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9100000011

第11章 锻炼干部要趁早

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二月二十五,一个让菊潭县学学生曾慎远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夜,菊潭县城被黄巢军攻破。这一夜,曾慎远全家三十七口随守城的唐军突围。这一夜,只有他和妹妹曾绣娘逃出了县城。

曾慎远,字归厚,今年27岁,是县学里的老生徒了。虽然连续两次科举失败,家境殷实的他还是决定继续读书。逃难的行李中还有半部《论语》。

曾慎远逃难的目的地叫“裴家寨”,那里住着一个大不了他几岁的“小娘舅”,大名唤作裴继祖,寨里人都喊他裴五。他凭着儿时的记忆,与妹妹秀娘两人一路北行,路上不断与难民结伴,进山时已经有五六十人。

三月初七,曾慎远终于到了裴家寨。此时结伴的只剩下五人,其中没有曾绣娘。

这就是裴家寨?怎么和儿时记忆不一样了?他站在岭上望向山坳,一大一小两座寨子隔河相望。小寨子在河的南岸,明显是新建的,似乎还未完工。

此刻,小寨子里,一群人正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什么,为首一人正是张寻。

“这几天又来了一百多难民,总数已经超过三百。裴义那边还是一个不要,都丢给咱们。寻哥,你想个办法啊,咱们这边已经挤不下了!”李暮发牢骚:“总都头?你想什么呢?”

“喔,西边的寨墙先拆了,把寨子扩一扩。”

对这些流民,张寻内心有些愧疚。因此不论来了多少人,一律照单全收。但是此刻他发愁的其实是另一件事。

“总都头,寨子建的差不多了。马上就要春耕,咱们这五六百人,总不能闲着吧?”裴礼说中了张寻的心思。

十天前,张寻将250石粮食运回裴家寨。裴义听说张寻真的带回了粮食,起初还很高兴。但当他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时,就变脸了,宁可不要粮食,也不让汝州兵进寨。张寻也不好强迫,因为寨子确实住不下这么多人。于是好说歹说,以100石粮食做交换,让裴义同意提供工具和材料,允许在裴家寨对面修建新寨。两寨隔河相望,人们习惯称北岸的做裴家老寨,南岸的就叫新寨。

张寻收编了汝州乡兵之后,手下已经有五百多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如果算上最近逃难来的流民,总人口已经超过八百,比河对面裴家老寨的人都多了。春耕将近,这些青壮劳力怎么办?不开荒实在是浪费了。

可这耕地的事还真难解决,裴家寨位于两山之间,一水两畔,地方狭小,耕地尤其少。经过裴家人多年经营,能开垦的地方都开垦了,才不足八百亩。这么点地,一百个青壮几天就耕完了。寨主裴义明确表态,春耕不需要张寻的人帮忙。张寻竟落得个有人无田的境地。

虽然暂时粮食够吃,但坐吃山空总不是长远之计,张寻正在烦心,忽听屋外一人喧哗。

“放我进去!我要找我舅舅!舅舅!”

张寻听得真切,环视左右,笑问:“谁家外甥来找娘舅?”

裴五羞红着脸说是来找他的,要跟张寻告假出去相见。张寻说不用,让外甥进来说话。

外面吵嚷的正是曾慎远。他一进屋,也不管屋里人多,寻见裴五抱住就哭。

“小娘舅!求你救救绣娘吧!绣娘被山贼抢去了!”

原来曾慎远兄妹二人随难民走到一个叫做乱石沟的地方,忽然遇了山贼,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凶恶,手持刀枪。难民抵挡不过,四散奔逃,曾慎远和几个年纪轻跑得快的逃出虎口,小妹绣娘却被山贼捉了去。

裴五只长曾慎远两岁,虽然辈分上是舅舅,实则情同手足。小妹绣娘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一听被山贼劫了去,如何受得了,当即要带手下去救人。此时裴五已是“队正”,手下也由十人变成了五十人。

张寻回到裴家寨就改革了军制,将汝州兵与筹粮军打散了,混编为五个“都”。每都一百人,头领称“都头”。五个都头分别是赵东阳、裴礼、李暮、黑齿暖男和契必阿大,张寻自己称“总都头”。每都下辖两“队”,每队五十人。队下有“伙”,跟从前一样。

各都的队正、伙长等职多由筹粮军最初那六十人中选任。毕竟这些人跟汝州兵相比,更熟悉张寻的训练方法。而且还曾经列阵打败过汝州兵,由这些人当基层军官,汝州兵们也都服气。以前的伙长裴仲和裴五,都升职做了队正。

裴五热血上涌,就要点齐人马去救外甥女,却被张寻喝止。

“就你那点人,是去救人,还是去送死?”

裴五见张寻阻拦,跪下就磕响头。张寻说:“不是不让你救,你听我说。”他扶起裴五,对众人说:“春耕将近,咱们五百多人既然无地可耕,就索性出去干一票大的!”

