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600000003

第3章 壹 灭金之战(2)

蒙古大军三峰山之战大获全胜之后,由于天气酷热难耐,拖雷准备撤军回师蒙古,就在这个时候窝阔台突然派来了信使,说窝阔台大汗已经病得不行了,让拖雷赶快前去相见,有遗嘱要交代,去晚了恐怕连面都见不到了。拖雷只好带上十几名亲随卫兵,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前往窝阔台大营。当拖雷见到窝阔台的时候,窝阔台躺在病榻上装作已经奄奄一息,见到拖雷,努力支撑着身体坐起来,然后让其他人都离开大帐,说有话要单独对拖雷讲。众人离开后,窝阔台又故作动情地对拖雷道:“兄弟手足情深,我死了以后你要继承我的汗位,继续把蒙古领导好。”拖雷自从把汗位交还给窝阔台后,就已经决定不再争夺汗位,听见窝阔台这样说,就婉言推辞,并让窝阔台好好养病,自己在窝阔台身边照顾,直到他病好了再走。拖雷从窝阔台的帐中走出,乌图哈喇就找到拖雷,对拖雷说:“大汗的病是上天在惩罚蒙古人的杀戮,只要有大汗的亲人代替大汗去死,大汗的病就会好了。”

拖雷听到巫师的话,一下子就明白了,今天自己必须代替窝阔台去死,他也明白窝阔台其实是在装病,目的就是要趁机除掉自己,但是自己孤身前来,手下只有十几人,大军又远在千里之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死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又走回窝阔台的帐中,对窝阔台道:“就让我代替兄长去死吧,但是兄长要善待我的家人。”虽然这正中了窝阔台的下怀,但是窝阔台却假惺惺地对拖雷说:“弟不要代我,你我手足情深,我不忍心看着你为我去死啊。”说完硬挤出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拖雷知道,这一切窝阔台早就安排好了,就把王公贵族都叫入窝阔台的帐中,对众人说:“上天让我代兄长去死,为了我们蒙古人的大汗,我决定自己接受上天的惩罚。”说完让乌图哈喇拿来早已经准备好的毒药符水,一饮而尽,喝完符水拖雷就气绝身亡了。躺在病榻上的窝阔台见拖雷已死,就佯装病势减轻爬起来扑到拖雷身上大哭。

窝阔台除掉拖雷的计划就这样在拖雷的“配合”之下完美地实现了。为了不留千古骂名,他在拖雷死后优待拖雷的家人,以此掩盖自己的罪恶。

中华帝国的转折

1233年,理崇绍定六年正月,南宋朝野上下正沉浸在过年的喜气之中,突然一份急报打破了平静与祥和。

原来是窝阔台觉得,单纯依靠蒙古的力量,很难将金国的残余势力彻底剿灭,于是1232年12月,蒙古遣汉人王檝来到京湖,商议宋蒙联合夹击金朝之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急忙把这个情况上报给了朝廷。南宋理宗赵昀阅毕史嵩之的奏折,不觉思绪万千,心潮起伏。当晚宋理宗赵昀一夜未眠,辗转反侧,忧思不断,流泪至天明。

当时的南宋虽然表面看起来富庶繁华,实则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宋朝对藩邦的软弱由来已久。云南被大理所占,西藏被吐蕃所夺,金国攻其前,西夏扼其后。金国给宋朝的国书叫“诏谕”,宋朝皇帝见了金国使者要起立;每年给金国三十万两白银,举国称臣来维持和平。可以说两宋时期宋朝君民饱受了外族入侵之苦,经历了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

宋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与科学虽然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军事方面却是历代最弱,版图也是历代最小的。纵观中国历史,两宋始终与少数民族政权纠缠不清,连年征战而少有喘息之机。

早在上古时期,游牧民族就企图与炎黄二帝逐鹿中原。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又出现了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等多个强大的少数民族部落。虽然当时中国四分五裂,但是对付这些“蛮夷之邦”却显得游刃有余。

