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8300000003

第3章 大夏情结

詹克明

一种奇特的文字把我引人一个早已消失了的神秘王国—大夏国。

这种文字是百分之百的标准“方块字”,也有点、横、竖、拐、撇、捺、提,我却一字不识。

西夏文也有楷、行、篆、草,而且笔划比较均一,没有太繁或太简的字;加之它斜笔较多,四角饱满,疏密匀称,故构字非常之美。

我偶然看到一本《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满篇看似熟悉却绝对不识的方块字,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可回避的挑战。碑拓透出的清丽气质,促使我买下了这本与我完全不搭界的书。以后又陆续搜罗阅读了一些有关西夏文化的专门书籍——我逐渐迷恋于这种湮灭已久的独特文化。

1998年夏天,我参加过一项大西北的科学考察,作为此行的最后一站来到西夏故土——宁夏。于是,走访西夏王陵显然势在必行。

清晨,我先来到陵区的南端。这里有着1号、2号两座王陵,分别安葬着开国皇帝李元昊的两代先祖:太祖李继迁与太宗李德明。这片荒凉广裹的陵区,布满粗砂与碎石,大地上稀疏地长着一撮撮巴掌大的短草丛。蓝天下的数百只羊,远看像飘移的点点碎云。草疏不没羊脚,矮得几乎贴近地皮,完全没有“风吹草低”的肥美景象。

王陵静极,更显得其威仪倍增,如同君王的一语不发有时比他开口更让人忐忑不安。几天前下过一场暴雨,把天空冲洗得格外清朗。久居都市几十年都没见过这般湛蓝的晴空。淡紫色的贺兰山像条伏地欲腾的巨龙,截断东西。这脉石山更给这些帝陵增添了几许王者雄风。山势回合封闭,爽恺高敞,陵台高踞,故能俯瞰缓坡阔远的银川平原。这种高平的陵地走势隐约地透露出,这些外表威赫的帝王,其实内心里是在企求代代皇基永固。这个陵址选得实在是好,背阴向阳,规避山口,多大的山洪也冲不到它,周边多次的强震也震不倒它。古代善观风水的舆学家们还真有几分道理。

早晨的阳光是那么的和煦,旷野无垠中的孤寂王陵在这柔光的轻抚下显得那么平和。曾经有过灿烂辉煌的陵丘,经受了百般折腾,已彻底打掉了它往日的显赫,剥掉了它最后的华辉,只剩下这赤裸裸的黄土夯堆,这反倒成就了它返璞归真的平易气象。

它不担心还会再失去什么,降到了最低的“基态”,这成全了它的稳定安详。让仇恨者的报复已无以复加,让图利者的攫取已无可再得,任你百般践踏加害,让你所有招数都已用绝,而我依然能屹立在这块土地上,这才是真正的强劲,这才是一种坚韧无摧的存在。

这位历尽沧桑的“十世纪”老人早已把一切看得淡漠了。出现在他面前的无论是官员簇拥的外国元首,还是本国的随团游客;无论是惊呼怪叫,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丽人,还是悠慢驱羊,穿得土里土气的牧羊人;无论是远道而来,虔诚仰慕西夏文化的学者,还是烈日下图个荫凉,在它身边属屎拉尿的后生,他都一视同仁,主随客便,毫不介意。千年的时光抚平了一切,长达数百年的被人遗忘,已使它宁静如水,心如古井,波澜无起。像位饱经世态炎凉的老人,它那实心的黄土丘里装满了一肚子的历史,却缄口不语。历史常常是知情人却守口如瓶,听凭他人妄加猜测。它像一位跌坐人定的老僧闭目无觉,又像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默默地沉浸在博大的历史哲思里。

