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85600000002

第2章 2.老烟筒村

1975年时的老烟筒村,是一个有1000多人口的村子,分东西两个小队,一条主街贯穿两头,3分钟可走完。这样的村子,在周市大地比比皆是,因此,虽然人口不少,但终归只能算是一个小村。村里有韩、黄、董、皇甫、于、王等姓氏,与周围的村子比起来,是姓氏最杂的一个村。因此,村里一直有着两个方面的斗争,一个是摆在明处的“阶级斗争”,另一个是姓氏之间勾心斗角。明面上的斗争三天紧三天松,全看上面的脸色。暗地里的勾心斗角,却是不见硝烟的战争,其中,尤其是东队的董姓与王姓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

董姓是村里人数最多且团结的,同时,因为大队的支书姓董,也就成了村里当时最有势力的姓氏。而王姓是倒插门落户来的,是姓氏中人数最少的。村里的黄姓,解放前曾是村里最有势力的,但因出了个地主,解放后,被打击得七零八落,地主的七八个孩子,跑的跑走的走,各奔东西,留在村里的多是村里最穷的,因此,基本上没有什么势力,是村里搞批斗大会的时候时常被批判的对象。韩、皇甫,大都在西队,人口相当,因此也能和平相处,且因王姓倒插门时与韩姓联姻,有了这层关系,王、皇甫也能和谐相处,很少争斗。而于姓有三家,其中两家后代都是七八个女儿,竟无一男丁,倒也懒得让人欺负。唯有这王姓,虽是倒插门却人丁兴旺,第一代生了三个儿子,第二代三个儿子又各生三个儿子,第三代又都是三个儿子,有些在生了三个儿子之后,又生了一两个女儿,很快人口超过50人,在东队迅速崛起,这让董姓人家很是坐卧不安。

村中间,有个很大的坑,坑里常积满水,青蛙鱼都有,村民吃饭时,喜欢端着碗在坑沿吃,这里也俨然成了一个政治交流中心。董支书经常昂着头,斜披军大衣,倚着坑沿的那棵老榆树,掐腰站着,那两条掐腰的胳膊撑得军大衣犹如插在他背上的两个大翅膀,活脱脱一只靠着树摆姿态的鸵鸟。身后跟着他的是他家那条大黄狗,有人说这条大黄狗身上有狼的基因,是狗与狼杂交而出生的,因此,村里给它取个外号叫董狼狗。王枰却认为那就是一只土狗,他每当看到那条狗就说:本来是一只土狗,摆什么狼狗的架势?董支书经常是皮笑肉不笑的,脸上一层层皱纹随着他双腿的抖动而抖动,就像脸上在起着波浪。董狼狗伸出舌头,发出嘿嘿嘿的声音,那舌头也跟着董支书抖动的双腿而抖动。这个时候,董海喜欢来亲近董支书,他是东队的生产队长兼民兵连长,五大三粗,说话总是结结巴巴的,脸黑的像包公,村民给他取个外号叫董黑子。董黑子生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是董姓人家中人丁最为兴旺的一家,因此,在村里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

