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85400000033

第33章 友情

(一)关于友情

关于友情,简而言之,友情是朋友间的交情。若有人问同事之间是否存在友情,我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同事间存在友情。

一天二十四小时,就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同事相处。每个人的性格、品德和为人处世,相互都会有所了解,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又无不在同事间自觉不自觉地流露。

同事间时常相互交谈,无论是高兴的事,忧愁的事,有时候家里人有了严重疾病时,也都跟同事谈谈,甚至有时候,不愿意当着家人的面哭,却在同事面前掉眼泪,其间的信任与理解,关怀与安慰,无不在同事间相互传递。

同事间非亲非故,都是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工作的,无须两肋插刀或拔刀相助,也不谈生死与共,而只是自自然然,平平常常的相互交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有时能分担一点忧愁,有时能分享一些快乐……

同事间的友情,就像潺潺流淌的小溪,清丽而久远,随意而纯净,平淡而温暖。

在这里我想起巴金说过的一句话:“友情是照亮我一生的明灯。”

一九九八年六月

发表于《邯郸市报》周末版

(二)同事之间

小李来了。

平常她也时常来。照例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可是这一次我感到她的神情有点儿不对劲儿。

我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她一声“韩大夫……”眼泪已夺眶而出,我有一种不祥之感。

“不会是她的儿子……”我不愿意想下去。

小李有个儿子,长得跟她一样漂亮,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但是非常不幸,她的儿子有严重的脑病,是在一岁时发现的:孩子走路不稳,时常摔跤,且越来越重。从那时起小李夫妇便开始走上为孩子治病的漫漫长路。可是尽管竭尽全力,到处寻医,却毫无效果。孩子的四肢完全丧失了功能,别说自理,连翻身都不能——他患的是严重脑病,可是智力没受影响,又每天在家看电视,随着年龄增长,他知道的事越来越多,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儿,所以心事越来越重,苦恼越来越多……

小李夫妇除了轮流侍候儿子的吃喝拉撒睡,还定时为他洗头洗脚,擦身子,翻身,十七年来,儿子卧床不起,却没有发生褥疮。小李说,再苦再累也不在话下,只要儿子开开心心地活着……

前年元宵节,我在市办的灯展现场遇见了小李,她用轮椅推着儿子去看灯,小李弯腰对儿子说:“叫韩阿姨。”“韩阿姨好。”孩子看看我说。这是我第一次见他,眉清目秀,脸色白净,穿一件乳白色羽绒服,彩灯下,越发显得清秀、俊朗……令见到他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这时,小李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簌簌地落下来。

“怎么……”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静静地倾听她的诉说:前几天,儿子突然拉肚子,身为外科护士的小李,赶紧给儿子输上液体。那天上午输完液,小李去商店给儿子买了点儿红糖,在商店还给家叫了电话,姥姥给他说,你妈叫电话,问你咋样儿?他说没事儿,给我妈说吧,不用着急,叫妈妈骑车慢一点儿。这些话,小李在电话里都真真切切地听到了,心里也很踏实,就说再去药店买点药就回去。可谁知,刚把要买的药拿到柜台上,家里就来人叫,说让小李赶快回家,孩子有些胸闷,待小李赶到家时,孩子已经……

我知道,此时任何安慰的话都是无力的,我的喉咙里就像堵了一个疙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静静地陪着她……

她说,也许是孩子不愿意让她亲眼看着他离开,要不然怎么会那么清亮听到他们的对话呢?以往,无论小李去哪儿,儿子总是说让妈妈早点儿回来,可偏偏这一次……小李说,别的孩子来到世上能跑能跳,可这孩子不能够,他来人世一场,在人间痛苦地度过了十七年,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

我听着,心情很沉重……

过了一会儿,她抹去脸上的泪,镇定了一下说:“孩子走的时候,躺在那儿,就跟睡着了一样,眼睫毛那么长、眉毛那么浓,虽说是拉肚子,可他脸色又红又白,比活着的时候更好看。邻居有位老奶奶看后说,都别难过了,你看看这孩子,这是成仙了。要不然孩子的脸色咋会这么好看。”小李说,她相信老奶奶的话,孩子成仙走了,他在人间受了那么多罪,成仙后好好享享福吧!

