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1900000008

第8章 生命留痕(5)

写下了这个题目,才觉得有点异样。在同一天空,出现金灿灿的太阳和明镜似的月亮,在我们川西平原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青藏高原上,在这静悄悄的拉萨清晨,我生平第一次看见了日月同辉。

朋友的家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对面的太阳岛上。说它是个岛有点名不副实,其实是东北方向流来的拉萨河,在这里辟了一条沟,绕流了一圈便成了岛。由于这里地处拉萨河边,地盘还蛮金贵的。

我住在朋友家的二楼上,宽阔的拉萨河尽收眼底。这里不会像川西平原的清晨,轻雾漫漫、若隐若现。这里的空间和空气都无比通透,天地间像一个大的水晶球。只要有光照的地方,都会看得清清楚楚。

远山和河套辽阔地带,一由六月的浅绿漫过。宽阔如镜的河面,随河道的变化做着优美的造型。朝阳已从拉萨河的上游升起。霞光不是来自天空,而是泛起在变幻的拉萨河水面。闪射的彩光铺满了整个拉萨河,宛若朝霞的彩带飘在拉萨城南。

西面拉萨河的上空,一轮明月硕大无比,就在眼前、近在咫尺。三千五六百米的海拔,使这里离天空更近,好像一伸手即可和明月亲近。这里的山峰离地不高,沐浴在阳光里的一面,泛着赤橙的光晕。而背光面按理说是看不清楚的,但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岩石上的凹凸不平都清晰可辨。

日月同辉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却给你留下遐想。昼夜更替循环往复,我能把心里的祈愿留在这奇特的天象里吗?希望它带给人间吉祥。

朝拜

拉萨和成都的时差应该大于一小时,八点在内地早已上班。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上,望着雄踞眼前的布达拉宫。那红白分明的殿宇;那用纯金打造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明亮、更加清晰、更加肃穆。

大街行人稀疏,布达拉宫山脚下却人流不断。信众们身着盛装,手执玛尼小经轮,神色静穆步履轻盈。沿布达拉宫脚下环形道,成顺时针流转。几千人的转经队伍,浩浩荡荡旋转有序、场面宏大蔚为壮观。

眼前这一震撼人心的场景,联想起前一日在大昭寺前看到的情景。不分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面向大昭寺,每人面前铺一床被褥和床单。赤脚站立、双手空中合十、脑门合十、心门合十,然后跪下,双手分开、伸进放在两边的鞋里。两手向前伸、一匍匐,整个人趴在被褥上静默片刻起身,这样便完成一个朝拜式。晨出晚回,从不间断。中途饿了渴了,他们会静坐一旁,吃些干粮喝些瓶装水,稍事休息继续朝拜。听说他们每年都会计划出一定时间,来完成他们心里的夙愿。

八廓街是因大昭寺转经而形成的街道。尽管现在商业繁盛,但依然有许多外地来的信众,摇着他们的玛尼小经轮,穿行在繁华的闹市里。传统的精神礼赞和现代的物质文明,能那么和谐地在这里存在,实在叫人赞不绝口。

走在拉萨的大街小巷,只要对面走来穿藏族服装的人,你就会由衷地感受到,迎面飘来的就是一个个完整的宗教细胞。他们在这雪域高原上,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一两千年的佛教文化,在这里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宗教的文化就融进了这个民族的血液。一个个宗教细胞构成了一个民族,他们将永远在这个民族的血液里流淌。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四日

回望大理

出了昆明机场,我们很快来到旁边不远的车站。老远就看见去丽江的招牌,一阵小跑买上了票坐上了车。这下才缓过气定下神,看了看同行的伙伴,他们无不和我一样瘫坐在座位上。七点四十分,旅游大巴准时上路了。

凌晨五点我们都还在成都双流机场,两小时后我们已在昆明去丽江的路上了。这现代的交通真是不可思议,它不仅从本质上解决了我们心理层面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沿着人性的个性张扬,延伸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满足。

出行坐旅游大巴是舒服的,它像一艘在陆地上乘风破浪的游船,微微有些起伏摇晃的感觉而已。大巴疾驰在昆明到大理的高速路上,窗外的田野、树木、房舍急速向后飘移。我身旁的同行伙伴早已入睡,而我却兴奋异常,我不愿意放过眼前的一切美景。