山麓风大。风本无形,全靠其他“显示物”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存在。但此地无树,弹不出风的呼啸;无土,粗砂砾石不起烟尘。只有当我正背对着风时,我才能听到耳缘发出凄厉的,有如吹埙般的低鸣。身在这荒漠的王陵之地,一种苍凉之感直人骨髓。王陵终于肯对我倾吐一点心声了,它是借助了“风言”“风语”。风声比人声更能永恒。

3号陵是正式立国的一代袅雄李元昊的陵寝,因略完整些,且靠近公路,故备受人们重视。此陵的东碑亭已经发掘,著名的三个人像石座就是这里出土的。3号陵似乎成了所有帝陵的代表,一般的外国朋友和国内游客参观的所谓“西夏王陵”就指的是这里。因此也多了些人工雕饰痕迹和粗俗的浮躁气息。

此地今后的发展规划让我颇感忧虑。眼下陵丘与这荒凉旷野、绵延贺兰十分般配,有着十分贴切的历史苍凉氛围,倘若大兴土木,庸添太多今人气息,必然会破坏这种和谐。平生令我最倒胃口的就是有些人假古董式地篡改古迹。过去的蠢人擦亮了罗马古币,现代人却能用科学方法往古币上镀金,我们真的比那位罗马傻瓜聪明些吗?

整个西夏陵区如同一部摊晒在贺兰山东麓的宋版线装书,它大大方方地晾在那里,没有深藏筐中,这种不甚在意倒是一种大家气象。

6号陵的内城陵墙可算是九座帝陵中最完整的,特别是东墙与西墙的南段,尽管历经近千年的雨浸风蚀,依然像联缀骨牌般整齐排立。

我抓住粗犷嶙峋的贺兰山巨石,手足并用攀援上山,拣个较平的石台坐下俯视陵区。王陵真不失其王者的大气。它的浑然木呐让你感受到它内里丰厚的历史积淀。它的粗粉本色反而让你产生一种内心的贴近感。它的单调简陋却让你感受到曾经有过的璀璨多彩。连它的残砖断瓦都让你这么牵肠挂肚。我感觉似乎是在大度的历史老人家中作客。倘若遇到位考古学家,它会像个躺在手术台上的老者,闭着眼睛随你去动刀动剪。而我只是门外的一介书生,懵懵懂懂又略知皮毛,无框无系又不拘成论。但我对西夏文化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我确实感到老人对我张目了。古代帝王与现代书生就是这样斜倚在贺兰山麓,在蓝天荒野的大背景下,平心静气,从容无遮地抒发着点什么,虽无语言,却可心通。西夏的灿烂文化本是中华传统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西夏人用煤烧瓷窑时,西方人还不知煤为何物。以致西夏灭亡72年之后,见多识广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看到当地使用一种“黑石头”,惊讶其“像木炭一样容易燃烧”。

我走在通向5号陵的原野上。只有来到黄土高原,来到中国北方,才会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大气磅礴。历史从来就是粗针大线的大制作。它天然地具备一种大时空、大跨度、大人物、大手笔、大悲壮、大苍凉的品格。只有在北国大地才能拥有这种感受。哪怕它贫瘠、它落后、它愚昧,它荒凉、它憨厚得不够精明,它大大咧咧没个算计,但它确是中国坚挺的脊梁,中国宽厚的胸膛。似乎在中国要想成就王者气候都必须立足北方。历史上所有定都南方的王朝大都是短命的。明太祖虽定都南京,但传到成祖朱棣即位,只守了18年就移都北京。

走出陵区已近下午6时,从早上6点出来,已整整一个白天了。遍访整个陵区,这对我也是此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远眺黄昏的王陵,在柔和的斜阳里更添了一抹平和的静穆。悠闲的羊群正自在地啃着零草,不再像早晨刚出圈那么饥不择食。眼下它们吃草的那副斯文劲儿倒像英国人在喝下午茶。一个胖嘟嘟的农家幼童正拿根枝条在追赶几只黑白花的小羔羊。远处三个牧羊小姑娘正在围扰羊群回家。红瘦的上衣,窈窕的身影,略带孩子气的夸张动作,映衬在这蓝天、黄土、绿草、白羊,以及晚风斜阳的大背景下,真是绝美的田园风光,美得让我心颤。

