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1600000008

第8章

翠屏山上,黄昏时分。烟锁峰峦,绿树凄迷,朦胧清幽,夕照翠微,近树远山皆成剪影;俯瞰研溪,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如一条舞动的飘带;河中渔火荡漾,辉映满天霞光。

山脊上有一片平旷的坝子。熊克武和几个结拜弟兄站成两排,以棍棒为刀枪,学着陈孔白的招式,专注地操练着搏击之术。

先生吴锡甫站在一旁,时而看看眼前的弟子,时而极目远眺,神色凝重,若有所思。

陈孔白曾是吴锡甫门下高足。七岁能作文,十岁已知兵,志在“扫清天下秽气”。每读宋明旧史,切齿怒目,捶案疾呼。后到峨眉山神灯法师门下拜师学艺,学得一套出神入化的子午刀法,十分了得。

陈孔白做了个“九天揽月”的亮相,把大刀插在地上,用衣袖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说:“大家学得很快,我很高兴。但你们要记住,真正的功夫是在实战中练成的,几个招式不过是摆设。今天就练到这儿吧。”

草坪四周扎有若干草人,草人上糊着清吏的画像。众弟子四散开来,对着草人,或施以拳脚,或掷以土石,或刀劈棍打,或枪挑棒击。

陈绍白乃陈孔白幺弟,年纪尚小,天真活泼。这时竟然爬到树上,往草人身上撒起尿来,嘴里喊道:“水淹七军啰!”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吴锡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陈孔白说:“中国的希望就仰仗他们了。”

陈孔白说:“还有我呢?”

吴锡甫说:“对,对,还有你,还有成千上万个你。”

夜幕降临,翠屏山与师徒数人融为一幅墨色的版画。

县衙师爷到书院拿人的事件,在井研的市井坊间成为笑谈,而熊家长辈却笑不出来。

入夜,熊宝周与熊治宜闷坐一处,一锅接一锅抽着水烟。似乎都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熊克武却跟没事人似的,独自在门口摆弄着刚刚做好的木头手枪。

熊宝周盯着儿子看了半晌,焦眉愁脸地喊了声:“锦帆你过来,为父有话要说。”

熊克武将凳子挪到父亲身旁:“说嘛,孩儿听着呢。”

熊宝周说:“你已经老大不小了,还弄这些小孩子的玩意儿干啥子?”

熊克武举起木枪,瞄准门外的一根柱头,嘴里模拟着“叭!叭叭!”的枪声,得意地说:“我这可不是玩意儿,用处大着呢。”

熊宝周憋在心头的火气又冒了出来,大声吼道:“你不要再给我生事了!前天在书院,要不是人家吴先生挡着,我看你咋个收场!”

熊克武见父亲动怒,心里颇不服气,小声嘀咕道:“要是他们真敢动手,正好试试我的拳脚功夫。”

熊治宜怕父子俩闹僵,赶紧出来打圆场,温和地说:“锦帆啊,你成天伙起几个费头子娃儿瞎胡闹。又是拜把子,又是练拳脚,这样下去会出大事的。我们做长辈的也是为你担心啊!”

熊克武心里想说,我们又不是杀人越货、欺男霸女,有啥子可担心的?但想到三叔平日里待他的好处,没敢说出口来。

熊宝周也缓和了语气,接着说:“起先我跟你三叔商量了一阵,我们的意思是,这书院的学你就别再上了,回家跟我学中医。虽说没有功名,好歹也是门吃饭的手艺。再说啦,现在提倡新学,功名已经不时兴了,再读下去也没有多大意思。”

熊克武急了:“学中医!我才不干呢。当务之急,急在‘医国’,不在‘医人’。眼下的国家病入膏肓,危在旦夕,我堂堂须眉,岂能苟且偷生!”

熊治宜淡淡笑了笑,说:“按说呢,你这也算是远大的抱负。三叔当年跟你一样,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恨不能荡平天下不平之事,铲除朝野奸佞之人,富国兴邦,救民于水火。现在想来,连我自己都觉得可笑。这想法实在太幼稚,太天真,太不切合实际了。当今这世道,你一个书生,一介平民,能过个太平日子就不错了,医啥子国哟!”

熊宝周连连点头道:“正是这话。”

熊克武心里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果人人都如你三叔所说,大家只能俯首帖耳,等着当亡国奴了。但他还是没有作声。

熊治宜见熊克武没有回嘴,以为刚才的一番话起了作用,便想到了此前提过的那门亲事。据他过来人的经验,想让娃娃收心,最好是给他安个家。娶妻生子之后,再野的娃儿也会安分一些。于是接着说:“锦帆呀,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娃娃都满地爬了。你就不想娶个娇妻,生儿育女,好好享受天伦之乐,过几天安稳日子?”

一听这话,熊克武顿时面红耳热,随口回绝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熊宝周的态度却没有商量余地:“别跟我整这些文绉绉的东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事可由不得你!”

熊克武见父亲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只得以退为守:“我的事情我心里有数。要我跟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结婚,你们还不如杀了我。”

熊治宜紧跟一步,顺势问道:“这么说你是心中有人了?谁家闺女,家住何方?三叔跟你提亲去!”

