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5600000003

第3章 二、母亲——第一个先生

1909年,巴金的父亲到四川广元做县官,巴金的母亲带着孩子也随他到了广元。这时巴金只有四五岁,也大体是从这时候起才开始记事。所以他眼中的人生的第一幕,也就从这里拉开。

广元地处川北丘陵地区,土地瘠薄,人民生活贫苦,但县太爷的衙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阔绰的。在巴金最初的记忆里,那衙门是“很大一个地方,进去是一大块空地,两旁是监牢,大堂,二堂,三堂,四堂,还有草地、稀疏的桑林,算起来大概有六七进”。他们一家住在三堂。

在当时的社会里,一般老百姓谁也不愿意跟衙门打交道,那是一个森严、可怕的地方。然而在还不懂世事的“四少爷”巴金眼里,这里却跟成都的李家公馆没有什么两样,是一片温暖快乐的自由天地。

家里有专设的私塾,父亲给孩子们请了一位塾师。先生姓刘,性格温和,待孩子们十分亲切。从这时起巴金就开始跟先生读书,课后就跟三哥在窗外的小花园里玩耍;或跟侍女香儿(一个十二三岁的瓜子脸的女孩儿)和三哥一起到桑树下捡桑葚,边捡边吃,弄得嘴巴和双手都是红红的;或者独自一人爬上高高的干草堆,睡在那里晒太阳;或者带领一大群鸡,把米撒在地上,让它们围着啄食,并在早晚由香儿陪着把鸡群放出或收进鸡笼,一个个给鸡点名,俨然像个鸡司令……这些便构成了巴金幼年时期最初的梦幻般的生活内容。

而使他最难忘的,则是母亲的抚爱和这抚爱的温馨。巴金后来在《最初的回忆》一文中说到他的幼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母亲和母亲讲述的那个令人着迷的梦,他清楚地记得母亲说话的情景——“这个娃娃本来是给你的弟媳妇的,因为怕她不会好好待他,所以送给你。”

这是母亲在她的梦里听见的“送子娘娘”说的话。每当晴朗的午后,母亲在她那间朝南的房子里做针线的时候,她常常对我们弟兄姊妹(或者还有老妈子在场)叙述她这个奇怪的梦。

“第二天就把你生下来了。”

母亲抬起她的圆圆脸,用爱怜横溢的眼光看我,我那时站在她的身边。

“想不到却是一个这样淘气娃娃!”

母亲微微一笑,我们也都笑了。

母亲很爱我。虽然她有时候笑着说我是淘气的孩子,可是她从来没有骂过我。她让我在温柔、和平的气氛中度过了我的幼年时代。

一张温和的圆圆脸,被刨花水抿得光光的头发,常常带笑的嘴。淡青色湖绉滚宽边的大袖短袄,没有领子。

我每次回溯到我的最远的过去,我的脑子里就浮现了母亲的面颜。

我的最初的回忆是跟母亲分不开的。我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母亲的温柔的声音。

巴金这里所说的“每次回溯到我的最远的过去,我的脑子里就浮现了母亲的面颜”却是再真实不过的。对巴金来说母亲是最难忘的,虽然母亲在他10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但是他对母亲的记忆和怀念却是永远也磨不掉的。他永远记得母亲的常带笑容的圆圆的脸,永远记得母亲的爱怜横溢的目光,永远记得母亲的温柔的声音。因为在这一切里面都渗透着发自深心的爱呀!这在任何一个孩子的心里都不难体察,何况巴金又是那么一个敏感的孩子!所以,在巴金还很小的时候,当他还处于蒙昧时期,就已经被“母亲”这两个字迷住了。有时在夜里,望着清油灯的暗淡的灯光,他会陷入痴想,他后来曾说过,这时候“我睡在被窝里,常常想着‘母亲’这两个字的意义”。真是奇妙的现象!这时的巴金才只有四五岁,已经在思考“母亲的意义”

