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12800000022

第22章 “八贤王”:保护神自身难保(3)

宋太宗不得已挥师后撤,但辽将耶律休格不依不饶,乘势追击。宋军首尾不能兼顾,场面混乱不堪,宋太宗也身中两箭,最后乘驴车逃走。史书对此有这样一段记载:

军中尝夜惊,不知上何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然,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

简短的一段话,记录了赵德昭之死的前因后果。《涑水纪闻》、《续资治通鉴》对此的记录也基本相同,没有大的疑义。当时身处乱军之中,大家找不到皇上,以为他很可能遭遇了不测。在高梁河之战中,大臣找不到皇帝踪影不是虚言而是确有此事,并且这种君臣不相见的局面有刻意的成分在里面,当夜掌管后军的将领钱俶为怕走漏消息,保护太宗更安全地逃离,就曾连斩六个前来报告御驾行踪的卫兵,并下令后军缓行,以便同太宗的车驾拉开距离,免得暴露太宗所在,引起辽军追杀。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皇帝下落不明,有急于表现的便提议立赵德昭为帝,这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太宗回来之后,这事也就作罢,再没有人提,没想到有好事者偏偏向太宗吹风,这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叔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太宗对德昭的疑忌与防范之心更甚。

班师回朝之后,上上下下都在议论,此次北征失利,同未能及时赏赐扫平北汉之功有直接关系。于是,德昭提醒太宗,征辽虽然失败,但还是应该及时为平定北汉的将士论功行赏。德昭直率,以为这种建言于公于私都应该无碍,没想到却正触到了太宗的痛处,他怒气冲冲地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兵败高梁河,宋太宗心情极为沮丧。他原本想借征战抖抖威风,不成想落了个鸡飞蛋打,自己还身中两箭,这些都让他不堪回首。当他得知两军阵中还曾有人要立德昭为君,这更是触到了他的痛处。他的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偏巧德昭此时主动送上门来了。

德昭原本刚烈,又比较内向,再加上身边没有谋士,所以他的行动完全是率性而为,没有计划,没有方向。初时,他还不知宋太宗为什么会如此怒气冲天,等到他考虑明白了之后,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觉得窝囊,越想越觉得后怕。皇位原本应该属于自己,被太宗无端夺去,如今反过来还要受他怀疑,现在太宗话中已露杀机,自己又翻身无望,与其受辱被杀还不如自我解决,所以在一时无从排解之下,自刎身死,年仅29岁。

也许他是在以死明志,表达自己的清白,但他这一死恰恰成全了宋太宗,也为宋太宗扫平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提供了一个思路。顺着这个思路前行,上面沾满斑斑血迹。此时,太宗的猜忌之心已表露无遗,如果以前还掩藏些的话,现在是再也遮不住了。哥哥德昭去世之后,德芳更加惶恐。当年宋皇后让王继恩去招的人是德芳而不是德昭,可以想见,宋太宗对德芳的疑忌比德昭更甚。父亲赵匡胤去世时,他不过17岁,失去兄长时,他也只有20岁。又过了一年半,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22岁的赵德芳突然暴病身亡,赵德芳之死的神秘程度不亚于其父宋太祖。

人们怀疑他的暴死也与赵光义有关,只是宋太宗对那段历史封锁甚严,赵德芳的死因已很难查得清楚。留下记载的倒是太宗皇帝的悲痛,他在德芳灵柩前放声痛哭,甚至废朝五日表达哀思,这是不是在作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年,宋后曾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于官家了,看来她还真是个有先见之明的女子。赵光义没有兑现要与她们母子共保富贵的承诺,在他就位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几个能够威胁王位的人物,德昭、德芳以及廷美相继不明不白地死去。

赵光义为皇位苦心孤诣,他可能不会想到,到南宋时,因为宋高宗无子,南宋的第二代皇帝又成了德芳之后,他就是宋孝宗,此后的四位皇帝都是他的后人,再后来的四位皇帝则是德昭之后。如果赵光义真的以亲人之死为痛的话,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廷美之死。除掉太祖的两个儿子之后,能够威胁到皇位的就剩下了他的弟弟廷美,因而廷美的危险与日俱增。赵廷美之死与宋朝的另一大悬疑“金匮之盟”的出笼密切相关。

