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2200000003

第3章

罗荣桓正在师部焦急地等待黄骅。

对于罗荣桓来说,黄骅最初引起他的注意,是在军政大学学习时,一起讨论毛主席关于游击战理论时黄骅的发言。那次讨论会上,黄骅说:“毛主席提出的游击战特别是山地游击战,在抗战中是有战略意义的。这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特别强大,而我们的力量特别弱小的基本形势决定的。这种形势我们还不能在短时期改变而要长期实行,因此它具有战略意义。过去,在苏区同蒋介石打,我们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多次取得了胜利,今天面对凶恶异常的日寇更应该这样。”

“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前提下我们不能与敌决战,只能一步一步地消耗敌人的力量,积小胜为大胜,一直到我们最后壮大起来再同敌人决战。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从这一角度来看,进行游击战争不是局部和暂时的行为,尤其在当前八路军的抗战在全国还起不到决定作用的时候。”毛泽东的这个观点在当时并不为全党接受,因而这个发言在那时应该说是很有深义的。

从那时,罗荣桓就认为,黄骅绝不是个只知道打仗的莽夫,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解的指挥员,革命需要这样的干部。除此而外,还有两件事加深了他对黄骅的了解,从而看重他。

一是,在长征胜利后进行总结时,人们通过实践都认识到,长征胜利是由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红军战士们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同时也是由于广大指战员坚定地执行了党的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刘伯承和彝族头领小叶丹结拜为兄弟的事,便是一个典型事例。同时,黄骅和他的工兵连宁可被彝族群众剥光了衣服,抢光了工具也不还手的事迹,也被津津乐道。毛泽东知道这件事后大为赞赏,还风趣地说了一句:“到了人家倮倮国,你们也算入乡随俗了嘛。”

二是,黄骅到了山西以后,在一次常委会上,书记张静由于念念不忘阎锡山过去残酷镇压革命群众、“围剿”红军的罪恶而反对同他搞统一战线,反对搞“牺盟会”,黄骅与之发生了争执。这件事由于北方局的干预和张静的调离岗位而得到解决。罗荣桓知道后,对黄骅坚持原则、不怕强权的行为大为称赞。

这两件事都说明了黄骅是一个坚定地执行党的政策的人,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罗荣桓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党内多一些这样的干部,还担心革命不胜利吗?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后来毛泽东考虑山西省委的建设、征求罗荣桓的意见时,他向毛泽东推荐了黄骅。

罗荣桓自打秋收起义就跟着毛泽东,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就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每每青眼相待,有什么事情总想找他来听听意见。

“洛川会议”后,毛泽东根据全国抗战形势,决定红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战前线,并决定组建山西省委,加强中共在山西地方的领导力量。他要派一位既长于军事又懂政治,既擅于作战又能执行政策而且会做地方工作的干部前往山西,参加省委工作,主抓军事,组织军民在这块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上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主力部队抗击日寇。他找来了罗荣桓。

“荣桓,你们渡河的事准备好了吗?”毛泽东毛笔一直没有停,又写了一会儿这才放下,然后又点起一支烟来,摇熄了火柴随便扔在地上,看着罗荣桓问。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主席一声令下!”罗荣桓放下搪瓷缸站起来答道。罗荣桓从红军大学结业后,继续在一一五师任政治部主任。现在全军将士披挂整齐,只待中央军委发布渡河命令,就立即奔赴抗日前线。

接着,毛泽东在分析了山西的形势后,讲了自己的想法:“这应该是个全才哩。随便派个人我不放心。你看……”

罗荣桓琢磨了一会儿,说:“主席,你还记得在长征途中过彝族区时,宁可被剥光了衣服也不动手违反党的民族政策的那个人吗?”

毛泽东停下吸烟,两眼盯着罗荣桓说:“你是说那个你们叫他湖北佬的黄金山?现在他在哪里?怎么……”

“是,主席。我以为黄金山可以担当此任。长征后他在军政大学学习,和我在一起,对于他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我都了解,这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坚定立场,能够迎难而上的好同志。”他还介绍了黄金山在学校学习时的表现,又说:“这个人一定不会有辱使命的,他现在是干部团的政委。”

