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香园所属诸峰内,一股股琴声、笛子声、萧瑟的余音此起彼伏,彼此缭绕,徘徊着。
倚香园主峰山脚下。
“拜见园主。”
倚香园中两个身着绿白色相间仙袍的弟子见到纤舞等人归来,急忙拜见。
一个是端庄秀丽,柳眉细腰的女子,名叫黎清姿。
另一个是五官端庄,棱角分明的男子,名叫元若。
这二人在外门弟子中也是佼佼者,皆是半只脚踏入上仙的修为,再进一步他们便可晋升内门弟子。
“嗯。”纤舞轻声应着。
“清姿,元若,这些是新来的弟子,以后就由你二人负责了。”
纤舞指着新来的两千弟子说道,说完身影一花已是无影无踪。
“欢迎你们,我是你们的师姐(师兄),我叫黎清姿(元若)。”二人向众人轻声说道。
“现在和你们介绍一下每个倚香园弟子要注意的事。
第一,这两本册子中写着凌天门门规,门派禁地和倚香园园规,每人要牢记于心。
第二,每当有课开讲是,会有琴声响起,无论是外门弟子还是仙童,一样可以去听讲,至于学什么那要看来的讲师,一般而言讲师是内门前五十名的师兄师姐们,通常每七天会有两次讲学,希望你们能按时参加。
第三,凌天门所有弟子进入宗门的藏书楼或者锻炼秘境需要相应贡献值。你们可以去法堂看看有什么任务可做,来换取贡献点……
尔后你们每人到峰顶的茗香楼领取《琴书大全》和《静思诀》两本秘籍。”黎清姿向众人仔细地说着。
“好了,我再重申一点,园中可以切磋技艺,但严禁伤及性命。现在领取你们房间的钥匙,钥匙也是你们身份的象征,切勿丢失,记住了吗?”一旁的元若补充道。
“记住了。”众人异口同声答道。
两个时辰后,所有人领取了各自的东西。
山脚是外门弟子和仙童居住的地方,分别在倚香园中清苑和源苑,只是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
与半山腰是内门弟子的所在相比,条件可谓艰苦。
清苑中一幢幢阁楼整齐的排开,目测数百幢有余。
倚香园的风格不像其他峰那样的金碧辉煌,而是清新淡雅,修身养性。
高柱上浓浓墨韵,典雅的文字,浸染情怀;回廊里镶嵌着别致的图画;阡陌交通通幽处,放飞思绪跃过时空。
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一环接着一环,微风拂过,湖中泛起了涟漪,似有万千思绪。
夕晨拿着钥匙,见上面写着‘清苑,青字三十,九层,五号。’“什么鬼?这么麻烦。”
清苑里的阁楼分为水字和青字,各有百来幢,而且小路四通八达,曲曲折折,他找了许久才找到自己房间,期间还差点迷了路。
“咦,是阵法,怪不得说要好好保管钥匙,宗门考虑的还是很周到。”
当夕晨拿钥匙开门时发现上面居然有阵法波动。
看样子除非实力很强或者懂得阵法之人,否则很难破门而入。
推开门,简简单单的布置,四面墙上挂着字画,房中间有一张屏风隔开。
前面是客厅,中间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张古琴;后面是卧室,也只是放着一张床。
这样的布置的确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放好东西,夕晨便将刚刚领到的那本秘籍拿出来。
“《静思诀》。”
他若有所思,但还是按照秘籍上说的来修炼,不一会便入定。
继续修炼一个小时,一缕缕若有若无的灵气在他的皮肤上游走,一会后尽数没进了他的皮肤。
细弱的灵气被他引导沿着体内的经脉一路向前。
须臾之间,灵气不再往前,原处盘旋。
那里是夕晨心脉受损之处,灵气太弱,不过杯水车薪罢。
“这个和《心源诀》的作用一样,但比起《心源诀》来效果还是差了好多。”
夕晨从修炼中醒来,心里比较着。
接着他翻开那本《琴书大全》,只见扉页写道:“此书编者蒋道仙,三万年前已是琴皇,云游天下间收集了很多曲谱,隐居后再也没有在仙界出现过。
后经其后辈子孙四代不断积累,于五百年后成书,共二十二卷。
前二十卷收录琴学的记载,为论琴文字,极为丰富,不少失传的琴学专书、专论赖以保存。
末二卷为琴曲谱,收琴曲六十二首,其中有一些独特的传谱。极为难得,弥足珍贵。”
他看到这么多便有一种撞墙的冲动,这要记到何年何月?
想想之前那次打赌输了被迫熟记曲谱,他突然间很是感谢那次师姐对他手下留情,现在想着简直是看书涕零。
“算了,先睡一觉明天起来再说。”看着窗外的天空,夕晨心想着。
……
三日后。
清晨,一阵琴声传遍整个倚香园,无数的人停下手中的忙活,匆匆赶往妙音谷。
每次的开讲对外门弟子和仙童来说是莫大收获。
新来的弟子看到那么多的人去往一个地方,有的是纯属好奇而跟上去,有的是先找个师兄问了再去。
夕晨便是属于后者,他本打算继续游玩,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倚香园四周的概况。
谁知看到很多人前进的方向俱是一样,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加入。
“这位师兄,这么多人是怎么了?”夕晨叫住同门好奇问道。
“你面孔陌生,想必是新来的师弟吧。我姓武,叫我武师兄好了。看你面善便和你说说,这外门中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有什么疑问尽可以问我。”那武师兄很是得意的说着。
“那他们……”夕晨指着远处的那群人问着。
“哦,差点忘了,你今天清晨起来有没有听到一阵琴声。”
“嗯,是有这么回事,但和这有什么关系?”