赵光义登基缺乏法理依据,当时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受命于杜太后,但也只是那么一说,空口无凭,很多人并不相信。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是“金匮之盟”,但这个“金匮之盟”却是在赵光义当上皇帝5年之后,杜太后去世20年之后才由赵普抛出。赵光义弟继兄位之时面对着那么强大的舆论压力,对此竟然只字未提,如果真有所谓的“金匮之盟”,那不是很奇怪的事吗?很多人由此怀疑,“金匮盟誓”一说,更像是赵普与赵光义联合编造的一出谎言。“金匮之盟”很可能是莫须有之词,只不过是为了证明宋太宗得帝位的合理性而已。

情急之下,赵光义可能并没有想得太远,“金匮盟誓”虽然可以证明他取得帝位的合理性,但却成为他传位于子的障碍。如果真有“金匮盟誓”,宋太宗之后的传位顺序应该是先赵廷美,后赵德昭,再后为赵德芳,最后才可能是赵光义的孩子们。德昭与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唯一的障碍,而赵廷美恰恰还是开封府尹,占据着这个貌似储君的位子。

赵廷美要想保平安,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效仿赵光义,谋求尽快取而代之,而不是被动等待,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实力、勇气外加机遇,以当时赵廷美的实力看,走此路无异于死路。另一条就是明哲保身,避免被视为眼中钉,主动退出储君人选,请宋太宗立皇子为太子,如此也许尚可共保富贵。

在赵光义出征北汉的时候,每遇大事不糊涂的吕端曾经为赵廷美出过这样的主意,不过,此时吕端已离开了开封府,如吕端一样洞明世事的人物在赵廷美府中再也没有出现。赵廷美在不知不觉之间走上了一条中间路,他不仅没有想办法消除太宗对他的猜忌,反而采取了相反的策略,拉拢朝中的一些大臣,包括当朝宰相卢多逊。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他等于在告诉赵光义,自己对帝王有着某种想法。更为糟糕的是,他有关“太宗有负兄意”这样的牢骚也传入了太宗的耳内。

这一切对赵廷美来说,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如果短期内还没什么危机的话,那只不过是还不到时候。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赵德芳死后半年,赵廷美的麻烦来了。

一些朝中大臣向宋太宗揭发赵廷美图谋作乱。虽然那些指控都只是在借题发挥,根本无法证实,但宋太宗还是据此免去了赵廷美的开封府尹一职,把他发配到西京做留守,这也意味着赵廷美不再是储君。不仅如此,指控赵廷美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出任了朝中要职,这为构陷赵廷美开了一个十分恶劣的先河,似乎只要伺机罗列他的罪状就可以升官发财。

老政客赵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的契机。宋太祖在位时,赵普屡屡打压赵光义。赵光义继位后,马上召赵普入朝出任太子太保。太子太保与太傅、太师并称为“东宫三师”,属于从一品官,一般都是封赏的加官,如宰相再加封太子太保,更多的只是荣誉象征,没有什么实权。把赵普放在这个位置,一方面是便于加强对他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安天下民心,赵普是知道赵家机密最多的朝臣,如果他有什么不利于赵光义的言行,那影响可就大了。

后来,局势渐稳,赵普的政敌卢多逊当政,对赵普百般打压,赵普处境相当窘困。巧的是,卢多逊与赵廷美关系紧密,引起太宗疑忌。赵普若要东山再起,必须扳倒卢多逊,而赵光义想要除去赵廷美也必须绕过卢多逊。

宋太宗适时召见了赵普,两人一见倾心,共同的愿望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先前的隔膜与障碍已不复存在。赵普向宋太宗表了忠心,决定“愿备枢轴,以察奸变”。回到家后,赵普连夜赶写奏折,“金匮之盟”就此抛出,这也是“金匮盟誓”内容首次公之于众,赵普成为除杜太后以及宋太祖之外的唯一见证人,而此时杜太后和宋太祖早已做古,赵普的地位不言而喻。

赵普以“金匮之盟”表明忠心,既帮助太宗洗刷清白,又打击了政敌,还帮自己恢复了相位,可谓一举多得。“金匮之盟”完全是赵普的一面之词,他说杜太后临终前曾有遗言,“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为了避免将皇位传于未成年人,嘱咐太祖将王位传于光义,并由赵普写下密约妥善保存。

令人生疑的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太后去世时没有让人知道,在太宗继位急需正名之时也没有让人知道,偏偏在太后去世20多年、太祖去世5年之后,在赵普急需复出打击政敌卢多逊之时公布于世。赵普在此刻突然抛出“金匮之盟”,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政治交易。

首先,杜太后死时,太祖不过35岁,德昭也已11岁了。她怎么能确定太祖死时,其子年岁还小呢,除非太祖不久即死。

其二,太祖去世时,德昭27岁,德芳17岁,均已成年,根本不存在传位于幼子一说,也就是说杜太后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赵光义以这个理由登基还是荒唐。

其三,若真有此事,赵光义和赵普又都是亲历之人,为何不在登位之初及时公布,以平息众怒,反而任由各种说法疯传。因为既是传位约定,大可不必深藏固封。

其四,太宗时所修《太祖实录》没有提及此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重修《太祖实录》才加上了这一条,这又是为何?