“哦?还有其他人选吗?”毛泽东很认真地听,又问道。

“主席,我就推荐他。他有开辟新局面的能力,一定能承担起这副重担。”罗荣桓坚定地回答。

“哦,黄——金——山。难得他还能有战略思想,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罗荣桓一说,毛泽东不仅立即想起了这个名字,眼前还浮起一幅图画来。那是长征途中,在包座时,右路军坚持北上,李特执行张国焘的命令竟持枪追来。当时形势很紧张。这个黄金山就在自己旁边,严厉地盯着李特,两眼几乎要冒出火来,随时要和李特拼命。想到这里毛泽东点了点头。

果然,后来黄骅在山西抗战斗争中,不负重托,贡献突出,成绩斐然。除了组织地方游击队和组建“新军”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外,在处理阎锡山发动的“晋西事变”中,也纵横捭阖,伸缩有度,有礼有节,恰到好处。毛泽东为了具体了解山西的斗争形势特别是武装斗争情况,曾亲自点名让黄骅回延安汇报。后来,罗荣桓几次听到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和晋西南区委书记林枫对黄骅的赞扬,心里备感欣慰。

正是根据黄骅等人汇报的山西各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情况和“晋西事变”后的形势,毛泽东为了全国抗战大局,决定将晋西南让出,被日本人赶到陕西秋林避难的阎锡山才得以回到山西,在晋西南一带驻扎。不久,黄骅和陈士榘便奉命归队来到了山东。

罗荣桓焦急地召黄骅来鲁南师部,是因为最近又有些新的情况。一是,由于日寇的大规模“扫荡”和疯狂的屠杀,冀鲁边区的情况日益恶化。那里的周贯五、李启华等已经打了几次报告要求分局和师部尽快选派得力的军事干部充实边区,还有一部分地方干部联名写信要求邢仁甫回去。为此分局已决定任命邢仁甫为冀鲁边区军区司令员。由于邢仁甫当初的怯敌表现,许多领导同志对他都有些看法,罗荣桓也认为应该让他到党校去学习一段时间,使之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特别是党性原则有所提高后再赴任。于是,就决定让邢仁甫先在党校学习一段。为了加强边区的领导力量,更是解燃眉之需,罗荣桓想把黄骅派去边区。二是,鲁西区最近也有些变化。根据形势需要,中央军委打算把鲁西和冀鲁豫合并,南依华中,司令员杨勇回延安另有任用,于是,干部安排发生变化。山东军事干部奇缺,特别是冀鲁边区的这种情况,罗荣桓不能不有所考虑。这里那么需要干部,他想把黄骅留下来。召黄骅来就是想征求一下他自己的意见。罗荣桓相信自己一介绍情况,黄骅准能同意自己的安排,但他也为此有些犹豫,不能为此影响黄骅的进步啊。

总之,冀鲁边区缺少军事干部的问题,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民国二十九年,原六支队司令邢仁甫私自撤离边区以后这个问题就存在了。

民国二十八年,津南鲁北一带干旱、蝗虫、海啸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寒冬过后,第二年春荒,粮食奇缺,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日寇此时也自前线回兵,为加强后方统治,频频“扫荡”,尤其将矛头直指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斗争形势日益恶化。山东、河北各战区抗敌军民压力很大,冀鲁边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先是国民党军高鸿勋部撤离冀鲁边区,接着边区的中共主力部队也奉命分批南下,肖华和符竹庭先后各率一部开往鲁西。边区军民的抗战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为了维持边区的局面,领导军民坚持抗战,山东分局决定留下邢仁甫的六支队坚持斗争,同时,又将前不久已奉命回到鲁南的周贯五调回去继续任政委,同邢仁甫合作,一起领导边区抗敌。

这一决定是基于邢仁甫是当地人,又是当初的“救国军”司令,由他主抓军事,占有地利与人和的优势;周贯五作为师部派去的政委,通晓党的方针和政策,善于审时度势,应占天时。这样,二人一个司令一个政委,珠联璧合,工作起来顺流顺水,有利于斗争,又何况原来两人就是搭档。但是没有想到,邢仁甫面对日本人的反复“扫荡”吓破了胆。他几次遇敌,丢盔卸甲,有一次被包围,还差一点儿丢了命。于是就率领手下数人丢弃边区军民,擅自去了鲁西。他向肖华表示,不打算再回去了:你们转出来了,为什么我就不能转出来?作为一个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军人,在斗争出现困难,形势处于低潮,党需要他站出来力挺局面的时候,他却全无担当,逃之夭夭,实在是令人鄙视。肖华打电报来请示。

