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24800000105

第105章 诸法合道

一页金书出、金砖出、乌木短棒出,牧天歌的这三样法宝被他逼出了体外,在青铜古殿之中盘桓飞旋,其内各种灵气汹涌而出。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牧天歌声音淡然,仿佛在说别人的事。

随着他法宝吐出的灵气越来越多,青铜古殿内充满了绚丽的光芒。九轮太阳融化的速度变快了,其上分别有不同的道则显化而出,伴着袅袅道音充斥着牧天歌的心神。

牧天歌一边催动炼化着古殿内的灵气,一边感悟着大道法则。当青铜古殿内不再有灵气的时候,九轮太阳融在了一起,其内再无空间;道则亦消散,回归了融合后的太阳之中。

牧天歌起身,双目开阖间有神光流转,随即变为空灵,那幽怨深邃却已不见,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却又那么虚无。

推开殿门,牧天歌大袖一挥,将圆桌大小的太阳卷出了青铜古殿。

太阳出得古殿,便冉冉上升,光明越来越亮,温度也在逐渐升高。只是再不像之前亮的刺眼,热的让人发狂了。

日挂中天时,大地震颤了起来,轰隆之声不绝于耳,干裂的地表翻了过去,苍茫的草原应声而生。

“山、水、生灵呢?”牧天歌站在古殿门口,望着突兀变化的大地,喃喃道。

忽然,天空瞬间变的暗淡下来,乌云遮住了艳阳,紧跟着便是电闪雷鸣。

“咦?”牧天歌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自语道:“修为没有提高,境界没有提升,怎么会生出雷劫呢!”他飞出了青铜古殿,飘在了半空之中,谨慎起见,他收了古殿,将真气布满了全身,法决自动运转了起来。

可雷声却突然停止了,跟着便是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转眼便浸透了大地,积水成河,紧跟着一座座青山拔地而起,其上鸟鸣、兽吼之声隐约可闻。

雨停了,一头麋鹿在原野上跑到了牧天歌脚下,仰头欢愉的叫了几声,便四足顿地,跑向了远方。

牧天歌笑了,他成就了一方世界,是以自己的气海为基准构建的。只是,此间的道则更全,而他所领悟的还很有限,两者之间不可比拟而已。

艳阳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只是没有时间更迭。

牧天歌再飞身,如流星般飞向艳阳。

“砰!”

他的头重重地撞在了太阳之上,其内居然没有空间,完全实化了,牧天歌顿觉失望。

“一切都是灵气所化,唯有太阳是实物。没有时间更迭,没有空间转换,自然之道离完全还差很多。”牧天歌喃喃着,缓慢向下降落。

这时,地表射出一道金光,直冲太阳而去。

牧天歌神念一扫,失声叫道:“金书?还有第二页金书?天书究竟有几卷?”

金光速度奇快,以牧天歌的速度都难追上,他连忙放出识海中的第一页金书,尝试两者之间会不会生出感应,也为了阻止金书的速度,他可不想刚刚熔炼而成的太阳被一页金书撞爆了。

他识海内的金书陡一出现,向着太阳激射而去的另一页金书便顿住了。两页金色似生出了感应,金光暴增,更有道音相汇相融。

牧天歌没有错过时机,他飞身而起,一手将顿住的第二页金书抓在了手里。跟着用九字真言法决,一字字的将第一页金书,所记录的天书总纲法决诵读了出来。

第二页金书的光芒慢慢暗了下来;第一页金书飞了过来,牧天歌再次伸手,将第一页金书也抓在了手里,两页金书在牧天歌的手里碰撞了一下,便金光尽敛,道音消散。

牧天歌慢慢松开了手,霍然发现两页金书居然合在了一起。他试着翻开第一页金书,第二页金书上的字迹清楚的映入了他的心间,烙在了他的识海。

牧天歌仰天大笑,此等机缘,让他激动不已。于是他擎出了祭坛和青铜古殿,推开殿门走了进去。他要在殿中闭关,领悟第二页天书之上记录的法决。

殿外一天,殿中十年。牧天歌在青铜古殿内坐了百年长关。终于让他悟透了第二页金书上的法决,并将之与第一页金书、以及他所修的所有法决融合在了一起。他的识海修为提升了,不过仅仅是念力提升了,境界却还停留在识海凝神境前期,只是他的识海之内居然又多了一个小人儿,一个虚幻飘忽的小人儿。

牧天歌退出古殿,将之连同祭坛收回气海。在祭坛托着古殿回归气海之后,便漂浮在了气海之上,却不见道台。

不是牧天歌没有道台,而是他的整个气海之壁,都变成了道台。而造化神器器纹,则刻在了气海之底。他不仅要将自己炼成法宝;他还要将自己的气海炼成法宝,炼成造化神器。事实证明,他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他不在繁琐的修炼各种法决了,他完美的将之融合在了一起,自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法决,取名为“苍生诀”,是集吐纳、练气、炼神、攻击、飞身术等为一体的无双法术。

苍生诀可演化诸法,这得益于第二页天书。第一页天书为总纲,阐述、教导的是万法自然;第二页天书是为凝炼,阐述的是万法同源,教导的是诸法合一。

还有第三卷,甚至于第四卷,牧天歌笃定。

合在一起的两页天书依然悬在牧天歌的识海之内,金光兀自垂落,将牧天歌的元神罩在了其中,凝炼的越发金光灿烂了,那新生的元神幻影在自行吞吐着念力、真气。

牧天歌并非七魂人,他甚至怀疑自己都没有魂魄,可他却修出了两具元神,他自己都没想到。虽然他在努力的塑造自己的人格,修五行,历三界劫。可当这些真的在一步步的实现时,他却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他怀疑自己的福缘,怀疑一切的造化,这些是天定,还是命里该有的?

