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78000000244

第244章 奴仆

不知为何,看见这胖子,陈丹青就感觉到一阵莫名的喜感,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格,让陈丹青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就连和他斗嘴时也不由欢脱了几分。

陈丹青眼观鼻鼻观心,不打算去解释什么,他的确是偶然路过,而且从那头老龙眼皮底下活着走了出来,这是事实,便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尽管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既然发现眼前之人并无恶意,陈丹青倒也没了起初的小心忌惮,而是看了眼胖子身后的甬道,问道:“你从那里过来的?”

胖子警惕的看着他,问道:“你要干嘛?”

陈丹青瞥了他一眼,说道:“当然是离开,难道你还打算住在这里?”

胖子断然拒绝道:“不行,胖爷好不容易潜入封家,又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哪里有就这样轻易离开的道理,不把这里挖个底朝天,岂对得起我这些天吃得苦。”

陈丹青摇了摇头,不打算陪他折腾下去了,眼下到处充满了诡异,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栽在这里,若是再遇到烛龙那样的存在,怕是想走都走不了,再者在这地底待了足够久了,也不知道林大叔到底如何了,陈丹青担心他的安危,封家这群人心狠手辣,根本不会在意那些劳役的死活,若是耽搁久了,恐怕会生出变故来。

他转过头,朝着远处的甬道走去。

“等等,你还不能走。”

胖子对这他的背影忽然喊道。

陈丹青身子微微一顿,没有回头,微微皱眉问道:“为何?”

“若是你从这里出去了,咱们都得暴露出去,到时候惊动了封家那些不出世的老怪物,咱们都得完蛋,再说了,除了我,没人能够从这条路,除非你能原路折返。”

原路折返是不可能了,因为那条甬道已经被老龙毁去,更何况那井口之处,还有一道神秘的封印在,根本不可能破开。

陈丹青眉头一挑,口气微嘲道:“如此说来,岂不是要一辈子留在这里?”

“那倒不至于,只是现在还不是出去的时候,大概你还不知道,这里是一处帝陵,是古之帝王安葬的地方,祭台上那口棺椁里安放着的十有八九就是当初那位帝王,从胖爷我得到的消息看来,这位帝王很是不凡,甚至可能是三皇五帝里的某一位,若是能得到他们的传承,绝对是一飞冲天,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就算咱们不去打那口棺椁的主意,这地底还有其他秘密在,咱们还是能够捞到足够好处的。”胖子循循善诱道。

陈丹青头也不回,淡淡说道:“没兴趣。”

胖子顿时急了,说道:“大兄弟,若是不感兴趣,你跑着地底来干嘛的?当真是无聊消遣来着?别欺负胖爷我读书少,这帝陵可不是谁都能随意进出的,胖爷我也是翻遍了古籍,才发现了这条路,还被你给捷足先登了,莫非这地底的宝贝都已经被你掏空了?兄弟这你可就不厚道了,常言所谓见者有份,咱们好歹一座坟里倒过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可是咱们这行祖师爷留下的规矩啊。”

陈丹青转过头来,面色古怪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们盗墓的还有这门规矩?”

胖子挺了挺腰杆,拍着胸脯说道:“瞧你说的,多见外,什么叫你们,是咱们!胖爷我这话千真万确,如假包换。”

陈丹青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越发觉得这个胖子不靠谱了,简直信口开河,什么话都能说得出来。

那胖子却趁热打铁说道:“大兄弟你这一身功夫深藏不露,既然能够瞒过那头老龙的感知,要是能有你在,势必要事半功倍,你也不用担心胖爷我拖你后腿,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陶瓷活,干咱们这行的,谁没有点拿得出手的本事?”

若是旁人,兴许能被这胖子三言两语打动,说的热血汹涌,心潮澎湃,但陈丹青是亲身感受过那棺椁的恐怖,知道这里的一切,根本不是他这种境界能够参与的,若当真听信了他的话,恐怕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当初老龙所在的那座洞窟,白骨堆满了整个地面,其中不乏有昔日惊才艳艳,震惊江湖的高人,到头来还不是身死道消,陈丹青可不觉得自己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何况这东西可没有后悔可言,一旦选择了,便没有退路,不过就像这胖子说的,除了他或许谁也找不到出去的路。

“好吧,不过你我素不相识,我又该如何相信你?”

胖子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瞪眼道:“我现在倒是有些怀疑你是不是干这行的了,难道你家长辈没告诉你,下墓以后最忌讳的相互猜忌,若是心怀异心,谁都活不下来。”

陈丹青没有说话。

胖子搓了搓手,嘿嘿笑道:“不过青哥儿你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换做是谁,都有这样的顾虑,人之常情,不过胖爷我是谁,干这行的谁不知道我胖爷的名声,说出去那可是响铛铛的金字招牌,放心吧,跟着我走,保证你赚得钵满盆满。”

陈丹青怀疑的看着他,说道:“我怎么觉得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胖子的笑容顿时僵硬在脸上,连忙咳嗽两声,缓解尴尬的气氛,说道:“错觉,错觉。”

陈丹青哼了一声,没有说话,而是转身看着远处,眯眼说道:“封家如此大张旗鼓的抓捕劳役,难道就是为了这地底的东西。”

