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98600000025

第25章 山在哭

王乾坤思虑再三,一直徘徊不定的偷望着我。

我见状安抚他道:“你尽管放心,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些话我听后出了这个门就再也没见过你。江湖规矩,我可比你小子懂的多。”

王乾坤感激的对我抱拳作揖,道:“先生如此体谅小子,让小子无以为报。”

“少屁话。”我拍了拍他脑子,就跟打小孩一样,他诚惶诚恐,一点也不介意。

半响后开口说道:“之前之所以跟先生说了那么多道人如今的困境,其实说来说去,还是跟这社会的发展脱不了干系,现如今的社会,人人视金钱为第一,奋不顾身,我等道人却很讽刺的,最后也得去争这一口饭吃。”

“缘由他害,却要万般讨好。道人不得不失了骨风,后辈之人心浮气躁,哪里还肯好好修行。哎......我作为一派掌教,不得不替他们解决这些金钱的诱惑。一把老骨头东奔西走,大小怪事恨不得都接下,只为了让我那道庙里不至于没人供守烟火,也不至于我死之后,茅山成为同道笑柄......”

王乾坤说着就开始泪眼飒飒,他说的真情流露,我也不好打断他,也不插话,耐心等着他自己调整好情绪。

“事情说来话长,那是五年前一天,我听同行介绍,姑苏市有一金主遇到了麻烦,说的是他一处规模较大的采石场出现了问题。不少同行看过之后也都没什么好办法,说实话若不是余海承诺的酬金给的较为丰厚,我也不会过去。”

“怎么说?”我笑着看着王乾坤,打趣道:“你们出家人不都是慈悲为怀,专替俗人解决麻烦的吗,怎么遇到问题了,还是脱不了利益拉拢?”

王乾坤望着我,一阵苦笑,之后说道:“慈悲为怀那是假的,这世上谁能对你慈悲为怀?恐怕只有父母了吧?其实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般道人都不愿意沾惹关于山的灵异事件。”

“世人都以山只是死物,由尘土和碎石堆积而成,其实不然。那么先生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山到底是什么?”

“山?”我略微好奇,开口问道:“怎么又扯到山上面了,至于你问的嘛......不如先听听你的说法。”

山?冥界也有山,但虚无缥缈,我已好多年没回去过了,都快忘了它们的样子。至于人间的山,虽然也涉足了许多,但终归还是没有去研究过和冥界的山有何不同。

王乾坤看了我一眼,说道:“其实在道家的思想里,山的产生可以任何一种形态,比如石头堆积的是山,花草树木堆积的也是山,乃至动物和人的尸骨堆积的还是山,时间万物,看的见摸的着的都能堆积成一座山。所以山看起来都差不多的模样,其实每一座山都有他的不同,也自然有他独特的地方。”

“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每一座山自有他的秉性,或温和,或暴躁,亦或阴暗,等等。即便是常年与大山接触的猎户,都不一定能摸清楚一座山的性格。更别说陌生人了,所以一般的道人都不愿意去接触与山有关的问题。”

“华夏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的是愚公移山,我们且不谈愚公移山所带给人们的精神,就来说一说这里面的本质。愚公日复一日,代代传承的移山,对他们而言移走了太行,王屋二山,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劳永逸的方便。可实际上呢?”

“换个角度,以太行,王屋二山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在被人凿其皮,挖其骨,日复一日的承受痛苦。他们本就比愚公先落脚此处不知多少年了,却因挡了他们的路就要被如此对待,公平吗?”

“所以我敢断言,愚公他的子孙后代还能不能传承下去绝对是个问题,子子孙孙无穷匮亦,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山的怨气自然会落在他们的身上。”

王乾坤的一番话,让我有些膛目结舌,他看问题的角度更是让我觉得别有一番见解。一座山究竟有没有他说的那种性格呢?我不得而知,可若是真有,想必他说的一定不会错。

王乾坤喝了一口茶,扶着茶盖,叹了一口气,说道:“愚公尚且如此,那么余海开山采石,就更严重了,那可是用威力巨大的炸药去炸山,一次又一次。”

“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我皱着眉头说道:“你们道人看来也就是唯心主义,在你们眼里,山是动不得的,可对于凡俗之人,如果他们不能物尽其能的利用大山,又怎么可能诞生一片繁华盛景,是不是在你们道人眼里,世界还是一片古朴更好?迂腐。”

“这...”王乾坤显然是没料到我会如此直接否定他的话,乃至他们道家的思想,有些尴尬的望着我。随后长叹道:“繁华如何,谁又能说不是一场梦呢,古朴又如何,谁又能料定那不是另一种文明呢?”

“行了。”我听着他的长吁短叹,有些厌烦,说道:“说着你还扯到文明上来了,别瞎掰扯,接着讲。”

王乾坤望着我苦笑一番,接着说道:“所以道家之人一般很忌讳开山凿地,这一点先生你可以寻一寻道家各处圣地的古建筑就可得知,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武当山的南岩,整个南岩宫全都依附着陡峭的山崖建造,顺势而为,不动山的一分一毫,似乎是将宫殿完美的镶嵌在了大山的峭壁之上......”