最让人感动和叹绝的是西望贺兰山,在暮霭夕照下,远近高低重峦叠嶂竟然一下子显出了十多个浓淡分明、级差清晰的山体层次。那最远的山影,只如同用极淡极淡的墨在宣纸上染出一点影子罢了。愈近则墨色愈浓山影愈直。及到近层起伏山包,亮处极明,阴处极暗,显出强烈的立体感。我脑海中蓦然浮出一句古诗:“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比附眼前景象真是太贴切不过了。然而我还想续貂地再改它一句:“好山万叠无人见,都被薄暮神开来。”眼前的景象更像一幅巧夺天工的绒绣长卷,每一层山各用一种单色的绒线,绣出不同分阶的各层匀色,近山又用不同的色块分出亮区与暗区,山脚下晚归的羊群,暗暮中斑斑白点格外分明,再点缀一个红瘦的远影、近处矮草长长的暗影,绝了。

光的效果真有意思,在烈日与幽暗中都分不出层次,只有在这不甚明又不算暗的中介状态才有如此丰富的分层。这个发现让我很兴奋,总觉得个中大有深意。

事物的两极总是趋向于简单。在物质世界里,越是极高的温度总是使物质形态越是趋向于简单。超过10万度,所有的物体都分解为单个原子状态;超过10亿度,它们又进一步分解为更为简单的几种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而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的分子运动又近乎停止,趋向于运动形式的简单。只在这两种极端温度之间才具有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态与运动方式。水也是这样,高温、低温的汽与冰怎比得上液态秋波、涟漪、激浪、飞瀑、寒泉那般精彩?

薄暮一身以二任,既可以显露出大的差别(使层间分立),又可以模糊掉小的差异(使层内均一)。这种“大分阶小抹平”的作用,不正是一切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吗?社会学中依照经济状况进行社会阶层的划分,生物学中将各种生物按照类门纲目科属进行分类,物理学中物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与微观粒子所服从的三种基本统计的划分,不都是这样做的吗?真正的科学眼光也许就该带有几许“薄暮”特征,这样才能看清本质。生活中也是如此,看得太透与茫然无知,都不值得称道。倒是有几分清醒,几分朦胧才最醉人、最有味;有几分紧张,几分闲适的生活才最惬意,最舒心;有几分富裕几分拮据的日子才有张力,有追求,不懈怠。

眼下,我正步人薄暮的人生,少了几分火气,多了几分逸气,少了几分参与,多了几分静观,在薄暮中阅世如同观看这层次分明的山峦,反倒感觉清晰了许多,也多了几分美丽,多了几分淡雅。它使人生凭添了一种独特的“粗率美”与“疏离美”,升华出一缕儒仙般的自在。我赞美薄暮中的人生。

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学者,长久以来,我的心却让一些失落的文明牵动着,诸如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印度、两河文明、玛雅文化,以及遍布中国西部的楼兰、焉者、龟兹、古格、蚕丛、高昌、黑水国……任何古代文明的废墟都是一部人类的教科书。只有研究了一切古文明的消失,才有可能警示自己。

几个世纪以前,人类在“物质”与“心灵”上原本是平衡的。人们花费在追求物质与追求精神方面的时间,大体上也是分配合理的。那些时代所产生的文化精品,至今仍是人类的精神瑰宝。老、庄、孔、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释迩牟尼、默罕穆德,中国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16世纪英国的莎士比亚作品等,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那时的物质生活虽不如我们现代富裕,但精神生活绝不比我们现代贫乏。