董黑子知道董支书喜欢谈政治,一看到董支书站在坑沿上,就哈腰靠过来了,说支书您吃了吗?董支书说这个时候吃啥?还不到时间。董黑子就说,要不去我家,我家今天熬玉米糊糊,加了黄豆的,贼香。董支书说,就你有能耐,现在青黄不接,大家都快饿肚皮了,你家哪来的黄豆?董黑子嘿嘿笑了笑,转移了话题。说支书,不知您最近看了《人民日报》没有?邓副总理又上台了,要整顿军队,解放军都得换绿军装,我们民兵会不会整顿?董支书说,听组织的,组织让咋整顿就咋整顿,再说,还轮不到咱操***的心。董黑子说,支书啊!上次公社组织看电影《海霞》,我觉得这部电影有问题,想反映反映。董支书说,公社组织看的电影能有啥问题呢?董黑子说,那电影是在拿我们贫下中农耍逑呢!你还记得这个片段不,解放军解放了海岛,来到海霞家里,指导员看见海霞煮了一锅野菜,就让战士们每人吃了一碗,全部吃光,这不是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海霞感到不理解,正在怄气时,指导员给她端来一大碗白米饭,充满深情地说:“小妹妹,我们就是为了不让你们过苦日子到这里来的。”而海霞却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一碗白米饭,就让咱穷人感动得满脸流泪?这不是拿我们穷人开心吗?董支书说,你管那逑呢!我这个支书都还没有管这么宽呢!董黑子说,是是是,但我这不是有动向得向你汇报嘛。咱村有一些人,看了这个电影开始动小心思了,你譬如王家那群人虽然个个是贫农,但看了这部电影回来都说好,还说谁要给他们几个白馒头也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这穷日子过得天天饿肚皮,年年青黄不接,这种人革命意志不坚定。董支书就黑了脸,说黑子,你别把人民内部矛盾上升到阶级矛盾破坏人民团结。但说完这些,董支书也不无忧虑地说,我也感觉到一些动向,现在王家人越来越多了,恁能生,而且有搞小圈子的倾向,这个要警惕。董黑子说,是了,是了,现在那家人一天的工分都在咱队占不少比例了,这样下去他们会吃得更饱,生得更多。娘的,客都当主了将来咱们去哪?”扯着扯着,也就拿姓氏论宗排辈起来。每个姓氏,500年前都是一个爹,况且在老烟筒这么个小村,100年前,都是一个爹了。旁边人的董来军、董金福等人,也悄悄地凑过来了,七嘴八舌,净说王家人的不是。董支书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听他们说了半天,便板着脸说,别扯远了,他们搞小圈子,你们这是干啥?要讲原则,要讲大局。董黑子缩了缩头不吭声了,其他人也自然跟着不吭声了。

他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偏偏王枰经过,三三两两就听到了几句,尤其是董支书说“王家人越来越多,恁能生”那句话,听得特别真切,就特别的不愉悦,但却不敢与董支书直接顶撞,就指桑骂槐与不远处的黄尿壶答话。黄尿壶有个背痒的毛病,空闲了就在路边上的一颗梧桐树上蹭,蹭得那棵树微微颤抖,落下了几片叶子。王枰说:“尿壶啊!这生孩子和种麦子差不多,这一茬种子少,下一茬种的少,能指望生多吗?有的还是二妮子(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光有把儿没有枪头,不顶用。”那时,王枰已经20多岁,身高有一米七几,也算是长得挺拔中正,再加上有一手绝活——修拖拉机,且能与村里各个杂姓之间友好往来,虽然年幼却开始有了一定影响力,被称为王家自王大叶之后的接班人。王大叶是王枰的堂伯,颇能识几个字,算是村里的土秀才,解放后做过村里的土会计,算是王姓人家中出过的最高领袖。解放前,王大叶走南闯北好义气,结交了不少好汉。鬼子进老烟筒的时候,要找人做保长,就选中了王大叶,王大叶就接受了。但他虽然是鬼子任命的保长,却披着黄皮有红心,背着鬼子经常给八路军通风报信,立了一些功。解放后,颇是他到处吹牛的资本:“怎么着吧!老子连鬼子都不怕,还能怕你?”据说,他在的时候,王家虽然才十几号人,但在老烟筒却是颇有地位的,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村里唯一的地主黄元,就很是有点怕他。村里人喜欢端着碗在大街上吃饭,但大都碗里是没有肉的,清汤寡水煮面条是一贯的。黄元的碗里就有点与众不同,总是有几块肉的。在吃肉之前,黄元总是用筷子把肉加起来,翻来覆去的在碗里颠簸几次,才往嘴里放,这香气就飘得满街都是,不少孩子会眼巴巴地在他旁边转悠,却没有一个人敢打搅他。王大叶这个时候就粗声粗气地走过来,说黄元,尻你娘的,就你有肉吃?老子不吃你能吃吗?说着,筷子就伸过去抢过来吃了一小口,剩下的分给孩子们撕成碎块用舌头舔。每当这时,黄元都是嘻嘻哈哈地说,哎呀呀,王大爷,也就是你了,没有你尝这第一口我翻来覆去不敢往嘴里送。如果村里有各种红白大事,王大叶总是统筹一切的。那时候,董姓的人家还没坐上支书,王大叶在村里说一不二。如红白大事没有王大叶的参与,可能没人抬棺材,没人抬轿子。但王家人觉得天妒英才的是,王大叶英年早逝,据说,是因为吃了一个柿子导致肠梗阻,一命呜呼了。