“我发现你这老头是不是糊涂了?”我打断了他的话,笑骂道:“让你跟我讲余海的事,你跟我一会儿扯文明,一会儿又扯武当山,真没劲儿。”

“呃...”王乾坤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好吧,说回到余海身上,小子我之所以说这么多,还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在最初听说是他采石厂出了问题不愿前往的原因。其实一般采石厂出现了问题,那一定是与人命有关,要么是开采出现了意外,要么就是开采受到了阻力,无非这两种情况。”

“人命可能在余海眼中,是能用钱解决的,这自然不用我们道人出手,所以他出现的问题一定是开采受阻,作为道人我肯定是会劝他停手,可他寻人解决问题,便是要继续开采下去,不能让利益受损,先生你说对不对?”

王乾坤见我点了头,继续说道:“所以当我来到余海的采石厂时,心里依然很纠结,望着满眼的残山露石,心里只觉替它悲凉。可既然我已经去了,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违着本愿也要解决当前的问题。”

“之后在我的建议下,余海动在受阻的大山处摆上祭坛,而后让他在三日之内不进荤食,每日清水沐浴三个小时。三日内不得辱骂他人,不得行男女之事,不得拜祭祖上,必须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接着呢?”

“三日之后,余海在我的指点下,对大山奉上贡品若干,而他则需要对大山三叩九拜,持续三日,每日三个小时,中间不能间断,不能三心二意。”

“你这是要憋死余海啊。”我一听反而乐了,别说是一个整日滚爬在生意场上的俗人,就是一天天打坐的老僧,恐怕也受不了这份罪吧。“后来呢?”

“后来余海也确实做到了。他祭祀赔罪大山整整三日,到了第三日夜晚,大风肆起,整个山谷传来悲鸣的呼啸,那是大山再哭啊...”

说到这里,王乾坤不禁有些老眼泪迷,长吁短叹的,不肯抬头。

我看着他这个样子,也叹道:“哎......不可为而为之,难怪你会说如今道人生存艰难了,要我说,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心性不够坚定,受不了黄白诱惑。”

他抹了抹眼角,沉默半响,之后说道:“先生教训的是,如果能给小子再做一次选择,绝不会在行此事了。只是,又如何后悔...”

“礼成之日便是我离开之时,之后的事情想必先生已经猜到了...没错,我还未走远,就听到阵阵轰鸣,余海又开始炸山了。”

“先是对大山虔诚的赔罪,然后得其原谅,之后抓紧再炸,恐怕如果大山真的有命,这一炸也会炸的措手不及,灰飞烟灭吧。王乾坤啊,你好算计啊!”

“先生你骂的是。当时小子确实被余海给的酬金迷昏了眼,那些酬金可是够整个茅山真正三年的开销。只是,日后每每想起此事,后悔不已,后悔不已啊......”

“我想我明白了...”我拍了拍王乾坤的肩膀,本想下手重一些,可这风烛残年的老人,最后还是让我止住了,缩回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转身就走。

“先生!”王乾坤突然对我跪了下身,身子还有些摇晃,低着头不敢看我。

“你这又是搞什么?”我一愣,走了过去将他拉起,问道:“之前的事我不是已经跟你说清了吗,你不曾欠我!”

王乾坤泪眼迷离的看着我,始终不愿起身。也不擦拭脸上的老泪,任他布满整个苍老的面容,看起来有些凄惨。

“虽然小子不敢说先生到底是什么人物,但一定知道先生有办法替小子了结这桩悔事,我虽已年近九旬,可活的不踏实,夜不能寐,时常回忆其大山的哭声,心中悲苦难忍,还望先生慈悲......”

“慈悲个屁!”我骂道:“少跟老子来这套,没你们道家那般虚虚实实的。你小子要是心中真有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去当年那座大山处日日哭诉去,在我面前哭个什么鸟?”

“小子已去过多次,大山已空,采石场也搬走了。什么都没有了......”

“哎...”我望着那可怜的王乾坤,看了他许久,心中突然又不忍,摇了摇头,对他说道:“你我也算有缘,起来吧,我也就替你想想办法,这桩事解决后,今后你不能对他人提起我的名字,他人说起我,你也要给我三缄其口,哪怕是你到了黄泉,也不能说认识我,你听明白了?!”

