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300000014

第14章 城市起源与发展(10)

五、中国近代城市的出现和变化

近代城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8世纪中叶,从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走上新的发展时期,开创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阶段,中国近代城市确切地说是19世纪末叶才形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泻入中国市场,侵入中国经济,这不仅使中国长期形成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和解体,而且摧残了正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怪胎。这种经济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畸形烙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在区域上,近代通商口岸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命运不尽相同,一盛一衰,对照鲜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为第一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城市形成之始即出现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种城市形态,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根据不平等条约直接开辟的商埠城市。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牛庄、登州、潮州、琼州、九江、镇江、汉口、江宁、伊犁、威海、长沙、济南、常德、长春、哈尔滨、宁古塔、瑷珲等城市。这种形态的城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控制的城市,如青岛先是德国后是日本,哈尔滨是沙俄,大连旅顺先是沙俄后是日本,汉口是英国,昆明是法国。因而这些城市不仅具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而且反映了侵略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及建筑风格的特色。另一类是同时受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城市,如上海、天津等城市是最典型的。上海有美、英、法租界,天津有英、法、美、日、俄、澳、意、比八国租界。这些城市有明显的租界和旧城区差别,租界区由于分属不同控制国,因而,城市布局和建筑风貌各不相同,甚至很混乱,给现在的城市改建和建设增添了难度。还有一些沿江沿海城市,虽没有租界区,但由于开辟为商埠和洋商洋行,也实际形成特殊区域。19世纪90年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已有34处。通商口岸的开辟对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种城市形态,是随着外国资本入侵,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开始发展而造就的一批城市。其中有的是老的城镇,也有不少新的城市。特别是城市中以近代工商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改变了城市中的经济内容、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城市的规模、类型和布局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城市新的经济功能得到加强,城市的性质向资本主义城市转化。这类城市在当时为数不少,如无锡、南通、内江、北京、西安、成都、兰州、南昌等。在外国资本入侵的同时,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也有所发展,他们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要,投资开矿山、办工厂,从而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矿山冶炼城市,如鞍山、本溪、抚顺、唐山、焦作、大冶、萍乡、锡矿山(今冷水江)、玉门等城市。

第三种城市形态,是随着铁路、水路、公路的畅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如位于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衡阳,位于津浦铁路线上的蚌埠、浦口等,它们的发展和繁荣都同铁路的修通有着密切关系。蚌埠原来是一座只有500户人家的小镇,1908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很快繁荣起来,1914年人口已增到10万人,1926年又增至约20万人。相反,也有些城镇在这个时期却衰落了。如江苏淮阴,由于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的功能降低而走向衰落。甚至一些历史古城也趋于衰落。如1906—1926年,开封人口由20万人降为15万人,绍兴人口由50万人降为20万人,兰州人口由50万人降为10万人,西安人口由100万降为21万人,万州人口由15万人降为8.2万人。

上述几类城市中,当时起主导作用的是第一类城市,规模大、发展迅速,掌握着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这些城市受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控制与操纵,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左右全国经济的中心。概括地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一方面是向着现代城市缓慢地前进,另一方面城市迅速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20世纪初,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极大地抑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有的城市甚至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在国民党统治的22年(1927—1949年)中,又有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许多城市遭到严重的破坏,有些城市由此衰落、萎缩。因此,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城市是处于停滞、倒退和畸形发展状态。有些大城市、沿海城市其经济社会性质更加殖民地化、封建主义化,其寄生性、腐朽性越来越突出,而城市的流通功能、生产功能则日益削弱。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开始了新的进程。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中国工业化才真正开始。1953年以后,工业产业有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有了动力,但城市化较长时间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直到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工业化进入一个新阶段,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也迈入一个新时期。回顾这60年,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是在不断向前推进,变化很大,但也有起伏曲折,不是一帆风顺的。大体有以下这样几个阶段:

(一)正常发展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更新和改造旧城市。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不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打好工业基础,建立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经济体系。1949—1952年,重工业年均增长为48.8%,轻工业年均增长为29%。这期间,辽宁的城市工业和上海的经济发展使人口增长较快。据统计,1951年抚顺、本溪和鞍山人口机械增长率分别达到15.09%、12.1%、10.08%,沈阳达到6.7%。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很快恢复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上最高水平。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入工业化时期。与此相适应,一批新城镇出现,一部分农民进入城镇,城市化呈稳步上升趋势。这一时期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由1949年的3949.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7.3%,增加到1957年99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5.39%。“一五”期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较好,城市体系基本上朝合理方向发展,城市数量增加了44座。其中,东部4座,中部23座,西部17座,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2座,增加为176座,平均每年增加城市5.5座。这一阶段,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城市正常健康的发展阶段。