1610年,当伽利略把荷兰人制做的3倍望远镜增大到50倍,并首次将它对准邻近的天体(他发现了月球的环形山、土星的光环、木星的卫星、太阳的黑子以及由无数星体组成的银河),从此开创了人类使用自制仪器,肇造人工条件从事实验科学研究的先河。这个“潘多拉盒子”打开以后,继之便有了牛顿力学、门捷列夫周期律、法拉弟一麦克斯韦电磁规律、达尔文进化论,以及在技术上与之相联系的诸多发明,尤其是小型、分散、移动式动力机械(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的广泛使用,拓展了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生产动力、家用电器、电话、电报、电视、计算机、因特网……的发明,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是也激发了人们狂热追求物质奢侈的能力。物质与心灵的平衡从此彻底打破。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与对于精神的追求已畸形地不成比例。忙于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们更需要用感官刺激来取代心灵的震撼,用无聊的嬉戏来填补心灵的空虚。在手脚眼耳鼻舌身集体大忙碌的同时,惟独闲置了人们的头脑和心灵。

现代最发达国家那种奢侈的消费模式,真的能成为照耀人类未来幸福航程的灯塔吗?它是否会成为误导人类驶人歧途的错蚌航标呢?能源危机、资源匾乏、环境恶化、土地沙化、人口爆炸等诸多危及人类文明的凶险重症,人们似乎还没找到能有效治愈的药方。这些棘手难题之中,迫在眉睫的首先是能源。

按照美国国务院的一项调查统计,即使按照现有的增长率,并考虑到新蕴藏的发现,地球的煤、石油、天然气也只够人类再开采300年。显然它还没有充分考虑到这30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现在许多媒体都在热衷于鼓励小汽车进人家庭。要是全世界人民都发达起来,都达到了美国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水准又将如何呢?现在求富心切的各国人们都在眼盯着那些最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世人都说那国好,全人类都达到那国生活水平,惟有地球受不了;世人都说汽车好,若是人人都有汽车,惟有石油用尽了……这不正应了《红楼梦》第一回那个跋足癫道人的话了:“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这种当代的“好了歌”清楚地说明了,人类贪婪地、没有大夏情结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它所刺激起的经济暴涨,很可能会像草原荒火,速烈速灭地烧尽地球上的一切财富,烧尽人类的现代文明。而且这种文明发展模式还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经济的发展虽然使赤贫地区与巨富地区的财富都得到增长,但两者之间的绝对差距反而越来越悬殊。

人类文明之光颇似一颗暗夜当空的明亮彗星,愈近彗头光度愈亮,那极亮的彗头象征着现代文明耀眼的辉煌。但注意,其“彗前光芒”极短极短!我们人类虽然拖着长长的文明光尾,但人类文明的前蹈(纵然微有寸光)却总是浓重的黑暗。靠着太阳的引力维系,彗星自会有它确定的运行轨道,然而我们人类文明又将走向何方?依照现有的“文明惯性”一直冲滑下去,我们真的能够放心吗?人类文明会不会像这颗彗星,在经过近日点的极度灿烂之后,逐渐收敛自己的光辉而渐隐渐暗?

人类未来之路该怎么走?什么才是今后人类真正的通衢大道?也许对此我们基本上还一无所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再不能任凭这架蒙着眼罩的科学技术“马车”由着性子任意驰骋了,它必须置身于清醒的“人文精神”驾驭之下。发达国家的现有发展模式显然不是人类文明未来的通坦之途。有学者说:“将来站在世界的前端,引导全世界往前迈进的国家,也可能是目前正在迎头赶上的开发中国家。”也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东方文化能够寻求出一条全新的路,这条路代表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潮流。你这条路走通了,别人自会跟着走下去,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先进”水平!

