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300000006

第6章 用宽恕打破命运的诅咒

人只会收到他所给出的一切。因为生活就像是在投掷回旋镖,人所想的、所做的、所说的,都会在一定的时候准确地反馈在他的身上。

这就是因果报应的法则,也就是梵文所说的“羯磨”。所谓“种瓜得瓜”,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举个例子。我朋友对我说过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法则。她说:“在我阿姨的身上,我尝到了因果报应。我跟我阿姨说的话,在某一天别人也对我说了同样的话。我在家里属于很不耐烦的那种。一天吃饭的时候,我阿姨想跟我说话,我不耐烦地跟她说:‘别说了,我只想安静地吃顿饭。’”

“第二天,我和一位女士一起吃午饭,我想给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就主动寻找话题,但是她却跟我说:‘别说了,我只想安静地吃顿饭。’”

我朋友的意识比较强烈,因此因果报应也来得比别人快。

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的责任就越大。清楚精神法则的人,如果他不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法则,他所承受的后果就越严重。“对主(即法则)的畏惧是智慧的开始。”如果我们能够清楚主或法则这个词,我们对圣经就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圣经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施展报应的是法则,而不是上帝。在上帝的眼中,每一个人都是完美的,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的”,因而他们拥有支配的力量。

这就是完美理想中的人,是神的思想构建而成的,它在现实中的实现需要人的认知;因为人只能成为他所预见的人,也只能获得他所预见的东西。

有一句老话:“没有观众,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们所看到的成功或失败、喜悦或悲伤,其实都是来自他自己想象的场景。那些认为孩子会生病的母亲,或者认为丈夫会成功的妻子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耶稣基督说过:“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即远离所有不愉快的情景获得自在快活)是来自知识,而所谓知识,即认识我们不知晓的法则,并遵从它。

遵从总是先于权威,遵从法则之人必将获得法则的降福。譬如像电的法则,人们只有遵从它它才能为我们服务。如果只是无知的控制它,它就只能是人的死敌。思想的法则同样如此!

举个例子。有一位个人意志很强的女士,很想拥有一所房子,而房子的主人正好是她认识的人。她经常幻想自己住在那所房子里的场景。后来,房子的主人过世了,那位女士也就搬了进去。又过了许多年,她知道了精神的法则,于是来找我:“你觉得我与房主的死有关吗?”我回答她说:“当然,你的欲望是那么强烈,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你的欲望而铺路,但是你得到了因果循环的报应。你深爱的丈夫不久之后就去世了,那所房子后来在你手上只是累赘罢了。”

但是,如果她能积极地对待真相,那个原来的主人,以及她的丈夫就不会因她的想法而死,他们都不过是因果报应法则的受害者而已。那位女士本来完全可以这样祈祷的:“全能的神,请赐予我一所根据神的权力属于我的房子,就像那所房子一样迷人。”

那样,神的选择就会在对所有人都好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她的愿望。确实,只有神的模式才是唯一安全的模式。

欲望有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应当用正确的途径来指引它,否则必将引发骚乱。

在这一切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第一步,也就是正当地要求。

人们应该要求那些根据神的权力属于他们的东西。

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案例中。如果那位女士采取另外一种态度:“如果我想要的那所房子是属于我的,我就不会错过它;但是,如果它不属于我,请赐予我一套差不多的房子吧。”这样,房子原来的主人或许就会决定搬出来。这是一种和谐的解决之道。或者她会找到另外一套满意的房子。任何通过个人意志强迫实现的东西,都是“错误的”,都是“坏的成功”。

耶稣告诫人们:“我的愿望而不是你的愿望将实现。”但是,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总是在他打算放弃个人意志时,欲望得以满足。其实,这不过是全能的神通过他来展示其力量罢了。