(二)不稳定发展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工业发展在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的错误方针指导下,基本建设规模急剧膨胀,全国仅工业、建筑企业职工就增加了近2000万人,相当原有职工的两倍。全国有2195座城镇都在建设工业项目,1958—1959年间,在建制市一级城市建成了1000多个限额以上的大企业。三年“大跃进”(1958—1960年)期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家财力60%以上,大大超过国家的负担能力。农业战线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热潮。从1958年至1960年城市人口净增31.4%,由9218.71万人猛增至11899万人,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14%增至18%。城市人口飞快增长超过了城市容量和负荷力,结果不仅城市发展不起来,农业生产也遭到破坏,全国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亿吨减少到1960年的1.4亿吨,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从1961年开始,国家被迫采取大力压缩城市人口的政策,职工减员,停建、缓建大批项目,动员部分职工家属和知识青年务农,把已经进入城市的人口疏散回农村,使城市人口大幅减少。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调整市镇建制的决定。1963年,又相继颁布了新的市镇设置标准。到1965年,全国城镇人口为8916万人,比1960年减少了3000多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12.3%。全国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减少为169座,比1957年还少7座,城市数为负增长。“一五”期间设立的一些城市退回到建制镇,如榆次、侯马、朝阳、公主岭、湖州、嘉兴、绍兴、常熟、聊城、临沂、菏泽、平顶山、郴州、岳阳、冷水滩、娄底、冷水江、惠州、肇庆、潮州、北海、凭祥、安顺、都匀、汉中、白银、吴忠、青铜峡、哈密等。同时,一些地级市降为县级市。从1958年至1965年是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大起大落、不稳定发展的阶段。

(三)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破坏了中国社会的正常秩序,城市发展陷入停滞不前状态。学校停课,机关“闹革命”,干部、专业人员、青年学生乃至城市居民在“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下,都被动员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期间,老城市无力发展,新市建设很少。但在备战备荒方针的指导下,却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人为地限制了城市发展,用降低城市生活水平去向更低的小农经济生活水平看齐,实际上是走城市乡村化道路。据有关部门统计,1968—1970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机关干部下乡达2000多万人。1965—1978年的“三线”建设,大批沿海城市工厂迁往京广线以西约1000公里的范围,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豫西、湘西和鄂西的广大山区,工厂采取“靠山、分散、隐蔽”甚至“进洞”的政策。10年中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年平均递增1.3%,累计新设城市21座,撤销城市1座,合并城市1座。到1977年,全国城市仅有190座,11年新增城市仅19座。

(四)复苏和稳定发展阶段(1978—1997年)

1978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路线以及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错误指导思想,实行改革开放新国策,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一系列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的推出与贯彻落实,城乡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国城市发展走出了倒退和停滞的低谷,进入了复苏和稳定发展的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座增至1985年的324座,年均增加18.7座,特别是1986年以后,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到1994年城市数量增至622座。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座,50万人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42座,20万人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有173座,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有375座,年均增长33座。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以后,明确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开始发挥出更大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业生产领域。城乡经济有了更快的发展。加之新的设市标准扩大了非农业人口的范围,设市模式以镇设市改为撤县设市为主,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到1997年城市数量增加到668座。

(五)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以后)

1998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33.35%,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城镇人口达到5.7706亿人,城市化率提高到43.9%(其中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因素)。2008年,城镇人口已超过6亿,城市化率达到45.7%。由于有些大城市撤市(县)设区,城市总量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但是城市规模却有较大的扩展。2008年,全国城市总数为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之后15年仍将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据预测,中国未来城市化率平均年增长速度为0.8个百分点。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如果届时全国总人口达到14.7亿,城镇人口将是8.4亿,农村人口为6.3亿。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人口历来是流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少城市就是移民城市。比如,上海过去比较多的是宁波人、苏北人,真正的本地人没有多少;深圳绝大多数是外地移民;北京外来人口也超过二分之一。实际上,新中国建立初期,人口也是自由流动的,直到1958年开始,才用户口把人口流动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发展主要就是靠人口、人才的流动。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六十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科学、持续、合理、统筹、兼顾,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同类推荐
  •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本书第一编简介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第二编阐述幼儿的认知和言语的发展;第三编概述幼儿的情绪和意志的发展;第四编介绍幼儿的个性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编结合发展,介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 美容营养学教程