云贵高原和川西平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阳光特别清丽通透。当你极目远望,那远山和近景都十分清晰。车窗外的近景飘移晃动得快,看起来十分涨眼难受。远山、树林、田畴却只是在你的视线里,慢慢地变换着角度,引你生出许多悠远的思绪:远处山边和树林间流淌的那条小河,是否就是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里的那条小河呢。那低回婉转的歌声似乎就在耳边。“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轻悠悠,轻悠悠。”此时你一定会看着远处的风景,任游思穿梭在现实和过往的岁月里。心里轻轻地哼唱,左手手指在右手手心里轻轻地打着节拍。一股无端的幸福暖流,会轻轻地淌进你的心河。

大巴车在大理下了高速,拐上了去丽江的旅游车道。旅游车道沿洱海边前行,很快就把大理古城甩在车后。我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大理古城,想象着从西双版纳回来后在大理要做的最后停留。

神啊,你俯下身去,把耳朵贴在这片热土上听什么呢。是要听苍山的松涛伴着溪水的叮咚唱给你的颂歌吗;是要听白族男女青年在蝴蝶泉边的窃窃私语吗;你可听见了千百年前,盛唐天子册封南诏国礼仪马队经过这里的乐鸣;你可听见了千百年前,为建大理国部族征战滚滚金戈铁马声。

看一张航拍洱海的照片,就是一只硕大无比贴在大理古城旁聆听的耳朵。

大巴车沿洱海向丽江方向前行,车速已经比在高速路上慢了许多。车速一慢,车似乎摇摆得明显了一些。车上的人更加昏昏欲睡,而我依然兴奋不已,依然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美景。

横亘在洱海西边苍山上那终年不化的积雪,在这明丽温润的南国,总能给你一份冷静的愉悦。座座擎向蓝天的雪峰,总让你想起孩子们手里拿着的冰激凌,垂涎欲滴而欲罢不能。大巴车已驶离洱海,但依然行驶在宽阔的平坝中。回望大理,回望苍山十八溪沿洱海冲击而成的扇形平坝,回望星星点点一样散落在平坝上的白族村落。这几百平方公里的陌野平坝、几百平方公里的洱海淡水,即构成了古往今来富庶丰饶人丁兴旺的大理。

明末清初整个四川的人口不足两百万,而水旱从人的广袤川西平原上也就几十万人。有资料显示唐宋时期的南诏国和后来的大理国,当时生活在洱海周围几百平方公里上的人口已有几十万人。可见当时大理这一带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丰富,足以支撑一个国家的存在。

从公元六百四十九年大唐册封南诏国起,到公元一千二百五十三年元朝灭掉大理国。六百年间偏安西南一隅的大理国,由于没有大的战乱破坏,整个社会形态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百年间中原文化不断的输入,给西南这片时空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客观地推进了西南地区那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正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我们从西双版纳归来在大理停留,已经是三天后的中午。徜徉在大理古城的街道上,环顾着千百年来中原文化和当地文化,在融合中产生的建筑遗风。用青砖砌成的北方防火墙,紧贴着当地特有的木结构小楼。那浑然天成的风格,让人看了赏心悦目顾盼流连。

“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这风花雪月中,我还真想感受的就是洱海的月。当晚我们没住在大理古城,而是住进了洱海边的小渔村。

夜风伴着我们租来的渔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渔民小伙说一边夜钓一边赏月是最理想的方式,兴许还能钓上一两条大鱼呢。渔船划出渔村不远,我便叫划船的渔民小伙停下来,让船在水面上漫无目的地飘动。一只用蓄电池点亮的LED灯挂在高高的竹竿上,明亮的灯光足足照亮了渔船和周围的水面。

同行的伙伴在渔民小伙的帮助下开始垂钓,我一个人静静坐在船头,望着天水一线的远方。月亮还没有从海里升起来,渔民小伙说要在十点以后。我开始和渔民小伙聊起天来,天一句地一句,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聊。小伙叫廖志,典型的八〇后,快三十岁了还没谈婚论嫁。他说他要趁现在旅游的上升期,带头在村里加大投入,把他家的渔家乐搞成星级宾馆,到那时就不怕没钱赚了。

望着喜形于色的渔民小伙,我理解了他为什么还不着急谈婚论嫁;我认同了他要真正做一名现代有钱青年才俊的理想;我称赞他把游客当作上帝,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欣赏这个白族小伙身上,依然保持了这方地域文化净土的情怀。

一轮微微泛黄的明月,在平静的海面慢慢升腾。一声两声海鸟的鸣叫匆匆掠过,唯有我憧憬洱海明月的心情依然亢奋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身在异乡为异客,我想家了。我想家乡川西平原上不多见的那轮明月了,我想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了。尽管大理的洱海明月令人心醉,但我依然想好了明天离开大理时回头张望的情景。

二〇一四年五月一日

金川,金川

九月的金川河谷有些迷人。

满山遍野的梨树林里涌出阵阵梨香,沁润心脾的梨香时时考验着你的心念。因为路旁挂满金黄雪梨的树林一眼望不到头,抗不住诱惑想伸手摘一个。然谦谦君子何苦失礼,却又四顾闭眼摘下一个。哎,总算用满嘴的醇香解决了心里欲念的馋。其实就算你在树下摘来吃饱也不会有人说你的,面对满山遍野黄橙橙的雪梨丰收,你又能吃得了几个呢!

