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4700000039

第39章 孙膑对秦国的好处

这一日,秦孝公接嬴虔报喜,听说了魏国大捷。匆匆带着上将军嬴虔到飞虎令府。

刘榛率众到府门迎接。走入一进,便看见院子正中树了一块高大的青石碑。下书永护秦国四个红色大字。从顶往下,刻了十余排名字。秦孝公抬头看去,第一人名为秦汉。

秦孝公问:“秦汉何人?”

刘榛答:“秦汉是无名无姓,为护秦国而捐躯的老秦人。前些时候,也有一名秦汉,舍弃自身,救了本令等十余人性命。”

秦孝公知道刘榛说的定是前些时候破六国谋秦之事。秦孝公没想到的是,飞虎令亲自出马居然还遇到了如此艰险,不由心惊。再往下看,是一白姓之人,应当就是因颁令使者被杀,飞虎营骑兵被辱而气毙的白老了。再后面的人名虽不认识,但看十二个,想必就是那飞虎营骑兵。秦孝公朝石碑深深执礼:“秦国上下,永不敢忘。”

众人随着秦孝公敬拜,齐声:“永不敢忘。”

到鸟瞰堂外,众人就都散去了。刘榛带着秦孝公与上将军嬴虔两人走入鸟瞰堂后关上了大门。秦孝公是第一次来,但等不及看鸟瞰堂内景,秦孝公便执礼:“飞虎令果真神机妙算。魏国已几欲灭赵。本公此行,是请飞虎令为本公解惑。”

刘榛道:“那待本令从头说起。庞涓野心,求能一统天下,流芳百世。庞涓视才华更众的孙膑为大患。邀孙膑入魏,不过是想掌握其中。魏王不解其意欲封孙膑为上大夫。庞涓只能陷害致膑刑。本令救了孙膑,经赵送至齐。庞涓放在赵国和齐国专查孙膑的探子已被飞虎令府抓获,回给魏国庞涓的消息都是按本令意图派的。庞涓得知孙膑去了赵,还试图受赵王封赏。庞涓明知,孙膑必定会竭尽所能,誓报此仇。于是急不可耐,急除后患。而魏王始终蔑视秦国,一心只求一统三晋,此念一拍即合。赵国依约谋秦,正是魏国可趁之机。伐赵必早于六国二次谋秦公约之前。”

秦孝公小心提问:“万一庞涓不动,又该如何?”

刘榛道:“此乃庞涓天性所致。若非如此,庞涓也当初不会膑刑孙膑了。即使庞涓真的变性,忍隐不动,本令也会飞书魏王,赵侯已秘密授印孙膑,其意图魏。即时,魏王也会令庞涓先下手为强,发兵伐赵。”

秦孝公赞道:“好。请飞虎令为本公解读后续。”

刘榛道:“魏国必败。秦公尽可安心。”

秦孝公不得不反问:“赵国几近灭国啊,飞虎令。”

刘榛道:“庞涓只道孙膑在赵,将赵军视作了孙膑,步步为营,扎实有序。魏国败就败在,孙膑其实在齐。齐国绝不会坐视魏国灭赵,非为赵,只为若魏吞赵,韩覆灭在即。即时三晋一统,齐不能挡。孙膑兵家在庞涓之上,又能占得先机,这背后一刀,只怕庞涓难挡。”

秦孝公道:“本公还有一忧,想请飞虎令解惑。”

刘榛道:“秦公可是怕到时灭了燕军,吓退韩军。而楚国三十万大军依旧来攻,秦国如何挡?”

秦孝公大喜:“正是。飞虎令既已知本公心意,那本公应该是多虑了。”

刘榛道:“秦公,本令方才已为你解说魏赵齐三国情势。你要置身其中,才能领略其中的奇妙无穷啊。”

上将军嬴虔顿时领悟,拍着大腿:“飞虎令所言极是,果是奇妙啊。”

秦孝公奇道:“兄长明白了么?请兄长来解惑。”

上将军嬴虔道:“我是这么想的,请飞虎令指教。魏赵齐三国打成一团,飞虎令说魏国必败,那就是三败俱伤的局面。此战后,楚国就是天下最强。不战秦国就做到了天下最强,已经达到了楚王的心愿。楚王哪里还愿意冒着兵败的危险来单挑秦国,毕竟秦楚两国不是世仇。兵家胜败都是常事,万一兵败,魏国就重新强过了楚国,连那齐国也极有可能会比楚更强,这个风险楚王是绝不愿意去冒的。”

刘榛点头:“上将军说的十之八九了。本令要说的是孙膑。救赵对孙膑来说只是小事,膑刑之耻,孙膑一定会盯住庞涓和他的二十万大军。本令深信,孙膑必会竭尽全力,别说这二十万大军,就是庞涓自身都已是危矣。此战后,楚国定能完全超越魏国一举登上七大国之巅。上将军若能一战灭燕军八万,山东六国对秦军战力必然惶恐不安,捉摸不透。而楚国对三十万大军能否拿下秦国就狐疑不决。秦公,若你置身楚王,该如何决断?”

