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500000005

第5章 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2)

建武以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脱,脱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三也。

对于通脱,1927年,鲁迅也有过经典的阐释。其所举例子,出自《世说新语》。后人也每以“魏晋风度”来表达千古之下的神往之情。鲁迅把通脱风气的开创者溯源到曹操,是极具识见的,这种风尚的形成和蔓延,与曹操、曹丕实有甚深的关系。

本来,封建时代,作为叱咤风云、一时间号令北中国的曹操拥有三妻六妾,也极为正常;但是,史书所能考知的曹操四位夫人的得来确实不同于“媒妁之言”:一位是倡家女,三位得于军阵;或者说,大多凭借武力掠夺而来。曹操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曹操接纳张济的妻子终激起张济族子张绣的恨意,率军“掩袭太祖”,导致“军败,二子没”(指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的惨痛代价。这是官渡之战(建安五年,200年)前的事;此后,曹操非但不以为戒,甚至还变本加厉、乐此不疲。建安九年,曹操攻屠邺城,就迫不及待地“令疾召甄”,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总之,我们似乎能说:曹操特别重享受,征战杀伐之际,似乎只要是有美色的,已婚的也不嫌弃,都掠为己有,也更不在意别人说三道四;两汉以来的贞节、礼义在曹操的脑海中几尽荡然无存。

问题是,天下未定之际,这样公开的肆意掠夺、占有女性,不免是一种不明智之举。据《资治通鉴》卷九《汉纪一》载,刘邦攻占咸阳,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阻,不听。但在张良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接受了建议,还军霸上。难道,没有人劝止曹操吗?遗憾的是,史书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的记载;更多的,倒是战胜的一方,尽情屠戮洗劫后,以牲畜、女口为军实而赏赐——这恐怕才是古代战后最真切的记载。就魏晋南朝来看,胜了的一方,也肯定会肆意地占有姿色的女性;“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西晋末年,刘曜攻克洛阳,“曜等遂焚烧宫庙,逼辱妃后”,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攻克李势,就以李势的妹妹为妻,都说明了这种情况。但是,如曹操般直接娶为夫人的记载并不多见,其原因可能更多的只是一时的占有,或者在后宫中没有较高的位次进入历史记载的视野,就随时间流逝而湮灭无闻了。魏晋南朝是一个士族占绝对主流的社会,高门的婚姻一再讲求门当户对,也即宗世林拒婚魏武帝时说的“松柏之志犹存”,以及陆玩拒婚王导时说的“培塿无松柏,熏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高门大族需求的是高贵血统;否则,是不能居于正妻的。梁武帝萧衍在其后庾氏去世后,虽宠幸丁贵妃,却终究没册立为皇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这个方面说,这些已婚的女性,甚至倡女,都受到曹操非常的宠幸,就不能不曹操脑子里的儒家思想少到了何种地步。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下《求贤令》:“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值得注意的是“盗嫂受金”一语,它明显背离了儒家的训导,而出现在极其庄重、神圣的诏书中,固然可见其求才不拘一格;但“盗嫂”正契入曹操的内心,他是不以此为耻的,因为他本身就一再盗别人之妻。不仅如此,曹操为人简易、“无威重”,着装也比较随便,甚至“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 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魏武任达放荡、洒脱不羁,与此可见一斑;这种跳脱、简易、率直的性格恐怕更多的是来自曹操的家世。作为宦官曹腾之后,尽管他能以此附翼豹尾、飞黄腾达;但他内心肯定清楚,这种为清流士人所不齿的家世,无疑是一个不可抹去的污点。陈琳为袁绍做檄文,指斥曹操为“赘阉遗丑”,也不是没有道理,这大约正代表着一些人对曹操的真实看法。因此,曹操唯一能做的,就是凭借权势来改变评判的标准;其最容易的,莫过于察举标准的变更,“曹公时,魏府初建,以毛玠、崔琰为东曹掾史,铨衡人物,选用先尚勤俭。于是天下士人皆砥砺名节,务从约损”,就说明了这种情况。魏武以法令的形式,对在他看来极端虚伪、浮华的儒学进行了肆意的扫荡。不过,也显然,正是这种被雅士们鄙陋不堪的家世,让曹操自小就没甚儒家的伦理观念,甚至在“观人新婚”之际,“抽刃劫新妇”。《世说新语》记载的可信度当然令人有些怀疑;但其使用诈取手段趁乱潜入新房,劫取新妇,却正可作为取得夫人手段的纲领性说明,即以诈力取得,或者说,这不妨是一个潜在的暗示,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曹操生活中的真实一面。