在我们施工的沐林电站旁有一片梨树林,看树龄足有几十年。但是树上的梨却结得稀疏,不如后面坡上梨树结得那么繁盛。一问才知道是电站已征用了这片林地,疏于管理施肥,梨结得不多就情在理中了。

电站老总发话:凡电站施工人员可在梨园里自行其事,希望不糟蹋不浪费。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想一群人的表现。

我骑在树叉上顺手摘了一个面前最大的梨,放在嘴里细细品尝雪梨的香甜。那消暑解渴沁甘无比的梨味,让你回味无穷浮想联翩:一九三五年九月,徐向前带领红四方面军,从草地折返南下驻守金川时。他和红军战士们当年尝到的雪梨味道,是否和我品尝时的感觉一样呢。

金川县的老街在龙家山脚下的一弯台地上,它高出大渡河边的新城区足足有两百米。从新城区到老街那段陡坡,爬得你脚趴手软直喘粗气。只因为我要沿着已经深深刻在金川历史记忆中的那条老街,去品读曾经发生在那里的传奇故事。

在金鑫茶园前我停下了脚步,这座一楼一底保存完好的木结构房,看来足足有百年以上历史。墙上金色匾额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团驻地旧址”,那铜底红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边喝茶边听茶园老板娓娓道来:此为“黄家烧房”(烤酒作坊),建于清乾隆年间。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南下夺取金川,徐向前前敌总指挥选此为新红五军团总指挥部。到一九三六年七月红军再次离开金川北上的近一年间,徐向前元帅都在这里指挥红军作战。

顺着茶园老板指的那片宅基遗址,我过去参观了一下,距指挥部不足百米,这就是徐向前元帅在金川停留期间,居住在老乡张百川家的地方。当年的房屋早已不复存在,但旁边的几棵老梨树依然生机勃勃。你依然可以想象徐向前元帅刚在张家住下的那天黄昏,老乡张百川和徐帅边乘凉边吃雪梨的情景。

在徐向前元帅住宅的左后不远处,是足有五六亩地大的城隍庙。这座建于清乾隆年间规模宏大的庙宇,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主殿和后殿一座残破的空楼,孤寂地在那空旷里回味。这里是红四方面军当年设在这里的枪械修理所,微风吹过似乎还能听见当年铁锤的敲击声和人声的鼎沸。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几千人在这里见证了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的诞生。

蜿蜒于西北向东南走向的老街上,上百年的街房宅院比比皆是。有一个冷落的小院我还探头看了一下,虽然没人居住显得凄冷,但那古朴别致依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条老街上真正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记的,是当年红军众多要害部门留在这里的旧址:靠近老街东边的张兴成家,当年驻的是中共大金省委;在老街的中段马腾湘家,当年驻的是中共绥靖(金川)县委;金川老街五十号的两间铺面,就是当年格勒得沙国家药店;金川老街五十四号的两间铺面,就是当年的格勒得沙国家商店。

穿越八十年的时空,东街的红军桥上走来了徐向前和李先念,他们似乎在商量一个战斗的细节;一个牵马的战士和康克清并肩而行,马背上还驮着伤员,战士似乎在向康克清介绍伤员的病情;在这条窄窄的几百米长的老街上,挤满了红军战士,因为金川驻满了三万红军部队。

穿越是曾经历史的穿越:是那段悠远深邃岁月的怀念;是刻骨铭心跌宕起伏生命的感叹。把我们由衷的惊叹留在历历尘封的叙事中;把我们诚恳的感悟轻轻地融进历史的回放里。

金川!金川!成制于两百年前金川河谷的这座小城,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历史就注定让它承载起民族命运的重托。1746年和1776年清朝廷两次用兵金川,用几万人的生命和7000万两白银,换来了清中期一次至关重要的行政变革。在四川藏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彻底废除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土司制。重新设置地方建制,完成了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站在无数前人吟咏过的美丽山川的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所幸,美丽的山水并未嫌弃我们这些粗鄙的后来者。它们仍然以宽广博大之胸怀,拥抱每一个来访者。于是,它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吵吵闹闹的话语声中,想起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怀念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念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弑神氏