“所以说你是新来,那阵琴声便是妙音谷讲学的琴声。是不是和惊奇?”
“哦,原来如此。”夕晨点点头道。
“……”
“唉,得赶紧走了,去晚了可就找不到好位置,听说这次来的是园主的亲传弟子,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那武师兄催促道。
“嗯好,小弟刚来还有诸多事情不清楚,就劳烦武师兄带路。”夕晨微笑着说道。
夕晨与之聊了一会,知道他叫武青,三十年前来到倚香园,目前是仙徒大圆满境界,半只脚踏进仙灵境。
不一会他们便来到了妙音谷,谷口四周种满了各种各样绝品仙树仙草。
远远便可看到谷里的讲坛,那是由一整块巨大的仙玉雕琢而成。
讲坛后方不远处是一道瀑布,千丈高,宽数百丈。
此景只是传说中才听说过,今日却是亲眼看到,新入门的弟子虽说来到凌天门后见过种种奇观,但心下仍然震撼不已。
一道白光从天际射来,后面紧跟着一道紫光。
眨眼之间见一个身着白色仙衣,镶着紫边和一个身穿紫色仙衣,镶着蓝边的少年出现在讲坛之上。
看到他们二人出现,下面一干人随即噤声。
“真想不到这次来讲学的居然是满楼兄,难得呀。”那紫衣少年笑着说道。
“哈哈,我也想不到此番与我一同讲学的是习贝兄,当真荣幸。”那白衣少年也是笑着应着。
虽然他们二人说话的声音很轻,但还是清晰的落在下面众人的耳中,下方一下子炸开锅了。
“这不是园主十年前新收的弟子,夜师兄。”一些老牌的外门弟子立即认出了他们二人。
“就是前段时间大家都纷纷议论的夜满楼,夜师兄?”
“嗯,就是他,上次夜师兄讲课应该是四年前了吧。”
“那个,另一个也是三园主十年前新收的弟子,习贝师兄。”
“我看看,咦,还真是,这次来听讲是来对了。”
“……”
武青刚来到谷口的时候,稍稍嘱咐夕晨说一声,便冲到前面抢位置了。
现在夕晨坐的比较靠后,看着讲坛上的两个书生模样的少年,一个白衣黑发,飘飘逸逸,肤色白皙,五官清秀中带着一抹俊俏,帅气中又带着一抹温柔!
另一个偏瘦,穿着一袭绣蓝纹的紫仙衣,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从玉冠两边垂下淡蓝色丝质冠带。
“这次有好多陌生的面孔哪。”夜满楼目光一扫下方一干人后笑着说着。
“咦,这边远处安静坐着的那个小师弟,你叫什么?”夜满楼手指着夕晨那里问道。
他对夕晨在如此的场面还能保持心中那一份静,颇为欣慰。
夕晨感受到了夜满楼射来的目光,心中一紧,“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我可是好好的啥都没干呀。”
他周边的人也是满脸的羡慕之色,还没有开讲便受到内门师兄的赏识。
“小弟是姓夕,单字晨。”夕晨站起来恭敬的答道。
“这次的新弟子夕晨?”夜满楼眉目一挑问道。
”正是小弟。”
“原来是你,怪不得,你且先坐下吧。”夜满楼微笑着轻轻说道。
下面人的听着夜满楼和声般语气,以为他们二人像是很早之前就已相识,顿时下定决心以后得多多和夕晨打好关系。
夕晨有点迷然,周围的人为何突然变得更加热情了?
“习贝兄,此次是你先来讲还是我先?”夜满楼转身向那紫衣少年问道。
“满楼兄不必客气,请。”
“嗯,好。”
“今天既然来了好多新弟子,那我们就先从浅薄之处开始讲起。
倚香园主修琴、棋、书、画,而我善琴,所以我讲的多与琴有关。琴这一古老的乐器与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在凡尘俗世,‘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雅士生活的生动写照。
古琴音乐具有深沉蕴藉、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最擅长用“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在的神韵和意境,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
夜满楼袖口一挥一把古朴的琴便出现在石桌上,他轻抚摸着琴身,走到一旁坐了下来,把琴放平,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开始在琴上波动,十分流畅,边弹《大胡笳》边说着。
伴随着琴悠扬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在山谷里的每一处空间。
美妙灵动的琴声从他的指间倾泻而出,似丝丝细流淌过心间,柔美恬静。
清澈明净的琴声潺潺流动,如同来自深谷幽山。静静地淌着,淌过人生的皱折,淌过岁月的颠沛。
曲罢,已是黄昏。
“弹琴不在于指法有多快,多高深,而要能把自己的情感、思绪融入到你的琴声之中。这样才能感化,与别人心中引起共鸣。”
夜满楼轻轻起身看着下面众人沉醉的样子缓缓说道。
“你们很多人还没有真正学琴,才会被我这小小的技艺引导,久久走不出其悲怨之境。”
一些修为高一点的老牌外门弟子已经醒来,俱在赞叹夜满楼的琴技又是精湛的许多。
“师尊看中的人就是有点奇怪。”夜满楼看着醒来的夕晨念道。
然,他殊不知在无名仙域里,夕晨何不是听他师父师娘的仙音长大,能这么久才醒来实属非常。
第二天。
妙音谷一如既往的讲学,此次是习贝开讲,说是为了弥补昨日未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