“金匮盟誓”乍听有理,却经不起推敲,与事实相差甚远。但不管事实究竟如何,赵普显然由此重获太宗欢心,也为自己东山再起加上了重要的筹码。后来的事情也一步步验证着人们的猜测,赵光义与赵普联手将他们各自的对手一同歼灭。宋太宗曾问赵普是否要传位于赵廷美,赵普一语中的,自古帝王传位都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难道陛下还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吗?

这话说得相当暧昧,如果真有“金匮之盟”,传位于赵廷美那是理所当然,赵普如此说岂不是违约?再者,他说先帝已误,可见他对宋太宗登位之事了如指掌。赵普的对答坚定了宋太宗传位于子的决心,也坚定了自己重回相位之路,决定了赵廷美的悲惨下场。

太宗即位后第七年(983年),赵廷美被告“骄恣”、与卢多逊串通“阴谋窃反”,一再被贬。赵普以他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推测,若对赵廷美的处分过轻,他便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于是他授意开封知府李符上书,称赵廷美心怀怨言,不思悔改,常想翻案。于是赵廷美罪加一等,又被贬为涪陵县公,发配到更为偏远的地方,宋太宗还派当地官员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赵廷美气愤难平,不过两年,于984年忧愤成疾客死他乡,年仅38岁,这与赵光义登基时的年龄相当。之前上书状告赵廷美的开封知府李符,因用刑不当被流放春州,不明不白地死去。赵普做事可谓干净,不留后患。

杨家将故事中所讲的“八贤王”,不管是赵德芳还是赵德昭,史实都是一样的,在那个年代,他们不仅没有什么权势,而且命运相当凄惨。他们在太宗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说得直接一点是自身都难保,所谓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都只是人们的想象和美好愿望而已,根本不可能成为杨家的保护神。

有关太祖之死、太宗继位的记录,在官修史书中要么失载,要么语焉不详。而另一方面,野史或民间传闻所记却异常繁富,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非常少见。宋太宗自己曾经说过:为君为臣,作一恶事,载之简册,流传万载。他对涉及当朝政治的舆论把持非常严格,他很怕自己有不光彩的事情载入史册,因而一改前朝不干预史料编撰的惯例,专门规定本朝的时政记和起居注,必须按月送他审阅,然后才能交付史馆。这也就是为什么《太宗实录》、《太宗本纪》靠不住的原因了,但凡涉及到宋太宗不光彩的一面,正史中都已隐去,甚或反话正说,粉饰美化。北宋末年进士江少虞编纂的《宋朝事实类苑》也大抵如此。

同类推荐
  • 温侯陨殇

    温侯陨殇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的,什么又是假的,他远去的背影最终也似乎没找到答案。
  • 导论·先秦汉族风俗(汉族风俗史(第一卷))

    导论·先秦汉族风俗(汉族风俗史(第一卷))

    从先秦到汉末,从隋唐到民初,中华大地五千年的历史,被深深地扎入汉族的血脉中,把它化成风俗民情,植藏在心里。观看汉族——这个长久居住在中华大地上庞大的民族的风俗变迁,就能大致上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进程,汉族风俗史,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泱泱大国传成五千年精神的历史长卷。
  • 穿越大唐之变化

    穿越大唐之变化

    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重生到贞观末年,慢慢改变着身边的人和事,甚至国家的发展方向。
  • 英雄入彀

    英雄入彀

    “除了战败,没有什么能够抵得上胜仗所带来悲哀的一半……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刻,我遇见了怀特!她将一辈子铭刻在我的心里,是她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我的成就归功于她!可惜的是,最后见她的那一面是永恒的一面……在我之后的日子里我碰见了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他是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他的军事天分十分的惊人,比之汉尼拔·巴卡也不曾多让,然而戏剧性的是他终归败在我的手上……历史有它的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我不知道我来到这个世纪是不是奇迹,但是我会尽我之力——网破六次,成于七次。”——第一代威灵顿公爵日记
  • 三国之贤才乱舞

