,仍然延用唐朝年号;而其他的一些藩镇,却较听话,适时向朱温称臣。难怪欧阳修说:“呜呼,五代之乱极矣。”

北取潞州,哀声连连叹敌手

朱温称帝后,不甘心北方门户泽潞地区被李家的父子占据着,为了除去这块心病,他称帝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消灭李克用。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六月,朱温派保平节度使康怀贞率八万后梁军会同魏博军去收复潞州。康怀贞立功心切,率军前往,结果河东方面的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死守不战,后梁军不想坐等粮草耗尽,于是大举进攻;攻打了半个月,还是没有攻下来。

晋王李克用得报潞州被围,也尽遣精锐前去解围,河东方面的几员名将周德威、李存璋、李嗣源、安金全等人急驰潞州。二十多天未见捷报,朱温也等不急了,便撤了康怀贞,让亳州刺史李思安接替他。李思安来到潞州城外,在城下建立了一座军事据点,企图隔断城中河东军与城外河东军的联系,后梁人称之为夹寨。周德威不想让李思安得手,日夜攻寨,即使攻不下来,也要和后梁军耗下去;后梁军龟缩在寨中,以守代战。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晋王李克用病故、其子李存勖继为晋王的消息。相传李克用死前,曾经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说分别代表刘仁恭、朱温和耶律阿保机。以后每攻灭一处就要在他墓前取出一支箭来,告慰其在天之灵,李存勖后来也是这么做的。后来,李存勖建立后唐的时候,追尊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不过这个“唐太祖武皇帝”比起那个唐太宗文皇帝来,差的可不止一个段位,连修史者都认为李克用不太能当得起这个“武”字。

李克用死讯传到汴梁,朱温不太相信,担心是沙陀儿耍的伎俩,为了稳妥起见,决定亲自去探个虚实。因李思安屡战不胜,他便调刘知俊代替李思安为潞州前线总指挥,不过刘知俊此时尚留在同州。

在确认李克用病死的消息后,朱温总算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朱温眼中,李存勖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不足以威胁到他。于是,他惬意地回到了汴梁,留下刘知俊,命他暂时驻守这里,过段时间再撤。

朱温想的很简单,没想到李存勖初出茅庐便给朱温一个大大的下马威。李存勖年少气盛,也想干出些名堂给手下人看,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四月,他亲自率军来解潞州之围。河东军行至距离潞州以北约五十里处的黄碾下营,李存勖身披重甲,时刻准备上战场,命人随时侦探前线情况。当李存勖探知后梁营没有瞭望哨时,大喜过望。

到了五月,有天清晨天降大雾,李存勖率军轻进至三垂冈(今山西长治附近)埋伏,等待时机出击。乘着大雾弥漫,李存勖下达了攻击命令。李存勖率一路直击后梁营东北寨,周德威和李存审各为一路,朝后梁营杀去。后梁军毫无防备,稀里糊涂地被全歼,军械粮食尽被河东军夺去,被围近一年的潞州终于被解救出来。

河东军想趁势去取泽州(今山西晋城),但后梁大将牛存节率援军已经来到泽州。河东军开始攻城,一连攻了十几天,都被牛存节击退,泽州纹丝不动,加上后梁将刘知俊即将行进至泽州,李存勖知道泽州暂时动不了,便撤军回到太原。

那头的朱温一直在等着好消息,结果得到的却是全军覆没的结果。朱温一世枭雄,哀叹连连,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生子当如李亚子,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耳。”朱温屡遭重挫,为了调整情绪,积蓄力量再战,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春,迁都洛阳,不过仍以汴梁为东都。

饮恨柏乡,这个邻居不好惹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李存勖继晋王位,初出茅庐的他亲率大军从太原南下,出其不意地在潞州城下大败后梁军,给了朱温当头一棒后,名声大噪。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固巩、拓展自己的势力,他把目光转向了今天的河北地区。此时,朱温的势力已越过黄河。为了争夺地盘,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此时,占有镇州(今河北正定)的赵王王镕,坐镇定州(今河北定县)的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盘踞幽州(今北京市)的卢龙节度使刘守光,都是与李存勖相邻或相近的一些割据势力。在李存勖看来,这些割据势力对自己都构不成威胁,所以他不便贸然进范。河北各势力面对李存勖这样的强邻,也都是小心翼翼。朱温早就怀疑王镕与李存勖相通,害怕其日后势强难以控制,早就想除之而后快,结果他的机会来了。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一月,刘守光发兵今河北涞水,欲攻占定州。朱温假称要帮助王镕抵抗刘守光,派供奉官杜廷隐等率三千精兵进驻深州和冀州(今河北深县、冀县),企图借机消灭成德、义武两镇势力。王镕察觉了朱温的阴谋,立即四处求援,遣使去晋阳(今太原西南)。恰巧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使者此时也赶到晋阳,于是大家决定推举李存勖为盟主,共同抵抗朱温。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没有中断;国之瑰宝,五千年来熠熠生辉。文明孕育了国宝,国宝延续了文明。国宝是中国历史凝固的精华,是供世代传承和观赏的智慧。它们的身世离奇,它们的故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中始见它们的精彩。因为国宝的璀璨,更显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也正因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方显国宝的耀眼。
  • 抗日战神

