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72100000091

第91章 既定方针(9)

在曹操与袁绍死磕的时候,刘表选择了袖手坐观成败而孙权却没有这种散淡之心。江东孙氏政权传至他手中已是三世,说孙权是个官二代也完全正确。历史证明,孙权不但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而且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开创之主。

早在建安七年(202年)九月,曹操就曾对孙权进行过试探:曹操充分利用手中的政治资源,“下书责孙权送儿子做人质”。面对曹操赤裸裸的讹诈,孙权听从了周瑜的意见,没有理会曹操。孙权也知道曹操早有南取荆州之心,所以也极力想要趁曹操无暇抽身的时候,抢先一步拿下荆州。

刘备势力在荆州地区发展壮大,是曹操无法容忍之事。也是孙权所不愿意看到的。但当曹操基本完成对北方的统一之后,孙权却不得已之下与时俱进地相应作出了战略调整。

曹操在亲自率军南征的同时,更派出张辽、于禁、臧霸等讨平潜山、六安(今安徽地方)等地的反叛,控制了合肥一线。孙权与曹操实际控制区已经接壤,曹操在据有了荆州之后,更会进一步控制长江沿线各重要据点。

曹操在如愿饮马长江之后,当然不会裹足不前。很快,江东孙权政权将会成为下一个目标。江东上下人等明白:现在不但据有荆州的企图落空,而且江东六郡亦危在旦夕。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御曹操。

江东孙权不知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落下,不由自己的心乱如麻、寢食难安。

鲁肃这时候主动请缨道:“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三国志-鲁肃传》)

听了鲁肃一席话,孙权深以为然(这时候荆州他不敢再想,看守好祖宗基业就足矣)。立即派出鲁肃过江借吊祭之名,与刘琦、刘琮兄弟二人修好,同时不忘联系刘备相机行事。孙权深知非常时期必须摒弃前嫌,联刘抗曹。

鲁肃刚到夏口,就得知曹军已迫近荆州。重任在肩的他不敢耽误,立即星夜赶路,赶至南郡之时,坏消息接踵而来:先是刘琮举州投降,继而刘备狼狈逃亡准备南渡。鲁肃见事态更趋恶化,立即改道前往当阳长阪去迎刘备。鲁肃见到刘备,“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主动提议“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

鲁肃诚心诚意地来寻求刘备合作,哪知刘备却和他动起了心思——当鲁肃一本正经地问起刘备:“豫州意欲何往?”

刘备却打哈哈道:“与苍梧(今广西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同上)

早在此前,诸葛亮就为刘备指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面对和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鲁肃,刘备这样讲,明显是在投石问路,意在试探鲁肃手中的底牌。

鲁肃先入为主的以为刘备是个“弘雅有信义”之人,不知刘备是有意这样讲。生恐自己无功而返,辜负孙权托付之重。急忙劝说刘备与孙权结盟,开诚布公道:“孙讨虏(指孙权)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会稽、丹杨、豫章、庐陵、吴郡、庐江),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联合之好,东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同上)

刘备心中暗喜,面上却波澜不惊。鲁肃担心刘备犹疑,见诸葛亮在一边微笑不语,急忙套近乎道:“我子瑜友也!”(子瑜,诸葛亮亮兄长诸葛瑾字)

刘备见戏已经作足,这才答允鲁肃“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同时应鲁肃之邀进驻鄂县之樊口(今武昌,樊口在武昌县西北五里处)。

综观史料中的记载,赤壁之战,曹操、刘备与孙权三方不约而同地都做出了为自己脸上贴金之事。显然,孙权与刘备结盟共拒强敌,鲁肃居功甚伟。然而为了彰显诸葛亮在此事中的作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为“亮以连横之略说权,权乃大喜。”史家言词闪烁的告诉我们,联孙抗曹的事情是诸葛亮一人搞定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同类推荐
  • 风起贞观

    风起贞观

    一个少年回到了大唐,贞观盛事年间。面对妖孽横行的贞观大唐,范凡感觉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在这里深深不够用!诸子百家,争锋再起。化外蛮夷,皆为我土。修我戈矛,狼烟再起。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 大汉帝国之崛起

