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4400000003

第3章 风雨沧桑壁风寺

我没有宗教信仰,走进壁风寺,我是满怀虔敬的。尽管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壁风寺还是让我大吃一惊。壁风寺坐落在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左所村委会鲍屯村,离城十里,位于明清时期的古驿道线上,原名碧风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传说有一位川籍眉山县官宦之家的儿子到云南做客,久不回家。家中老父思念儿子心切,到云南看望儿子。路途劳累,气候不适,死于云南,无法运回原籍安葬,速令蜀中地理高师择吉地掩埋。师徒二人先后来到云南,徒弟先行,来到碧风山上现壁风寺所在地,认为是一棺好地,将一枚铜钱埋下作记号;师傅经过这儿,也觉得这是一棺好地,折下一根银杏树枝插入地下。师徒二人回到主人家禀报,主人听说师徒二人择中的是同一块地,马上派人查验。结果发现师傅插下的银杏枝已经成活,上面挂着很大的露珠;扒开土,惊奇地发现银杏枝刚好插入徒弟埋下的铜钱洞里。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一好消息被当地的孟氏族人听到,连夜将原建于离此地不远的孟家屯大坡上的家族寺庙搬迁于此。当蜀籍官人发殡来到这儿,寺庙已建成,无法安葬。气愤之下,提出该寺主持由峨眉山人出任,令孟氏族人提供六十亩田地作为该寺的俸禄。孟氏族人相信吉地“有福人享受,无福人变灾”的说法,只得同意蜀籍官人的提议。

碧风寺兴建落成后,人们杀猪宰羊进行祭祀,除了传统的牲畜头尾等供品,还用整支的猪后腿供奉。次日人们进入寺内,一股清纯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那整支的猪后腿飘散出来的。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认为是佛祖显灵了。碧风寺为之声名大振,远近朝拜。这一消息像火腿的醇香一样在宣威境内传播,从此,吃食别具风味的猪后腿成了宣威人的饮食习惯,人们把它作为招待亲朋好友的首选佳肴。为了能够长时间存放,人们学会了用食盐腌制猪后腿,并因此而取名火腿,意思是腌制后的猪后腿像用火烤熟的一样可以久存不会变质。

为什么取名碧风寺?我没有史籍可查。也许碧风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树木葱郁,田地肥沃,由西向东的两条小溪到此汇成碧风湖,风儿到此只能在花间歇脚、不知不觉就被染成了绿色,因此取名碧风寺吧!后来改名为“辟风寺”,演化为“避风寺”、“壁风寺”,却是有着美丽传说的。

碧风寺由于建在交通要道上,成了云南通向中原的过往客商歇足投宿的处所。据说碧风寺南面有一口和尚井,一天晚上,和尚拿着火把去打水,借宿在寺里的江湖游贩无意间发现,疾风中火把的火焰纹丝不动。游贩惊疑,请问和尚,和尚笑答:“小寺内外本就无风。”游贩疑窦顿生,决心不睡觉弄清个中原委。当夜三更左右,游贩发现大殿的天花板上金光闪烁,一只箩筛大的蜘蛛嘴里含着宝,来到案桌上吸食供品。游贩恍然大悟——原来蜘蛛宝能辟风,故而无论外面风色恁大,寺内烛光丝毫不闪动。游贩贪心顿起,当蜘蛛把宝物放在案桌上吸食供品时,游贩迅即盗窃宝物离去。蜘蛛吃饱后发觉宝物已丢,当即气死在供桌上。寺内外无风之谜由此道破,原来是蜘蛛宝的作用,做供品的猪后腿的清香原来是蜘蛛带来的福音。碧风寺由此改名为“辟风寺”,后来在人们的口误中成了“避风寺”、“壁风寺”。

据说地质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先生到云南游历,途经壁风寺时进行了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壁风寺之所以避风,在地势而不在于宝物也。”至今仍然无人破解避风之谜。

五年前我去与壁风寺毗邻的鲍屯小学,当时学校正在修建操场。一位资深的市级领导激动地指着还是泥地的操场边的本土对我说:“你看!那是五色土!而且是沙土!在别处看到三色土都不容易,难怪这儿会有这么多美丽的传说,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我对风水学说不感兴趣,只觉得在漫天红土的高原上,这由黄、紫、黑、红、青五色整齐而有规律地组成的沙质土稀有而美丽,不由得想到了陆良的彩色沙林。领导生气地说:“那不一样!彩色沙林是由风沙吹拂、风化、堆积而成的,这是埋在地下自然而然形成的!”