    三国之贤才乱舞

    义薄云天关二爷,小孟尝秦二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才女蔡琰九岁辨琴,上官婉儿称量天下……我想这里应该会有你们想看的。
热门推荐
  • 仙影洪荒

    仙影洪荒

    南部瞻州,南柯岭下,江柯误过五行结界,进入洪荒大陆。从此走上漫漫修仙之路。
  • 流浪的猫猫

    流浪的猫猫

    简简单单伴随着小小的思考这是本人的初作没有更本有灵感便写有点对不起读者但是更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人一起思考,一起感悟生活,一起走下去。
  • 邪王追妻:妖孽医女不好追

    邪王追妻:妖孽医女不好追

    她,21世纪金牌特工,一朝穿越,沦为家族人人喊打的三小姐,废材、丑女、白痴、世人耻笑。强魂入住,看她怎么逆天改命。他,血域城城主,冷酷无情,天赋异柄。唯独对她情有独钟,死缠烂打,宠溺无限……一朝封印解除:天纵奇才,丑颜之下,竟是怎样的惊人之姿。前方困难重重,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即将上演……
  • 野医

    野医

    新书《法阵导师》发布,书号3107296,求收藏,求推荐~~=========================不管是位高权重的政客,还是富甲一方的富豪,亦或是演艺名星大腕、各界精英,都为结识赵阳感到幸运!因为他们都有个共识:以赵阳传奇般的医术,没有他治不了的病,只有他不想医治的人!能成为赵阳的朋友,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命!这一切,要从他偶然得到逍遥子的传承开始明气血,通阴阳,判生死!
  • 踏碎仙庭

    踏碎仙庭

    天若欺我,我定灭天!地若葬我,我定毁地!我,就是那诸神的黄昏!芸芸众生,谁主沉浮?大千世界,看看他如何在万潮之中崛起,双手搅动天地,一指点化轮回……
  • 跟着鬼夫闯天下

    跟着鬼夫闯天下

    第一世,他们都是现代同学。他俩都不愿意负责,结果一出门都被雷劈穿了。第二世,他们都不是人。她被骗财骗色,他为她打抱不平,结果都被罚下凡间。第三世,他们是古代同学。又是一夜情后……“不想负责就算了罢,又不是第一次了。”某女有些忧桑。某男不语,心里有了盘算。第二天,某女傻乎乎的成了新娘,某男在婚礼上坦白……“我在这个世界没有房……”“我不在乎,有你就行。”“我在这个世界没有权……”“我不在乎,有你就行。”“我在这个世界是半人半鬼……”“我不……,呃,自动空调,也不错……”“我在这个世界有天命……”“没事,要找什么坑爹的宝贝我陪你。”三天后,由六界组织起来的寻宝小组开始走上不归路…
  • 朝

    《朝阳卷》【本故事前传构架在一个夏朝之后,商朝之前的虚拟朝代。】他乃氏族嫡子,却因家族内乱被迫颠簸流离。他存活千年,看遍世间百态,从年少无知,到淡然生死。他是故事的旁观者,也是故事的叙述者。*****曾有人说,青年的身边有一小儿,唤其父。曾有人说,青年和小儿,面容多年不变,难以捉摸。世间百态,又有谁知每一件简单事物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本文不定时更新,每卷故事会在写完之后全部上传,大家可以收藏以后在看!推荐新文《公子翩翩,娇妻明艳动人》】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 佛眼观处世

    佛眼观处世

    佛法是一种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摆脱痛苦的智慧。它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也不是情场上的你侬我侬、缠绵悱恻;更不是官场上的升降沉浮,勾心斗角,它就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柴米油盐中,获得一种任运自由的心境。佛说“境由心生”,幸福与不幸,快乐与不快,欢喜与忧愁都是一种主观心态。一颗乐观的心,一颗坚毅的心,一颗健康的心是不会被生活中的任何风雨所折服的,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快乐之源。可是,现代人“合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讨饭,却不知道自己家里就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意思是说现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四处追寻快乐,却不知道应该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
  •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詹姆斯?邦德离开伦敦来到巴哈马的首都拿骚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这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第二天将要去到迈阿密执行一项例行的调查任务。这是他在拿骚的最后一个晚上。总督特意为他举行了告别晚宴,一位总督的副官和巴哈马富翁哈维?米勒及其夫人作陪。晚宴上,邦德感到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气氛也不是特别的热烈。人们一直在乐津津地谈论空中旅行,邦德更是觉得非常的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