“要惧怕,只管站住,看主(法则)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

举个例子。有一位女士很沮丧地找到我,因为她的女儿打算参加一场很危险的旅行,她害怕极了,又不知道怎么办。

她说她跟她女儿吵过很多次,也警告了她将遇到的危险,甚至禁止她去,但是她的女儿却并没有妥协,反而更为坚定和叛逆。我对她说:“你是在将个人的意志强加在你女儿的身上,你并没有权力这么做。你对这场旅行的恐惧只会遭致灾难的降临,因为人们总是能够吸引他所害怕的东西。”我接着说道:“让她去吧,你应该放手;让上帝的手指引你的女儿,你只要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将这一状况交给无穷的爱与智慧;如果这次旅行是神的计划,我愿为其祈祷,不再阻扰;但是如果它并非神的计划,我忠诚地希望旅行终止。’”一两天之后,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放弃旅行了。”

我们应该学会“站住”,尽管对于人们而言那很难。

我还想举一个“种瓜得瓜”的例子,这个例子看起来更加让人不可思议。

有一位女士来找我,她在银行收了二十美元的假钞。她觉得生气极了,因为在她看来:“银行的人是不会承认他们的错误的。”

我回答她说:“那让我们分析一下情况,看看你为什么会遇到这种情况。”她想了一会儿惊呼道:“我知道了,我给一个朋友寄去了很多假币,但是那只是开开玩笑啊。”就这样,法则也给她寄来一些假币——法则可是不懂幽默的。

我说道:“那就由宽恕的法则来解决这一情况吧。”

其实,基督教的创立就是基于宽恕的法则——基督从因果报应法则的诅咒中拯救我们,而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基督,他拯救我们,将我们从所有不和谐的状况之中拯救出来。

于是,我说道:“全能的神,我们呼唤宽恕法则的降临,请恩赐于她,不受法则的控制,根据神的权力,她不应该破财,那二十美元是属于她的。”

“现在,”我对她说,“你到银行去,勇敢地告诉他们,他们给你的钱是假的。”

她去了银行,出乎意料的是,银行的人很友好地对待她——不仅给了她钱,还向她道了歉。

因此,如果我们清楚法则的知识,就拥有了“清楚他的错误”的力量。人们不能够强迫外部世界变成完全陌生的模样。

如果他想变得富有,在意识中他就必须先成为富人。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女士问我成功的秘诀。她并不喜欢做家务,她的家里也是乱七八糟的。

我对她说:“如果你想变得富有,你首先应该有条理一些。所有大富翁都是有条理的人——条理是天堂的第一法则。”

她是个幽默感很强的人,很快,她就把房子收拾好了。她重新摆放了家具,又把五斗柜的抽屉收拾好,并清洗了毛毯。不久之后,她就收到了一大笔钱——那是她亲戚留给她的礼物。她对于财富的预期,对外部的注意,以及对上帝的信仰,赐予了她所期望的一切。

许多人都会忽视这一事实——礼物和置业都是属于投资,单纯的储蓄只会带来贫困。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

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位男士想买一件毛皮衬里的外套。他和他的妻子去了很多商铺,却找不到他想要的。他说那些看起来太劣质了。最后,他找到了一件,售货员告诉他要一千美元,但经理说五百美元卖给他,因为那件衣服已经过季了。

他兜里大概有七百美元。理智告诉他:“你不能买这件衣服,那几乎是你全部的钱。”但是,他向来都很感情用事,很难理性起来。

于是,他对妻子说:“如果我买这件外套的话,我会赚更多钱的!”听到他这样说,他的妻子也只能表示同意。

一个月过后,他接到了一个价值一万的代理。那件外套让他觉得自己很富有,也就很奇妙地将他与成功、财富联系在一起;没有这件外套,他可能根本就接不到那个代理。这项投资为他带来了大额的红利!