    美容营养学教程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光滑润泽,富有朝气,体形矫健优美,渴望延缓衰老,而要做到这些,只有从改善营养,改良肌肤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着手,才能彻底地美化肌肤,健美形体,焕发青春的活力。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是人体健康和颜面美容所必需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因此,全面合理地从食物中摄取平衡的营养,是美容健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本书编写方法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与方法结合,传统管理与新的经验结合,目的是帮助商业经理掌握较深厚的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功底。因此,本书不仅辅导应试,还是商业经理和其他商业干部的日常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包括各种业余大学)商业专业学生的辅助读物。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成语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柳林中的风声

    柳林中的风声

    当在雪地里冷得直打哆嗦的鼹鼠和水鼠终于进到獾先生舒适的家,钻进带着肥皂香味的被窝;当他们第二天起床看见餐桌旁吃着荞麦粥的两只小刺猬时,当癞蛤蟆先生跳上令他心弛神往的那辆豪华汽车,“轰隆”一声发动引擎,然后扬长而去的那一刻。我们听着故事的眼睛都会迸出光芒,几乎想立刻跳进那个童话世界。《柳林风声》不仅带读者经历动物主角们随着季节变化的生活故事,还生动地刻画了柳林中萦绕的友谊与温情。
热门推荐
  • 唐代宫廷史(下)

    唐代宫廷史(下)

    本书以时间顺序为纲,以唐代各位皇帝为中心,依次记述了其在位期间的活动情况,详细记录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关系,以及围绕着皇位继承权而形成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关唐代的宫廷典制及相关礼仪等专题性的内容,分别插在各章中进行介绍。
  • 盗墓夜潭

    盗墓夜潭

    哑家沟坟圈子有条河套,很多年前总有人跳河自杀,虽然河水不深也不急,但是人掉进去就上不来了。更为怪异的是尸体被打捞上来后发现身上都有严重灼伤的痕迹,像似在水中被火烧死的!一次盗墓,身中千年蛊毒。进墓容易出墓难,不信你试试!
  • 怪谭ABC

    怪谭ABC

    我——艾克,《怪谭ABC》副主编,自封博物学家,民俗学家,号称门门略懂,其实样样不精。我的怪异经历蛮多,倒是颇为符合我的怪谭杂志主编身份。曾有一段冒险经历还记入了一本叫《倪妹魍魉》的科幻小说中。现在又一个新的冒险故事《黑洞敢死队》掀开了扉页,咳咳,不过,故事是从一家精神病院展开的……
  • 楚梦瑶的霸道王

    楚梦瑶的霸道王

    如果没有父亲对母亲的背叛,楚梦瑶这个如诗如梦的公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遇到那个恶霸男,他们本就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所以这就注定是一场你追我跑的马拉松爱情。可是我们的男主并不如此认为,就他而言,遇到楚梦瑶她的人生才有了色彩,无论如何,这个女人都是他的,谁也阻止不了这份深入骨髓的爱!
  • 唯有阳光与你不可辜负

    唯有阳光与你不可辜负

    三个人走,总有一个要退出,你只知道自己很累,可曾想过有人和你一样,为这段感情修补,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笑无知,地球是圆的,趁地球还年轻,还能转动,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当一切都回到原点,可能结局会不一样,因为唯有阳光与你不可辜负。
  • 昭忠录

    昭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暗里的死亡

    黑暗里的死亡

    本是无忧无虑的学生,因为一次出游而跌落下无尽的深渊,一个,一个面目狰狞的冤魂,恶灵缠身。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却在最耀眼的时候而悲惨落幕。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抗争。但是死神会就此放过他们吗?一切,都是未知......
  • 小儿初生诸疾门

    小儿初生诸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尘虐

    红尘虐

    “长发断落,缁衣穿身,流下最后一滴红尘泪。禹瑛已去,更名勿念。”可勿念真的就能无念吗?寄身渡生庵的勿念,在一次任务中,被师门选去做卧底,与其同行的,还有简怡、舒静、善慈、德景。五朵金花在渡生庵闭关修炼数年,准备再步红尘,完成师门使命。可红尘是一个色彩缤纷又充满着诱惑的世界,五人能摒开杂念顺利完成任务吗?被分配到伤心地的勿念,又能否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顺利走过这道坎;简怡辗转多地,又会发现什么惊人秘密;舒静又能否不忘初心,坚持如一;善慈能否在此次重任中有所突破,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德景,是不是又可以在这乱世红尘中改掉自己的小性子,还是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改变?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