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冬
寒风凛冽,整个大唐被纷乱的雪花覆盖住,到处都是茫茫的一片白。
大唐的子民们都躲在自己的家中生着地炉,被寒风逼得不敢露面。所有的街道上都只有呼啸着的寒风。然而整个大唐最尊贵的地方却有两个人站在外面,看着外面那一片白雪茫茫。
武则天就那样站在寒风里,她旁边站着的是整个大唐最尊贵的人,大唐皇帝“李显”。
风越来越大了,一阵阵刺骨的冷刮进这位自幼身体就不好的大唐皇帝身体里,他抖了抖身子缺没敢说什么,他还是有些惧怕这位母亲,即使他把他的这位母亲从皇帝的宝座上推了下来也一样。
武则天没有回头,但这并不代表她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小动作,她转身慢慢走回大殿,吩咐周围的侍女生好火炉后看向李显。
李显没敢抬头,他低着头低声怯怯的问道“母亲在这里还住的习惯么?”
武则天端起桌子上的茶抿了一口,她抬头看向这位怯懦的儿子说道“朕住的肯定是不习惯的,难道你还能把龙椅让给朕么?”
李显把头低的更低了,他不太敢说话,虽然他知道他的母亲只是在嘲讽他,并不是真心的想要他的位子。
武则天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抬起头来,狄仁杰是怎么教你的?当皇帝就要有当皇帝的样子,别丢了你父亲和列祖列宗的脸面!”
李显抬起头小声地说道“母亲,你知道的我不适合当这皇帝的”
武则天站起身子来看着他说道“你是我武则天的儿子,是大唐的皇帝,谁敢说你不适合?”
武则天说着有些眼里划过了一丝怀念,不知道是在怀念那位已经死去的唐高宗还是在怀念那位死去的李君羡。她慢慢的在宫殿里走起来,看着门外那漫天的雪花感慨道“当年我遇到你父亲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大雪天,没想到如今临了临了又是这样子一个雪天,果真应了无名大师那句来时如何,去时亦如何”
李显有些惶恐了,他说道“母后千万保重身体”
武则天笑了笑说道“朕,不,哀家的身体哀家清楚,恐怕就是这两天的样子了。”
李显低头不语,武则天也没有理他,只是看着窗外的雪说道“显儿,你看窗外那些雪,来时不带什么,化时也不带着些什么,只留下了这一片凌冽的寒冬”
李显应声道“孩儿知道,无论后世如何评论,孩儿会做对百姓最有利的事,护着我大唐天下,护着我大唐黎民”
武则天笑了笑说道“你有这份心哀家便不担心这大唐会毁在你的手里了,你前朝那么多事,就不必在这里陪我了”
李显低头说道“那孩儿就告退了”
武则天看着李显的背影一点点消失,也看着那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她笑了笑低声说道“我这一辈子,争的是什么?这到了最后,跟着白茫茫的大地一样,落得个真干净”
说罢她慢慢的躺下,闭上了双眼。这位大唐最伟大的几位皇帝之一再也没有睁开过那双锐利的双眼。
远处传来宫女不知真情假意的悲哭声,皇宫上面罕见的飞过了几只不该在这个季节出现的乌鸦。那几只乌鸦扯着难听的嗓子叫了几声,便飞走了,几个黑点消失在白皑皑的风雪里。
第一章 一个孤女
枫叶村坐落在最弱的国家景国的边境,这里贫穷、落后,就连北边最凶残的金帐汉国都懒得来这里劫掠。说来倒也有趣,这枫叶村名字的由来竟是因为后山那一山的枫树,这些枫树的叶子也成了枫叶村村民吃不起饭时填充肚子的食物。
整个村子被一条河贯穿,说是河其实有那些许夸张了,那顶了天算是一条小溪吧,枫叶村村民浣洗衣物、煮菜淘米都用这河里的水,这河算是枫叶村最重要的东西了。
河的上游在山上,偶尔会有一两片叶子随着溪水流到村里面,那些在溪边浣洗衣物的女人们就会捞起来,珍而重之的收起来,在她们眼里这便是山神赐予她们的东西,是有灵性的。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这个村子里唯一不爱好收藏这些个所谓“山神赐予”东西的是住在村西头的武伶儿。说起这武伶儿来村里人都是夸奖,除了夸奖便是可惜,毕竟这么漂亮的女孩在这中偏远的山村想找一个合心意的郎君怎么容易。
但他们不知道的事武伶儿并不想找什么所谓的如意郎君,她只想好好地过着平凡的生活,当然和那个救了自己的老人一起。
武伶儿端着一盆子需要浣洗的衣物出了家门朝着村中央的那条小溪走去,路过有认识她的人都会打个招呼,毕竟一个村子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武伶儿也一一微笑着点头回应,偶尔看到对自己和老人分外照顾的人还会甜甜的叫一声伯伯。
