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8200000008

第8章 留学哥廷根(1935-1946) (1)

留学去!

五六十年以前,一股浓烈的留学热弥漫全国,其声势之大决不下于今天。留学牵动着成千上万青年学子的心。

当时要想出国,无非走两条路:一条是私费,一条是官费。前者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宦的子女才能办到。后者又有两种:一种是全国性质的官费,比如留英庚款、留美庚款之类;一种是各省举办的。二者都要经过考试。这两种官费人数都极端少,只有一两个。在芸芸学子中,走这条路,比骆驼钻针眼还要困难。是否有走后门的?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一般是比较公道的,录取的学员中颇多英俊之才。这种官费钱相当多,可以在国外过十分舒适的生活,往往令人羡煞。

我当然也患了留学热,而且其严重程度决不下于别人。可惜我投胎找错了地方,我的家庭在乡下是贫农,在城里是公务员,连个小官都算不上。平常日子,勉强糊口。我于1934年大学毕业时,叔父正失业,家庭经济实际上已经破了产,其贫窘之状可想而知。私费留学,我想都没有想过,我这个癞蛤蟆压根儿不想吃天鹅肉,我还没有糊涂到那个程度。官费留学呢,当时只送理工科学生,社会科学受到歧视。

……(当时我)至高无上的梦就是出国镀金。我常常面对屋前的枝叶繁茂花朵鲜艳的木槿花,面对小花园里的亭台假山,做着出国的梦。同时,在灯红酒绿中,又会蓦地感到手中的饭碗在动摇。二十刚出头的年龄,却心怀百岁之忧,我的精神无论如何也振作不起来。我有时候想:就这样混下去吧,反正自己毫无办法,空想也白搭。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这辆车还没驶到山前,等到了山前再说吧。

然而不行。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不时传入自己耳中。一听到这种消息,就像我看别人一样,我也是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而自己则像人间凡夫,“更隔蓬山千万重”了。

我就这样度过了一整年。

正当我心急似火而又一筹莫展的时候,真像是天赐良机,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同德国学术交换处(DAAD)签订了一个合同:双方交换研究生,路费制装费自己出,食宿费相互付给:中国每月三十块大洋,德国一百二十马克。条件并不理想,一百二十马克只能勉强支付食宿费用。相比之下,官费一个月八百马克,有天渊之别了。

然而,对我来说,这却像是一根救命的稻草,非抓住不行了。我在清华名义上主修德文,成绩四年全优(这其实是名不副实的),我一报名,立即通过。但是,我的困难也是明摆着的:家庭经济濒于破产,而且亲老子幼。我一走,全家生活靠什么来维持呢?我面对的都是切切实实的现实困难,在狂喜之余,不由得又心忧如焚了。

出我意料之外,我得到了我叔父和全家的支持。他们对我说:“我们咬咬牙,过上两年紧日子,只要饿不死,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为祖宗门楣增辉。”这种思想根源,我是清清楚楚的。当时封建科举的思想,仍然在社会上流行。人们把小学毕业看作秀才,高中毕业看作举人,大学毕业看作进士,而留洋镀金则是翰林一流。在人们眼中,我已经中了进士。古人说:没有场外的举人。现在则是场外的进士,我眼看就要入场,焉能悬崖勒马呢?

但是,我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前面说到的家庭经济困难之外,还有制装费和旅费。因为知道,到了德国以后,不可能有余钱买衣服,在国内制装必须周到齐全。这都需要很多钱。在过去一年内,我从工资中节余了一点钱,数量不大;向朋友借了点钱,七拼八凑,勉强做了几身衣服,装了两大皮箱。长途万里的旅行准备算是完成了。此时,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搅和在一起,但是决没有像调和鸡尾酒那样美妙。我充满了渴望,而又忐忑不安,有时候想得很美,有时候又忧心忡忡,在各种思想矛盾中,迎接我生平第一次大抉择、大冒险。

我在1935年8月1日离开了家。我留下的是一个破败的家,老亲、少妻、年幼子女。这样一个家和我这一群亲人,他们的命运谁也不知道,正如我自己的命运一样。生离死别,古今同悲。临离家时,我思绪万端。叔父、婶母、德华(妻子),女儿婉如牵着德华的手,才出生几个月的延宗酣睡在母亲怀中,都送我到大门口。娇女、幼子,还不知道什么叫离别,也许还觉得好玩。双亲和德华是完全理解的。我眼里含着泪,硬把大量的眼泪压在肚子里,没有敢再看他们一眼——我相信,他们眼里也一定噙着泪珠——扭头上了洋车,只有大门楼上残砖败瓦的影子在我眼前一闪。