无疑,曹操的这种性格,又传染给了他的儿子曹丕。曹丕最典型的一件事,莫过于建安九年(204),曹操攻破邺都后,曹丕娶袁熙的妻子甄氏一事。这件事,《三国志》卷五《甄皇后传》、《三国志》卷五《后妃传》注引《世语》、《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世说新语?惑溺》都有记载。抛开史书或小说记载虚华不实的一面,这些记载至少能说明:一、甄氏在当时以美貌著称,即便是曹操,也早有耳闻。“曹操之屠邺城也,令疾召甄”,一个“疾”字,足以看出曹操的急不可待,这也符合曹操的一贯性格;但在听说被儿子抢先后,也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今年破贼正为奴!”二、文帝之所以迎娶甄氏,也因其美貌:“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从这个意义上,李善注《文选?洛神赋》,说此为“感甄而作”;虽属揣测,却也不无一丝道理,即甄的美貌也让年轻的曹植怦然心动。或许正是这种心理,曹植笔下的洛神,才极尽人间的美色,飘飘然无人能及。《世说新语?贤媛》还记载“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奉”一事,这当然属大逆不道。对此,身为母亲的卞后极端鄙夷;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悲叹:“狗鼠不食汝余,死固应耳。”身为母亲,竟诅咒儿子死,且死后也不临丧,固然匪夷所思,却正看出卞后内心极端的恼怒。西晋时傅玄说过一句话:“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远,而天下贱守节。”世人对前半句多有阐释;对后半句却不了了之。实际上,“天下贱守节”正能看出曹丕的示范作用,以及“悉取武帝宫人”的真实性。说白了,一国之君如此风流广被,臣下小民更不必以“守节”为念。话又说回来,封建时代,一人三妻六妾,也实属正常,无可訾议;但是,一旦此人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却不免对整个国家、社会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曹操迎取汉献帝,执掌权柄,在建安元年(196)到曹丕去世的226年。这中间共有三十年,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而“天下贱守节”就当是这么长时间浸润下的一个直接结果。

再看《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注引《典略》的一则史料:

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按,《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干条”刘孝标注引《典略》及《文士传》亦有类似的记载,当为实情。问题是,曹丕酒酣耳热,一时起兴,让甄夫人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固然不无炫耀心理,其背后的心态却颇可玩味:即一如其父,曹丕的身上也没留存有多少儒家的理念(指对待女性),看看又有何妨。这一时期,儒学中衰,似乎正可说是父子两代努力下的产物。

通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对他的创作无疑有一种笼罩性的影响。以曹操、曹丕占有女性的作为来看,直抒其情,或写艳情赋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曹操“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大量想说甚么便说甚么的文章。”由此,也多散体,特别是《让县自明本志令》等,一如口语,绝少加工和文饰。

如果把曹魏的上层与萧梁的上层作一比较,将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尽管梁武帝一再申明“绝房室三十余年”,蔬食淡饭;然却未能抑制住自上而下的纵逸之风,萧纲、萧绎、徐陵等人写作“宫体”,一时间甚嚣尘上。反过来看曹魏,曹操、曹丕都几乎不加掩饰地广占女性,纵逸之风并不让于萧梁;但其时文风却“雅好慷慨”。两者大相径庭,乍一看不可思议,实际上却又合情合理。曹操一生南征北战、“除残去秽”,其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坦言:“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种平定天下的雄心一直伴随着他走到人生暮年。黎民的残破更让他释怀不下,“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就是说,这种相伴一生的雄心、悲悯情怀足以削弱、压制他的儿女情长。“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就显示了在治理国家上曹操具有绝非常人能望其项背的坚毅和果断。这一点,萧衍可说是大为逊色,其子萧正德叛国投敌,志意不得后又回到了梁朝,萧衍不仅不加斥责,反而好言相劝。或者说,萧衍仅是儿女之仁,实无以正确驾驭、处置国家大事。因贺琛对梁武帝所任者“缘饰奸谄,深害时政”加以陈奏,惹得其“大怒,召至书于前,口授敕责”,也典型地说明萧衍处置政事的失当和不察。因此,曹操发而为诗,自是“慷慨悲凉”,“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这是时代,当然也是个性、志向所决定。