王大叶之后,王家便是群龙无首了,王二叶是王枰的父亲,说话吐字不清,后来得了一种怪病成了哑巴,而且还有点瘸腿。王三叶是个老实人,平常不爱说话,更不爱参与村里的大小政治事,因此,在村里颇没政治地位。再加上,解放后,王家没有一个入党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下。更令王家不幸的是,**********刚开始时,有人贴了王大叶的大字报,说他是汉奸。还说王大叶的爱人周大花来历不明,有特务嫌疑。但几经周折,一则王大叶已死,二则周大花确是流浪女,家是哪里都找不清,终于没有定性,但如此以来,王家的声望颇受一些影响,也就在村里慢慢堕落了。但偏好到王枰这一代,王枰就颇有王大叶的风范,做事干练聪慧,而且能说会道,红白喜事上大声喊几嗓子贴切的话,十里八村留点名。别的不说,但就说红白大事上的各种礼节,王枰就比别人强,是村里能使二十四拜大礼的人。根据河南风俗死人了家里要摆灵堂,去祭奠的人是有礼仪要求的。不懂礼仪的人,根据神三鬼四的老风俗,磕四个头也就是了。但懂礼仪的人,可以使九拜大礼或者十八拜大礼,更高的大礼就是二十四拜。一个领头的在前面引领,后面的一群跟着,犹如现在广播体操一样好看,再配着唢呐的悲戚甚是有气势。虽然那时**********还没有结束,但与发生在城镇中的**********相比起来,农村中的****只是一种附属运动。开展运动时最多也就是往黄元的后人“地主羔子”家搜查几下,没收几件农具了事。暴力斗争主要发生在村以上,首先是镇上的公社,然后扩展到县府。农民最直接关心的生产队的领导,没有受到真正的冲击,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民(除了那些老阶级敌人,而老烟筒村显然没有)远离了发生在更高行政等级和城市中的政治风暴。甚至在这里,生产队和普通农民仍然保持了对****中发生的事情的疏离状态。因此,很多农村的规矩还是农村的规矩,各种风俗照旧。王枰是周边十里八村,为数不多懂得这一礼仪的人。而且,也就自然而然地能继承起王家人的希望来。

王枰抱着双手,破旧的夹袄露着老旧的棉絮,裤子屁股后面补的一大片杂布尤其显眼,在与黄家人说风凉话时,破棉絮似乎颇为得意地颤抖着。

那边低声讨论的董家人,就有点按耐不住了,董黑子第一个冲过来。“谁家孩子有把儿没枪头?你给我说清楚,有把儿没枪头,我家的孩子是你日出来的?”

董支书心里知道“王家人越来越多,恁能生”那句话是他说的,自知说这话不该,与自己的形象是有损的,便呵斥董黑子:“黑子!你别动手?要讲大局,讲团结。”一把拉住了董黑子。王枰当然不吃他这一套:“说你了咋的?你那几个孩子是我日出来的又咋的?”黄姓的几个人家便过来拉开王枰:“哎呀,别吵了,别吵了,都是乡里乡亲的,闹啥别扭。”但黄姓人家拉架并非死拉架,半推半就,他们巴不得两姓人家打起来,多看看热闹,在村里的各种斗争中,他们是政治上最为吃亏的,因此,都穷得叮当响,心里当然是不满的。自从解放后黄元这个地主被枪毙,黄姓人家人丁还算兴旺,但却一直没有一个能做顶梁柱的,内耗很严重,自己姓氏内部经常打来斗去如一盘散沙,这或许与经常互相揭发批斗有关,有些自己姓氏内也划清了界限,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况且,村里最穷最腌臜的讨饭户黄大瓶,就是他们黄姓的,很是让村里在十里八村丢脸。另外,就是光棍多,或许是“地主羔子”的名头败坏了门庭,那时候,姑娘嫁人先问成分,都选贫下中农,因此,黄家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光棍。这半推半就之间,王枰就冲到了董黑子的面前,抬手就要打。却不幸,打到了也出来拉架的董江身上。

