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5900000012

第12章 万里王程三峡外(1)

◎三峡流泉几千里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飕飕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三峡》

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结合得相对完美的文化场所。余秋雨先生在国外时,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他,中国哪里最值得去?只说一个。余秋雨先生说:“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据古人类学家研究,早在距今两百多万年以前,三峡地区就已经有了人类祖先的遗迹。巫山大庙区龙骨坡发现的三峡人类化石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这一发现充分证明了三峡地区是亚洲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长江三峡流淌着、充斥着诗的韵律:神奇秀美的大宁河,从巫溪到巫山,将山民的祈盼溶入河流,把一串串精巧的故事讲述给长江。位于巫山县城东约十五公里处的大江北岸有座神女峰,又叫望霞峰,是巫山十二峰之一。因为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娉婷婀娜、美丽动人的少女,所以叫做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峰顶云烟缭绕,那人形石柱就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更显得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朝霞的是她,最后一个送走绚丽晚霞的也是她,所以又叫“望霞峰”。

巫山十二峰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楚楚动人,其中以神女峰最为著名。这里有着宋玉“神女赋”中楚襄王和神女幽会的故事,神女瑶姬下凡帮助大禹治水的传说;那酷似少女之巧石倩立峰侧,使得神女峰独领风骚千年。历代文人骚客为此峰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以作赞颂。1956年6月,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如果将三峡的汹涌奇险比作力量、阳刚、激情,那么神女峰的宁谧与传说则带着神秘的美好陪伴着这力量、这阳刚、这激情。无以为报,三峡唯有以湍急的浪和呼啸的风作为无言的酬谢。正巧李白等诗人正执著游吟,游走于险山恶水间,找寻不同形式的美。神女峰的美好和独耸千年的寂寞正被诗人以锐利的眼和澎湃的情浅浅唱出。一个虽然残破却仍停驻在整个民族心中的神话就这样被描述了出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远古之时,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就住在瑶池宫里。她在紫清阙中,跟着三元仙君学到了变化无穷的仙术,被封为云华夫人,专门负责教导仙童玉女。

但是瑶姬生性好动,根本耐不住仙宫里的寂寞生活。一天,她带着自己的侍从,偷偷离开了仙宫,来到东海。但是,当她看见大海的狂风大浪给人间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时,便离开东海向西而去。一路上,仙女们飞越崇山峻岭,阅尽了人间奇景,好不快活。哪知当她们来到云雨茫茫的巫山上空时,却发现十二条蛟龙正在兴风作浪,危害人间。瑶姬大怒,决心为民除害。于是,她按住云头,用手轻轻一指,只听惊雷滚滚,地动山摇。

等到风平浪静之后,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化作了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野、城镇,今天的四川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

为了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立即从黄河赶到长江。可是,山高水急,如何才能采用开山疏水之法呢?正当夏禹万分焦虑之时,瑶姬为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唤来童津、黄摩等六位侍臣,施展仙术,帮助夏禹疏导三峡水道,使洪水畅通东海。夏禹得知仙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想找瑶姬道谢。上得山来,只见眼前有块亭亭玉立的青石;不一会儿,青石化成一缕青烟,袅袅升起;接着又形成朵朵青云,霏霏细雨,游龙、彩凤、白鹤翱翔于山峦峡谷之间……夏禹正在纳闷儿,端庄美丽的瑶姬突然出现在他眼前。瑶姬说:“你治水有功,不过还应该懂得天地间事物变化的道理。”说着就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黄绫宝卷交到夏禹的手里。

水患虽已得到治理,但瑶姬却仍未离去,她依旧屹立在巫山之巅,为百姓驱除虎豹,为行船指点航路,为治病育种灵芝,为人间耕云播雨。年复一年,她忘记了瑶池,也忘记了自己,终于变成了这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她的侍从也都化作一座座山峰,好似一块块屏障、一名名卫士,安静地守立在神女身边。神女峰的传说,在巫山一代流传甚广,古代的巫山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心中的神女,将她尊称为“妙用真人”,还在飞凤峰山麓,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神女庙)。山腰上还有一个平台,就是神女向夏禹授黄绫宝卷的授书台。

三峡,自古就是属于真正的诗人的,直到今天也不曾改变过。余秋雨先生在《三峡》中说道:“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点燃或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庄子云:“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蜀道三千,峡路一线,历代文人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潦倒落魄,无一不向往得“至美”而成为“至人”。一叶扁舟,一双草鞋,放情三峡,得山水至乐,日夕忘归。奇伟三峡的“至美”,在文人骚客的巨腕之下,垒起了延绵千年的三峡散文风景线。从屈原的《橘颂》、宋玉的《高唐赋》、郦道元的《江水.三峡》,发轫至今,描写三峡的散文名篇便浩浩瀚瀚,流淌于文人墨客的游踪墨痕之中。历代文人巨擘,或畅游三峡,或迁谪巴楚,驾言出游,叩舷而歌,饱餐风月,回舟返棹。出则鱼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放旷于一咏一殇的自在之中,纵情于猿声如织的山水之间,捋须放歌,将无数璀璨的散文名篇,撒入散文历史的长河星空之中。仅就一代文宗欧阳修而言,他一生创作散文500多篇,其中记游三峡的散文就多达50多篇,部分手迹至今仍镌留在洞壁石碑之上,散文与万万年的三峡携游同行。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是三峡的起始点,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邻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冲,气象萧森,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是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并用以屯兵积粮。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所以他认为此乃“白龙献瑞”,并借此自号白帝,将此城命名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之山为“白帝山”。公元37年,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发兵攻蜀,公孙述不敌,战死。蜀人为纪念这位“白帝”,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庙宇,并供奉“白帝像”,这就是今天的白帝庙。而白帝庙后来之所以名声大噪,却是因为和三国英豪搭上了关系。公元222年8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兵退夔门之外,从此一病不起。临终之时,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四川奉节县的夔州城)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托孤”。约在唐代之前,白帝庙处就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先主庙与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到了明代,公孙述的塑像被毁弃,庙内代之以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的贴金塑像。自此,“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