“这几天我跟乡老聊天,知道咱裴家寨周边有四个镇子,分别是白河镇、桥端镇、马市镇和板山镇。这四镇地方宽敞,荒地很多。想必当地人种不过来。我想,既然他们种不过来,咱们又无地可种,那咱就帮他们开垦。我们派出四都人马,一都负责一个镇子,跟当地人讲好,咱们出力,他们出种子钱粮。诸位意下如何?”

“好是好,可到了秋收,粮食算谁的?”裴礼问。

“当然是我们与当地人分账。”

“比例定到多少?”李暮直摇头:“当地人多半不会同意,我估计他们宁愿撂荒,也不会让咱们种。”

张寻笑说:“你们一人领一个镇子,分账比例我不定,全凭你们自己跟当地人去谈。至于当地人让不让种,就全看你们几个的本事了!”

李暮一伸舌头。契必阿大却是摩拳擦掌:“有意思!有意思!总都头瞧好吧!看我怎么让他们老老实实把粮食都给咱!”

张寻板起脸:“记住一点!不许擅杀!不许强迫!否则严惩不贷!”

众将允诺。张寻开始分派任务:“首先是离我们最近的桥端镇,东去只有十里。谁去?”

裴礼怕别人抢先,忙站出来说:“末将愿意前往。我与桥端镇的乡长有过几面之缘,方便说话。”

张寻点点头,又说:“西边二十里是白河镇,谁去?”

赵东阳正要说话,却被契必阿大抢先喊了一嗓子:“我去!”

“你去可以,可千万记住我说的话!”

契必阿大憨笑说:“放心吧总都头,我保证不拿刀逼他们。”

众人都笑,张寻又问:“正东三十里是马市镇,哪个愿往?”

李暮想去,可又觉三十里距离有些远,正犹豫之际,赵东阳说:“让我去吧。”

张寻摇头:“阳子,还有更重的担子给你。”

这时黑齿暖男心领神会,站出来说:“小的愿往!”

“好!”张寻说:“不过我说大白啊,你如今好歹也是个都头了,别总‘小的’‘小的’的行不行?”

黑齿暖男挠挠脑袋,不好意思的笑着问:“那小的该说什么?”

“叫末将!”“知道啦!末将遵命!”大家又是一通哄笑。

现在只有李暮没领任务:“总都头,剩下那个镇子就是我的了,叫啥名字来着?”

“叫板山镇,在东南五十里处,是四镇里面最远的一个。辛苦你了。”

李暮默默无语,挑来挑去竟然挑了个最辛苦的差事。

“总都头,我有什么任务?”就剩下赵东阳一个人还没领任务了。

“剿匪!踏平乱石沟,救回曾绣娘!”

“末将遵命!”

“还有一事我要说明,为了给这次任务添个彩头,让各都的将士们都能力争上游。我宣布,任务完成后,我会论功行赏,功劳最高的那一都,将命名为‘青龙都’。次者为‘白虎都’,再次为‘朱雀都’,再次为‘玄武都’。排名末位的,将不作为战兵使用,仅为‘辎重都’。各位可听清楚了?”

“放心吧!青龙都就是我的了!”契必阿大咧着大嘴说。

“那可未必,我看青龙都不是我的,就是赵都头的!”黑齿暖男一直十分崇拜赵东阳。李暮则暗自想,带辎重队也未必不好,起码不用冲到一线了。

众将各怀心思,纷纷领命出去,点齐人马准备出发。

张寻竟然把编好的五百军士全都派了出去,连守寨的都未留。而且给每一位都头都单独派了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其中黑齿暖男只有十九岁。裴礼一个月前还是一个富二代,公子哥。李暮就更不用说了,从来没有独自担过这样的担子。即便是赵东阳,虽说是侦察兵退伍,也不见得有剿匪的经验。几个人里,也就契必阿大还像个军官,可他又是张寻最不放心的一个。

他们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吗?还是会搞得一团糟?说实话张寻心里也没底。但这其实又是他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寻是个穿越者,没有任何人脉。虽然队伍拉起来了,却只能“任人唯亲”,挑自己最熟悉的人担任重要的职务。然而他们能胜任吗?有这个能力吗?张寻不知道。

张寻要试试他们。他明白,锻炼干部要趁早,现在队伍还弱小,不怕他们犯错误,也不怕他们失败。大不了重头再来。此时犯错,总比日后位高权重的时候犯错要好。否则像赵括那样,带四十万兵的时候再犯错,可就是亡国之罪了。

人都派出去了,张寻自己也没闲着。把寨里的事情跟老汉韩三交代清楚,就叫贺齐准备行装。这个少年脑袋机灵,手脚麻利,就让他做了贴身侍卫。

一切准备妥当,张寻带了贺齐,和另外两个性情朴实、身材魁梧的壮汉离了寨,直奔向城县城方向去了。

同类推荐
  • 书生点将录

    书生点将录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未必是书呆子。当乱世来临,恶徒横行之时,书生是否只能备受欺凌,忍看亲人挚友惨遭荼毒?不!当命势所迫,必须拿起刀、为爱人、为侠义而战时,书生也能成长为一世英雄。但横刀立马于乱世之中的勇气,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也并非如段誉一般,凭着绝世好运就能有惊无险的出入江湖。机缘巧合固不可缺,但一将功成,却是历经劫难、备尝血与火的磨练,终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才有的。文以载道,胸有块垒,遂成此文。
  • 楚汉霸主