王乾坤看着我,沉重的点下了头。

同类推荐
  • 猛鬼福利院

    猛鬼福利院

    我叫王小开,我有一间只收女鬼的猛鬼福利院!既然是福利院,自然有许多的孤魂野鬼想要住进来。可我们猛鬼福利院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我们是有规矩的。什么,你想知道规矩?那就进去看看喽!什么,你不符合条件也想住?那就看看我的九字真言咒答不答应喽!习九字真言,行走灵异间!
  • 一度空间

    一度空间

    在灵异的空间里,什么都不存在。灵异的奥秘就是在你看来,什么都不可能的事实却总是在你眼前出现。
  • 鬼寝

    鬼寝

    鬼寝,即鬼冢,亦叫鬼床。人死后所葬身的地方,包括方圆几十里内的风水环境。男主重情,因女鬼之嘱托,开始寻墓探险,历大劫,得人鬼经,恢复记忆,破茧成蝶。人鬼经,医卜星象、风水秘术无所不及。特别是鬼学一脉,玄奥天成。阳有人,阴有鬼,人鬼殊途,阴阳相斥。心有灵犀,则殊途同归。得人鬼经全卷者,传闻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生死人肉白骨福泽天下。
  • 古墓禁地之诡瞳

    古墓禁地之诡瞳

    嘘,别闹,我看书呢!林异眼睛受伤,觉醒家传能力。灵异志怪,接踵而至,山村异事鬼魂,太岁烛阴魔噩花、机关树藤鬼猴子!失去的记忆如何找回,圆形古墓中机关重重,是保护还是阻拦?来自罗布泊的死亡讯息,冰封地底的隧道,遗失的真假‘钥匙’千百年前的青衣黑衣兄弟难道是墓主,西王母与浮生的纠葛,从天而降的机关。老一辈设下了十二年的约定,他们在隐瞒什么?他该如何破这危险的局?兄弟?还是敌人?林桐更名为林异,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平淡,疑团,铺垫的冲突。古墓与诅咒,遗迹和奇迹,一切才刚刚开始!
  • 警官与法医

    警官与法医

    普通的案子,不易的真相,景警官与叶法医联袂出击,发掘隐藏在真相背后,容易被人忽略的深层东西。发人深省,点破隔纱!
热门推荐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隶颜盛世:纨绔大少的一品夫人

    隶颜盛世:纨绔大少的一品夫人

    她,居于社会底层,战战兢兢,努力为活着奋斗;他,出身富贵之家,步步为营,处处算计,一心为出人头地。当卑微的她遇见纨绔的他,是怜惜?鄙夷还是心痛?在这个奴隶卑微命如草芥的年代,遇见一份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是放弃还是继续?
  • 会吃的中老年人更长寿

    会吃的中老年人更长寿

    书中内容主要包括中老年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如何通过食疗养生和防病治病。对于每个具体的问题,会有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理方法的解释,会提供一个科学的饮食攻略,会推荐两三道改善和调理的食疗方,内容详实全面,实用性非常强。
  • 契约婚姻:原来是绝配!

    契约婚姻:原来是绝配!

    “我有一万个想见你的理由,却少了一种能见你的身份。好想去见你,然后紧紧把你抱住。康诺。”“我等你!无论多久,我相信你会回来的!熙熙。”第一眼就爱上的人,怎么甘心只做朋友?!愿世界上所有的等待,都看得到花开。她想要的爱情很简单:她说话时,他会听;她任性时,他会爱;她需要时,他会在;她转身时,他还在。这就够了。所有的合适都是两个人的相互迁就和改变,没有天生合适的两个人,两个人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就是最好的爱情。
  • 永恒角逐

    永恒角逐

    异界凶兽,凡人战争。超脱凡间的圣者,暗中影响着大陆的变化,他们究竟有怎样的目的?
  • 万界圣尊

    万界圣尊

    诸天万界,强者无数,弹指间,山河破碎!永恒彼岸,不死不灭,一念间,天地变色!本应死去的秦明,却意外重生,一步步登临彼岸的时候,他逐渐发现了诸天万界背后隐藏的秘密。这本就是一盘棋,秦明不愿从棋子变成棋手,而是要提着剑,将这盘棋砍得支离破碎!
  • 遇见美好

    遇见美好

    励志类作家,他们的作品以积极、向上、坚韧、执着、微笑、阳光的属性,受到众多读者的热烈欢迎。近年来,各类励志作品,在读者心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们拨云见日,呼风化雨,如同犀利而灿烂的光芒,又如阵阵甘霖,给读者带来光亮与滋润,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引导、灌溉、滋润的辅助作用。是密友,是知己,是师长,是亲人,却又起着比他们更为重要的作用。《遇见美好》由《意林》《青年文摘》《读者》《青年博览》等拥有众多读者的文摘类刊物签约作家倾情奉献,精选了他们的经典励志散文,以作家的个人作品集结,全貌地呈现每位作家独特的风格,以及他们用心灵酿出的晶莹果实。
  • 亲爱的教练小姐

    亲爱的教练小姐

    我们始终都在等待,等待着这样一个人,来结束我无聊的生活,来照亮我未来的方向,来牵动我的每时每刻。感谢你,我亲爱的教练小姐。你教我做人的道理,我教你爱情的守则。没有先来后到,没有墨守成规,有的只是一次勇敢,一个耐心和一份执着。
  • 极宠,田园小妇

    极宠,田园小妇

    穿了,肉身是个傻妞,怎么办?难道我还要继续装傻?哈哈,当然要活的滋润,谁惹我就把谁往死里整。我天真,我烂漫,还要随时扑倒我的俊美相公!本以为平淡无奇的相公居然深藏不漏,腹黑强大还有这无与伦比的后台?哇,我捡到宝了!
  •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时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书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作者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本书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