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72100000031

第31章 客大欺主(3)

董卓在顺利上位司徒、假节钺之后,逐渐露出了狰狞的本来面目。他明白现在的朝堂之上,真正掌控大权的不是别人,而是任司隶校尉的袁绍。

表面上自己虽然大权在握,但却难以在短期内撼动袁氏一门在帝国政坛的主导地位。袁绍怕他,董卓也怕袁绍。二人的情形与贵州老虎第一次见到驴一样,看对方都是庞然大物,生恐对方噬已。

一山不容二虎,同理,一个槽里也拴不住两头叫驴。

有缘千里来相会,二人终有狭路相逢的时候。

董卓身处江湖之远,朝堂之上却并没有关于他的传说。董卓从来就不是个低调的人,他决定在朝堂之上扬名立万。

在所有重臣面前,董卓口无遮拦的告诉大家“人主宜立贤明,天下岂有常?”,表明了自己决心废嫡立庶,此后“刘氏种不足复遗”。

董卓话音刚落,袁绍当即跃众而出公开表示反对。明确指出“今上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明公违礼任意废嫡立庶,四海恐不从明公议也。”——(《献帝春秋》)

见袁绍当了所有人公然反对他的提议,董卓当时勃然作色,叱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宝刀屠龙,武林至尊!)

被逼的墙角的袁绍,也露出了本来面目。这种场合绝对不能示弱,即便横尸当场,也要强项。他索性也将脉脉温情丢在一旁,横刀长揖曰:“天下健(贱)者,岂惟董公?”(倚天剑在,谁与争锋?)

在袁氏故吏面前,袁绍仅存的优势心理也消失不见踪迹。本来是叫董卓来助拳的,哪知道董卓来了,却反客为主。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袁绍控制的能力与范围。

袁绍虽然内心不够强大,但也得在关键时刻雄起。只是他的行为很快就又暴露出了他的色厉内荏。袁绍在撂下几句狠话(场面话)之后,悬节于上东门,率领一些亲信‘遂奔冀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司隶校尉一职,有开会时候迟到早退的特权。所以袁绍的提前离开,并没有引起董卓的太多注意)

没有了袁绍的反对,董卓的废嫡立庶之事进展格外顺利。在废立一事上,朝臣与董卓达成了共识。一者,是他们惧祸,迫于董卓的淫威;二者,士大夫也有难言的苦衷。刘辩和何太后重新回到朝堂,没有人敢保证这母子二人不会对士人秋后算账。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政治前途开玩笑,在天下无后悔药可寻的情况下,未雨绸缪的换一个皇帝不失为上好佳的选择。

利益面前,礼义廉耻狗屁不是!

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九岁的陈留王登基,史称“汉献帝”!(拟谥号的人显然是个促狭鬼,一个“献”字把刘协挖苦的永世不得超生)在整个废立过程中,除了卢植一人反对之外,所有朝臣都保持了沉默。董卓完全可以放心地甩开膀子大干快上。

无声就是默许!

当何太后以泪洗面的时候,“群臣莫敢言”。

这时候因为下雨失去三公之位的丁宫挺身而出,(下雨天尿湿裤子,反正也是湿身了。索性失身事贼得了!)为废立之事提供了理论依据——宫曰:“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突,春秋善之。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心,请称万岁!”——(《三国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

袁绍的叔叔袁隗随后粉墨登场,上前解下了刘辩身上象征皇权的玺绶。(按,传国玉玺在洛阳政变中已经丢失。)刘辩的被废,正是董卓与士人各取所需,分工合作的成功范例。

董卓想要从地方豪强势力变身为中央政治力量,行废立之事,正是树立权威的捷径;而士人如此作,也是出于耽禄保位的阴暗心理。

献帝即位,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纷争不已的乱世。

墙倒众人推,废立之事成为董卓欲行篡逆的铁证,却忽视了所有朝臣在其中所起的中坚作用。如果朝臣群起而反对,董卓又怎么可能一意孤行呢?董卓虽然将自己装扮成了外戚,但他却并没有做内朝领袖大将军,而是将自己定位于三公,士人的领头羊。将个人意志转化为集体意志来实现,董卓狡诈异常。正是因为士大夫的缄默与纵容,给了野心家董卓更多的自信、自由空间。

有人愿意作出头鸟,当然不会有人表示反对了。

利益可以共享,而所有问题却有一人扛,这样的好机会士大夫又岂能错过?

有大个萝卜董卓在前面顶着,大家只作不说好了。(历史上,许多的文人都躲在一些风云人物的阴影中做幕后推手,他们从来不敢独自走向前台。这正是因为他们受教育所囿,知道生命可贵的原因。而那些成功人物,多是些敢作敢为,甚至是只做不说的主儿。武人是枪,文人又何尝不是!)