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了。当然答案是没有的,“母亲”的意义是什么,当时他不可能说得明白,但他却能感受到,而且那感受是真实的,强烈的,浸透心脾的。不仅如此。母亲的心似乎还要更大些,她的爱也似乎更广博。她不仅爱自己的子女,不仅给了他们爱,使他们感受到了爱,懂得了爱,而且还教育他们要爱别人,体恤别人,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这里很有一些儒家思想的影子,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有一件事巴金一直记在心里。那也是在广元的时候,一天下午巴金看见三哥尧林为了一件小事摆起主人的架子,把使女香儿骂了一顿,还打了几下。香儿哭着告诉巴金母亲,母亲立刻把三哥叫过去,温和地向他解释:“丫头同老妈子都是跟我们一样的人,即使犯了过错,你也应该好好地对她们说,为什么动辄就打就骂?况且你年纪也不小了,更不应该骂人打人。我不愿意让你以后再这样做!你要好好地记住。”

三哥一直低着头,不敢说话。香儿高兴地在一旁暗笑。等母亲说完,三哥便垂着头慢慢地往外走。母亲叫住他,说:“三儿,你不忙走!你还没有回答我。我说的话你懂了吗?你能记得吗?”

三哥迟疑半晌终于回答说:“我懂……我记得。”母亲这才站起来,说:“好,拿云片糕去,喊香儿陪你们去耍。”边说边从瓷缸里取出云片糕递给他们。

这件事不只是三哥牢记终生,也使更年幼的巴金铭记不忘。

可以说,这是巴金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做人要有爱心,要爱人,爱一切人,要懂得同情和怜悯。这一课是母亲给他上的,是母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了“爱”的种子。所以后来巴金多次称他的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先生”,因为母亲不单是生养了他,她还用自己的言行第一个教给了他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关于这一点,巴金后来有一段话说得明白而感人,他说:

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我已经说过使我认识“爱”字的就是她。在我幼小的时候,她是我的世界的中心。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爱与被爱的幸福。她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我解释种种的事情。她教我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贫与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仆,怜恤他们,不要把自己看得比他们高,动辄将他们打骂。母亲自己也处过不少的逆境。在大家庭里做媳妇,这苦处是不难想到的。但是母亲从不曾在我的眼前淌过泪,或者说过什么悲伤的话。她给我看见的永远是温和的、带着微笑的脸。我在一篇短文里说过:“我们爱夜晚在花园上面天空中照耀的星群,我们爱春天在桃柳枝上鸣叫的小鸟,我们爱那从树梢洒到草地上面的月光,我们爱那使水面现出明亮珠子的太阳。我们爱一只猫,一只小鸟。我们爱一切的人。”这个爱字就是母亲教给我的。

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部性格的根柢。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母亲的爱的教育的力量和深远影响。从这位可敬的母亲本身来说,无疑她所说所做的一切都出于一片真诚,表现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一位封建大家庭中的少夫人的稀有的好心肠。

她对自己的子女的爱更是真诚的,充分体现出母爱的深沉与无私。至于她所说的要“爱一切人”云云,她说时虽然十分真诚,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也不可能做到。因为爱必须是平等的,自由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当彼此处在尖锐对立或对抗的阶级地位上的时候(如主子与仆人,坐轿的与抬轿的,总之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人与人之间既然没有平等,没有自由,怎么能谈得上普遍存在、一视同仁的爱呢?怎么能谈得上去“爱一切人”?其实,从巴金自己的回忆和叙述里也不难看出其中的自相矛盾。前面母亲不是说要“爱一切人”吗?但接下来她就把“爱一切人”改为要“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仆,怜恤他们”,不要“动辄将他们打骂”。从“爱”到“同情”和“怜恤”,这已经打了很大折扣;再到不要“动辄打骂”,那就谈不上什么“爱”了,充其量不过是好心主子的同情心而已。而事实上就连这种同情心也很难贯彻始终。巧得很,就在母亲说要“爱一切人”,不可“动辄将他们打骂”之后不久,巴金亲眼看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我看见领十妹的奶妈挨了打。

