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65900000134

第134章 续编三(3)

昨吴魁昊、石洪等军民互争火巷,魁昊等赴县腾告,以为军强民弱已久,在县之人,皆请抑军扶民。何尔民视吾之小也?夫民吾之民,军亦吾之民也。其田业吾赋税,其室宇吾井落,其兄弟宗族吾役使,其祖宗坟墓吾土地,何彼此乎?今吉安之军,比之边塞虽有间,然其差役亦甚繁难,月粮不得食者半年矣。吾方悯其穷,又可抑乎?今法度严厉,一陷于罪,即投诸边裔,出乐土,离亲戚坟墓,不保其守领,国典具在,吾得而绳之,何强之能为?彼为之官长者,平心一视,未尝少有同异。而尔民先倡为是说,使我负愧于彼多矣。今姑未责尔,教尔以敦睦,其各息争安分,毋相侵陵。火巷吾将亲视,一不得,吾其罪尔矣。诉状诸军,明早先行赴县面审。

谕告父老子弟,县令到任且七月,以多病之故,未能为尔民兴利去弊。中间局于时势,且复未免催科之扰。德泽无及于民,负尔父老子弟多矣。今兹又当北觐,私计往返,与父老且有半年之别。兼亦行藏靡定,父老其各训戒子弟,息忿罢争,讲信修睦,各安尔室家,保尔产业,务为善良,使人爱乐,勿作凶顽,下取怨恶于乡里,上招刑戮于有司。呜呼!言有尽而意无穷,县令且行矣,吾民其听之。

庐陵县公移

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准本县知县王关,查得正德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本县抄蒙本府纸牌,抄奉钦差镇守江西等处太监王钧牌,差吏龚彰赍原发银一百两到县,备仰掌印官督同主簿宋海拘集通县粮里,收买葛纱。比因知县员缺,主簿宋海官征钱粮,典史林嵩部粮,止有县丞杨融署印。又蒙上司络绎行委,催提勘合人犯,印信更替不一。

正德五年三月十八日,本职方才到任,随蒙府差该吏郭孔茂到县守,并当拘粮里陈江等,着令领价收买。据各称,本县地方自来不产葛布,原派岁额,亦不曾开有葛布名色,惟于正德二年,蒙钦差镇守太监姚案行本布政司,备查出产葛布县分,行令依时采办,无产县分,量地方大小,出银解送收买。本县奉派折银一百五两。当时百姓呶呶,众口腾沸。江等迫于征催,一时无由控诉,只得各自出办赔貱。正德四年,仍前一百五两,又复忍苦赔解。今来复蒙催督买办,又在前项加派一百五两之外。百姓愈加惊惶,恐自此永为定额,遗累无穷。兼之岁办料杉、楠木、炭、牲口等项,旧额三千四百九十八两,今年增至一万馀两,比之原派,几于三倍。其馀公差往来,骚扰刻剥,日甚一日。江等自去年以来,前后赔貱七十馀两,皆有实数可查。民产已穷,征求未息,况有旱灾相仍,疾疫大作,比巷连村,多至阖门而死,骨肉奔散,不相顾疗。幸而生者,又为征求所迫,弱者逃窜流离,强者群聚为盗,攻劫乡村,日无虚夕。今来若不呈乞宽免,切恐众情忿怨,一旦激成大变。为此连名具呈,乞为转申祈免等情。

据此欲为备由申请间,蓦有乡民千数拥入县门,号呼动地,一时不辩所言。大意欲求宽贷。仓促诚恐变生,只得权辞慰解,谕以知县自当为尔等申诸上司,悉行蠲免。众始退听,徐徐散归。

本月初七日,复蒙镇守府纸牌催督前事,并提当该官吏,看得前项事件,既已与民相约,岂容复肆科敛?非惟心所不忍,兼亦势有难行。参照本职自到任以来,即以多病不出,未免有妨职务。坐视民困而不能救,心切时弊而不敢言,至于物情忿激,拥众呼号,始以权辞慰谕,又复擅行蠲免,论情虽亦纾一时之急,据理则亦非万全之谋。既不能善事上官,又何以安处下位?苟欲全信于民,其能免祸于己?除将原发银两解府转解外,合关本县,当道垂怜小民之穷苦,俯念时势之难为,特赐宽容,悉与蠲免。其有迟违等罪,止坐本职一人,即行罢归田里,以为不职之戒,中心所甘,死且不朽等因,备关到县,准此,理合就行。