    楚汉霸主

    汉高祖刘邦是他兄弟,西楚霸王项羽是他战友。吕雉一心想嫁给他,虞姬跟他搞暧昧。他既是真小人,也是真君子,坐怀不乱却也四处留情。“人人都说智囊张良,其实在我看来,赵阳才是真正的智囊。”——刘邦说。“能与我一争天下者,非赵阳不可。”——项羽说。“羽儿,刘邦虽是眼中钉,肉中刺,但赵阳更是你今后一统天下的阻碍,因此,赵阳非杀不可。”——亚父范增说。楚汉只是历史的标记,真正的霸主到底是谁,尚且不得而知。也许是刘邦,也许是项羽,也许另有其人,一切的谜底将会在《楚汉霸主》中揭晓。PS:本文纯属为大家寻个乐子,图个欢愉,与历史不符纯属正常,较真者勿进,YY者欢迎。战争很热血,情感很细腻,小叶携《楚汉霸主》前来报到。不用担心TJ,断更,请诸位动一动手中鼠标支持新人,放心收藏,多投推荐。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本书勾勒中国史学传统的形式和发展过程,揭示《史记》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总结史学名著与史学传统,史学传统与当今史学等方面的联系与规律。
  • 步步升帝

    步步升帝

    虽然穿越了,可不喜争斗,本只想做个安乐王爷,吃喝玩乐,平淡一世,却最终被赐下一杯毒酒而终。再次重来,这一世,势必要登上那九五之位,哪怕白骨堆路,也要诛尽阻道之人。这里有翻云覆雨的谋士,有勇冠三军的猛将,有富可敌国的商贩,有十步杀一人的游侠,还有那看似娇艳如花,却猛似虎的女武神……
  • 战国策全鉴

    战国策全鉴

    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所提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书精选了《战国策》中的名篇,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以利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为什么上学

    为什么上学

    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作者周旋与男女主角搭戏,人生如戏啊难得一知己,智商碾压众人也抵不过规则。不能硬杠也杀不了作者,小说对世界的思维如何破坏?(顶着青春校园皮的智斗文,偶尔炼炼丹、演演戏、被妞泡、若无其事打打杀杀)
  • 明伦汇编皇极典勤民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勤民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宋颜认为,没有爱情起码还有工作。万鸿宇觉得,爱情于他,是再也无法触及的遥远。宋颜从没遇到过万鸿宇这样的人,他像一本书,每一页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万鸿宇觉得宋颜这个人很有意思,会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好吃的食物,相处久了连饮食习惯都改变了。相遇,就是一场命中注定的巧合。
  • 玄品录

    玄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之无尽星海

    异界之无尽星海

    无尽的星海,有着无尽的故事,让你我随着主角一起去经历那闪耀在宇宙中的故事。此书不定期更新,请勿过分期待^^
  • 一剑终秦

    一剑终秦

    在这乱世之中,你和我又如何保全?一步踏去便是千年之隔,又岂是一句多年未见?梦中扑面而来的,是你萦绕不散的香气,还是沙场之上,多年未歇的杀气。穿越千年,为爱而战!
  • 次天使之吻

    次天使之吻

    心理治疗师夏天蓝接到律师沈旭磊的电话,从小抛弃她的亲生母亲留下一笔巨额遗产让她继承,夏天蓝因此重新回到阔别十三年的“次天使之城”。她在这座城市遇见神秘的酒吧老板Alex,这个疏懒倦怠若即若离的男人对她有着不可名状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沈旭磊也爱上了倔强独立的天蓝,并积极展开追求攻势。正当天蓝难以抉择之际,命运之轮毫不留情开始转动,每个人的秘密都仿佛被海浪冲上岸,在日光下无所遁形……
  • 玄天修仙录

    玄天修仙录

    在韩立飞升仙界无数万年之后,原本称霸小灵天的人族因为内战不断,而衰败下去,其他各异族却蠢蠢欲动。一个被逐出家族,身怀幻灵根的小修士,凭借自己的毅力跟智慧,在修仙界履历奇缘,从练气,筑基,一直到元婴期,最后凭借自己的神通,生生震慑住一干异族,重新确立了人族在此界的霸主地位,而通过韩立遗留在此界的空间通道,飞到到灵界之后。只是如今的灵界,在不负昔日的辉煌,主人公能否重镇灵界人族盛威,拭目以待。
  • 六壬断案

    六壬断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狂女:逆天公主

    倾世狂女:逆天公主

    她,无情,是x组织的金牌杀手;她,司徒无情,神族的耻辱,一朝穿越,灵魂转换,废材变天才,“姐不到半年变成神圣,你能吗,姐有两只上古神兽,你有吗,姐有上古凶器的两个,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