其实早在遇到的烛龙的时候,陈丹青便已经有过这样的猜测,如此穷乡僻壤的地方,地底却隐藏这样巨大的秘密,想必绝非寻常,封家世代居住此地,绝不可能毫不知情,甚至过往那些劳役的惨死也与此有关。

胖子闻言脸色微微凝重,点头说道:“不错,封家的祖先,便是当初看守坟墓的几位奴仆之一,当初立下血誓,不离不弃,困守千年,却没有想到他的后人竟起了异心,想要独吞此处的宝藏。”

胖子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一些惊天秘闻。

同类推荐
  • 丧尸危机之巴巴巴巴星

    丧尸危机之巴巴巴巴星

    当丧尸病毒爆发,人类文明得到衰败,人心会怎样?
  • 大涅

    大涅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一个曾站在大道巅峰的存在,涅槃重生于世……
  • 欲念无为

    欲念无为

    世间之情皆如落花,流水相伴浮云相随权力是沉重的枷锁,欲望是锁链分分合合幻幻灭灭,只要等到时机成熟就会开花蓦要失去才会懂得珍惜。亦莫执迷不悟,不知悔改。
  • 万物乾坤

    万物乾坤

    以吸纳万物为乾坤,自成回路,破宇同荒。以吞噬魂魄作本源,造神入魔,执掌天方。以杀伐世间为修炼,弑祖苍生,造化通神。恋人缘定三生,兄弟义深似海。吸纳万物为乾坤,乾坤中造化万物。此为万物乾坤。
  • 孽剑记

    孽剑记

    剑,短兵之祖,兵中君子!孽剑天生,凡人持之。君子不君!孽剑不孽!
热门推荐
  • 闪婚萌妻吻上瘾

    闪婚萌妻吻上瘾

    第一次见面,她把他当逃亡的鸭子;第二次见面,她把她当专车司机;第三次见面,她把他当小职员。好吧,只要你小妮子乐意,本总裁不介意扮猪吃老虎的一点点把你吞进肚子里。“顾烨泽,你这叫骗婚!”“别闹老婆,你已经上了贼船,快点生米煮成熟饭吧!”
  • 腹黑少爷:通房丫鬟升职记

    腹黑少爷:通房丫鬟升职记

    从通房丫鬟做到将军夫人,阿绣这一路是被沈溪言捧在手心里宠过来的。但其实最初的时候,对于做通房这件事情,她内心深处是拒绝的,也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然而,朝夕相处的时间久了,她渐渐发现,传说中“风流成性”的沈少爷竟是个打着灯笼也难寻的正人君子!不过,他好像是……对那件事不太感兴趣啊……莫非……某日,阿绣耐不住好奇问他,“少爷,您是不是有问题啊?”沈溪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睛危险地眯起,“看样子你想试试……”阿绣:“……”很久以后,阿绣做了沈溪言的妻子以后才知道,原来,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他竟过着那样暗无天日的日子……
  •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住持抛宝碗教徒弟、吝啬带来苦果、公孙仪不受赠鱼等哲理故事。
  • 白雪公主的灰姑娘

    白雪公主的灰姑娘

    当夏萌萌怀着无比真诚的心对她说“们能成为好朋友吗?”也她则是冷冰冰的说:“不能”。
  • 心态决定一切

    心态决定一切

    成功只属于坚韧不拔的人。激发斗志,汲取智慧,获得人生的成功,这是我们精心编排《励志人生》丛书的主旨。丛书制作精美,内容精彩,涵盖古今中外的励志经典,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不言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到达人生的胜利之巅!
  • 纳尼亚传奇(上)

    纳尼亚传奇(上)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岚箫殇

    岚箫殇

    只是一次遇见,他心生爱恋,殊不知,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场棋局。并肩作战,却遇意外昏迷——那名女子朱唇微启,他听清楚了,这句话——是那么沉重。不愿面对一切的毁灭,他与众多人兵分两路,困难连连,可——不曾放弃。九死一生的战斗,亦正亦邪。命运陡然转变,一切使然重过,青梅竹马上演,生生世世,她与他不可分别。
  • 我的范二人生路

    我的范二人生路

    欢乐的屌丝青年实现理想遇见的她,相伴的她,还有意乱的她人生路总是有几个红颜知己伴随身边的也许是你最幸运的不要错过,遇见了,大家就珍惜着不要离开了,才知道原来她才是最重要
  • 契约萌妃

    契约萌妃

    难道说我没钱?不是吧,按理说我应该带了钱在身上的啊。这下怎么办,看像君墨。好像他明白了什么。“这里的霸王餐可不是那么好吃的,你要怎么办呢”君墨,坏笑说道。“这样可以嘛,你先帮我..
  • 南宋义理史学研究

    南宋义理史学研究

    两宋时期,不同风格的史家和史著大量涌现,造就了一个史学的繁荣时代。诚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言:“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同时,宋朝又是一个理学勃兴的时代。其在北宋庆历之际开始崛起,进入南宋,成为了主流学派。“理学的诞生及其衍变,是中国本土哲学继先秦之后发展的又一高峰,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所进入的一个新阶段,在整个人类的认识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只关注于两个领域的专门研究,完全忽视了二者的相互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随着理学评价的“正常化”,才有学者开始探讨两宋理学和史学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