教场石碑

正德丁丑,瑶寇大起,江、广、湖、郴之间,骚然且四三年矣,于是三省奉命会征。乃十月辛亥,予督江西之兵,自南康入。甲寅,破横水、左溪诸巢,贼败奔。庚辛,复连战,贼奔桶冈。十一月癸酉,攻桶冈,大战西山界。甲戌,又战,贼大溃。丁亥,尽殪之。凡破巢八十有四,擒斩三千馀,俘三千六百有奇,释其胁从千有馀众。归流亡,使复业。度地居民,凿山开道,以夷险阻。辛丑,师旋。于乎!兵惟凶器,不得已而后用。刻茶寮之石,匪以美成,重举事也。

戊寅正月癸卯,计擒其魁,遂进兵击其懈。丁未,破三浰,乘胜追北,大小三十馀战,灭巢三十有八,俘斩三千馀。三月丁未,回军,壶浆迎道,耕夫遍野,父老咸欢。农器不陈,于今五年,复我常业,还我室家,伊谁之力?四省之寇,惟浰尤黠,拟官僭号,潜图孔烝。正德丁丑冬,輋贼既殄,盖机险阱毒,以虞王师,我乃休士归农。赫赫皇威,匪威曷凭?爰伐山石,用纪厥成。

铭一首

来尔同志,古训尔陈。惟古为学,在求放心。心苟或放,学乃徒勤。勿忧文辞之不富,惟虑此心之未纯;勿忧名誉之不显,惟虑此心之或湮。斯须不敬鄙慢入,造次不谨放僻成。反观而内照,虚己以受人。言勿伤于烦易,志勿惰于因循。勿以亡而为有,勿以虚而为盈。勿遂非而文过,勿务外而徇名。温温恭人,允惟基德。堂堂张也,难与为仁。卓尔在如愚之回,一贯乃质鲁之参。终身可行惟一恕,三年之功去一矜。不贵其辩贵其讷,不患其钝患其轻。惟龟焉而时敏,乃暗然而日新。凡我同志,宜鉴兹铭。

箴一首

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严师维何?庄敬自持,外内若一,匪徒威仪。施教之道,在胜己私,孰义孰利,辨析毫厘。源之弗洁,厥流孔而。毋忽其细,慎独谨微。毋事于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诚,曰惟自欺。施不以序,孰云匪愚。庶予知新,患在好为。凡我师士,宜鉴于兹。

阳朔知县杨君墓志铭

阳明子谪居贵阳,有齐衰而杖者,因乡进士郑銮氏而来请曰:“阳朔令杨尚文卒,其孤侄卿来谓銮曰:‘先伯父死无嗣子,所知我。后人又不竞,非得当世名贤勖一言于墓,将先德其泯废无日。子辱于伯父久,亦宜所甚悯,其若之何?’敢遂以卿奉其先人之遗币,再拜阶下以请。”

阳明子曰:“嘻!予摈人,惧僇辱之弗遑,奚取以铭人之墓为?其改图诸。”

卿伏阶下,泣弗兴。郑为之请益固。则登其状与币于席,而揖使归曰:“吾徐思之。”

明日,卿来,伏阶下泣。又明日,复来,曰:“不得命,无以即丧次。”馆下之士多为之请,且言尚文之为人曰:“尚文敦信狷直,其居乡不苟与,所交必名士巨人,视侪辈之弗臧者若浼焉。尝召其友饮,狂士有因其友愿纳欢者,与偕往。尚文拒弗受,曰:‘吾为某,不为若。’其峻绝如是。”

阳明子曰:“其然,斯亦难得矣。今之人惟同污逐垢,弗自振立,故风俗靡靡至此。若斯人,又易得耶?”因取其状视之,多若馆下士之言焉,乃许为之志:

维杨氏之先,居扬之泰州。祖廉,为监察御史,擢参议贵阳,卒遂家焉。考祥,终昭化县尹。生三子:伯斅;仲敞,即尚文;季敬,宰荆门之建阳驿。

尚文始从同郡都宪徐公授《易》。寻举乡荐,中进士乙榜,三为司训庐江、溧阳、平乐,总试事于蜀。末用大臣荐,擢尹桂林阳朔县。

瑶顽,弗即工者累年,尚文谕以威德,皆相率来受约束,供赋税。流移闻之,归复业者以千数。部使者以闻,将加擢用,而尚文死矣。得年仅五十有五,又无嗣。天于善人何哉!

