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6600000001

第1章 看人是个大学问(1)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而群居就有社交,社交就存在了解别人,只有了解才能健康地社交。了解别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交的成败,而社交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成败,所以看人才成为人事关系中的一项独立技能存在。

群居就有人际关系

人是群居性动物,没有人能够离开社会而作为一个封闭个体存在,这就是人的社会性属性。只要是人,他就必然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就有自己的关系网。当然这个关系网,分为两个方面,有的是正向关系,比如朋友、亲人、同学、战友、同事、邻居、牌友等,有的则是负面关系,比如冤家、仇人,或者是狐朋狗友等。

难免有离群生活的思想倾向,可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不现实的思想。一个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逃避是不现实的。有富者厌倦世尘妄想隐居山林“与世隔绝”,可到头来每天三餐要煮饭,就只好请来一位厨师,可厨师还得下山去买菜买粮。厨师建议请人来山上种菜种粮才方便些,于是就请了一个人上山来种地。后来慢慢地,又因为各种需求添加了好多人手,于是山上又变成了一个农庄。这时他才大彻大悟:“人是不能离群而独居的”。

既然人不可能独居而必须群居,那人际关系也就势必存在,人际关系网也就必然存在。人际关系离不开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因为我们要进行生存,生活,发展。人如何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就是大问题,对什么样的人采取什么态度,针对什么性格的人给与什么样的处事方式,而这又使得人不能不了解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个人对自己身边不同角色进行着交往,同时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交流。比如,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最基本的交流.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不断与父母交流着,最原始的交流,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做人.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情侣之间的交流更加重要……多与身边的人聊聊,打开彼此的心灵窗户,让彼此增进了解。

没有人群,人不可能生存,但是有人群,却也未必能够生存。如果一个人能够善待他周围的人群,那么人群将成为他载舟的海水;而如果一个人不能够与自己身边的人群融洽相处,那么人群将成为覆舟之水。人能够善待自己的人群,并与周围的人群合作,那他就必须了解与认识对方。否则相处就增加了难度,待人接物就可能出现偏差。

史实说明,人才是成事的根本,所以今天才有以人为本的说法。承认以人为本,那就必须承认认识人才是事情成败的第一步。逐鹿中原者,人才济济者就能取得成功,缺乏或无人才辅佐者就必然招致失败,而人才的有无,究其原因,前提取决于是否知道其他人。唯才是举以用人,这是万世不变的兴盛之源,而只不过有乱世和治世所需的人才的着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乱世主要需要图天下的人才,治世主要需要建设的人才。其共同点是,都需要众多的人才。所以,不能唯才是举,必然导致人才匮乏。

在这里提出唯才是举而用之,不与人才讲究德才兼备相违背,用人当然看中人的德才两面。但人是在发展,有否具备才德只有经考验才知道。关键在于如何用人,如治世以法,明于赏罚:有功者赏,违法者罚,则可鼓励人向善,不敢为非。这不仅能保护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众多德才兼备之士。

知人识人作为人的一种能力,应该追溯到历史上的“苏代识才”,只有他才让认识人成为真正的一种学问独立出来。苏代在与燕昭王的谈话中,提到一种是有才能的人。他认为这种人在德行上自我完善,并具有进取心。只有这类人才能建功立业宏愿,才能辅助君王成大业,才有利于国于民。这实际上就是今天讲德才兼备的人才。之外也有孝、信、廉等美德,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当然在考量人才上也值得重视,这种美德利于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对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和好,即对治世是有重要作用。

自己只有看重身边的人群,客观地认识身边的人,才能与周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将自己身边的人群变成财富。

功成名就者都是识人专家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必是一个识人专家,而那些不能正确认人识人的人,一般不是被小人所害,就是被同行排挤,或是因为不能知己知彼而归于失败。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仅道出军事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对知人识人不易的感慨。

那些成大器的人,没有不会看人识人的,他们不是知人识人的专业研究员,也是深有资历的识人专家。杰出军事家和思想家吕尚在《六韬·龙韬》篇中强调,能否认识人才并用之是关系到整个军队命运的。吴起在《吴子·图国第一》中认为,关键的将领对于作战的胜败是至为重要的,而且对“能者”实行“爱而贵之”的政策。他们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自身就是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们的军事人才思想反映了他们本人的切身体验,因而是十分可贵的。