董卓轻而易举的击穿了士大夫群体的道德底线,东汉的灭亡,也因此有了它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兵民未叛而吏士大夫先叛”!——(南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

董卓顺利完成了废立之事,他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士人成人之恶的基础上。东汉中后期的皇位继承早已经偏离了法定的继统程序,变成了由外戚、宦官轮流拍板决定的事情。现在董卓依样葫芦,不过是“和尚摸的,我也摸的”重在参与而已。

从前出现皇统中断的事情,选择哪个外藩入继,士大夫有权力在朝堂之上提出候选人。这种情形,史称“豫议”。但献帝的即位,显然与从前的豫议有质的不同。士人百余年来朝堂之上饱受打击压迫,难以扬眉吐气,现在助纣为虐不过是出口胸中郁结的恶气罢了。

同类推荐
  • 三国夜传说之血染夜锋

    三国夜传说之血染夜锋

    长剑锋已损,犹可诛佞臣。青史声名败,炙血鉴忠心。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一口气读懂法国史

    一口气读懂法国史

    本书内容包括从史前时代到高卢、从墨洛温王朝到查理曼帝国、卡佩王朝、百合花与狮子、后百年战争时代、法国的荣光、风卷残云的法国大革命。
  • 元末发迹史

    元末发迹史

    三国、宋、明是不是看的太多感觉有些腻了!那么;换个朝代怎么样?来点新鲜的,别老是窝里斗,我们也去打打外族,欺负欺负外人。同样是穿越,干嘛非是三国、宋、明、清,来点元末加加料不好么?这是一本血腥、杀戮、感情纠葛不清的小说!
  • 东汉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东汉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东汉毁在宦官手中,似乎是注定的,实际上,这哪是命,是制度上有缺陷,不解决根本问题,苍蝇老鼠是永远打不尽的。《东汉那些事儿》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种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即便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未必对它完全了解。然而现在我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就可以了解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全貌。本书一改以往史学家复杂的著述方式,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而是提纲挈领地勾画出历史的宏观脉络,使读者能够在相对简短的篇幅中领略中国历史的无穷魅力。
热门推荐
  • 三公主的怦然心动

    三公主的怦然心动

    六大家族,呃。。。不想写简介,第一次写,若有不好的地方请指出来
  •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蔡澜人老心不老,在旅游、主持、写书的同时,他仍然相信未来,仍然充满热情在工作,并教导身边的年轻人苦中作乐才是福。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是好的,所以不必骂年轻人无知,也别嫌老者固执。一切静观自得,得个笑字。老了也依然可以谈谈未来,这是一种闲情,一种境界。
  • 莫河,莫何

    莫河,莫何

    悠悠弯弯的莫河,蜿蜒曲折从这一个小小的莫城中间穿过,它的源头无从得知,城中百姓都知它连着鬼界,却不知道怎去。城中有一个人,叫莫何,有着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却不卖掉,照她的话说,整座城里最为神秘的就是她,那还要知道为什么作甚?(治愈类小说,短篇一个连一个的那种)
  • 深夜,出现在枕旁的头颅

    深夜,出现在枕旁的头颅

    校园深夜,枕旁竟然出现血淋淋的头颅,同时莫名的歌谣便会在耳边吟唱。名为“双眼凝眸”的校园协会抖露出来的校园诅咒慢慢苏醒,究竟是无意识的碰触,还是轮回的抉择……歌谣,诅咒……那一席白衣的女子想要告诉的,究竟是什么……深夜,出现在枕旁的头颅,是要在耳边述说什么……
  • 镇世大仙

    镇世大仙

    世间有仙,我便是仙。世间有神,我便是神。
  • 唯识开蒙问答

    唯识开蒙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的作者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 混元噬天

    混元噬天

    林轩因为修炼禁忌功法走火入魔发疯而死,万年后意外复活,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家人不知去向,挚爱不知所终,历史发生断层,像是有只无形的大手把一切遮掩,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迷,为了弄清楚这迷一样的答案,林轩开始踏上征程,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宠妃上天:火爆妖夫萌出没

    宠妃上天:火爆妖夫萌出没

    被作为祭品被献给神,为了族人,死就死吧。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可是,大神是条蛇?啊咧?它缠住了她!!啊咧,他要她好好配合?她忍无可忍,掀桌怒吼:“我不干了!”他邪魅的脸火药味十足:“死女人,敢半途而废我就吃了你!”自从遇到他,她就开始漫长的等死之路。据说,亚斯大陆有条脾气火爆的蛇妖,杀人如麻,铁血残酷,但是他脑子有点问题,把一个白痴一样的女人宠得无法无天,陪她掀翻大陆,斗战四方。一句话简介:爷宠你,无法无天。
  • 天命难为

    天命难为

    一个平凡少年,莫名其妙来到修真界。在这里,科学为世人不屑,法制被实力取代,人命则贱如草芥,唯有修炼才是天下主流!少年无亲无故,一双小手尚且没有缚鸡之力,何谈想要在这食人啃骨的世界活下去?看来一切都是天意,天意难违啊!然而......古有盘古,怒战三千神魔,始而开天辟地;后有先祖,苦悟八卦玄道,方有千古美名;我虽微末凡尘,可心有血性,纵使天意不遂,又有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