然尚文所历,三庠之士思其教,阳朔之民怀其惠,乡之后进高其行,其与身没而名踣。又为人所秽鄙者,虽有子若孙何如哉?

娶同郡阮氏瑞,新昌主簿君女。尚文虽无子,有卿存焉,犹子也。

铭曰:狮山之麓,有封若斧。左冈右砠,栩栩其树。爰有周行,于封之下。乡人过者,来视其处,曰:“呜呼!斯杨尹之墓耶!”

刘子青墓表

此浙江按察佥事刘子青之墓。呜呼!子青洁其行不洁其名,有其实不宏其声。宁藩之讨,子青在师,相知甚悉。吾每叹其才敏,而世或訾之以无能;吾每称其廉慎,而世或诟之以不清。岂非命耶?安常委命,其往而休。人谓子青为愤抑不平以卒,殆其不然。既以奠于子青,复以识其墓石。

祭刘仁征主事

维正德三年岁次戊辰十一月十八日,友生王某谨以清酌庶羞,致奠于亡友刘君。

呜呼!仁者必寿,吾敢谓斯言之予欺乎?作善而降殃,吾窃于君而有疑乎?跖、蹻之得志,在往昔而既有,夷、平之馁以称也,亦宁独无于今之时乎?人谓君之死,瘴疠为之。噫嘻!彼封豕长蛇,膏人之髓,肉人之肌者,何啻千百,曾不彼厄,而惟君是罹!斯言也,吾初不以为是。人又谓瘴疠盖不正之气,其与人相遭于幽昧邅难之区也,在邪为同类,而君子为非宜。则斯言也,吾又安得而尽非之乎?

于乎!死也者,人之所不免。名也者,人之所不可期。虽修短枯荣,变态万状,而终必归于一尽。君子亦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视若夜旦。其生也奚以喜?其死也奚以悲乎?其视不义之物,若将浼己,又肯从而奔趋之乎?而彼认为己有,变而弗能舍,因以沉酗于其间者,近不出三四年,或八九年,远及一二十年,固已化为尘埃,荡为沙泥矣。而君子之独存者,乃弥久而益辉。

呜呼!彼龟鹤之长年,蜉蝣亦何自而知之乎?属有足疾,弗能走哭,寄奠一觞,有泪盈掬。复何言哉!复何言哉!呜呼尚飨!

祭陈判官文

维嘉靖七年月日,钦差总制四省军务新建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差南宁府推官冯衡,南宁卫指挥王佐,致祭于已故德庆州陈判官之墓。

往年罗滂、淥水诸贼为地方患害,判官尝与已故指挥李松议设墟场以制御贼党,安靖地方,殚心竭力,尽忠国事,人皆知之。然其时百姓虽稍赖以宁,而各贼之不得肆其凶虐者,嫉恨日深。其后不幸判官与李松竟为贼首赵木子等所害。以忠受祸,心事未由暴白。连年官府亦欲为之讨贼雪愤,然以地方多事之故,又恐锋刃所加,玉石无分,滥及良善,是以因循未即进兵。今贼首赵木子等已为该道官兵用计擒获,明正典刑。松与判官之忠勤益以彰著。已特遣官以赵木子等各贼首级祭告于李松之墓矣。今复遣南宁府卫官祭告于判官之墓。死而有知,亦可以少泄连年忠愤不平之气也夫!

祭张广溪司徒

呜呼!留都之别,倏焉二载,讵谓迄今遂成永诀,呜呼伤哉!悼朋侪之零落,悲岁月之遄逝,感时事之艰难,叹老成之凋谢。伤心触目,有泪如泻。灵柩南还,维江之湄。聊奠一觞,以寄我悲。呜呼伤哉!

