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可以说是一个贬义词也可以说是一个褒义词。
这个词语的来源是当年的汉武帝和陈阿娇。
相传这汉武帝小时候极其不得宠,他为了当上皇帝就对自己的姑姑说,若是自己能够娶陈阿娇为妻,他就给陈阿娇造一座金子做的房子,并且一生一世对陈阿娇好。然后那位馆陶长公主就听信了这位汉武帝的话,尽力的帮助这汉武帝坐上了这皇帝的宝座。那汉武帝也遵从诺言,娶了陈阿娇为皇后。
只是,这个估计并不美好。
汉武帝最后也没有给陈阿娇造一座金子做的房子,完成当年的诺言。
也没有从一而终的对陈阿娇好,完成当年的诺言。
在馆陶长公主死后,这汉武帝就废了陈阿娇,立了卫子夫为皇后。
徒留一曲长门怨,回荡在那椒房宫里面。
所以,这个词语可以说是褒义词也可以说是贬义词。
可是,当年汉武帝也没有做到的事情,景乐宏做到了。
他真的为自己喜欢的人造了一座金房子,真的是汉白玉铺地,瀚海珍珠为帘子,屋子里面点的也是顶级的沉香。这一切都像是一个梦一样。
景莫安心中有些许震惊,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真的这么痴情,竟然做到了当年汉武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心中的怒火已经慢慢地消退了,因为在景莫安的心里,只要你不觊觎我的龙椅,其他的你随意就是了。
甚至这景乐宏在景莫安的心里面还讨了一些欢心。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扬名声的好机会,只要这件事情传了出去,那么他景朝重情重义的形象就算是立起来了,既当了那啥,又成功地立了牌坊,简直不能再好了。
消了气的景莫安看着景乐宏说道“乐宏啊,你那个心上人呢?难道就在这屋子里面?还不带我们进去看看?”
景乐宏这时候脸上却突然白了起来,他看着面前的景莫安眼神里面有些许悲痛,他跪在景莫安的面前说道“父皇,请您答应我们的婚事,我们虽然都是男子,可是却是真心相爱的,这世俗本来就不怎么对我们好,若是父皇都不支持儿臣,儿臣不如一头撞死在这里算了”
这话说得极有技巧,既点名了那人那是男子,又顺手刷了一波同情,让景莫安对他更加愧疚。
而且这景乐宏挑的时间点还不是一般的好,为什么这样子说呢?
因为这个时候景莫安心中对景乐宏的愧疚已经释放到了最大,在景莫安的心里对这个儿子觉着很愧疚。本来嘛,自己听信别人说的就怀疑了这三儿子,现下儿子有这么悲伤,再加上这本来就是一个佳话,景莫安觉着自己甚至可以给这景乐宏赐婚。
别说景莫安没考虑这子嗣的事情,在景莫安的眼里,要么这景乐宏自己在找一个同房丫头给皇室留下一个血脉,再不然的话他两个哥哥难道就不会过继给景乐宏一个?
所以景莫安一点都不担心。
这也是皇帝的性子。
那景莫安瞧着景乐宏笑骂道“行了你这个兔崽子,起来吧,若是你那个心上人同意的话,朕便给你两个人赐婚,到时候你若是想要留一个子嗣,是找一个通房丫头也好,是过继你两位哥哥的也好,都可以,这总行了吧?”
这话音一落,旁边的高欢有些许着急,这可不在他的意料之中,这景乐宏连那个心上人的存在都没有告诉他,这就很严重了,毕竟在高欢的眼里,自己这个外孙若是不给自己留下一个重孙,那么自己的女儿的血脉,自己高家的血脉怎么办?
但是这件事情已经不是高欢能够控制的了,因为这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不可控制的地步,就连景乐宏都不可能容忍这高欢在这个时候破坏他的计划。
高欢在自己心里面仔细想了想,觉着这件事情可以放到以后再说,便不再说话了。
一时之间,这里竟然突然的安静了下来。
那景乐宏听了景莫安的话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可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啊,这就证明皇帝认可了自己的心上人,哪里还有比这个更让人开心的事情呢?
景乐宏当即叩谢道“谢父皇”
景莫安也笑了笑,心中十分舒服,这一趟自己的目的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给自己找一个乐子了。
他瞧着跪在地上的景乐宏说道“你这小子,还不带我进去瞧瞧我的儿媳到底长什么样子?”
景乐宏傻笑着敲了敲门,不得不说那眼睛里面留露出来的幸福感简直要溺死个人。
很快的,随着那一声声的叩门声,屋子里面传来一个很清脆的声音。
“谁啊?”
那声音如风声如泉水声,如那仲夏夜的蝉鸣声。令人沉醉在那个声音里面。
景莫安和诸位大臣都很好奇,到底是一个长得什么样子的人才能够发出这样美妙的声音,甚至有着丰富经验的景莫安在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就已经判断出了这位美人的天姿国色。
在场的众人只有武伶儿的脸色不太好。
也不能说是不太好,只是那面色有些许奇怪罢了,那面色上有着狐疑,有着惊讶,有着...不知所措。
还好这个时候众人的思维都放在那个声音的主人到底长什么样子上面了,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只是出了君莫羡外。君莫羡的那颗心脏里面早就装不下别人了,就算是这声音的主人长得在美又怎么样?更何况,我们的主角君莫羡大人,是一个妥妥的直男。
所以君莫羡第一时间发现了武伶儿的奇怪。他在心中想到,莫非这人伶儿认识?
那景乐宏对着门说道“墨儿,我父皇来了,还说要给我们赐婚呢”
这一句话貌似吓到了屋子里面的那位,只听得霹雳胖浪一阵子的声音,那到声音有些慌张的说道“我马上出来”
又过了一小会,那门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里慢慢的打开了。
首先入了众人眼睛的是那一抹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