秦孝公想了想:“本公明白了,即便能灭秦,楚国军力也是大损,到时楚国唯我独尊的局面又变成了楚魏齐三国鼎立,而且楚国与魏齐两国又是相邻,今后将是长期不得安生。况且吞并了秦国后,楚国版图巨大,战线延伸,首尾难顾,今后是要防其余五国永不得安宁的艰险情势,还不如就此坐稳了霸主来的合算。”

刘榛道:“正是如此,秦公莫怕。就算楚王坚持应诺,楚国的局面可不是楚王能一言九鼎的。到时必定是反对汹涌,楚国无法起兵。”

秦孝公喜不自禁,又想起刘榛对孙膑的信心,觉得有些可惜:“好个孙膑,只是可惜最后还是归了齐国。”

刘榛道:“秦公对孙膑还是念念不忘么?秦国势弱,兵家不是眼下的强国之策,卫鞅变法强国还要多年才能见成效。秦齐之间相隔万里,五十年内无战事。孙膑可活不了那么久。孙膑在齐国,对秦国的好处还在后头,秦公日后会慢慢领会的。”

秦孝公只能道:“惭愧,惭愧。”

同类推荐
  • 大秦飞虎

    大秦飞虎

    对只身入秦变法的法家至尊卫鞅,表示由衷的敬意。从卫鞅变法开始到卫鞅五马分尸,换一个角度诠释这段历史。不是穿越,也不搞笑,努力让你感觉到一些热血沸腾之后的快感。如果我做到了,请你留下足迹。
  • 核舟之记

    核舟之记

    明熹宗时分,微雕大师王叔远雕桃核舟,不知所踪;明朝末时,散文大师魏学洢著核舟记,流传至今;今有文学大师林夕,九寻核舟,历千辛,经万苦,终得宝物,却不料遭人偷袭,情急之下,口吞核舟,霎时异变突生,睁眼时,已是宋初......
  • 元代宫廷史

    元代宫廷史

    本书介绍了大蒙古国时期的蒙古宫廷、元世祖时期的蒙古宫廷、元成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武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仁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英宗时期的蒙古宫廷等元代的宫廷史料。
  • 镖扬天下

    镖扬天下

    柳飞,一个现代的特种队长,重生在一个镖师的家庭,但他的老爹与当今圣上、宰相有着说不出的友谊,,看我们的柳飞如何玩转镖场,震镖界、抗倭寇、北击突厥扬我大楚国威、声名海外。。。。。。
  • 中国皇帝全传

    中国皇帝全传

    本书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以史实为主,以政事为主,兼涉轶闻、生活,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
热门推荐
  • 庸医鬼妃:王爷宠妻无限度

    庸医鬼妃:王爷宠妻无限度

    风光无限好,来玩穿越好不好。穿越不要紧,一穿穿到粪坑里。可是谁能告诉她穿越到粪坑里是几个意思,还有她被世人称为鬼女,她貌美如花,怎么就成了鬼女,镜子一照,呃——好吧!她承认现在的容貌确实长得惊悚。不过长得如此惊悚的人,怎么还有人要,还是太后赐婚,她不嫁好不好!太后赐婚,她拒婚,被打入大牢。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白,却遭到别人拒绝。大婚当日,新郎未来,与鸭拜堂。第二天便传出,新郎却在花楼度过一夜,她却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她穿越而来,可不是来受委屈的,一手医术,世人惊叹,王爷后悔,对不起,我已嫁人!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亲爱的我们恋爱吧

    亲爱的我们恋爱吧

    他们的遇见很意外,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吧?而另一个是暗恋着她很久很久的青梅竹马,最后的离开是因为爱着。她的爸爸是因为他的任性所牺牲,他自责,内疚。他们的爱情还没有没未来?她,不是她亲生女儿?她到底是谁?怎么会突然出现个爸爸?事情到底是怎样的?
  • 淞隐漫录

    淞隐漫录

    本书是近代风行一时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韬,本书就是他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惊可谔之事,藉以抒写平日牢骚郁结的作品。书的内容相当广泛,笔致全学《聊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描写生动细腻,字里行间,常带感情,读来娓娓动人。
  • 神之音风之陵

    神之音风之陵

    她以为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其实并不是。她以为她会和他一生相守,然而并不会。伴着使命出生,能否就此逃脱?还是继续沉沦?
  • 地产大亨

    地产大亨

    重生回到十年前,再也不做窝囊废!携美共创业,做个多金王,当事业处于悬崖边,随时坠落万丈深渊!他费尽心机,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 六如居士画谱

    六如居士画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桃花劫之倾世恋

    桃花劫之倾世恋

    她是沈家之案的幸存者。身负家人期望,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过为报灭门之仇。一路荆棘,渐行渐远之际,才发现已深陷阴谋之中。他是雁国韬光养晦的王爷,奉旨缉拿沈家一门的人。多番恩怨纠葛,误会羁绊,暮然回首才发觉一切早已千帆过尽。他是身份扑朔迷离的雪玉公子,誓言江山美人必可兼得。前路茫茫,峰回路转,只为寻找世间双全之法。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待到拨云见日,谁才是那隐藏最深之人?浮华尘世,时过境迁,谁又是谁的结局?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