董江一把把王枰抱开了。董江是村里出名的实干派,干什么活都一马当先,是好庄稼把式,且为人又和善老实,很少惹事生非,也是村里满工分最多的人之一。

王枰这一拳打在了董江身上,但董黑子显然把这一拳记在了自己头上,虽没有打到他,却高喊:“哎呀,王枰竟然敢打人。”他的老婆张家姐便冲过来,放口大骂。农村人骂人的功夫可是不浅的,且有套路有段子,张大姐算是修炼比较高的。“你好打人,好撒泼,混账无赖吃饭烂锅,生儿子没有**,生女儿没脚,你祖宗十八代都要下油锅……”一连串骂声犹如唱戏。王家人也闻讯匆匆赶来,看这边骂人好热闹,凑过来发现是王枰和董黑子磕上了,于是也加入了战团。“你凭什么骂他祖宗十八代?三代就连上我们家了,你们打架凭什么连我娘也日着”,一时间,涂抹星子纷飞,十几个人对阵大骂,好不热闹。

“别骂了——。”韩大炮光着膀子来了,他是村里嗓门最大的,一声大喊,在村里回声不断。那时候,在农村有个大嗓门可是“特长农民”,干活分工,组织宣传,传达支书或生产队长的旨意,全靠着这个大嗓门了,也就因他有这个大嗓门,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还是颇有威望的。作为很少惹事的韩家人,这时出来制止是有成效的。于是,大家纷纷收骂,大声变小声,哼哼唧唧各自回家吃饭去了。王枰气呼呼地一边走一边与王县、王西、王忠等兄弟聊,说:“我们是不能怕了他们,必须斗,不斗在村里的地位就没有了,以后孩子都下作,被人看不起。”王县是王枰的大哥,是个三脚也踢不出一个屁的人,只是喃喃地说:“支书姓董,生产队长也姓董,党支部咱没一个人,这么和他们闹下去肯定吃亏。”王西是王枰的小弟,属于那种没有脑子喜欢听水浒传的人,遇到这种吵架打架的事,他往往是比较兴奋且乐于参与的:“打嘛!打起来我一刀一个全劈死他们。”王县就吓得脚下发抖,低声且语气沉重地说:“就你能,就你能,千万别敢这么说,你要杀了人,我们还能得好?小心批斗你。”

事实上,这样的争吵,在老烟筒村算是寻常事,真正的争斗往往集中在工分记录和成果分配上。村外一望无际的麦田犹如一个个怀孕的女人,挺着大肚子要等着生产了,这意味着马上就要丰收了,如何做得少、赚最高的工分,为以后分得多打下铺垫,是各姓人家相互拼实力、拼影响力的关键阵地。王枰下意识地给几个本家兄弟说:“咱们得赶紧开个会,一级劳力要多争几个,二级劳力要占一份。”王县总是干咳几声:“你倒是想得好!”王枰咬牙切齿:“不给,就继续斗!大不了闹到公社去。官是他们当,但得公平对待,否则我们就是不服。毛主席说,有压迫就有反抗,不公平我们就得反抗”。自达上了20岁,王枰的好斗性格开始表现出特别的热情来,这让王二叶很操心。王枰和大哥、弟弟刚走进家门,推门就看到了王二叶那紫黑的脸,和被打满补丁的衣服包裹着在风中瑟瑟发抖的干瘦身体。王二叶手里拿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槡木棍,看王枰进来,搂头便打,嘴里阿阿呀呀地说着话,大意不言自明:“我让你们在外面惹事,看我不打死你们。”一时间,大院里鸡飞狗跳的声音,和王枰、王县、王西被打得哀号求救的声音在村子里此起彼伏,于是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日子。