    大汉帝国之崛起

    从秦二世末年至汉文帝登基二十多年内,大汉帝国建立初期的重重困难。
  • 布衣弄国

    布衣弄国

    他,幼少家道中落,流落巷闾沦弃儿。他,青年投军从戎,抗击倭寇立奇功。他,中年劈风斩浪,海上捞金终成空。他,晚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国忙。本是江南良家子,老寄残身在京师,甘为浮浪一闲人。终日逍遥度日,聊度余生,却因种种因缘际会,阴差阳错成朝廷使节,花甲之年效冯唐,度关山,挽狂澜。烈士暮年,壮心未已,虽一介布衣,却长袖善舞,斡旋大国之间。怎奈何,形格势禁,渐入歧途;实难敌,方枘圆凿,两国势如水火;终不免,身首异处,声名狼藉。可悲?可叹?可笑?其真耶?其梦耶?一出闹剧、一部传奇、一曲悲歌、一捧辛酸泪,尽在《布衣弄国》………
  • 寒洛传

    寒洛传

    “寒夜已尽天竟明,汴水岸边有龙生”北燕灭亡,寒洛斗智斗勇颠覆后周统治。
热门推荐
  • 戟起风云

    戟起风云

    他,铁戎轩,前世最顶级的佣兵,拥有着佣兵界皇者的称号,却在最后一次金盆洗手的任务中栽了跟头,意外穿越到了一个新的大陆,开始了一段新的辉煌,且看他如何一戟在手,天下我有。
  • 第一狠后

    第一狠后

    三年相恋,到头来,只是骗局一场。他、他、他皆只将她当做棋子一枚。女人,真就是帝王手中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棋子?她不信命,更不信天!他们想她活的不快乐,她非要活的潇洒自如,笑傲天下!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 烟花三月,夜微凉

    烟花三月,夜微凉

    微风萧瑟春意谅,陌有公子世无双。一次特殊的任务,让洛白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事件。追查的越发深入,却发现在开始便弥足深陷。烟花三月,夜微凉
  • 贵兄有何贵干

    贵兄有何贵干

    第一次遇见黎明是在我六岁的时候,当爸爸把他从外面领回来时,妈妈和爸爸大吵一架,气的直哭,他那时便怯生生的在爸爸后面看着,我便一切都懂了.
  • 莽荒奇缘

    莽荒奇缘

    神话时代魔域黑无天欲吞噬融合天之邪念统御三界苍主携八帝决战黑无天于天之涯苍主以道陨的代价与八帝组成八卦封天阵终将黑无天封印于天之涯下万年之后黑暗再次降临九州大地看如何再续神话情缘
  • 孤独墨蓝

    孤独墨蓝

    墨蓝,介于黑色与蓝色之间,深点成墨,浅丝成蓝,分界线是那么微弱,一不清,就会让人混淆......总觉得,墨蓝色,那么孤独,寂寞。
  • 圣装传说

    圣装传说

    在这个以有武装者为尊的世界,因为武装的关系,普通的士兵再也无法满足帝国的需求,但是只要是一名拥有武装的士兵,那么他的未来将会持续发展,甚至可以以一己之力守下一座雄城!青冥·埃尔罗德斯,为了重振家族当年的荣光,在15岁时参加了武装选择测试,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或生或死界,并且获得了永恒神装。而这一切只是个开始,青冥该如何成为绝世强者,并且重振家族当年的雄风?等级划分:武者,武士,武斗士,地武者,玄武者,天武者,武圣,武神,武帝,半神,真神。每个等级分四个阶级:初级,中级,终极,巅峰。每级分九层:1~9层武力
  • 反上九重天

    反上九重天

    天分九重,地划十方,天地如牢笼!而人,生躲不过头顶一片天,死逃不去脚下一方地!超脱生死,便可无天!天才楚无风少年得道飞升仙界,却因猥亵圣女而被废去一身修为打落凡间,因祸得福在凡间寻得那超天之法!重获一身强横力量,被废之仇不可不报!且看复仇少年如何屠仙戮魔,一畅胸中怨气,反上九重天!
  • 最强帝王系统之我是鬼帝

    最强帝王系统之我是鬼帝

    故事好不好,进来看就好内容妙不妙,看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