白帝城是观看“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夔门的雄壮气势。绕至庙后,可观蜿蜒秀美的草堂河从白帝山下入江。历代著名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黄庭坚、苏东坡、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写下大量诗篇,故白帝城又有“诗城”这一美誉。

李白的七绝《早发白帝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李白写出这首诗的四年前(公元755年),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爆发了。在这次战乱中,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不得已逃往四川。后来,唐玄宗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不久,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粼起兵东下,想和唐肃宗争夺皇位。当时的李白隐居在庐山避乱,并不知晓此中情由,出于一腔报国热情,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遭到镇压,李白也因此而被牵连,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入狱,被判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第二年西行至巫山时遇赦,即从白帝城乘船返回金陵(今江苏南京)。这首诗就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他到达江陵时所作,抒发遇赦后无比欢畅的心情。

从白帝到江陵,要穿越七百里三峡。这里山势雄奇,林木葱郁,上有变幻多端的云霞烟雾,下有惊心动魄的急流险滩。然而面对这一切,归心似箭的诗人全不在意,只听闻两岸山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像在为自己夹道送行一般。本来猿声悲哀婉转,让人听来有凄凉之感,但此刻诗人并没有把猿的啼叫放在心上,反而借它来映衬出船的速度之快。这时船已如离弦之箭一般,在此起彼伏的叫声中掠过峡谷,把一道道山峦抛到身后去了。李白以58岁的年龄,流放夜郎,抛妻别子,前途未卜,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欢喜。余秋雨先生在《狼山脚下》中说过,“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也许李太白此时的心情就是这样的吧。

同类推荐
  •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研究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研究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为俄罗斯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结果,出现了一个中俄混血的族群,这个族群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俄罗斯族。如果说作为整体的欧美文化在中国已成为历史的话,那么俄罗斯文化在中国却是活态的,仍在传承和延续着。
  •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成长电影》为私人电影典藏系列之一,主要收集了一些经典电影,共收录了100部未成年电影。
  •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象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有人说: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在弥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热门推荐
  • 呆萌女,心计男

    呆萌女,心计男

    被梦困扰了六年之久的褚衍深,忽有一天发现有个小男孩儿跟自己很像,进而才知道,他,褚衍深,六年前给个小丫头算计了……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翻开本书,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
  • 修真界行脚商人

    修真界行脚商人

    家被毁,村无存,矢志报仇的易天放弃了大好的前途,成为一名行脚商人,流浪天涯,寻找仇人的踪迹,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收天传说

    收天传说

    本该天真的童年,却被告知已死百载;千难万险,只为追逐那句誓言;酸甜苦辣,全在端起的那个酒杯;通天绝地,也不及她那一眼的深情。浩海大荒、云夜苗疆、还有那无尽的未知......“既然天收不了我,那我便收天”
  • 末世纪:丧尸来袭

    末世纪:丧尸来袭

    能够在末世里幸存下来的,不是疯子,就是比丧尸更加可怕的怪物。
  • 真灵战士之五行属神

    真灵战士之五行属神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它的名字叫真灵大陆。这个大陆有真灵战士、圣灵兽、炼丹师。真灵斗气。然而,在一万年前,五个天魔被五行属神——火神、水神、土神、木神、金神五位神以自我牺牲的封印大降封印在了这个位面。一万年后,封印降松动了,五个天魔将冲破封印!而一但封印被他们冲破,那人这个位面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谁能当这救世祖?我来!欧阳嘉,我乃火神的传承者!我将和我的四个多伙伴一起守卫这个世界。
  • 开店必读

    开店必读

    本书从开店谋划术、店址选择术、店铺包装术、商品陈列术、店铺管理术、顾客招揽术等十二个方面对开店的细节进行了描述。
  • 血临九天

    血临九天

    血煞之星降世、又将会给大陆造成怎样的腥风血雨!千年前便注定的命运、不可逆转!邪愧出世、血临九天!
  • 排毒101个小窍门

    排毒101个小窍门

    研究发现,人们体内的毒素仅有20%能够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剩下的80%仍然会积存在人体内。想要排出这些顽固的毒素,仅仅依靠生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排毒。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不少人借助药物,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会在排毒的同时给身体增加一些新的毒素。其实,要摆脱毒素的困扰,只要从毒素产生的根源人手,采用科学的排毒方法,制订合理的排毒计划,就能使身体远离毒素的困扰。
  • 呆萌穿越:拐个闷骚王爷回家

    呆萌穿越:拐个闷骚王爷回家

    呆萌女主头脑简单,粗线条。第二天起床竟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奇葩父母催嫁,“人家才十六岁啊!”果断翻墙逃走,迷迷糊糊的溜进一大宅。遇上闷骚王爷,伊夏夏:“我饿了”某人奸笑道:“我有饭次”从此,呆萌搭上闷骚,“说好的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