曹操既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又堪称:战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实践中广招贤才,形成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鼎盛局面,而且对人才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我国古代的人才思想有所建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对贤才的爱慕与思念之情。

“东方巨人”孙中山,在40年革命生涯中,始终把人才问题视为关系社会兴衰与事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他在1894年致李鸿章书中提出:“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追溯历史,朗朗上口的“黄金台”、“招贤榜”、“求贤令”、“三顾茅庐”等人才佳话,都是大人物识人的见证。“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若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谁能认识隐居茅庐的诸葛亮。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效先人之行,对当今台塑集团的主席顾问丁瑞铁先生知人善任,因而才有今天的台塑集团。求才贵在知才。王永庆的成功莫不归因于他知人识人的超人能力,这也反映了一个明星企业家应有的经营艺术。

事之至大,莫如知人

知人识人是为人处世中一门很难的学问,历经磨砺的人们无不为之愁眉,然而,又不可否认这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共同财富。当然,有识之士是知人有所思、知人有所为的,他们知道处世的最难处,莫过于知人;而且为人处世中的识人,自古就是为难之事。人是不容易被人所了解与认识的,当人去了解和认识一个人时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的表面与实质,而这些又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辨别一个人的言行真伪起,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否高尚,中间无不渗透着人的精力与智慧,轻浮地对待不能真正做到认识人。人际关系作为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求人们之间需要沟通与理解,而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心墙,要拆除心墙,就必须了解对方,否则,沟通与理解就是枉费心机。

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大的事情?有人说,集体的事是大事;有人说国家的事是大事;有人说,结婚是人的终身大事;有人说,解决人的吃饭问题是大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作为群居的人类,成就事业方面讲,“事之至大,莫如知人”。

对于帝王来说,“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没有比识别人才更重要的了。对聪明的人来说,“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没有比发现和了解贤者更重要的了;对于主持政务的人来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尊重贤士是治政的根本。“求治之道,首于用贤”。治理国家的方法,首先在于使用贤人。“安危之本在于任人”,即国家安危的根本在于任人。“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这就告诉人们: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政策法规,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如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附只因为他的德行,四邻亲近友善只因为他的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被撞得粉碎,侵扰它的一定被烧得焦头烂额。如此,即便是有强悍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呢!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知人才能善任。

正是在知人善任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事之至大,莫如知人。因此说,事业上的真正成功者必是一个善于认人用人的高手。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宋朝诗人陆九渊,所留下一句名言。这句话揭示了知人在现实生活总的实际难度,说明了普天之下千难万难的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更比了解和认识别人更有难度。

同类推荐
  •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将工作做到位的人,往往是最充实的,最具影响力的,在老板心中最具分量的,也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本书全面剖析了一些职场人工作不能做到位的原因、表现,并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将工作做到位的高效执行者,给每一个力争上进、渴望辉煌的职场人士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 哲理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哲理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男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男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生活的目标,还不确定自己的责任所在,那就拿出纸写下你的梦想和计划,为自己的人生列出一份清单,然后照着这份清单去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本书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强调责任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能力,空有忠诚与责任,但是缺乏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同样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会成为企业的包袱与累赘。换言之,一个员工的责任感只有在自身能力的展示中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着重从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忠诚、细节、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责任胜于能力”这一重要工作理念。
  • 去印度成长

    去印度成长

    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的10多亿人的民主又是如何运作的?它如何实现了直逼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增长是可持续的还只是昙花一现?它有没有惠及广大民众还是只局限于社会中上层?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作者在取得清华大学工学、法学双学士学位后,毅然决然地去印度尼赫鲁大学留学。在印度学习的一年里,作者细致观察记录了印度尼赫鲁大学的校园生活,并深入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城市与乡村,展现了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别样的印度风土人情。
热门推荐
  •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穆祁然,上一世全心全意为所爱之人宁愿沾染鲜血。却遭遇惨死。即便她曾甘愿与所有人为敌。好在上天待她不薄,12岁重生,被襄王府世子爷御君倾所救,这一次,她要一个个解决上辈子背叛对付穆府的人!
  • 宝贝儿