小李说得那么真切,就像是孩子真的成了仙一样,我感到一抹宽慰。我愿意小李这样想,因为这样,她心里会好过一些……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三)短语深情

天空下着大雪。

我跟雪似乎有一种很特别的缘……

那年我跟同事分别,也是一个雪天。

当时,我们似乎谁都没意识到,那是一次不寻常的分别——我退休了。

我离开那天,稍显匆忙,因为还在返聘期,我没有上楼给院长辞别。不是我失礼,是我不愿意面对。这之前,院领导要我担任院报的编辑,我感谢领导的信任,但是,我没有接受。因为我想干退休后想干的事——看孙子。我把辞呈书给了在一楼碰上的副院长,烦她转交院长,我离开了工作单位……

当我走在院门口,忽听海仙在二门处叫我,我还看见了杨建立、小吕他们也都出来送我,我很感激,突然想到李白的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学着说了两句:“纯净雪花飘万里,难及友情更远长。”我这样说,未必贴切,但愿能表达我的心意……

当我把那首小诗《倾诉》送给海仙看的时候,看见她热泪盈眶。其实,我跟她一样感动。

下午,我从电话那边海仙的沉默中隐隐地听到她的哽咽,我再一次感到友情的贵重。

有一次从北京回到邯郸,恰逢公园开郁金香花展,我很想邀海仙一起去赏花儿,但因为有别的事,我谁也没邀,自己也没有去……

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当初丫丫(海仙的女儿)上高中时每周都要到天津汇两三节钢琴课,海仙对我说,孩子一个人来回来去乘火车,实在放不下心,记得他们常常一家三口一起去,这情景,觉得像是昨天,可是,今天,丫丫儿已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了。赶上假期回趟邯郸,好再去听丫丫儿弹琴……

有一句诗可以表达我们的情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

(四)聊天

今天,小王来找我聊天,主题多半是孩子。小王说她的儿子“门里猴儿”(只在家玩得欢),可怎么办?

这就是小王的特点,她说什么都是直来直去,她说自己没心没肺,也不是。是说话心直口快。说话时语速也快,有时说起话来连珠炮一样,没有别人说话儿的空儿。小王乐意跟我聊天,因为我不抢她的话茬儿。记得有一次她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故事,特精彩,一开始就进入她讲话的状态。她说,那时在农村姥姥家,跟大表哥、二表姐(舅舅家的孩子)爬树、掏小雀儿,玩得要多开心有多开心,别看一年到头吃红薯,跑得欢着哩!姥姥家就红薯多,反正变着法儿吃:红薯块儿、红薯片儿,要么把红薯片儿晒干轧碎下锅当豆儿吃,要么把干薯片儿磨成面蒸窝窝吃。说到这儿,她还扭过头问我:“你见过这种吃法吗?”我点点头儿。可连说句“我吃过”这个空儿也没给我,她就接着说,红薯面儿一点儿不黑,可蒸出来的窝窝头跟黑人的脸儿似的,亮黑亮黑,吃起来黏黏的,甜甜的,就那,也只有中午吃,早晚只喝稀的。大表姐二十岁的人到五里之外去赶集,回来时累得哼哼歪歪走不动路。一年就大年初一吃一顿饺子,还是每人只一碗儿,管了不管饱。那时有人问我小表弟几岁了,小表弟说六岁了,再吃一回饺子就七岁。夏天种的甜瓜一下来,就甭想吃饭了,一天天吃甜瓜,就拿甜瓜当饭吃,吃得个个儿拉稀提不起裤子,就那也舍不得吃面饭儿,怕瓜烂瞎了,主要是怕粮食差太多,真正体现瓜菜半年粮。再就是穿的,那就更甭提。小王站起来,一边比划一边说:“那时我爸爸在矿区文教局工作,有一年冬天出差,因为顺路,就拐到姥姥家来看我。爸爸带了一个照相机,这下子可把我们这帮孩子乐坏了,非缠着照张相,我们几个一排站着,可好,每个膝盖儿全有一块儿白——棉花套子。姥姥家炕上没褥子,光席儿,上炕下炕舍得爬,棉裤磨破了,露出了棉花套,二表姐要好儿,知道难看,相片上还弯着腰塞棉套哩!”她又扭头对我说:“啥时候把照片拿来你看看。”我趁机说了一句:“你讲得真真供得上听。”她忙说,还有呢。一到晚上,街里院里黑灯瞎火,屋里点个煤油灯,灯头儿就像蝇子头儿,姥姥总也监督着,生怕谁把灯头儿弄大喽!遇上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全在外头玩,叫也不回家。姥姥的邻居家种了一行杏树,杏儿还没熟我们就摘着吃,小青杏儿,酸得牙都倒了。还把杏核里头的嫩杏仁儿取出来,用里头的汁水儿擦脸,擦的时候还念念有词:“桃花儿癣杏花儿癣,光癣屁股不癣脸。”小王说着还在脸上用手作擦拭动作。我说,可能有道理,如今不还说杏仁有美容作用吗?“如今,”小王接过话茬儿又说开了,“如今,可是鸟枪换炮了啊!村子里个个家里盖新房,个个家常年麦子面,个个家有电视,个个家新衣满柜,个个家有自行车,有的家还有电雷子(摩托车),赶集上会,都是手脚不连地儿。年前,大表姐来了,一把儿拿出七千块,说过年买一套音响,孩子们都好卡拉OK,二表姐来了,说大儿子要结婚,叫我帮她挑一套家具,一拿就是一个整数儿——一万块。临走还甩给我一千块,说是舅母给的,说我小时候在家住尽吃苦,说知道我不缺钱也要给,大表哥买了一辆卡车,承包了一个运输队,哪一年都能进十几万。舅母说,儿子孝顺,知道大人当年不容易,如今月月给娘零花钱。现在日子好过了,吃的、用的、穿的、戴的样样不愁,前年姥姥过八十六岁生日,提前几天捎来信儿,说叫我回去,啥都不用买,姥姥就说上次她来市里,看到花卉市场里那么多好看的花儿,叫我买几盆儿带回去……”