王家人散去后,韩大嗓门哈腰给董支书递烟,说支书好呢!你和一个毛孩子生什么气。然后又递烟给董黑子,说黑子哥,那王枰不过是二十啷当的毛孩子,你都四十多了。韩大嗓门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当生产队长的,但因了董支书与董黑子是一门人,因此,心里老大不服气。他这么和董黑子说话,也有臊他的意思。董黑子的脸就更黑了,扭过头追他老婆张家姐去了。董支书脸色铁青,掐腰的双手瑟瑟发抖,那撑起来的军大衣似煽动翅膀一般,今天王枰这是公然挑战他的权威。他哼了一声,使劲地咬着卷烟,一阵风地走了。身后的那只黄狼狗依然哈着舌头,低着头跟在他身后。黄尿壶等黄家人似乎还意犹未尽,私下唠叨着什么。韩大嗓门就瞪着眼睛吼他们:“看什么?看什么?人家是贫下中农和组织交流呢!你们要记住你们的身份。”

黄家人就怕提身份,戴在他们头上的那顶帽子,压得他们始终喘不过起来。被韩大嗓门这一吼,夹着尾巴灰溜溜地散去了。

同类推荐
  •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奉命远征的日本刘淮,在神风过后,力挽狂澜,成功的占据了这个传说中的黄金之国,此时面对着起朔漠,吞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版图北逾日不落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至长江的元帝国,他不甘于沦为炮灰的命运,再次举起了长刀,灭元取而代之,横扫高丽,安南等地区,然后向西,沿着当年蒙古人西征的路线进军,一直打穿欧亚大陆,完成比蒙古帝国更伟大的征服。兵锋所向,倒下无数豪杰枭雄,以生命和热血,重建汉唐雄风,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 剑侠之万花传奇

    剑侠之万花传奇

    这是一个宅男变成一个大侠的传奇经历。本文以搞笑为主,打架为辅。新人新写手,更新慢,望大家见谅!!!
  • 因缘劫

    因缘劫

    简言之,两只穿越女的穿越史。当然,关于穿越这两个字的延伸意义是极为丰富的。比如美人,再比如jq……时间以一种最诡异的方式伸出手掌,于是所有人的命运就开始交集。就算是站在原地却还是摆脱不了坠落的结局,身不由己。苏绮瑶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那么重要,重要到一群人都惦记着她的小命儿。你说惦记也就算了吧,还偏生不给个痛快的,一群人抢来抢去把她当玩具的啊?而且还不给个理由。于是到最后呢?结局不是苏绮瑶在写。所以当你们做完所有的事而我又该是在什么样的位置?是不是一直欺骗下去呢?以上~~~~~~~~~当心,为伪文案!当苏绮瑶最后再回头的时候,也只能感叹一句,如此跌宕起伏纠结的传奇生活啊………………至于如何传奇?就是这个那个那啥啥啥的,咳咳,各位自己发挥了~~~~~~~~~月黑风高夜,穿越进行时。我们的口号是:一起穿吧~~~~~~~~~~~
  • 间岛铁骑

    间岛铁骑

    一批有胆有识的反清义士,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戍边,与入侵国家领土完整的日本侵略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保卫了祖国,捍卫了祖国边疆!这是一个英雄辈出,汉奸当道的年代!
  • 乱世小山贼

    乱世小山贼

    每一个朝代每个特殊时期,都会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并没有无所不能的超越当时的智慧,他们也不一定都是文韬武略的伟岸人物。他们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也有可能只是个力求功名的寒门士子。国仇家恨风雨飘摇之时,人的本真就会展露无疑。一个无依无靠的乡下放牛娃,无意中被人逼迫背井离乡,迫于无奈置身贼窝,成了一名不称职的小贼。后得以逃出山寨,偶然间成了名商人。于乱世之中,机缘巧合之中得以掌管一府兵权,得罪于顶头上司又成了一介平民。但是并不妨碍他北上抗击鞑虏、南下荡平恶霸,西去扫清越人,终能于乱世之中保得一方平安。
热门推荐
  • 傲世为尊重生毒医女

    傲世为尊重生毒医女

    一朝穿越,看她如何叱咤风云。一曲倾城,让世人倾倒。“主子,夫人把您房里的婢女全部卖去了倚春楼!”“吩咐下去,把我书房里侍候的婢女一起卖去。”“主子,夫人把您以前画的美人图全部烧了!”“把我这些天画的一并送去让她烧。”
  • 太上公子