那时十妹在出痘子,依照中医的习惯连奶妈也不许吃那些叫做“发物”的食物。

不知道怎样,奶妈竟然看见新鲜的黄瓜而垂涎了。

做母亲的女人的感觉特别锐敏。她会在奶妈的嘴上嗅出了黄瓜的气味。

一个晚上奶妈在自己的房里吃饭,看见母亲进来就露出了慌张的样子,把什么东西往枕头下面一塞。

母亲很快地就走到床前把枕头掀开。

一个大碗里面盛着半碗凉拌黄瓜。

母亲的脸色马上变了,就叫人去请了父亲来。

于是父亲叫人点了明角灯,在夜里坐了堂。

奶妈被拖到二堂上,跪在那里让两个差人拉着她的两只手,另一个差人隔着她的宽大的衣服用皮鞭打她的背。

一,二,三,四,五……足足打了二十下。

她哭着谢了恩,还接连分辩说她初次做奶妈,不知道轻重,下次再不敢这样做了。

她整整哭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晨母亲就叫了她的丈夫来领她去了。

这个年轻的奶妈临走的时候脸色凄惨,眼角上还滴下泪珠。

我为这个情景所感动而下泪了。

我后来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残酷地待她。

母亲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她不说别的话。

以后也没有人提起这个奶妈的下落。

母亲常常为这件事情感到后悔。她说那个晚上她忘记了自己,做了一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情。

我只看见母亲发过这一次脾气。“只看见这一次”,也许是吧,但有这一次也就够了。在这件事情上,奶妈固然是有错的,但也并不犯王法,用不着县大老爷连夜升堂,打板子。用现在习惯的说法,这叫“滥用职权”!之所以要这样做,无非是奶妈的行为可能(仅仅是可能)对自己的孩子不利。那么奶妈自己呢?不仅受了皮肉之苦,而且被赶走了,丢了饭碗。这是不是会影响到她以后的生计?会不会影响到她的家庭和孩子?对这些问题,巴金的母亲就不去考虑了。所以,从这件事可以看到巴金母亲在性格上的矛盾,表现了她所说的要“爱一切人”的不切实际,同时也表现了她所进行的爱的教育的局限性。巴金说这是他的“全部性格的根柢”,这是不错的,母亲的爱的教育的确是巴金思想性格的一个基点,是把他与这个社会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或支柱;但是就其本身来说仍然是有矛盾、有局限的,不可能贯彻到底,这在巴金后来的生活和创作中都有表现。

当然,巴金的母亲毕竟是仁慈的,可敬的,她养育了一位杰出的作家,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爱,并给了他一颗善于体恤他人痛苦的仁爱的心。

上面所引的那段精彩的文字,巴金是以极其坦诚的自我解剖的态度写下来的,在轻松而幽默的文字中闪烁着思想的光芒。他毫不掩饰自己思想和性格中的矛盾,并深刻地挖掘和剖析了这矛盾形成的根源,给社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证。这一点令人非常敬佩。

同类推荐
  •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今安徽亳州涡阳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
  • 包拯

    包拯

    本书介绍了清官包拯的事迹,内容涉及:十年奉亲行孝、千里远赴端州、筑堤排沥屯田、治瘴开凿七井、端砚只征贡数、清心堂上题诗等。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诗家之绝唱:屈原

    诗家之绝唱:屈原

    本书对屈原这样一位伟大诗人的一生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总结,展示了屈原苦难而又悲壮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仙六圆缘