    弑神氏

    魔神十三殿,茫茫金沙湾。是正义使者翻山越岭终获世人认可,还是乌云密布,黑暗再次笼罩大陆。远处,秦家庄,秦风背上行囊,正走在一个寻找希望的路上······
  • 破灭玄缘

    破灭玄缘

    前世今生未来,三生缘不尽。融合怒燃觉醒,残暴女神临万兽围城天入夜,与我来领悟太阳升起前的色彩何为少年之王?在那风的尽头,又是什么在牵引?思念所凝结之物,我又如何守护?我跨越无数世界,得知命运所在。世界的未来?那是什么……我所有的,就这唯一一个,别无所求的愿望,却在黑暗中……摇曳着惊慌……就算如此我也会等到奇迹的来临,此刻,祈愿所包覆的一击,响彻天际吧!(这个世界太大,所包含的太多,恕我无法一语道尽。那么与我一起看看吧,我的世界!写的不好?没事!我会成长的!)
  • 不负此生:夜少心系可人妻

    不负此生:夜少心系可人妻

    三段话1.你总是不在乎自己,但你忘了,我曾说过,你就是我,我就是你。2.你说你想把一切都给我,我笑你傻,因为你早已把一切都交到了我的手上,那就是你。3.如今我已失去了一切,只有以死亡来祭奠我仅有的一无所有。(简介无用,书中内容为主)
  • 一夜秋霜似白头

    一夜秋霜似白头

    他说,他与你一样都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他说,他不想杀你……他说,若是有来生,不会和我相遇,不过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一夜秋霜似白头
  • 云鼎九州

    云鼎九州

    在天空之下,是无尽云海。九州漂浮在云海之上,神仙妖魔,居住其中。云海之间,战争永无止境,从不停歇。这是发生在物种之间的战争,失败既灭绝,而仙人已经步入末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即将迎来终结的时刻。寒山之上,周渔睁开了眼睛,万事万由他而变,社会的形态,战争的方式,在人类最后的时光之中,仙与人迎来了大变革。这是仙人与妖魔的战争,这是云海之上,激昂的鲜血与轰鸣的炮声,所绘出的画卷。天上九州,谁能定鼎云中?已经完本作品《恶魔书》《战锤40k之远东风暴》读者群:184082806
  • 回首亦是伤

    回首亦是伤

    这是个N角恋的故事,之所以不狗血,是因为它的主题是离别。我们爱了散了,或我生君已老,或有生之年,假如相恋。各式各样的情最后的终点都是离别。但是,我们至少爱过了对不对?
  • 网游之创技神贼

    网游之创技神贼

    凌锋被公司裁员降为失业人员,因为学历不高被众多公司拒绝门外,为了生存他进入了《王者主宰》这款游戏。因为黑客入侵,凌锋意外的成为唯一隐藏职业死灵梦魇。惊喜,意外,收获,接踵而至的事件让凌锋尝尽喜怒哀乐。神秘的11C女孩伊莉娜的出现又突如其来的消失,让凌锋陷入低潮。凌锋渐渐的摆托了悲哀,从菜鸟渐渐步入王者之巅。。。。。。。。。。。。
  • 废物逆天:天才三小姐

    废物逆天:天才三小姐

    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被最爱的人亲手杀死。一朝睁眼,一个丞相府的废物三小姐将如何逆袭?不是说炼药师很稀有么?诶呀对不起,我不小心练出了一个神级。不是说神兽很稀缺么?我的神兽都可以打一桌麻将了。嗯?说老娘身份低下?!来,我跟你谈谈人生。【你有毛病吗?】她挑眉问他。【有没有病,你试试就知道了】他邪魅一笑,道。
  •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收录了少年行;采莲曲;戏赠杜甫;劝学;励学;人日立春;苦吟;野望;咏柳;边词;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采桑子;忆秦娥;小重山;苏幕遮;贺新郎;夜游宫;浪淘沙令;苏武令等唐诗宋词。
  • 傲天狂妃

    傲天狂妃

    虽有绝世风华,却是废品灵根。忍下屈辱与人为妾,嫁入王府,却在大婚之日受尽侮辱,被王爷夫君毙于掌下。再睁眼时,她南宫莫邪已觉醒了前世记忆,废体封印被解,天地神器出世,人人唾弃的下堂妃如一柄出鞘寒剑,剑锋所指,欺我辱我者,一一奉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