到了溪边找到经常浣洗衣物的地方和周围的大婶子们打过招呼便开始洗起衣服来。武伶儿边洗衣服边想着以前的事,自从进了宫后便再也没干这些粗活了,如今猛地一干起来竟有些许新鲜。
是的,如今这位武伶儿便是前世的武则天。
说来有些玄幻,那天她闭上眼睛再睁开之后便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屋子里面,说那是屋子都高瞧了,那只是一间破旧不堪的草房,武则天刚刚睁开眼睛时还有些疑惑,但是毕竟是做过皇帝的人,她很快冷静下来,在那位自称救了她的老人口中得知了自己身处何地。
说实话,她是不太看得起现在这个国家的,堂堂中原人,竟被一些草原蛮子打的只能龟缩在南方,实在是太丢人。但是她又非常感谢这个环境,因为若不是这弱小的国境她也没办法解释自己没有路引得情况。
在那位老人问起她名字的时候她笑了笑,正准备说出武则天三个字却感觉重来一次就抛弃了前世的名字罢,她笑一笑取了前世一个将军评价自己“妓子无义,戏子无情,尔不如戏子”话中的身份,告诉那个老人自己叫做“武伶儿”一个无情无义的戏子罢了。
就在武伶儿陷入沉思的时候一阵风吹过来,吹得她腰间的铃铛叮叮作响,她猛地从沉思中走了出来,看着那铃铛想起了前世那个为了帮助自己而被唐太宗陷害致死的将军李君羡。她看着铃铛一声声作响,仿佛又看见了那个人在自己的眼前一声声的低诉。她苦涩的笑了笑,觉得自己过真是无药可救。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端起衣服就往回走。穿过一条条村中的土路来到整个村子最偏僻的地方——她的家。
她推门走进去,眼睛有些不太适应这黑暗,不过她也没去点灯,不是她不想点,实在是点不起。她低声对着床上躺着的老人说道“娘,饿了吧我去给你盛些粥”说着趁着黑灯瞎火揭开大锅旁的小锅盛了些粥走到床边喂老人。
她把被子放在老人的背后,让她能够更好地坐起来。就那样一勺勺的喂着。
老人颤颤巍巍的说道“闺女,你还管我干什么!别让我拖累了你啊”
武伶儿笑了笑说道“娘怎么又说这话,哪里能算得上是拖累了”一边笑一边喂着粥“娘你只要好好的活着,就是对我最大的激励,这个世界上唯一会关心我的也只有娘了呢”老人不再说话了,她只是默默地看着武伶儿,她知道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说自己有福气,她也确实觉得自己有福气,不然怎么么会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女儿呢?
武伶儿喂完粥帮老人继续躺下,自己则出了门,拿着碗在大锅里面盛了一碗可以稀得游泳的粥。她端着这碗前世宫里的太监侍女都不屑于吃的粥慢慢地走出屋子。她没有回头看,因此错过了床上老人那双带着决绝的死意的眼睛。老人心里想着不能够在拖累这闺女了,自己也该去了。
武伶儿端着粥坐在门前的大石头上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她在心里算着家里的余粮算来算去也只得出就算她一天只吃一顿饭,家里的粮食也不够吃了的结果。她看着远处的天空心里想着难道自己这一世还要沾染上献血么?她不甘心,她这一辈子只想好好的为自己活着。
然而屋内传来的咳嗽声彻底打破了武伶儿的这个幻想,她整了整笑容走进屋子里告诉老人自己要去镇子里一趟,托了邻家的莫大婶子来照顾她,让她放心自己很快就回来。
外面开始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那雨也不大,就是下的让人心烦,武伶儿很快撑起一把油纸伞走向村长家,想借着村长去镇子的驴车一同前往镇子。
驴车走的不算快,武伶儿坐在驴车上想着该怎么应付那李家夫人,想着该用哪一味药、用什么样子的方法满足李家夫人的愿望。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到了镇子,武伶儿和村长告别告诉他们不需要等自己了,自己一个人会回去后撑起伞慢慢地消失在街边。
穿过一条条幽深幽深的小巷,撑着油纸伞的武伶儿来到了一户看着就很豪富的府宅门前。
她收起伞敲了敲门后便站在门口等着回应,很快的便有小厮来开门了,她把手中的名帖给了小厮便随着小厮进了这大宅院,她回头最后看了一眼明亮的天空,之后头也不回的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