    抗日战神

    一个求职四处碰壁,穷困潦倒的苦逼大学生,无意间闯入了一个时光点,继而穿越到了1937年的后抗战时期。一个隐世的绝顶高手,不甘接受活活被砸死的命运安排,化为游魂,苦觅数十年,希望找到有缘人,祝他逆天改命。一只沉睡了数千年的上古神兽,无意中被人惊醒,于是,神兽择主而生,与它的主人同甘苦,共患难。一人,一鬼,一神兽,在那烽火战乱的年代,又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楚汉三国

    楚汉三国

    因为神仙的赌气,兵败垓下的霸王穿越到汉末并收了后世有着“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为弟子。霸王的弟子孙策、刘邦的转世刘备,始皇的转世曹操,交错在楚汉和三国间的恩怨。一切的一切,尽在楚汉三国。(本故事纯属虚构扯淡)ps:每日21点左右,更新一章。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全集(1)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全集(1)

    本书纵横述说古今中外的文化财富,包括文化名家、科技博物、文献典籍等方面。
  • 神居处

    神居处

    亲王庶出独子,生来被游行高僧告诫杀戮重,须以仁爱止杀。后与其父云亲王共谋取皇帝宝座。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惊才艳绝、恣意妄为。第二部分:锋芒渐敛。巨大身心变故后,含恨隐忍,与父共谋大业。第三部分:为其父夺得皇位。但他真实身份是蒙冤驱赶、被逼跳了六界外的谭海渊的神,后来万幸离开反获取更大神力。本准备去毁灭报复,被兄长所拦,与其立下赌局,先去人世历练一世。他答允,对自己下诅咒封存了神躯法力及记忆。云亲王新生的儿子命里杀戮极重,刚出生便已死去。他寻息而至,便降在这个婴儿身上,以云亲王儿子的身躯渐渐成长.......
热门推荐
  • 豪门村医

    豪门村医

    师承隐世神医,身怀独门绝技,掌控五湖医药,领略四海佳丽!凌云峰从深山而来,往都市而去,全凭一双圣手,打开那扇属于自己的绝世豪门……这是一个村医走向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同时,又是一个男人嬉游都市花丛的香艳故事!
  • 唐坑

    唐坑

    一朝梦醒,大唐还未崛起。隋末动乱,金戈铁马。江山如画,美人如玉。李季,带着一只癞皮狗,大业十三年秋,走进江都城,走进烽火乱世,搅动天下风云。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夜班惊魂

    夜班惊魂

    有一次,我路上遇到一个算卦的老头,看到我说,让我少干点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然会遭报应,然而我的工作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压根就没往心里去,可是自从那一次……
  • 你,幸福就好

    你,幸福就好

    不平凡的少年,少女,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一个杀手,会被原谅吗?可能吗?
  • 后汉通俗演义

    后汉通俗演义

    本书再现东汉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历史观的局限性和某些错误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表露于这部巨着之中。例如对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运动横加诬蔑,对妇女的看法充溢着封建气味,在人事休咎、朝代兴亡问题上未能跳出天命论、因果报应论的泥坑等等,虽然与全书的民主性精华和巨大成就相比只处于次要地位,但毕竟是白璧之钻。我们渴望有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间世,但在尚无此类新着间世的今天,蔡东落的这部巨着仍然是迫切需要的。只要以分析的、批判的态度阅读它,便会在普及历史知识、提供历史借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嫡女策

    嫡女策

    前世云府六姑娘温柔娴淑,对上恭顺贤良,对下照顾有加。奈何她的隐让和贤德,并不能让她活的长久。前一刻还姐妹情深,下一刻却至她于死地。挟怨重生,看她如何揭穿众人的丑陋嘴脸……
  • 绝代倾心

    绝代倾心

    她,身份多样,心思如一,一旦认定,便不再改变。她,隐藏自己只为在更有利的时机爆发自己为他挡在危难。她,颜倾天下,却只为他绽放。他,身份高贵,心思如一,一旦认定,便不再改变。他即使高高在上,却为她放下一切高傲,只为博她一笑。他,武功盖世,却为不让她受伤,自己伤痕累累。他们之间本是没有任何相交的可能的,但上天还是让他们相遇了,是为了什么?再续前缘还是前尘孽债?
  • 甘愿与你相欠

    甘愿与你相欠

    他说:前世欠你的,这辈子我就只能还这么多了,我不算是个好夫君,可我不想放开你,我要生生世世与你纠缠在一起。
  • 邪刑天

    邪刑天

    在这种纷乱征战的年代,在这样诸侯割据的形势下,只能勇往直前!敌将讨伐!势如破竹!大杀特杀!所向披靡!浑身是胆!勇冠三军!一骑当千!万夫莫敌!举世无双!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