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华夏,修建万里长城,彻底将其他种族拒之国门之外,确保了中华帝国的安宁。随后的大汉王朝进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的强盛,此段历史是中华帝国的黄金时代中的黄金时代,国力空前强盛,疆域空前辽阔,势力远达中亚。

大汉王朝对外政策极其强硬,显赫一时的匈奴被汉武帝打得疾于奔命,分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入居内地,后来逐渐和汉民族融合;北匈奴在汉武帝大规模攻击之下,兵败西遁,被迫西迁。越过茫茫的中亚草原。几个世纪后匈奴人在大单于阿提拉的率领下横扫了欧洲,令欧洲一直引以自豪的罗马人蒙羞,使日耳曼人丧胆,他们在欧洲建立了独立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匈牙利。

西迁的匈奴人将日耳曼蛮族赶出丛林。向西突进的匈奴的铁骑和日耳曼强悍的入侵引发了欧洲的巨大动荡,使显赫一时的西罗马帝国走向分裂、衰弱,直至灭亡。

中国另一个强悍的王朝出现在公元7世纪,唐朝的建立使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的极盛时期,“贞观之治”使中华帝国步入一个辉煌的时代,中华文明成为当时世界竞相效仿的榜样,“唐人”从那时起几乎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

强大的唐帝国对外政策依然强硬,与匈奴同样强大的突厥,也摆脱不了被消灭的命运。但是突厥人的分布更加广泛。被唐朝击败的突厥人,其中一个分支在其首领奥斯曼的率领下,夺取拜占庭,消灭了东罗马帝国,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可以说是土耳其人的祖先。另一部分则分布在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遍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宋代,中国封建经济进一步蓬勃发展。从960年至1100年,中国人口从占世界的23%激增到31%,后进一步增加到32%,国民生产总值也远远超过了唐朝,新技术层出不穷。宋朝的赋税收入在中国古代是最高的,人民生活也非常富足,司马光曾经这样慨叹:“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有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守城门的士兵。

宋代的科学文化非常发达,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其他各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在宋朝完成的,即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宋代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儒学的复兴与理学的产生,重儒轻商之风盛行,再加上边事繁多,战乱不断,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扼杀于摇篮之中。

到了北宋,中国出现了沧桑巨变,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入侵,中国开始了由盛入衰的转折!昔日的泱泱大国威风不再,变成了少数民族竞相抢夺的一块肥肉。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转折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大宋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处于下风,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自身的先天不足。这便是先前燕云十六州的割让。所谓燕云十六州,其所辖的土地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二百公里,全部面积差不多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它们是:幽州,即今日的北京,当时称为燕京,又是辽帝国的南京;蓟州,即今日的天津蓟县;灜州,即今日河北的河间;莫州,即今日河北任丘;涿州,今日河北涿县;檀州,今日北京密云;顺州,今日北京顺义;新州,今日河北涿鹿;妫州,今日河北怀来;儒州,今日北京延庆;武州,今日河北宣化;云州,今日山西大同;应州,今日山西应县;寰州,今日山西寰清;朔州,今日山西朔县;蔚州,今日河北蔚县。燕云十六州包括了今天北京、天津、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大同周围的大部分土地。

公元936年,也就是辽太宗天显十一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后唐自立,他以割让长城以南的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请求塞外的契丹施以援手。契丹的太宗皇帝耶律德光大喜,不惜御驾亲征,帮助石敬瑭打败了后唐军队。随后,契丹皇帝册封石敬瑭为中国皇帝,国号后晋。当时,时年四十七岁的石敬瑭为了表达自己感激涕零的心情,主动拜认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岁、时年三十七岁的太宗耶律德光为“父”,自称为“儿”。大约是不如此作为,心里就实在过意不去,并立即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石敬瑭的行为,给“儿皇帝”这个词,找到了一个准确的定义与出处。不多久北汉也臣服于辽,则称“侄皇帝”。此后若不是赵匡胤迅速统一天下,还说不定几人称儿几人称孙。在整个世界历史上,这大概是绝无仅有,从此中国又多了一种为人之道——“装孙子”。