壁风寺在脍炙人口的传说中香火越烧越旺,到了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寺里立碑铸钟纪念建寺的有功之臣,扩大了寺辖田产范围。传说大钟铸好后重达一吨,是宣威境内最大的古钟,遗憾的是和石碑一起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这么大的钟,怎么挂到大殿的房檐下呢?该村有一个力大无比的壮士、薛仁贵之后“薛大通”,日食三斗,能将一头肥硕的水牛扛于肩上由田埂上进出于几百米外的水田。壁风寺的主持就请薛大通来挂钟,薛大通挪不动大钟,在许多村民的协助下才把钟挂上去。薛大通羞愧地离开了该村,村民们由此编出顺口溜传唱:薛大通,举上钟,震破胆,影无踪。

壁风寺一直有和尚吃斋念经、做佛事活动,主持通常是四川峨眉山人。最后一个和尚于1977年被人杀死在寺里,公安曾立案侦察,但始终没有查出因缘和凶手。传说壁风寺有一套佛法宝典,这种经书全国只有两套,一套在峨眉山,一套在壁风寺。歹徒杀死七十高龄的和尚是为了夺取经书?最终拿到经书了吗?没有人知道,这起杀人案在社会动荡中成了历史积案。佛法是教人行善修身的,但江湖上的利益争夺、恩怨情仇还是无法避免地侵入了佛门净地。

壁风寺原有一棵银杏树,传说就是那个风水师傅插入地下的银杏枝长成的,高大粗壮,四、五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围圆。村民们传说银杏树里住着一位道行高超、心地善良的银杏仙姑,专门救苦救难、祛病扶弱,而且有求必应。孟氏族人怕银杏仙姑羽化升天,在树干四周钉入数十枚铁钉,用一种强拉硬扯的恶留方式妄图把银杏仙姑囚禁在本村为自己服务。尽管有着这么动人的传说,银杏树还是毁于文革之中。

壁风寺于1998年7月被宣威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市文物管理所负责管理。我于2011年6月一个阴郁的下午,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进壁风寺。之前我听说壁风寺屡遭劫难、历尽沧桑、疏于管护,已没有半点当年的风采,就作好了目睹它沧桑破败容颜的准备,然而壁风寺还是让我大惊失色、心情沉痛。

壁风寺的大殿在文革“破四旧”中拆除建盖学校,现仅存已成危房的观音殿,有两男两女四个善男信女经常在里面念经、替人做佛事。从远处看,观音殿的土墙显出一副苍老疲惫的颓废样。房屋顶上的青瓦已经残破,不少地方无奈地用石棉瓦填补,还有伤儒雅地压上了些许红砖。观音殿的正门风吹欲倒,失去了出入关口的作用,凄凉地从里面用两根木柱顶死。

我从低矮破旧的侧门进去,一个陈旧破败的小院落内,几间低矮昏暗的木板房,算是寺庙内的生活用房。院内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棵时间并不久远、没有历史厚重感的苍松翠柏,零散无序地栽种着几棵果树、常见的普通花卉和蔬菜。

这是生产出那么多神奇传说的壁风寺啊,怎么可以是这副样子?在游览过世界闻名的陕西法门寺,金碧辉煌、规模壮观的大理崇圣寺后,破廊倒壁的壁风寺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它与宣威东山上雕梁画栋的松鹤寺都有天壤之别!

观音殿是老式的土木结构房子,左中右三间,中间供佛,左右两间分别作为工作间和接待室。2000年挂上去的牌匾上“观音佛殿”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左边的房檐下挂着一个仿制铜钟,重量不足文革中毁坏那个大钟的二十分之一。殿外正对面狭小的亭子里供奉着韦驮菩萨,倒还威武雄势,只是画蛇添足地系上了红披风,仿佛喜气的红色能够除恶消灾。

我在接待室里抬头仰望,梁柱椽子已被虫蛀空,破烂凌乱的青瓦晴天漏光阴天落雨,年久失修得如同一间随时有可能被人遗弃的民房;举目四顾,中间的板壁已经朽烂,用几块塑料布勉强遮着挡着,使人感觉就像进了贫民窟;室内陈设简单、灰暗、破败,将人阴雨天本就黯然的心绪感染到了极致,仿佛一不小心就会眼中流泪心中落雨。

观音殿里供奉着大大小小上百尊风格各异、形态多样、披红挂彩的佛像,有泥塑的、陶瓷的、黄铜的及镜框装裱的佛像画,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连1994年重塑的观音菩萨也一改白衣大士的传统形象,着红披绿中透出丝丝怪异。供桌上有香炉、烛台、净水碗,还有不伦不类的塑料花,拥挤杂乱得活像当今社会的职场,一不小心就在纷繁中几易其主。供桌前的案几上铺着传统的大红布,似乎佛光普照需要诉诸文字,配着龙飞凤舞,写上福字才能保全福禄寿禧。整个观音殿失去了佛殿应有的庄严肃穆,多了一些热闹,少了几许圣洁,就像耶稣的教义被人篡改了一样失去了应有的神圣。好像只要许个愿心捐点功德钱,想请何方神圣上座接受顶礼膜拜都可以。

壁风寺靠做佛事及会期善男信女的捐赠艰难维持,已没有当年那种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的盛况,平时只有一些需要做佛事的人来乞求菩萨消灾免难。每年只在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冬月十九有二百至六百人来赶庙会。