“天地以生代我,我要回报以歌。我是牧天歌。感谢给我生命。但,我的一切都将属于我。我命由我,不由天。”

牧天歌振臂高呼,声音冗长激荡,好似天音,又含道则。

同类推荐
  • 龙御九卷

    龙御九卷

    一位由现代人凭借流星应验的愿望穿越到秦时的秦飞,到了秦时又有怎样的经历,秦时明月的背景让秦飞大呼惊奇,而主人公秦飞又是如何从一个软小生成为乱世如鱼得水的绝世高手的?是怎样的奇遇与未知等待着他?一切尽在书中!
  • 西游:问情篇

    西游:问情篇

    大唐开元年间,妖星现世,人间祸乱四起,妖魔遍地。少年江小鱼胸无大志偏于安乐,然而群妖过处,寸草不生,临海小镇遭遇妖族扫荡,相依为命的姐姐为救他而死……天道无情,人妖殊途,怎能忘了西游?
  • 奇葩之仙路

    奇葩之仙路

    男主角无言睡梦中被老道士带入修真世界,得仙器,锻神器,得神算,修秘术功法,奇遇无数,携美娇娘和刁蛮妻一路修真,一句还我河山来,定乾坤。还世人多年宏愿,东弑世仇,北伐强敌,南削跳蚤,杀得铁甲舰屁滚尿流,打残贱人三儿世世不翻身。“寿与天齐,仙福永享,千秋万载,一统江湖。”这就是我们男主角的修仙励志宣言。
  • 天煞诛仙

    天煞诛仙

    遇到你是我的劫,也是我的机遇!两个灵魂的共存,逆天神器的秘密,天煞孤星的命运,阴谋诡计的真相…………我要成仙,为上仙,让天煞孤星也能为人羡!我要成仙,为上仙,让天道再也不能做主宰!踏破苍穹,我为上仙,逆天改命苍天变!
  • 第三彼岸

    第三彼岸

    命运,如一层枷锁,总是斩不断,逃不脱,而传说唯一的解药,是幽冥深处第三彼岸的花朵,当服下此花,命便不再是命,而是一片看不清的虚无。自小生活在深山老林,被狼养大的少年游鸣忽逢一场“大火“,就此无家可归,遂又遇到传说中的仙人,于是乎,稀里糊涂的踏上了修真之路.而修真,便是行那逆天改命之事,只是这命,真的改得了吗……
热门推荐
  • 凰朝狂妃之笑面毒妃傲天下

    凰朝狂妃之笑面毒妃傲天下

    她,21世纪的人人畏惧的冷血嗜血女杀手:罗凌樱,在被组织所逼下怀恨跳崖。再次睁眼时,竟以身处异世!背负全天下人唾弃的废物之名,强力崛起,成为大陆第一天才!但当爱己之人变成行如陌路的狠心之人时;当他终于举起手中绝情的剑插入她心腹之中时;她还会不离不弃,捧着那颗碎如薄片的心去爱吗?若你安好,我愿万劫不复……
  • 造化之城

    造化之城

    陆天羽重生了,醒来后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座城。这座城中,保留着荒古时代无数强者的传承。你是天帝传人?巧了,我从造化之城里得到了天帝的传承,不服来较量一下?龙族至高秘技失传了?没事,造化之城里有,不过想要的话得拿龙女来换哦……
  • 丹阳真人语录

    丹阳真人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含仇恋卿莫离

    含仇恋卿莫离

    也许爱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就可以爱上对方,原来也可以放下仇怨。对不起,我爱你。相见,擦肩,追足,挽留...
  • 灵魂者的舞会

    灵魂者的舞会

    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每个国家的政府首脑才知道,有关灵力的存在。那是可以反抗一切物理法则的力量,而我们的主人公叶晨,轩辕家的败子,天子剑的主人。当众人的心思从横交错时,叶晨手中的剑,将指向何方?银发的剑王。剑舞的巫女。天子的圣剑。三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一切真相水落石出之时,来吧,选择吧。
  • 栎社沿革志略

    栎社沿革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恋复仇冷血公主

    独恋复仇冷血公主

    母亲被父亲杀死后,父亲竟带回来另一个女人和一个与自己相似孩子回来!从此,等待她的便是无尽的虐待。十年后,满身荣耀的她,带着一颗复仇的心回归中国,母亲的仇,自己的仇,她要一并讨回来!
  • 民间故事(上)

    民间故事(上)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 逍遥小神医

    逍遥小神医

    少年林轩偶然机会获得林家祖先的医术传承,从此翻身做主,拳打富二代,脚踢恶势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混在都市逍遥快活。
  •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打破以往对于元曲的赏析形式,试图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元曲的大致风貌,呈现每一首元曲的来龙去脉,并从中介绍一些元代名士的奇闻轶事。元曲不如唐诗那么蕴藉、含蓄,令人一唱三叹、吟咏不已,也不及宋诗的精炼。就风格而言,其类似宋词的长调,写的铺排,感情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少用冷僻典故,更贴近现实生活,易于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