同类推荐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人艺情怀

    人艺情怀

    没有演出的剧本是“文学”;没有观众的演出是“彩排”;演出有了观众的喜欢并纷纷品头论足展开讨论,它的意义远非是一般的演出而是艺术活动了。子叶参与了人艺的艺术活动,并将她的感受记录下来、结集出版,这着实是对话剧的喜爱、对人艺的喜爱使然。感谢她的投入与参与,感谢她的辛勤笔耕。更应该向她学习!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晋江海港琐记

    晋江海港琐记

    本书关于晋江古港的历史掌故和文化随笔集。《晋江海港琐记》凡20余万字,60则,分为“海港形胜”、“海交贸易”、“海上屏障”、“海峡对渡”、“海滨风习”5个部分。作者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与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征博引,互相印证,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或物华天宝、或风光绮丽、或波澜壮阔的画图。
热门推荐
  • 废柴小姐要逆天

    废柴小姐要逆天

    堂堂古武界第一天才,竟穿越成了人人唾弃鄙夷,被未婚夫和手足联手背叛,残忍致死的北宫二小姐!暗藏锋芒,扭转乾坤,看不顺眼者,踩!夺她宝物者,死!触她逆鳞者,踩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幽辩护人

    九幽辩护人

    因为接了一个不该接的案子,我从律师变成了一个低档网吧店主。正是食不果腹的当口儿,我接受了一个“妄想症”女人的委托,去到一个倒闭的医院寻找她失踪的妹妹。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正是这份委托颠覆了我原本平静的生活,但也给了我一个新的身份。于阳世,我当不了律师。但在九幽之下,我却成为“辩护人”,让冤魂厉鬼重见朗朗乾坤!
  • 凌天大帝尊

    凌天大帝尊

    上古人族绝世强者"暮'与魔主‘骨’发起惊天大战,那一战,山河破碎,大地沦陷,规则之力混乱不堪,最终人族强者‘暮’与魔主‘骨’双双陨落,经历百世轮回,双魂共体,有朝一日,灵魂分裂,宿命之战将在这世了结,在这世他们又将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 暖茶

    暖茶

    在黑暗中,看不清的路,求求你,带我出去。迷失在这片沼泽中我快要死去。你是谁?我又是谁?在这样的世界里,我该何去何从?每个在世界上的人应该都有一个联系,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也有。但,我更甘愿未有过如此联系。就这样一个人安静地活在这个世界。我叫柏圣懿。我一直孤独绝望地苟活在这个世界。但,那年,他的出现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生活的轨迹,改变了我的生命。让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但,他也永远消失了。
  • 福妻憨夫

    福妻憨夫

    勤劳姑娘梁静萱好不容易医大博士毕业,眼看着就苦尽甘来了,她容易吗她!为什么才“咯噔”一下,连个水漂的都没有,她就来到了这不知名的年代。穿越就穿越吧,可是为什么她还是一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好歹她做过,有经验,可是为什么让她摊上这么一个男人。天啊,她可不可以换一个人当她的救命恩人?不可以?哼,好在她有随身宝山,一样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 斗罗大陆之溪冰斗罗

    斗罗大陆之溪冰斗罗

    他是唐三,她是唐溪,他们俩是好友也是伴侣。女主无敌,有一点金手指的意味(女主光环,有点玛丽苏的意味。)
  • 万灵之上

    万灵之上

    这是光怪陆离的界域,万法压苍穹,肉体横碧海。这是璀璨的时代,诸圣争霸,群雄逐鹿,又有天骄璀璨如骄阳,冉冉升起。这是黑暗的时代,罪器下浮圣人尸,禁区中镇神魔念。这是万古唯一的纪元,真龙显形,凤姿绰约,帝尊同赴。这是盛世,也是衰世,更是末世。万灵争渡,普天共劫,回本溯源。然而雀立尽头,巅峰之上,唯有一灵,被尊称万灵之上。
  • 致命情人:美男总裁不好惹(大结局)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 皇屠

    皇屠

    大荒无疆,谁与争王?亦正亦邪,唯我无双。天地玄黄,重器无量。皇屠觉醒,皆为虚妄。少年姬无双,携皇屠神戟征战八荒。诸仙俯首,万族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