同类推荐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介绍了:赵匡胤、乾隆帝、唐玄宗等帝王的故事。帝王的位置,原本是属于一家一姓的,谁得到了都不想拱手相让,哪怕是一个白痴都要死抗到底。要想坐上去,靠的是诡计多端的手段。因此,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结局,都是悲局。帝王是权力、富贵的象征,它的诱惑力让人摇着船橹一波一波地驶去,一直驶入腥风血雨之中。
热门推荐
  • 禅意心画

    禅意心画

    自古至今,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我们的前哲对“禅意”、“心画”“、篆刻”都有精辟的论述,谨抄录几则,作为本书引论。
  • 麟帝

    麟帝

    身处现实世界的险境,耀阳意外觉醒了魔界的冰霜血脉,没想到黑暗血脉的觉醒震荡了五界;战争的洗礼、爱恨的情仇、恶神的诛杀、时代的更替、沐浴天下荣光!一场动人心魄、扬名天下的旅程,就此开始……
  •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 那些桃花劫

    那些桃花劫

    人家命犯桃花左拥右抱,怎么轮到我就犯了劫难!少爷不发威,当我是hellokitty?出众的外表,让他上勾下搭;惊人的长处,助他左拥右抱!无奈一物降一物,想不到潇洒不羁的叶城也会被人吃定,而那个人竟是“动手动脚”的俏警花!好你个深藏不露的美女蛇,看我如何翻云覆雨,杀你个片甲不留……
  • 不世运朝

    不世运朝

    千年图谋,欲与天公试比高!人生走上巅峰之际,却发现自己不过是绝世强者一个小小的衍生体而已。天地棋盘,众生皆子!彷徨?迷茫?抑或坐等本体吞噬?不!我叶宁智与天齐,心攀云天,宗派不仁,大军碾压之!天道不义,大军碾压之!衍生体又如何?迎战天下吾之所愿也!且看衍生体如何以帝王之姿智都众生,军战龙野,得道问天!
  • 佛葬

    佛葬

    佛是什么?作为一个文物贩子来说,我不会关心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机缘巧合下,我却被卷入到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局当中。一个和尚、一个警察、一个文物二道贩子,机缘巧合下纠葛在一起,走上了寻佛之旅。而当我了解到真相的时候,我才明白了人类最大的幸福,是无知。
  • 最强联姻

    最强联姻

    隐婚被爆之后,霍灵均盗了顾栖迟的微博。替只会毒舌的她发了这样一条:我的最初,我的最后,我的一生。自己的账号发的则是:嫁了,是真的。后来那些年,他们一起跳过海,爬过雪山,在九曲山路上飙车过弯……从中国到南美到北非到西欧,走过世界之大,才明白最深情的告白,就是无论去哪里,都有对方在身畔。
  • 回到三国当霸王

    回到三国当霸王

    霸是武力冠绝天下,王是德行征服四海。苏飞一次意外回到东汉末年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看他怎样一步步的在霸王的路上越走越远……
  • 红楼劫

    红楼劫

    在神瑛侍者下凡后,绛珠看着俊美无匹的侍者跌落凡尘,若有所思。原来绛珠正因未能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又喜侍者忠诚神武英俊,心中一股缠绵不尽之意郁结难消,今见众神让神瑛侍者为她的副官,并下凡历劫,就决定修成一个女体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并要以泪报恩。那灌愁海水已被绛珠练为护体白龙,现见绛珠要下界历劫,就也求着下界去护着绛珠。
  • 契约鬼夫

    契约鬼夫

    总裁?高干?富二代?弱爆!我老公是僵尸好不好?千年古尸,统领两界三生,颜值高、功夫强、身体好!尤其晚上格外好!“苏天浅,你从生下来那一刻就属于我。”“对不起我对尸体过敏!”“这世间天上地下凡你想要的,我都给你。”“是给她吧?还有我的这具身体!你寒烨坐享孤独寂苦千百年,不过等她重生那一刻!”“不要胡说。”“我不会让你得逞的…#&@…不要过来…唔…你的牙好长啊…”门外萌鬼王二锤:哇!大哥强吻大嫂!狐仙胡天齐:靠!放开我的小浅浅!判官崔亦田:擦!忍不了了我要滥用职权!捉鬼天师闻人吉:哼!现在的女人和鬼越来越不要碾!不要碾!门内寒烨:偷窥我,你们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