同类推荐
  • 皇帝也不容易

    皇帝也不容易

    不用说穿越了,当一个内忧外乱的皇帝,整天要当心这个那个,这样的位置还有意思吗?但是好死不如赖活,作为一个皇者不但要自己活下去,也要让自己的子民活下去。活下去吧。
  • 东海屠

    东海屠

    地壑下的深流如何成长为体制外的帝国?一个被逐出家门的浪荡公子如何成为海上霸主?大明海商如何突破禁海政策到达郑和也不曾到达的地方?让我们展开时代的浮世绘,记录一段湮灭的历史,吟唱一曲英雄的传说。大航海时代,中华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看区区海商呼啸东南,威震四海,打造新的天朝!
  • 戏说三国

    戏说三国

    一个浪漫的相遇,一个古玉的赠送,让一个聪明小子穿越三国,带着生存的欲望与返回现代的寄托,勇闯三国,给刘关张公正结拜,为曹操上课,告诉周瑜小子别嚣张,小心提前气死你,可歌可泣的各种奇葩,我们的主角要翻天嘛,就因为一句“我想保护你”。
  • 环球东宋帝国

    环球东宋帝国

    穿越小说,商业小说,海上贸易,社会制度变革,大航海等等一个持久的帝国其实力不仅仅表现在军事上,也表现在经济文化上。
  • 明末畅想

    明末畅想

    明末清初,诸般角色粉墨登场,时代存在着许多可能性,如果按照历史,清朝上台,如果稍有差错,大顺上台,譬如张献忠等人,也可以触摸那花花江山、天子之位。当然,也可能是......
热门推荐
  • 圈宠囚爱:魔鬼霸爱受不起

    圈宠囚爱:魔鬼霸爱受不起

    “你真的不肯自愿跟我,做我的女人?”他左拥右抱,抬头仰视着她,“下辈子也不可能!”坚定一语,他冷勾起唇角:“把她关进牢笼!”简单一句话,她被丢尽一个巨大的金色牢笼,四周皆是一根根长长细细的铁柱。夜夜被迫成为他解决生理需求的工具,她恨意十足的瞪着他:“你这个不是人、猪狗不如的恶心东西,你绝对会有报应的!”他淡笑:“就算有报应,你也会跟着我一起承受!流云,我生,你生,我死,你死,我受伤了,你也得跟着受伤,你听明白了么?我要你身心永远和我契合在一起!”永生永世,他都不会放过她!
  • 一切冷雨过后

    一切冷雨过后

    女主角周一一喜欢沉默寡言的李然,而他又喜欢上了离他很远的马唯她是万众瞩目的女神,却又偏偏喜欢上专一的郜白,但是,他却喜欢上了大大咧咧的我。互相利用,伤害。为了深爱的人改变自己,重塑自我,如果,这场恋爱是一条链那么多久才会终止……
  • 绝品护花司机

    绝品护花司机

    一位叱咤风云的佣兵狼王,却是委身于华海市当一个小小的出租车司机。阴差阳错地惹是生非,调情戏弄千金大小姐,一次意外地相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误解。由此引发的导火线接囧而来!警花,市花,校花,商业奇花,杀手荆棘之花。这么多花怎么让他怎么照顾过来?面对着各大势力的猛烈袭杀,公子哥的添油加醋。不得不承担起护花使者的岗位!就来一起看他是如何地逆袭这个人生!
  • 清尘仙途

    清尘仙途

    谁等候了岁月岁月又等候了谁仙剑一曲又见烟花绚烂繁华应如故何为仙何为尘心安处,即归宿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死神之幻境斩月

    死神之幻境斩月

    他,因九天玄雷而死.遇上创世之神,而得3个愿望。请看他穿越死神以后成为那草莓酱的故事。不会11的,11不保证。女主暂定:露琪亚,井上织姬,妮露.
  • 风云征途

    风云征途

    乱世风云起,四海豪杰出。刀光剑影闯天下,看谁人一主沉浮?凌云壮志登绝顶,山雨欲来风满楼。战场黄沙翻滚,壮士热血飙飞。望江山如画,问谁能坐拥?长刀所向,剑气如霜。一将功成,万骨皆枯!到头来,荣华富贵飞烟灭,是非成败转眼空。无奈世人,尽惑其中!笑问古今天下,到底谁是英雄?
  • 美女的全能医圣

    美女的全能医圣

    奉天行,价值一座黄金城的超强佣兵,在一次任务中惨遭内鬼出卖,落入恐怖组织之手,被植入诡异病毒,发作时狂性大发,嗜血残暴。他死里逃生,流落民间,被一对美丽的医师母女所救,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追随母女两学习上古医术,从此踏上了一场兵王医圣的传奇之路。以兵者之力奉天杀人,以医者之仁济世救人。兵王医圣,掌握生死,天下无双。
  • 盖世九霄

    盖世九霄

    一抹浅笑秋入魔,毁灭此生形神灭,来世持枪笑傲天,踏平千秋流水月。欢迎加入《盖世九霄》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