燕云十六州的并入,使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河北和山西北部,由于它实际上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部、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这一地区的丧失,使秦朝以来一直作为中原地区外围屏障的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

很多人藐视长城,说它基本是废物,浪费国力,作用很小。事实是,宋朝是唯一的一个汉人建立的没有长城保护的王朝,下场就是惨遭外族蹂躏,直至奄奄一息。宋朝军队多,金钱多,科技先进,又有长江黄河天险,最后仍然抵御不了北方游牧民族,没有长城作为外围屏障,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到了明代,满清在关外苦战数十载而未能进入中原,但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之后,转瞬间中国便尽数落入满人之手,可见整个封建社会,长城都是汉民族抵御外敌的门户。

宋太祖赵匡胤完全了解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北宋建国之初,太祖就有收回燕云十六州之意,为此他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封桩库”,其职能就是从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盈余存储起来,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专项资金,由赵匡胤亲自掌管。到公元975年前后,宋朝已经基本平定了南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只可惜宋太祖赵匡胤四十九岁便英年早逝了,否则也许中国的历史会被改写。

太宗赵光义在继位第四年的六月,即发动了以“伐幽蓟”为主要目标的征辽战争,然而此次战役却以宋朝大败而告终。但是,六年后,986年(雍熙三年)正月又北伐,虽然又一次大败而归,却显示了太宗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决心。

然而由于燕云十六州始终无法收复,致使整个中原地带门户大开,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从重新划定的边防第一线,到当时的北宋首都汴梁八百里平川,没有任何一个关隘和险要之地可以阻挡少数民族骑兵的冲击,从此汉民族对外完全丧失了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和主动权。昔日傲视天下的东方巨龙,变成了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

另一方面,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将兵权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以“杯酒释兵权”的高超政治手段,解除了手下一些大将的军权。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采用以文制武、“右文左武”的政策,压制、猜忌、防范各级将帅。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子孙沿用,三军统帅常常是个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

赵匡胤靠着手中的军权夺得天下后,意识到应该改变唐末和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的局面。可惜矫枉过正,一方面宋太祖将地方军政大权分开,地方官牵制节度使;驻扎在外的军队,每隔几年就要到京城换防,造成边防军队“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兵变,但却大大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虽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超过盛唐一倍有余,但是军队的战斗力极低。首先由于宋朝军队编制问题,加上当时的富裕造成民众贪图享乐,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其次由于产马地都被外族控制,造成宋军战马奇缺。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争之王,所以没有骑兵的宋军总是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风雨飘摇话南宋

虽然宋朝有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和精忠报国的岳家军,但他们最终都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轻而易举深入宋境,攻至宋都城汴梁近地澶州(今河南濮阳)。后宋军虽胜,但真宗还是不得不于次年初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宋朝每年向辽国贡献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虽然它为宋辽两国换来了近一百二十年的和平,但这让杨家众将几代的抛洒的热血付诸东流。

宋朝一面对辽国姑息退让,一面又采取以夷制夷的手段。宋徽宗见金国初兴,国力昌盛,借辽金战争爆发之机,遣马超、马扩父子出使金国,与金订下海上之盟,相约夹击辽国,事成之后,幽云十六州由北宋收回。

金国虚与委蛇,表面答应了北宋的请求,但在与宋联合灭辽过程中,洞知宋朝朝政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遂对北宋产生野心,就在灭辽的同一年,即1125年(徽宗宣和七年)冬,金兵分兵两路大举南下侵宋,12月金兵攻占燕京等地。1126年金军又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同类推荐
  • 回到南宋当军阀