    太上公子

    神遗大陆无边无际,宗门林立,武者无数。小李探花李寻欢后人,穿越重生异界太上家族李家公子,在无法修炼神遗大陆武学的情况下,得到时空轮盘器灵的认可。一步步成长,横扫,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醉卧美人漆。
  • 异度高校

    异度高校

    死亡的高校,无尽的轮回。肖六仅仅只是一名大一新生,在某一天,他发现自己上了大半年的学校竟然是恐怖的地狱。如同养蛊,让学生不断的优胜劣汰,在一次次恐怖的电影世界里面生存。一次次变强,弱者只有死亡....
  • 见或不见

    见或不见

    夜空忘了深邃披上了素衣,星星干了眼泪只剩呼吸。时间花了五年叫回忆停止,空间却在一瞬让思恋决堤。走开吧,你这上瘾的毒药,不要打扰我假装的忘记;归来吧,再给我温柔的一刀,见或不见放不下的依然是你。
  • 后无限之高达

    后无限之高达

    一个经历了主神空间轮回之后的幸存者的故事。第一本,以写完为主,写好为辅。主要是想看看小说的剧情进度多少比较合适
  • 炉鼎有毒:本仙回来了

    炉鼎有毒:本仙回来了

    没有理想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成天生剑心的玉素剑穿越成天生炉/鼎体质的废材小萝莉,花笑语毫无压力。不过小萝莉的身体……贵宗上下弱如狗,在下炉鼎稳如山。你的弱智和傻逼,在下花笑语记下了。所谓艳骨魅色,风月尽覆的第一炉/鼎体质……觊觎的人,想圈养的,花笑语表示,杀了就是。
  • 剑玄录

    剑玄录

    芮玮之父芮问夫为黑堡堡主林三寒暗算而死。芮玮假意投靠黑堡,意图复仇不成,反为林三寒手下追杀,为天池府少主简召舞所救。简召舞与芮玮两人外貌相似,简召舞要求芮玮假装成自己返回天池府。芮玮在天池府虽遭到暗算,但得以身免,且因奇遇而武功精进。芮玮与简召舞实为同母所生,两人外貌神似,个性却不相同。芮玮善良耿直;而简召舞则自私奸诈。交换身份期间产生许多误解,而交织出哀怨悲凄的动人爱情悲剧。
  • 说得好不如做的好

    说得好不如做的好

    看了很多书育儿的书仍然不知道怎么去教孩子,不知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教育上走了很多弯路,如果说市场上的很多书都是“假大空”,那家教类的书就有很多“真大空”为什么说是真大空呢,因为都在讲大道理,道理谁都会讲,这个用不着说太多。但真正到教孩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了。如何去做,有的书没有讲,有的讲了,没有讲楚,或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时我们就不会做了,只能凭自己摸索了。况且他们讲的就不一定有道理,现在有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这不是大道理,有些道理是害死人的。一位普通妈妈的亲身体验,告诉你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 重生之创世神女

    重生之创世神女

    前世她是沐家长女沐初阳才华横溢绝色娇妍却因幼时母亲的去世不得不收敛光芒隐于暗处成为佣兵界神秘的“刃”父亲的沉默继母的苛待妹妹的恶毒未婚夫的背叛失魂落魄的她遭遇了对手的暗杀就此陨落...再次睁开眼命运已然改写光辉大陆天凤帝国沐家嫡女木初阳天生废脉受人欺辱当她成了她从此再无废物重塑筋脉修炼神诀神兽归一天赋觉醒只是每月一次的“变身”令她苦恼不已不得不去禁地躲避却不想“变身”之时竟被人看光光!“尼玛,老娘都说不用你负责了!赶紧滚!”她怒视着人模人样的男人嘶吼“这怎是君子所为?”男人一笑不为所动。留下一句“姑娘我定会娶你”跑了...
  • 中华智谋故事精编

    中华智谋故事精编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长于思辨、善于筹谋的智慧民族,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谋略是人类的智慧之花结出的果实,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品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时无处不闪烁着智谋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