再说曹丕。曹丕虽为一介贵公子;但自幼年时,就一直追随曹操南征北伐,“时余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非是“生于帷幄,长于妇人之手”,重要的是,其父未竟的事业责无旁贷地落到他的肩上,曹丕一度不得不以国事为重而有所奋发。但也显然,曹丕的攻战谋略、御臣权变、理国才干究竟是比不上如幽燕老将的其父曹操了。因此,欠缺了曹操的悲壮,曹丕“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士气,不及老瞒远矣。”也一如沈德潜所评:“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这种诗风,不正是这种“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奉”的必然结果吗?曹丕作为一个守成君主,一个政治角逐的胜利者,在婉媚的诗坛里驰骋,一时间也无碍大妨。曹丕曾作有《燕歌行》,诗作写得情思旖旎、性灵摇荡。而在当日,“七言者,‘交交黄鸟止于桑’之属是也,于俳谐倡乐多用之”,与五言一样,都是极为低下、遭人鄙夷的一种诗体。但曹丕并不忌讳,也正看出他的通脱和喜好。但不管怎样,其所表达的情感,却也较为真挚。

这些,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个一度高贵、华丽的曹氏家族的另一面,即世俗生活的一些真实情形。当然,这也开启了魏晋重“情”的时代,“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中所言,道出了那个时代对情极度重视的情形。

第三节 骋辞与藻饰

上节引刘师培所说的“骋词”,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同题共作,二、实用文体的写作。首先看同题共作。建安九年(204),曹操破袁尚,入邺,此后,邺城就成了曹操的根据地。这一年,陈琳、阮瑀、路粹、徐干等人为军谋祭酒,依附在曹操手下。就是说,随着北方的形势日渐明朗、安稳,在邺城这个当日繁华、惬意的都市中,诸子文士开始追随在曹操左右。这一情况,到了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曹植为平原侯后,邺中文士更是繁盛,“彬彬之盛,大备于时”。文学史上有名的邺下侍游和创作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兴盛起来了。这样,或者随从,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举南征,陈琳、徐干、刘桢、阮瑀、曹丕等都随曹操出征,由此有类似的记游作品,如陈琳作《神女赋》,徐干作《序征赋》,阮瑀作《纪征赋》,曹丕作《述征赋》。或者侍游,邺下文人在曹丕、曹植的带领下,多游宴、酣吟。这在曹丕《与吴质书》、曹植《寡妇赋》、《玛瑙勒赋》、《槐赋》等序中都有明确的说明,这也即《文心雕龙?明诗》中所概述的“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如陈琳《马脑勒赋?序》曰:“五官将得马脑以为宝勒,美其华采之光艳也,使琳赋之”,《初学记》卷十引《魏文帝集》曰:“为太子时,于北园及东阁讲堂并赋诗,命王粲、刘桢、阮瑀、应玚等同作。”这些情形下产生了一些同题作品。下面即以题材类似的阮瑀、陈琳《止欲赋》,王粲《闲邪赋》,曹植《静思赋》,应玚《正情赋》与繁钦《弥愁赋》等作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藻饰:赋作都极力散笔摇采抒写丽人之美,显示出鲜明的藻饰特色,且各具特性,如陈琳“色曜春华,艳过硕人。乃遂古其寡俦,固当世之无邻”;应玚“夫何媛女之殊丽兮,姿温惠而明哲。应灵和以挺质,体兰茂而琼洁”。再如,这些赋作都写了与佳人交接不得,还幽室就床而梦中得见的情形,但语言各异:王粲“排空房而就衽,将取梦以通灵。目炯炯而不寐,心忉怛而惕惊”;曹植“去君子之清宇,归小人之蓬庐。欲轻飞而从之,迫礼防之我居”;阮瑀“还伏枕以求寐,庶通梦而交神。神惚怳而难遇,思交错以缤纷。遂终夜而靡见,东方旭以既晨”等。以上对丽人容貌的铺叙,以及梦寐后怅然若失情形的抒写,未必有什么真情实感,但都显示了建安诗人对藻饰、文采的刻意追求。这也吻合曹丕《典论?论文》中所说的“诗赋欲丽”的准则。

第二、隶事:

陈琳《止欲赋》:

媛哉逸女,在余东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子。

允宜国而宁家,实君子之攸嫔。《诗?周南?桃夭》:子之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欲语言于玄鸟,玄鸟逝以差池。《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毛。

虽企予而欲往,非一苇之可航。《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阮瑀《止欲赋》:

重行义以轻身,志高尚乎贞姜。刘向《列女传》卷四载贞姜重义而身亡的事。

思桃夭之所宜,愿无衣之同裳。《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之于归,宜其室家;《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之同裳。

伤匏瓜之无偶。《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同类推荐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自由国度

    自由国度

    自由,何为自由?有真正的自由吗?请看萧永恒是如何为自由而战,宇宙的由来,光明神系的强大野心,多个宇宙的毁灭,诸神的殒落,“自由国度”的建立……
  •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她是天朝第一公主,容貌与智慧并存。他是北真国的二皇子,年轻气盛还很霸气,一次边疆之行,他却成了她的噩梦之源,为了脱离他的掌控,在欢情之际,她将匕首狠狠插进他的身体,他发誓,天涯海角,也要拨了她的“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探的复仇

    神探的复仇

    一个帅帅的高中生,因为天生的极强推理能力,成为了警界的秘密助手。然而,出色的能力却让其成为世界最大的横跨黑白两道的神秘组织暗杀的对象。然而,老天似乎对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深爱的女友离他而去,他也中了某种神奇毒药的毒,只要每破一个案子,他的头就会剧烈的疼痛。最后,惊奇的是,他居然每天会年龄倒退,身高也变得像小学生一样了!为了得到组织的解药,他只有复仇!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同样中了中了这种毒的一位冷冰冰的某化学女博士,居然还有解药!几次合作之后,居然由同情产生了莫名情愫。他会与女博士一起击败组织?还是打到一切,维护正义,而重新获得女友的爱
  • 大触一箭射中头

    大触一箭射中头

    [网络知名大角虫绘手一入网游深似海为那般?!]在普通玩家看来,游戏玩得好、装备买得槽、性格来得好,那大概就是大神了。那如果这三点都不具备,是否可以被称之为“大神”?风骚走位能救命吗?躲树上偷袭才是正点!金字装备能完爆百人攻击吗?灰色垃圾一披跑路才是道!温柔乖巧对粉丝友好能当饭吃吗?将你的嘴拿来当武器才是合理利用!网络上的高冷大触绘手,网游中的猥琐心脏射手,不是不善接触只是语言轻浮,不是不好沟通只是欠缺真心。非同一般的网游大神,狙击,爆头!
  • 拥有你的天空

    拥有你的天空

    来自外星球的手机机器人,将会在地球发生怎样的故事?
  • 霸世仙绝

    霸世仙绝

    诛天邪地,唯吾苍穹。自古天地世事,皆以上苍为主。上苍不仁,脚踏作践天下生灵,视天地万物为蝼蚁。我等天下人,不愿再命途由天。故此,拔杆而起,擂鼓战天。……因为一颗金丹,而意外穿越到异界的楚锋,从此刻开始,述写起了自己的传说。
  • 天书之生死印章

    天书之生死印章

    何为生,何为死,何畏生死?得天书传承,悟生死印章;左手活死人,右手化白骨!且看刘夏,得其天书,游走花都,混迹红尘。
  • 家庭理财

    家庭理财

    本书以家庭理财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家庭理财的理论问题与本质,从家庭理财市场的大系统出发,对理财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家庭理财的模式,为广大专业理财机构、理财规划师和家庭等提供了参考。
  • 坑妻夫君:专业坑妻一百年

    坑妻夫君:专业坑妻一百年

    她是绝色皇妃,他是妖孽皇子,因不喜皇妃,几次把她卖了,天影教,赌楼,临国太子,甚至青楼……终于有一天,她忍无可忍,毅然离去。此时他才意识到,皇妃再不好,也是自己的,怎么能让别人占便宜!从此,妖孽皇子开始漫漫追妻之路,天影教主,楼主,邻国太子,‘’可恶!‘’不知不觉中,他给自己找了多少情敌,苦逼皇子开始见招拆招,绝色佳人是否勿忘初衷,亦或心灰意冷……
  • 镇魔武神

    镇魔武神

    中国龙魂特种兵十三号在任务中死去,本以为死去,但去到了另一个异世界,开启了他新的人生,有着六大不朽传承之一龙家的背景不用,靠自己的努力踏上了那个世界金字塔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