“韩大夫,半天不吱声,想什么呢?”小王打破了我的沉思,说她儿子小提琴学得还可以,孩子的爸爸原来一个同事,现在在市话剧团,人家说市台春节有个儿童节目,可以让儿子去奏一曲《梁祝》,让他去台里排练一下,结果吓得尿了一裤子。小王一个劲地说孩子没出息,这可怎么办?

其实诸如此类的话我不知听她说了几遍了,而且她也不考虑场合和地点,只是一味的恨铁不成钢,使孩子不仅伤了自尊,还增加了太大的压力,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必须要多鼓励,使孩子减轻压力,缓解紧张的情绪,不然会事与愿违的。

小王听后,很认真地对我说:“真的,我没有想到这些……

一九九七年五月

(五)林大夫

我时常会想起她,会说起她,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淡忘她。

那是一九六五年八月,我们参加了一个农村巡回医疗队,去了崔岳村。第一次见她时,只知道她是峰峰矿务局总医院的妇产科大夫,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姓林,名贤敏。她个头儿不高,略显丰满,剪着齐耳的短发,厚厚的镜片后边,一双微凸的大眼睛。她性情文静,举止沉稳,尽管衣着非常朴素,却不失知识分子的文雅。乍一下乡时,我俩说话不多,后来有一次,她突然说我的皮肤好,问我用什么擦脸,我说擦的是三毛钱一盒儿的香脂。我们俩都笑。

当时,我们五位女同志,全住在村支书的家里。村支书的母亲是位热情而又诚恳的人,我们都叫她大娘。大娘养着一条可爱的小狗儿,看家护院挺灵光,尤其晚上,只要一有动静,小狗儿就“汪!汪!汪!”地大声叫。大娘怕我们晚上去厕所不方便,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大瓦盆,放在我们的屋里。其实这在我们老家是常事,但那毕竟是自己家的人,这里不同,连我这个在农村长大的都不适应,林大夫就更不行,而且她每夜必起,且好害怕,有时她叫我,有时,确是我需要跟她结伴去。慢慢地,我发现她其实很健谈,说她在医科大附属医院实习时,电影演员周旋在那儿住院;还说她有个女同学给孙道临写过情书;有时,她把她妈从上海家里写给她的信也给我说,说她妈问她住的地方离水井远不远?用不用给她寄条打水用的绳子?还嘱咐她要是打水,千万注意,别掉到井里。她常常一边格格地笑一边说,说她已经三十五岁了,妈妈还这样嘱咐她。她跟我在一起时,总是大姐姐的姿态亲切地叫我“小韩”。也是,我比她小十五岁呢!