    仙六圆缘

    故事发生在仙六的结局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但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闲卿依旧是看似逍遥自在,可是那份在乎却是显而易见的;明绣依旧傲娇毒舌,但是失去师父顾寒江的伤痛怎么也抹不去,但同时,一直被她忽略的心也越发明显;越今朝和越祈似乎被人遗忘,但不妨他们重新认识交友;舍一族保一人的洛埋名,他和洛昭言的感情也是刻骨铭心......本文cp卿绣,朝祈,埋言
  • 宅女的守护

    宅女的守护

    嘻哈版简介:open宅女作家遇上无良倔强导演,一场好戏正上演。恶俗版简介:因为拍摄那场电影才让尹舒明白自己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秦子清,可是摆在他们之间的鸿沟却让尹舒不敢跨越,经过生与死的考验后,他们终于牵手。文艺版简介:我在戛纳等你娶我,你若不娶,老娘让整个戛纳为你陪葬。
  • 我和校草有个约定

    我和校草有个约定

    【新学伊始,桃花满身的燕晓婕在上学路上碰上顶级大帅哥乔枫,从那一刻起,燕晓婕的苦日子即将来临!在无奈气氛的晚餐中,乔枫的青梅竹马钟离媛君出现眼帘。之后,燕晓婕的日子更是得用“九九八十一难”来形容了。什么?!结婚?!也不和本小姐商量商量就出此下论,当我是谁啊?!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逼婚?!简直就是个奢侈品!】
  • TFBOYS完美小孩

    TFBOYS完美小孩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谢王追妻忙:极品王妃

    谢王追妻忙:极品王妃

    她,顶级杀手却终究逃不过上司的毒手,被枪杀致死,她,千家嫡长女,天生废材,母亲早亡父亲常年征战,备受家中庶女的迫害,最后被心爱的二皇子亲手打死。当她变成她,废材?只不过因为毒药被阻塞罢了,庶女?妹妹?二皇子?这些人都不算什么,看她如何废材变天才。神兽?咱不缺,美男?咱也不缺。丹药?咱有一大把。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初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初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创意多: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帮助你理解、开阔思路,提升作文立意,让你下笔如有神!
  • 幽灵探员

    幽灵探员

    柳叶见鬼鬼现形,鬼门十三针针劲。五鬼运财弃人运,多行不义必自毙。阴兵借道有缘由,此乃天机不可讲。诸多悬案不得解,背后还得有高人。
  • 我的忠犬鬼男友

    我的忠犬鬼男友

    莫白无意中解开一个玉簪的封印,莫白被一只鬼缠上了,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说的就是你!滚蛋滚蛋,就算你是忠犬也不可以随便动手动脚!喂喂喂你干嘛?快放手……
  • 萌狐重生:王爷快走开

    萌狐重生:王爷快走开

    上官悠悠在21世纪过的好好的,玉帝让雷公传话,要她做个选择。她选择了个重生。一雷劈过......上官悠悠变成了小狐狸,尾巴短短,五颜六色,很难看。不仅如此,还有个王爷要玩她。雷公又让她做个选择,结果......
  • 法神

    法神

    【VIP读者免费抢鲜,10月01日截止】一个名叫徐强的小人物,在一次意外后竟穿越到了另个世界。这是一个以魔法师文明于世的世界,这里的人五岁之后就要进行资质测算,以判断这人是否适合做魔法师。。。。。。可是徐强是一位另类魔法的代表人物,那就是死灵法师,让我们看看一位死灵法师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当ZH武学于与死灵魔法相结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异。。一切一切尽在本书之中。本书设定魔法师分为:学徒,初级,中级,高级,魔导士,魔导师,大魔导师,魔法神师。几个阶段。而死灵魔法却是异类,他的分类并不是十分严格,只要你有足够的法力,强壮的身体就足以克服这些难题。。。足够的法力只能通过冥想来解决,可是强壮的身体却不是很简单就能拥有的,可是徐强有。。。。呵呵。。当徐强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高峰,成为法神后,才发现所谓的法神在别人的眼中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