    回到南宋当军阀

    武技卓越的青年,穿越到奸臣当道,昏君执政的风雨飘摇的国难拾起,。面临国土沦丧,国难当头之际,他奋起驱鞑虏,除外寇,雄霸中原。
  • 三国之望子成龙

    三国之望子成龙

    一个重度穿越综合症患者侥幸穿越到东汉末,孜然一身的情况下他为了活命成为了佃农,无意中露出了值得拉拢的本钱,成功与徐州一个世家联姻,从此慢慢走上了帝王之路。都说望子成龙,父母不给儿子大好基础搞好教育,再聪明的儿子都能被搞废了。身为张铭贴身编辑的南华老仙就对他说:你可是责任重大,就别指望能够提前退休了。尽情演出吧!张铭反驳:凭什么我要给你们当猴子一样欣赏?!南华笑道:让你来到这个时代,让你人生重新来过的我们,也就等于是你的父母,父母望子成龙,有错吗?有错吗?好像没错吧?某个被忽悠的人点了点头。
  • 半劫沟只有一半是天堂

    半劫沟只有一半是天堂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却拥有一个有着神奇历史传说的水塘。一个沟底埋藏的半部历史,却也见证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演绎着无耻和荒唐与伟大和光荣的搏杀。体内膨涨的恶性,催生着恶魔的疯狂。荒淫无耻的行径,把自己的欢乐,根植于别人痛苦的沃野之上,最后,终将导致众叛亲离的下场。只因过早的将一只脚踏入了半劫沟,而跌进了地狱之门。而那一群为着民族大义而牺牲的真正的灵魂,却把自己的血迹,铸就了通向天堂之路的阶梯。历史见证着,半劫沟只有一半儿是天堂。
  •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仁义江山是一本在三国演义基础上写的小说,主要写的是三国演义没有写清楚或者写的不完整的部分,经过重新演义而成。不篡改,不穿越,没有情爱,没有宫廷,风格依旧义字当头。以为作者认为小说本身而言,经典的就是最好的。在这本书里将同样以黄巾起义开头,一直讲到三国归晋。作为补充肯定就不会与原著雷同,当然三大战役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悬疑如:张角的天书,郭嘉之死,孙策之死,庞统之死,关羽,诸葛亮之死将是本书重点部分。第一次写手生,只是心中有一些好玩的想法,写出来给大家分享,还有小说就是小说,历史问题留给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去做就行了,如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 商周风云录

    商周风云录

    商朝末年,执掌天地的两位圣君,阳仪、阴仪,转世轮回为昔日大荒东夷九族后氏一脉的少年英雄后非和西岐圣主武王姬发的兄长伯邑考。十八年后两位正神的元神苏醒,恰逢商纣帝辛受千年九尾狐迷惑逆反人伦残暴苍生。两仪圣君辗转九州布道天下,神兵仙器玄妙绝伦,经过多番磨难与战火的洗涤,敖然而立于天地人三界,成为神、人、魔、妖、兽五族无可厚非得修真首领,四象八神诸多修真高手,纷纷拜服之后与其成为挚友协助武王姬发征讨朝歌,大商天下岌岌可危风雨飘摇,虽有闻仲武庚等能臣良将,但天意使然,大周当兴。——本书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历史,意欲封神试比高,值得期待——
热门推荐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现代职场中流行一种通病——找借口。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借口:“本来我不会迟到的,如果不是堵车。”“那个客户太难缠了,我很难使他满意。”“我要下班了,明天再说吧。”“我已经尽力了,最后没做好不能怪我一个人。”“经理没说清楚……”
  • 妖颜倾天:绝色倾城

    妖颜倾天:绝色倾城

    前世今生,她为爱付出所有,不计后果,为了爱,她偷红线,改姻缘,只为能与他一世相守。爱情是什么?真正的爱情是生死与共,三生三世,他们无怨无悔,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与对方多呆一秒,多望一眼!只为那一句“我是你三生的好夫君,你是我三世不离不弃的妻”,风起云卷,那缠绕在一起的银发,就如同他们的心,交错相依!
  • 仙桃传