她睡觉时,很有特点:用繃带在盖的被子上勒三道儿,然后,仰面朝天,一动不动躺着,而且跟别人也很少交谈,尽管她去哪儿时,都好叫着我,有时,我也觉得她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可是,有一次我陪着她出了一趟诊,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林大夫。那天晚上九点多,我们正准备睡下,卫生所的吴所长来了,说附近李炉村有位高龄产妇难产,想请林大夫出趟诊,她二话没说就走出来,并对我说带上血压计。

一路黑灯瞎火,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产妇家属的身后。他是个四十多岁老实巴交的农民、饲养员,媳妇三十九岁,第一胎……

幸亏两村间的距离不算远,很快就到了他家。

可是进得门来,林大夫做的一件事,叫我看不惯:她把裤腿挽起来,还偶尔跳一步,呀!有跳蚤!弄得正在烧香祈祷的七十多岁的老婆婆有点儿不知所措。

当我们很快走进产妇的房间后,眼前的林大夫像换了个人似的,她完全不再顾及还有没有跳蚤或者别的什么,觉得此时在林大夫的眼里,只有眼前这位产妇。林大夫严肃认真,全神贯注的模样,令我为之一震,使我感受到她内心深处“全心全意”为患者的那种精神。林大夫医术娴熟,操作轻巧,从手术(侧切)到伤口缝合,包括对婴儿的娩出,剪脐带的处理,等等,她都做得干净利落,每一步都恰如其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的多余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最完美、最成功的结果。我为能和这样的大夫一起工作(我按林大夫说的随时观察着产妇的血压)而感到愉快。一个胖乎乎儿的男婴睡在产妇身旁,母子平安。当林大夫给产妇家属要垫到产妇下身的卫生纸时,她的老婆婆抱来一包又黑又脏的破棉套,林大夫毫不犹豫地对我说:“小韩,你跑步回去,把我提包的卫生纸拿来!”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有想到她能这么做……

我拿来了,产妇用上了,她们当时连见都没见过的上海的卫生纸。这时,我看见林大夫脊背的衣服已被汗湿了半截。家属打来洗手水,端上鸡蛋挂面汤,可林大夫连一口汤(一口水)都没喝,便告辞离开产妇家。这时我看了看手表,已是深夜十二点……

这件事,我对吴所长和同志们说了,大家都敬佩不已,对林大夫刮目相看,可是林大夫就像什么事也没有过一样,从来不提自己如何付出,如何贡献,而依旧我行我素,斯斯文文,不多语不多言。

巡回医疗队结束后,她回到了矿务局总医院……

之后有一年,我参加征兵体检时,遇见矿务局总院的一位大夫,向她问起林大夫,她说,林大夫已经调回到上海,而且说她一直是只身一人。

这多年来,我一直想能遇到一个知道林大夫消息的人,可一直没有遇见。四十五年过去了,我算了算,林大夫已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也已是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了。我虽然不知道林大夫现在哪里,但我衷心祝愿林大夫健康!长寿!

二〇一〇年八月

同类推荐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本书是高等艺术类院校必(选)修课教材。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三部分编排。其中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歌赋、文章、小说、杂剧;现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文章等;外国文学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所选内容皆为名家名作。
  •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

    作者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记录下在美国、日本留学期间以及在凤凰卫视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工作期间对于异国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本书体裁为文化随笔,可读性较强。本书展现了80后一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对国际事务的驳议、评论,并非浮光掠影式的“点到为止”,而是上升为文化、制度的思考。本书堪称一部写给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年轻知识精英的读物,能够帮助年轻一代人更为成熟和理性地看待世界!外媒“主观臆测”VS中国“政治企图”、日本政治的死穴、“知日”的价值、日本前自卫舰队司令官现身说法、美日同盟“多元化微调”、日本“料亭政治”的前世今生……
  • 思想独舞