如果人们忽视这种投资的方式的话,那同样的钱或许会花在其他一切更没有意义的方面。

有位女士在感恩节那天告诉我,她已经通知了家里的人,他们没钱付感恩节午餐了。其实在那之前她还是有钱的,但是她却决定将钱存起来。

几天之后,她家却遭了小偷,正好偷走了那笔钱。

只有懂得花销的智慧的人,敢于花钱的人才会赢得法则的支持。

我的一个学生与她的小侄子一起购物,小侄子特别想买一个玩具,但是她却告诉他买不起。

突然之间,她意识到,她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寻找贫困,而忽视了上帝能够赐予她一切!

于是,她决定把那个玩具买下来。在回家的路上,她竟然拾到了一笔钱,正好是她买玩具所花的那么多。

因此,只要充分地相信它,人们就会获得他们所想要的,但是在那之前,需要的是真正的信仰。“照着你们的信仰给你们成全了吧。”“信仰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因为信仰带来了稳定的前景,它使一切不好的图景消失。”“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只要我们没有昏厥,我们必将获得成果。”

耶稣基督给我们带来福音——在因果报应法则之上有一个更高的法则,这一法则凌驾于因果报应法则之上,它就是恩赐的法则,或者说是宽恕的法则。它将人们从因果链的规律中解脱出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处于恩赐之下,而不受法则的掌控”。

根据这一法则,即使并未播种,我们仍然收获;上帝的礼物倾注于他。“王国的一切都将属于他”,而这种极乐的状态将一直延续,它属于那些克服了种族(或世界)观念的人。

在世界的观念中,充斥着苦难,但是耶稣基督说过:“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世界的观念是一种罪的观念、病痛的观念、死亡的观念。但是,那都是不现实的,正如耶稣所言,所有的疾病和悲伤都将过去,即使我们最后的敌人——死亡,也将被打败。

现在,即使是从科学的观点,我们也了解到,如果在我们的潜意识思想中铭刻对长生不老的信念,我们将不再经历死亡。

潜意识是一种缺乏引导的简单力量,它能够毫不质疑地执行命令。

只要在超意识(人内心深处的基督或上帝)的指引下,“人类的复活”是指日可待的。

人类将不再因为死亡而离开自己的身体,它将转化成为华尔特·华特曼所说的“身体电流”,因为基督的创立就是基于对罪恶以及“空墓”的宽恕。

同类推荐
  • 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

    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

    本书总结了很多人际关系心理学原理,从分析心理入手,以生动的事例加以阐述各种行为、动机、感情等方面的问题,道出了与人交往的心态和处世之道。书中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去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难题,是解决心理问题方法的总结。
  • 你是人才还是人力

    你是人才还是人力

    本书通过对职场“穷忙”现象的分析,借鉴过来人之经验,围绕人才与人力诸多细微差异,针对白领“穷忙族”提出了转变观念、拒绝抱怨、发挥专长、经营人脉等9个适用有效的职场法则。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一方面我们有着年轻的体魄、蓬勃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和远大的理想,我们梦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受制于经验的缺乏、人脉圈子的狭小、资金的短缺以及家庭的负担,从而拼搏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总是免不了受伤,免不了碰壁,免不了暂时的失意。年轻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困难和磨砺才会成熟起来,才会总结出那么一点道理,才能恍然大悟,才能……但是,这时的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
  • 古申论

    古申论

    《古申论:全本〈东莱博议〉今译》主要内容:《博议》在当时传钞者众,辗转沿讹,故虽宋元旧本,误字甚多。今参合明本、元本、文澜阁本及平湖胡氏所藏宋椠本,悉心雠校,无虑数过。第各本讹谬错见,不能定从一本。欲分载异同于逐句之下,又苦文繁,碍于循览。且《博议》非周秦古书之比,字句得失,按文义而可知。故今参校诸本,舍短从长,衷于一是,不复分注,以便观览。其有字义可疑而各本皆同,无从质正,如“苟惟不然”,“惟”疑作“为”,《盗杀伋寿》篇末疑脱误之类,悉仍其旧,不敢臆为窜改,以贻“壮月牡丹“之诮。
  • 格局决定命运