我不由想起多年前游览陕西法门寺的情景:法门寺因为拥有舍利指骨,全世界信仰佛教的人都寻找机会来朝拜,排几个小时的长队仅能在地宫里瞻仰几分钟的舍利指骨。佛教是种净化心灵的宗教信仰,需要虔诚地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如果人们仅以一种功利目的去烧香拜佛、热衷于临时抱佛脚,那无边的佛法就失去了意义。

壁风寺原有十里飘香的桂花、享誉中外的云南名花红山茶。现仅存两株有六百余年历史的、五、六米高的桂花和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山茶亭亭玉立于鲍屯小学校内,据说桂花树是宣威境内最大、树龄最老的古树。金桂倒还郁郁葱葱,银桂已断臂残肢、倾斜萎靡,仿佛阅尽沧桑后不愿再发一言。红山茶修枝后仍喷薄出强盛的生命力,许是季节已过,我没有看到开花。

寺外的壁风亭是2003年新建的,主要作用是供附近的村民休息纳凉。旁边的功德碑上刻着“九春欲降苍生雨,六律能来广漠风”,这几个简单的字谁都能读懂,能领会的人大概不多;把它当成一种信仰,用一生的时间去身体力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功德碑上的文字叙述了建亭因缘及善男信女出资出力情况,感谢壁风寺以其宽阔的胸怀福佑百姓保一方平安。

同类推荐
  •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知青草屋

    知青草屋

    散文集《知青草屋》,述说着作者下乡当知青时的所遇、所感、所悟。集子中的人、景、事愰然已距今四十几年了,虽某些章节根据需要做了一定艺术处理,但并不影响那代人曾经五彩缤纷的记忆。唯那人、那景、那事仍风和日丽,郁郁葱葱。
  • 哲理精粹

    哲理精粹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哲理精粹》分册,书中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还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热门推荐
  • 第二枪

    第二枪

    本书为长篇历史小说,重点描绘了辛亥革命发动时的陕西历史画卷,几个西安小市民及其家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可读性强,文字流畅。
  • 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

    本书记录了美军自越战以来最惨烈的失败。“摩加迪沙之战”是美军在索马里发动的抓捕当地军阀的行动,由于准备不充分和情报错误,行动陷入混乱。两架美军160特种航空团的UH60“黑鹰”直升机被击落,抓捕行动随即变成拯救行动。美军苦战15小时,最终在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掩护下撤退。这是美国陆空协同城市作战战术的惨痛失败。作品通过对电文资料、现场影音资料的整理,真实再现了激烈的现代战争场景。这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面对最压抑的恐惧,历经着战争中的恐怖、悬念、悲痛、血腥搏杀,体现着战争中的英雄主义、泣血的友谊、和永不言弃的坚持。
  • 上古征途

    上古征途

    探险,财富,荣耀,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一切的追求...(此处省略三百字。)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因为上错了船,从此走上了海盗的不归路。比如说,抽空杀条龙啦,有事没事找海里的怪兽聊聊人生,聊聊理想啦,碰到商船就顺手带走啦。人生是如此的惬意和美好。什么?让我去原大陆建造城堡?小事,反正我有钱,没钱了去抢就是。什么?要封我作你们国家的公爵?算了吧,我这个人放浪不羁爱自由...什么?要把公主许配给我?这个行,你把公主丢到大魔王那里去,我马上就去拯救她!
  • 泰斗

    泰斗

    一个野人。一个实力强大的野人。一个生活在魔兽世界的野人。一个被神秘力量撕开空间扔到罗兰山脉的野人。这个野人在历练中遇到了他的命运之人……那命运之人为他取名——泰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QQ群:58414607PS:大家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也欢迎入群讨论。
  • 青春下的脚印

    青春下的脚印

    谢小洁的童年也许与别人的童年截然不同,运气不好的人也许会自暴自弃,但是她在赵景的帮助下,开始新生活……
  •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在职场中,你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角色,但你认识的那个人或那些人也许是,他们可以帮你搭建好的人脉圈,成为你成功的要素。书中这个扩展人脉走向成功的故事,能复制到很多普通人身上。
  • 泡泡

    泡泡

    本文通过一个记者采访一位老师的回忆录,描写宇宙终结的另一种可能。阅读本文需要一定的天文物理学知识,请酌情阅读
  • 禁花抚月

    禁花抚月

    水中月,镜中花,都是折射出的真实景象,当触摸水月镜花时,水中的月,镜中的花都变成为触摸真实的景象时,那又将是一中什么情况?
  • 站住前面那株草

    站住前面那株草

    九天之上,我是天界九公主,土豪背景任行九天,可奈何丑的惊天动地,又怎敌美貌CP,只好开始漫漫追夫路。
  •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包括了:学会赞美,说有价值的“美言”;善于倾听者,才能主导全局;幽默口才,让你更受欢迎;善言之人,懂得掌握语言分寸;软硬兼施,旁敲侧击的说话艺术等十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