    思想独舞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新闻事件评论性杂文集。作者以普通老百姓关注的视点,对近两年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评述,呈现杂文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被读者称赞为“一本可做教材的杂文集”。
热门推荐
  • 等待青春年华

    等待青春年华

    13岁的魏杰转到了一所公立学校,班里面有着一个美丽却又冷冰冰的班花,他一和班花坐就捉弄人家,在人家午睡时把青蛙放在人家的桌子上,上课时把死掉的小蛇放在人家的抽屉里,趁人家不注意把椅子拿开……等等。他和班花在一起坐了三年,捉弄人家了一年,伤害了人家两年,“为什么,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却还要追求我?”,“呵呵,我的心里不止只有你一个人”……最终女孩终于死心了,男孩也终于知道自己最爱的人是谁了,但是那时已经晚了,因为女孩已经是别人的了……十年后,男孩和女孩再次相遇,但是女孩却在一次意外中遭受了车祸,最终由于抢救无效,女孩离开了男孩……男孩最后伤痛欲绝,离开了这个城市,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 巨星天王捕娇妻

    巨星天王捕娇妻

    他的爱人因她意外死亡,她本以为他会让她在娱乐圈无处立足,但他却主动让她成为自己的经纪人。“你没有资格提小雅!童曦颜,你现在这幅假惺惺的样子让我看了就觉得恶心,我就是要你这一辈子都活在愧疚中,永远都解脱不得!”他从不让她好过!
  • 民国旧影之寒烟沉

    民国旧影之寒烟沉

    她与他倾心相爱,然而繁华飘摇的尘世,如一双力大无穷的手,翻搅着他们的人生。山河破碎,国殇家恨,他们被迫分离,七年后再重逢,却已各自为主,成为天敌……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姻缘,本不是那么容易成就。究竟什么样的结局,可以没有眼泪,没有惊惶,只有满心平静安详?
  • 狩猎龙界

    狩猎龙界

    在这龙与魔兽称霸的世界里,迅狗龙,野猪龙,棘背龙,旋齿鲨,冰狐龙,岩铠龙,尾斧龙,翡翠龙,地狱炎龙,无数种龙兽厮杀于狂野龙界,看主角如何撕裂龙界!追寻最终的真相!
  • 战族传说系列(十二)

    战族传说系列(十二)

    被毁坏的暗雪楼已修整如初,暗雪楼底层前的长廊上,横置一架古琴,身着一袭杏黄色长裙的女子端坐琴前,此女子身材高挑挺拔,飘逸脱俗,正是曾在洛阳剑会中出现的阑蝶……
  • 姜初,我们可不可以不哭泣

    姜初,我们可不可以不哭泣

    栀子花往往象征最单纯的爱恋那一年,他十四岁,她十岁她不懂事无理取闹,他百般呵护视如珍宝
  • 弑仇途中爱

    弑仇途中爱

    8岁的她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被人杀害。家也没了,无家可归的她被世界顶级杀手、黑道至尊‘暗’收养。在‘暗’那儿又相识了两个朋友,她俩都是孤儿,她们俩从孤儿院里跑了出来,被‘暗’看见才收养的。十年后她们结伴回来了,准备报复让她失去父母和家的人,但是在复仇的途中让她们遇见了爱,可是爱能长久吗?
  • 鬼神传

    鬼神传

    《鬼神传》,据首都图书馆所藏咸丰七年(1857)刊本校点。书中不题撰人,孙氏谓“作者广东人”当是据故事多发生在广东而推断。全书包括十二个故事,有一回演一个故事,也有数回演一个故事者。柳谓此是“小型的袖珍本。”
  • 首席宠妻不是病

    首席宠妻不是病

    她嫁他,只因影帝钱多颜好;他娶她,只因爷爷逼婚不停。一段本来只是明码标价的婚姻,却有人先违反规则动了情。最初只是动嘴撩,现在竟然要动手!总裁大人说好的事成之后一拍两散呢?说好的表面亲密私下隔离呢?“宁先生,你能离我远点不?你靠那么近……我怕我会吃了你!”“顾念,过来!”
  • 边伯贤之站在终点的我们

    边伯贤之站在终点的我们

    “边伯贤,如果你愿意为我转身,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一个承诺,一段青春。时光匆匆,感情不变,可是我的生活怎么了呢,因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