我先乘火车到北平。办理出国手续,只有北平有可能,济南是不行的。到北平以后,我先到沙滩找了一家公寓,赁了一间房子,存放那两只大皮箱。立即赶赴清华园,在工字厅招待所找到了一个床位,同屋的是一位比我高几级的清华老毕业生,他是什么地方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夜半联床,娓娓对谈。他再三劝我,到德国后学保险。将来回国,饭碗决不成问题,也许还是一只金饭碗。这当然很有诱惑力,但却同我的愿望完全相违。我虽向无大志,可是对做官、经商,却决无兴趣,对发财也无追求。对这位老学长的盛意,我只有心领了。

当时的北平没有外国领馆,办理出国护照的签证,必须到天津去。于是我同乔冠华就联袂乘火车赴天津,到俄、德两个领馆去请求签证。手续决没有现在这样复杂,领馆的俄、德籍的工作人员,只简简单单地问了几句话,含笑握手,并祝我们一路顺风。我们的出国手续就全部办完,只等出发了。

回到北平以后,几个朋友在北海公园为我饯行,记得有林庚、李长之、王锦弟、张露薇等。终于到了应该起程的日子。8月31日,朋友们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就是现在的前门老车站。当然又有一番祝福,一番叮嘱。在登上火车的一刹那,我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句旧诗:“万里投荒第二人。”

初抵柏林

当年想从中国到欧洲去,飞机没有,海路太遥远又麻烦,最简便的路程就是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其中一段通过中国东三省。这几乎是唯一的可行的路,但是有麻烦、有困难、有疑问、有危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东三省建立了所谓“满洲国”,这里有危险。过了“满洲国”,就是苏联,这里有疑问。我们一心想出国,必须面对这些危险和疑问,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仿佛成了那样的英雄了。

车到了山海关,要进入“满洲国”了。车停了下来,我们都下车办理入“国”的手续。无非是填几张表格,这对我们并无困难。但是每人必须交手续费三块大洋。这三块大洋是一个人半个月的饭费,我们真有点舍不得。既要入境,就必须缴纳,这个“买路钱”是省不得的。我们万般无奈,掏出三块大洋,递了上去,脸上尽量不流露出任何不满的表情,说话更是特别小心谨慎,前去是一个布满了荆棘的火坑,这一点我们比谁都清楚。幸而没有出麻烦,我们顺利过了“关”,又登上车。

第二天(9月2日)早晨到了哈尔滨。我们必须在哈尔滨住上几天,置办长途旅行在火车上吃的东西。我们先找了一家小客店住下,让自己紧张的精神松弛一下。

在哈尔滨山东人很多,大到百货公司的老板,小到街上的小贩,几乎无一不是山东人。他们大都能讲一点洋泾浜俄语,他们跟白俄能明白。这里因为白俄极多,俄语相当流行,因而产生了一些俄语译音字,比如把面包叫做“列巴”,等等。中国人嘴里的俄语,一般都不讲究语法完全正确、音调十分地道,只要对方“明白”,目的就算达到了。

我们在旅店里休息了以后,走到大街上去置办火车上的食品,这件事办起来一点也不费事。大街上有许多白俄开的铺子,你只要走进去,说明来意,立刻就能买到一大篮子装好的食品。主体是几个重约七八斤的大“列巴”,辅之以一两根几乎同样粗大的香肠,再加上几斤干奶酪和黄油,另外再配上几个罐头,共约四五十斤重,足供西伯利亚火车上约莫八九天之用。原来火车上本来是有餐车的,可是据过去的经验,餐车上的食品异常贵,而且只收美元。其指导思想是清楚的,苏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要“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外国人一般被视为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只要有机会,就必须与之“斗争”。餐费昂贵无非是斗争的方式。可惜我们这些“资产阶级”阮囊羞涩,实在付不出那样多美元,于是哈尔滨的白俄食品店尚矣。