    宝贝儿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炒作的历史

    炒作的历史

    历史新说,时尚的后现代阅读,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换个视角看历史。“炒作”就是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现象来吸引媒体报道,以使自身达到某种得名或获利的目的,属于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炒作常见于明星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专辑而使出的各种宣传手段。概括一下就是媒体用捏造、夸大、推测等非正常报道手段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报道。炒作的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的关注,置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于脑后。我们的古人早就对这一手段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只是当时不叫炒作而已。
  • 拐个警察去结婚

    拐个警察去结婚

    “你觉得,以你的技术能洗的干净?”这是耻辱,大大的耻辱,于是梁子就这么结下了。一桩杀人命案又让他们纠缠在了一起。最后的最后,他问“不知道夫人对为夫昨天晚上的行为,满不满意?”“吾……勉勉强强吧,谁让你的领悟能力那么差。”“哦?是吗?那么今晚让夫人好好满意一下。”于是第二天,某人就下不来床了……
  • 景定严州续志

    景定严州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混沌

    恶魔混沌

    妖异红珠炽烈如焱,鬼魅白珠疾驰如电,玄幻蓝珠纳灵如海。混沌之轮觉醒,潜藏在体内的本源三珠亦被唤醒。三珠属性是力量的根本,强者的立足之基,成神的必经之路。混乱的天元大陆生活无数千奇百怪的种族。天元圣战已经过去了一千年。这场战役中无数的种族消逝,也造就了几大强族的崛起。其中也包括曾经并不强大的人类。和平让大陆得到了很好休养生息,千年前战争的阴影也在所有生物心中渐渐抹去。然而有一些野心勃勃的人或生物却不甘心就这样和平持续下去,一场大灾变已经在悄无声息的酝酿之中。。。
  • 黑执事黑白之羽

    黑执事黑白之羽

    很久以前,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妹纸穿越到她森森爱着的动漫世界里,可是让她想把穿越大妈揍死的不是她现在无法见到夏尔君,而是她竟然穿越到一个鸟都不拉屎的山野里的一只傻不拉几的大鸟身上。为了早日见到她深爱着的萌萌夏尔,终于她魔化了。然后有一天,她见到了夏尔君。女妹纸泪奔了。「强烈推荐偶师父的完结文~免费现代言情完本《微笑如许》。绝美仙侠文,《盛世荣华》喜欢仙侠的君君们千万不要错过咯~看我火辣的眼神>O<」
  • 兵贼

    兵贼

    主角高飞本是现代监狱的一位老大,跳江穿越到隋唐时代,纨绔子弟武安福,训练特种兵,培植自己的势力。十万雄兵战北平,靠着现代队历史的理解一举名扬天下,而后闹济南,征高句丽,请薛仁贵出山,拥立李氏当皇,亲自参与了宣武门之变,又火烧洛阳,围攻北平府,在兄弟情谊和红颜相伴中成为无敌英雄。
  • 四象灵神

    四象灵神

    四象生灵,厚载万物,亦生?亦灭?皆由人定!跌落山崖的平凡少年,通过了一个检验人性品质的幻术灵阵,由此拾得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黑铁盒。从此,他便走向了一条与常人不一样的修炼道路,他走出的每一步都让人惊叹不已。在那神秘的黑盒中,到底藏有何种至宝?而那至宝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神秘的幻术灵阵是谁所设?……………………种种迷局,静待徐徐揭晓…………
  • 斗明

    斗明

    莫惜哥,生于盗贼世家。性情机警,富有机变。一生致力于做一个有贼行、有贼心、有贼品,而又重盗德、重盗义的盗贼。看这个警觉的盗贼,上演了哪些精彩的故事,让自己成为嘉靖钦封的五蚌闲王、上杉谦信所封的越后战神、以及葡萄牙驻巴西副总督,竟受四国人民仰望……这本书是想写嘉靖朝的铁血史,战争比较多。在战斗中变得更强、更硬朗。大明的热血儿女、少林僧兵、葡萄牙人的铁炮和柔情、蒙古庚戌之变、日本武士道、诡异的伊贺忍者、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铁骑、抗倭、海盗、叶隐、寒刀、樱花、薰衣草、红薯、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