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歌舞戏持续了半个时辰略长,待等贵客散尽,郭碧玉却仍旧不能休息,而是将各个雅间里伺候的仆从汇集到一起,听他们的汇报。
听着听着,郭碧玉双眸便弯了起来。
她就知道,扬羽是很厉害的!十二个雅间内的客人都对扬羽赞誉有加!
看这些人的反应,最初都还有些存疑,可后来等到扬羽与余禾子交相应和的时候,便再也没了质疑之声。
“小的尽力记在心里了,说扬乐师的声音低的地方如同琴声淙淙,低而不沉,高的地方如同笛声如云,高而圆润。”
“小的那房间里便是您先前宴请过的全大人,跟着他的好像也都是内侍,话不多,但小的看见全大人眼珠子都没错一下,似乎是很满意。”
“我那边是一大屋子人,说扬乐师品性好,不抢风头,懂得衬托余禾子的声音,一会儿说是烘云托月,一会儿又说是月映彩云,反倒互相成全了。”
等仆从们七嘴八舌的说完了,郭碧玉掩在扇子里的嘴角快要咧到了耳根。
她这股满意劲儿挡也挡不住,下面的人会看眼色的又道:“小的那里的客人还问是不是首演之后便开张了。”
其他人也纷纷道:“小的那边也是,直问常驻这乐馆的都有什么人。”
郭碧玉点头道:“你们怎样说?”
“是按照大娘子的吩咐作答的。”
盛世华音不会夜夜开场,而且开场的日子里,也不是夜夜都上歌舞戏。
歌舞戏的安排有讲究,每月两次,都在官员休沐日前一晚。
除了扬羽就算没有定下什么约定也要常驻在这里之外,其他的只有乐班和参演歌舞戏的乐工才是固定的。
闻名的乐师,郭碧玉不打算请人常驻,而是临时邀约,亦或是由乐师自己找上门来,这样一来,每天的安排都不一样,这样也有新鲜劲儿和期待感。
如同盛世华音要吸引好乐师一样,好的乐师,自然也在寻找最佳的场所。
因此盛世华音也会在每个月固定安排几天晚上不开张,但是在这几日的下午由扬羽出面,请乐师们来此小聚,诸如茶点自然免费供给,可这点钱完全不放在郭碧玉的眼里,可收效却必然极为可观。
她最初并不懂,当初她有这么个想法,只是为了扬羽的交游更广阔,不是那种乐师逢迎权贵的结交,也非与文士们的结交,而是认识更多的同行,扬羽作为歌者,又身具剑舞之艺,未来说不上就会与谁合作,总归提前搞搞好人缘嘛,这一点肯定是有好处的。
可当她对扬羽提出来的时候,看到扬羽双眸亮闪闪的模样,就知道她做对了。
经由扬羽的解释,她才明白,无论那一种技艺,若能登峰造极,都不能固步自封。
这上京中可以称得上大家的乐师,没有哪个是对自身技艺秘而不宣,紧紧抠在手里的,相反,他们更加大度,不藏私。
与同行多做交流,技艺才会越发精湛——优秀的人不会去阻止别人的前进,而是会让自身更加优秀。
这竟然是扬羽一直想做,却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做的事,郭碧玉只恨自己提晚了!
其实倒不是她想的晚,而是乐师们的确很难有这样的自由自在,不需要低声下气、曲意迎合,放松下来尽兴、尽情讨论音律一道的场合。
说句实在话,并不是每个乐师身后都有个郭大娘子啊!
这样的聚会在筹备这场献演之前,已经做过一次,收效极好。
不光是对扬羽有所助益,就连郭碧玉这盛世华音,也受益不少——就这么一次,便有乐师留了话,以后有空闲的时候只要盛世华音的场子会优先考虑。
郭碧玉想明白了这一点,也是估计会有客人询问,便拟了几条,让仆从们都熟记在心,果然今天晚上就有人迫不及待的问了。
“贵人们都说这个安排怪新鲜的。”另一个仆从笑着道,“还说,这不是勾着人天天寻思着往盛世华音跑吗?”
郭碧玉点点头道:“今个儿晚上有叫席面或者旁的什么,但有打赏,你们都自己个儿留下。盛世华音不贪图你们这点儿钱,你们只记住了把自己的差事做好,多看多听多学,别出岔子,只要出了岔子,立刻给我走人。”
众人自然纷纷点头,并没有人因为后头严苛的口气和说法而不满,因为打赏都归个人,这实在很不少了!
云韶府的人在歌舞戏结束之后都乘坐郭碧玉早先雇佣好的马车回去了,她想着这会儿扬羽应该也拾掇好了,起身道:“你们将屋子拾掇好,别家的杯盘等物别跟自家的混了,送还回去。”
她带着墨鸦和青燕走下楼去,道:“去看看扬小郎。”
楼梯还没走到一半儿,就见玉刚走上来,道:“大娘子,扬小郎有些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