我们在哈尔滨住了几天,登上了苏联经营的西伯利亚火车,时间是9月4日。

第二天,车到了满洲里,是苏联与“满洲国”接壤的地方。火车停了下来,据说要停很长的时间。我们都下了车,接受苏联海关的检查。我决没有想到,苏联官员竟检查得这样细致,又这样慢条斯理,这样万分认真。我们所有的行李,不管是大是小,是箱是筐,统统一律打开,一一检查,巨细不遗。我们躬身侍立,随时准备回答垂询。我们准备在火车上提开水用的一把极其平常又极其粗糙的铁壶,也未能幸免,而且受到加倍的垂青。这件东西,一目了然,然而苏联官员却像发现了奇迹,把水壶翻来覆去,推敲研讨,又碰又摸,又敲又打,还要看一看壶里面是否有“夹壁墙”。连那一个薄铁片似的壶盖,也难逃法网,敲了好几遍。这里只缺少一架显微镜,如果真有一架的话,不管是多么高度的,他们也决不会弃置不用。我怒火填膺,真想发作。旁边一位同车的外国老年朋友,看到我这个情况,拍了拍我的肩膀,用英文说了句:“Patience is the great virtue(忍耐是大美德)。”我理解他的心意,相对会心一笑,把怒气硬是压了下去,恭候检查如故。大概当时苏联人把外国人都当成“可疑分子”,都有存心颠覆他们政权的嫌疑,所以不得不尔。

检查完毕,我的怒气已消,心里恢复了平静。我们几个人走出车站,到市内去闲逛。满洲里只是一个边城小镇,连个小城都算不上。只有几条街,很难说哪一条是大街。我们到一家木板房商店里去,买了几个甜酱菜罐头,是日本生产的,带上车去,可以佐餐。

再回到车上,天下大定,再不会有什么干扰了。车下面是横亘欧亚的万里西伯利亚大铁路,从此我们就要在这车上住上七八天。“人是地里仙,一天不见走一千。”我们现在一天决不止走一千,我们要在风驰电掣中过日子了。

我们在车上,既有困难,又有乐趣。一转眼,就过去了八天,于9月14日晚间,到了莫斯科。

莫斯科是当时全世界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颇具神秘色彩,是世界上许多人所向往的地方。我也颇感兴趣。

任何行车时间表上,也都没有在这里停车两天的规定。然而据以前的旅行者说,列车到了莫斯科,总用种种借口,停上一天。我想,原因是十分明显的。苏联当局想让我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人,领略一下社会主义的风采,沾一点社会主义的甘露,给我们洗一洗脑筋,让我们在大吃一惊之余,转变一下自己的世界观,在灰色上涂上一点红。

对我们青年来说,赤都不是没有吸引力的。我个人心里却有一点矛盾。我对外蒙古“独立”问题,很不理解。现在我自己到了苏联的首都,由于沿途的经历并没能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如今要我们在赤都留上一天看一看,那就看一看吧。

火车一停,路局就宣布停车一天,修理车辆。接着来了一位女导游员,年轻貌美,白脸长身,穿着非常华贵、时髦,涂着口红,染着指甲,一身珠光宝气。我确实大吃一惊。当时还没有“极左”这个词,我的思想却是“极左”的,我想象中的“普罗”小姐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我眼前这一位“普罗”,同资产阶级贵小姐究竟还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这一群外国旅客被送上一辆大轿车,到莫斯科市内去观光。导游小姐用英文讲解。

晚上,我们又回到火车上。同车的外国旅客又聚会了。

夜里不知是在什么时候,火车又开动了。第二天下午,到了苏联与波兰接界的地方,叫斯托尔扑塞(Stolpce),在这里换乘波兰车。晚上过波京华沙。14日晨四时进入德国境内。

早晨八时,火车到了德国首都柏林。长达十日的长途火车旅行就在这里结束。

柏林是我这一次万里长途旅行的目的地,是我的留学热的最后归宿,是我旧生命的结束,是我新生命的开始。在我眼中,柏林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地方。经过长途劳顿,跋山涉水,我终于来到了。我心里的感觉是异常复杂的,既有兴奋,又有好奇;既有兴会淋漓,又有忐忑不安。从当时不算太发达的中国,一下子来到这里,置身于高耸的楼房之中,漫步于宽敞的长街之上,自己宛如大海中的一滴水。

清华老同学赵九章等,到车站去迎接我们,为我们办理了一切应办的手续,使我们避免了许多麻烦,在离开家乡万里之外,感到故园的温暖。

同类推荐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血祭昆仑

    血祭昆仑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独伐

    独伐

    “宋伐大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他制造了世界以来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叛乱。”——《大齐帝国编年史》“宋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球!”——帝国丞相郭嘉语。“宋伐是我一生中的绝对噩梦!”帝国澳洲总督潘腾语。独伐,伐中伐。不一样的三国征战,不一样的一切。一个赤裸裸的阴谋,一个囊括了整个华夏的阴谋。
  • 黄永胜的一生