熊克武无路可退,一时语塞。

同类推荐
  • 四个在押犯

    四个在押犯

    本文主要叙述了虎山监狱在押犯人在狱中的工作生活及在押犯之间的矛盾冲突。监狱干警在对犯人教育改造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有一个在押犯的案件存在疑点,有漏网犯人之嫌,此时恰巧虎山监狱收到一封由省公安厅转来的匿名检举信,信中检举一个名叫老板的人所犯的罪行,并且清楚地指出他所涉案的同伙是正在监狱关押的犯人兆刚,接着一桩迷踪的案中案出现了……
  • 乞者

    乞者

    文章描述了一个小富之人,为了躲避债务,而弃富就穷的故事。乞者本来是g城里小有名气的富汉,只是这两年日子过得太奢侈、太舒服,无所事事,百般无聊,觉得腻味;再就是债主们隔三岔五地向他哭穷,威胁他,对他软硬兼施,把他整得惶惶不可终日,这才暂时弃富就穷,改当乞丐的。
  • 地下城

    地下城

    一段古老的预言,一次奇妙的历险。谁能够想到,在纽约城的地下还存在着一座神秘国度?因为一次意外,格雷戈尔和妹妹小靴子来到了地下王国,在阴差阳错下,他成为了预言中的光明勇士。老鼠大军蓄势待发,地底人面临生死存亡,格雷戈尔踏上了无比艰难的探险之旅,他能否给地底人带来光明,又是否能够战胜敌人与自己呢?
  • 基度山伯爵(下)

    基度山伯爵(下)

    《基度山伯爵》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精彩故事。一位年轻英俊的船长惨遭朋友暗算,在历经漫长而艰难的冤狱磨难之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智慧学会了在绝境中生存下去的要领和准则。当他历尽艰险终于逃出冤狱呼吸到第一口自由的空气时,他得到了从肉体到灵魂的第二次重生,命运给予了他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财富,使他藉以最终复仇成功……精于戏剧写作的作者大仲马,在这部小说中成功代入了戏剧的场景和交响乐的节奏,将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的紧凑情节在小说中融会贯通。故事情节离奇却不失生活的真实,人物性格鲜活,极具传奇色彩。这本书以其深邃的魅力,至今仍然影响着不少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
  • 食色

    食色

    金云鹤一个国民党老特工,潜伏中央粮库半个世纪,见证了中国粮食的风雨历程,成为“当代中国粮食问题”的“活化石”,在他的胞弟、人民战斗英雄金云鹏以及女游击队员出身的妻子李素琴的感召下,他的信仰逐渐转型,成为一个人性至上的务实主义者。他逐步放弃了政治使命,忠实而又灵活地执行了我党的粮食政策,恩惠于民,威望甚高=造化弄人,解放后,他的杀父仇人、原还乡团成员钱天宇竟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位老特工,还与三位女人有着情感纠葛,而他的魂牵梦绕了一辈子的梦中情人方兰竟然是特务机关虚拟的一个影子。当真相揭晓那天,他该如何选择?
热门推荐
  •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本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包括诸子百家、正史笔记、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曲杂著等各类题材作品的名言佳句两千余条。
  •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揭穿假闺蜜

    揭穿假闺蜜

    世上有什么,比假闺蜜更可恨,他们披着闺蜜的皮,欺骗你的友谊,掠夺你的爱情,从今天开始,斩裂虚假的友谊。我珍惜你,并不是你伤害我的理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本书是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后,首批民间自发组织编写的关于青年人追寻梦想的书籍。本书作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著名律师曹星老师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展示了新世纪年轻人追梦、圆梦的历程。
  • 惊悚故事1

    惊悚故事1

    精彩的惊悚故事,是在挖掘人内心的恐怖,给人带来战栗的快感。读惊悚故事,可以释放读者的心理压力,满足猎奇心理。在本书中,精选了有“当代蒲松龄”之称的余少镭、中国最早的悬疑作家之一的快刀、备受倪匡看好的写手莫争、青春偶像写手胡羽金以及其他各路惊悚高手的优秀作品,可读性极强。
  • 冷酷校草的霸道丫头

    冷酷校草的霸道丫头

    他——冷寒轩是星辰学校的风云人物,迷倒了千千万万的女生,却总是摆着一副冷冷的冰块脸。但她——苏家大小姐苏柔茜却对他不痴情,在冷寒轩刚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就结仇了。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血色的蔷薇花

    血色的蔷薇花

    她,是天使坠入地狱的结果,拥有着控制万物的能力。她,是失去能力的血族公主,拥有着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权利。她,是魔鬼与天使的蔷薇花,凋零不谢,红与白的颜色铸就了她的不平凡。世间就是这么巧合,三者融为一体,命运,将如何被她改写?
  • 生活之甜系列:家庭园艺手册

    生活之甜系列:家庭园艺手册

    《家庭园艺手册》意在培养人们对自然对植物的热爱,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爱。作为一个环保工作支持者,作者L.H.贝利精通植物学与园艺学,他将自己对植物和园艺的热爱融入到此书中,从家庭园艺到园林布置,作者都给予了详细而专业的讲解。
  • 帝子归来兮

    帝子归来兮

    前世,陵江之滨我们一见钟情;今生,汀州柳岸,你我却无缘再见。我为前世的积怨回来,等你解释那朵衰败的红莲。
  • 十指镌刻的青春

    十指镌刻的青春

    本书讲述了一群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的八零后,那些生活、情感经历,其中有甜蜜、有苦涩,也有辛酸,作者只想用朴实的文笔,怀念曾经生活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人,回首已随岁月远去的那些事,缅怀那些值得珍藏在心里的友情、爱情与亲情,祭奠已离我们远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