    仙桃传

    一个商人因为喜欢探险,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到达昆仑山之巅。寻找失落的桃花林。可是,却遭遇天降神雷,劈开了一道通往一处人间仙境的幽谷之处。却不知这片桃林竟是西王母种植的蟠桃。死后的许绍期被蟠桃的受精花粉沾染到了。而蟠桃与许绍期的灵魂链接了。西王母下罪青鸟守桃花林失职。让青鸟将许绍期的灵魂扔进无尽深渊之后。自己进入人间,饱尝轮回之苦。而许邵期经过漫长的空间游荡,灵魂竟然接触到了许多神秘诡谲的功法还有记忆。最后来到了天元大陆。一段波澜壮阔的世界即将打开。脑海里的蟠桃树竟然悄然生根发芽。从此一个名叫桃仙的声音一直回荡在许绍期的脑海中,为他分忧解难。
  • 刻在玉上的流年

    刻在玉上的流年

    贫家孤女萧遇和富家女李瑾因有着看似笃定的友情,莫名出现的出走乌龙少年怎会如此的心细如丝,富家公子眉间淡然的哀伤为何成长为倔强的反叛,青涩的暗恋,执着的思恋,兄长与恋人的徘徊,终究只有那一个注定的归宿——玉石上的故事,琉璃般的光彩,只有你能保有我的幸运.
  • 蒙鞑备录

    蒙鞑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墨社

    灵墨社

    如果,我没有看那本校刊,事情会怎样?——就不会去给文学社提建议,就不会遇见文学社社长,就不会闹得让文学社社长辞职,就不会内疚,就不会突发奇想自己去建一个社……——不过,如果不这样,我的高中生活,会多几分遗憾呢……
  • 绝爱之来生我还爱你

    绝爱之来生我还爱你

    苏夏和安蓝隔着机场的透明玻璃对视着,苏夏眼里盛满了泪水,安蓝始终静静的看着苏夏,用口形无声的说着,我爱你
  • 佣兵成相

    佣兵成相

    她,现代首席佣兵,狠戾无情,出手毒辣,凶名为各国特种军官所知,当生命走到尽头时,人生亦是就此重谱。他,凤朝重臣,却功高盖主,为帝王忌。一朝红颜内敛,官服披就,她与他生命就此纠缠。爱,可以粗茶淡饭,亦可以坐拥天下···她,从来不知道,这样的自己是如何能令得他的目光停驻,只是,当习惯了那个人的守候后,自己是否还能承受得了所谓的生离死别!*****************************************************************厚着脸皮各种求!!喵喵~~~
  • 拐来的麻烦儿

    拐来的麻烦儿

    传说黄帝巡狩,至海滨而得白泽神兽。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故帝令图写之,以示天下。传说当今国泰民安,圣天子在位,白泽幻化人身入世,就成了一美绝人寰的孩童。传说和现实的差异就在……花玥薄唇轻勾,冷笑森森,格格咬牙道:神兽?你才神兽,你全家都神兽……本文先松后紧,性子急的,可以从十五章看起。相信你看到后面,会越来越有味的。本文虽有波折,走的却是温馨路线,若遇问题请有点耐心。
  • 势在必得:追你不打烊

    势在必得:追你不打烊

    女:怦然心动一眼爱上你男:不知何时你已住心底“我喜欢你。”第一次面对面的站在一起沐子晴表白了,而对面作为男主角的沈瑾却面无表情,甚至可以从他的瞳孔中看出一丝丝厌恶。“沈瑾我喜欢你。”这是沐子晴第二次表白。沐子晴满心忐忑的等着沈瑾的回答,而沈瑾只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就走了。“做我男朋友吧!”沐子晴鼓起勇气再一次表白。对面的男子依然波澜不惊,沐子晴真的有点泄气了,有些委屈的朝着沈瑾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你的答案了。”说完有点悲伤的转身要走,可只在一瞬间却被人抱在怀里。低沉魅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真的知道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