    黄永胜的一生

    故事记述了湖北咸宁出生的前解放军高级将领黄永胜从参加红军、抗美援朝到后来参加林彪反革命集团,最后病死于青岛,跌宕起伏的一生、
  • 三国萌哒哒回忆录

    三国萌哒哒回忆录

    看三国志产生的脑洞,都是小短篇。主体构造参考三国志,适合看不进去古文的小伙伴食用。没有情节,只有流水账。没有虐点,全是轻松。更新时间不好说,主要看脑洞开得大不大。不管脑洞大不大,总之,坑很大。
热门推荐
  • 勿璃

    勿璃

    “师傅北海的大王子要抢夺我的神器”“神器,他要就给他吧。”“师傅,我们怎么能将神器随便给人呢!”“……”默默拉开一扇小门,一坨神器堆积在门后。“何必要把神器看得这么重要。”师傅道“…………”唉,妄她以为和花千骨接收到了同一个任务。却不想,此仙界非彼仙界。“师兄,师兄,师兄师师兄,师师兄师师兄,师师师师兄,啦啦啦啦啦”(请自行脑补快乐大本营的曲目)“……………““你是疯子!我是傻……不是,你是疯子,你是傻子,缠缠绵绵…………”“…………”“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勒,……(请脑补洗澡歌)”“我说,好好唱歌行吗…………”穿越到修仙界,修仙,搞怪。每天整整师兄弟,谈谈小情说说小爱。嘘,不要让师傅知道了。
  • 万界雄主

    万界雄主

    遭遇灭门而唯一幸存下来的小王爷齐峰,被追杀至悬崖,生死关头,意外被神武天君残魂附体,并获得金木水火土五行祖龙的舍利晶,从此转变命运并开始了轰杀各种天才和大小BOSS之路,剑气如虹,霸气如歌,终成万界雄主。
  • 养生辩疑诀

    养生辩疑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黎明

    TFBOYS黎明

    这次的曙光恕我看到了你,霸气的一面,这一生我冷凉希惟爱你一人。
  • 神话情缘

    神话情缘

    玉帝王母之女龙吉公主助武王伐纣、玉帝王母外孙二郎神大显身手,诸神大战,姜太公封神;秦始皇驱山,孟姜女哭倒长城;二郎父子都江堰治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斧劈桃山救母---三姐、二郎外甥沉香救母---三圣母;七仙女下凡天仙配;天孙思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下玉旨调兵遣将,二郎哪吒巨灵诸神战悟空,如来奉诏压悟空于五行山下;本故事开始于二郎神救母100年后,七仙女下凡思恋,三圣母情念刘彦昌。可是,故事终究是故事,多了一个人,是否还是一样的进展?
  • 斗极通神

    斗极通神

    远古的神魔大战,最终以神的胜利,奠定了他们的世界。而魔却被消灭殆尽,作为最后的胜利者,神们可以编排自己的历史,魔注定要成为他们神话的垫脚石。一个失忆的少年偶然间得到了魔的传承,他的命运从那一刻就已经被改写,原本的丹田破碎的无奈,偶然得到了不受丹田影响的神秘传承的喜悦,却不知道自己已然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当中。神秘的《神魔异志》要将自己引领向何处?是毁灭?抑或是重生?魔,就是一个骗局!亲们,如果觉得夕夕的作品还可以的话,麻烦花费2分钟时间注册个账号,收藏一下吧,如果下次有更新的话,亲们也能提前知道,如果能偶尔的给个推荐的话就更好了。
  • 地下城主魔王桑

    地下城主魔王桑

    一次莫名奇妙的履行,打乱了一个王国的阴谋不过这不重要,相比于阴谋,我更喜欢研究。言令的力量,画技的神奇。当然还少不了自创职业开辟出新的道路。哦,对了。我最近的爱好是做一个召唤师的军队,你们有兴趣参加吗?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侦探社

    侦探社

    只有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我调查不到的事情,房地产大亨中午吃什麽,华人首富有几根头发,股神用什麽炒股,这些我都能知道。就连你昨晚在哪家酒店过夜我都知道哦~
  • 召唤师父

    召唤师父

    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大陆——西境,共有九域组成。魔兽召唤太垃圾?没关系,我可以召唤师父!“师父,快来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