    格局决定命运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相同的将士象,因为下棋者的布局不同而大不相同。本书精选名人新锐的精彩案例。多角度、全方位深入解读格局内涵,帮助你我打开人生大格局!
热门推荐
  •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心计②,前妻赖上门

    婚心计②,前妻赖上门

    这个女人!他明明已经跟她离婚一年零三个月了,现在她却可怜巴巴双手撑着下巴坐在他家台阶上,身边还蹲着一只和她一模一样神态的吉娃娃是什么意思?“老公……”“我们已经离婚一年三个月零三天又九个小时了,你怎么总是那么健忘?。”“人家叫习惯了嘛……言言……”“对不起,请不要当着我的面叫你的吉娃娃,你又忘记了!”这个女人,居然让一只狗和他同名!某人脸色一变,纤纤十指指向他,立马河东狮吼,“沈言!本宫告诉你!别给脸不要脸!本宫没地方住了,在你这暂住一段时间!给本宫开门去!”沈言,商界巨子,传说有一个貌美如花青梅竹马的妻子;传说曾经对妻子的宠溺到可以给她当马骑的程度;传说,他的妻子离他而去……那么,现在她若无其事地回来是怎么回事?难道他还是从前那个可以纵容她为所欲为的沈言吗?★★★★★★★★★★★★★★★★★★★★★★★★★米初七独白:亲爱的,你还记得吗?七岁那年,你为了我和人打破头,缝了十几针,换来我踮起脚尖在你额头一吻;亲爱的,二十岁我嫁给了你......亲爱的,世界上真的有如果吗?如果一切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在三岁的时候就把心嫁给你,然后二十三岁离开你......亲爱的,若有一天我离开,不是不爱你,而是太爱太爱你......
  • 缭绕异物志

    缭绕异物志

    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有一本《异物志》,它记载了无数世间纯真的爱恋……
  • 极品捉鬼房东

    极品捉鬼房东

    诡秘离奇,凶煞恶戾,冤情地鸣,一切的一切都从一个古怪的房东和一群神秘的房客开始……
  • 无名变

    无名变

    一个平凡小人物,来到大都市中,寄人篱下的生活着。一次偶然的机会,拜得一位美女为师学习拳术功夫......且看一个无名小人物,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步步走向成功,笑傲天下的。
  • 乌龙福星

    乌龙福星

    这里是人间天堂,也是罪恶都市,李约瑟则是行走在黑白之间的乌龙侦探!福星高照,一切皆有可能!
  • 家有佳法

    家有佳法

    本书针对现代家庭的需要,从购、用、穿、住等方面,搜罗了日常生活的各类小窍门和常识,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应对繁杂的日常琐事,方便实用,能为您解除困扰,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是您打理家务的好帮手。这些小知识小窍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是用之见效的持家法宝,能够巧妙地解决现代家庭生活中令人束手无策的难题。
  • 闺蜜的青梅竹马,恋上我

    闺蜜的青梅竹马,恋上我

    她,无父无母,他,家庭破碎,她内心高冷,他外表高冷,她从假小子变成多情女子,他从沉稳睿智变成放荡不羁,别人说她华丽转了身,别人说他一笑倾千城少女,恰好那个年华,他遇见她,一切都变得深刻而美丽......于是在青春被啃食岁月,他说久违的激情终于燃起,她说僵硬地心一再被温热直至变得柔软后,他说只要我喜欢你,就永远别说对不起,有一天,她却留给他一句对不起......
  •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元化发展,不能一味地以欧洲为中心,就像我们评论一个作家是否伟大时,不能以他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一样,西方殖民主义者硬说黑非洲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企图轻轻一笔,把非洲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勾销掉,这当然是痴心妄想。由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合理变化组的《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辑录了非洲大陆上最富盛名的文学家的作品并加以评析,为你娓娓道来非洲大陆的文明历程。《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一套五册,并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