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3300000002

第2章 1.项子国与项城县

项城的历史太久远了!原始社会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传说,颛顼帝未称帝之前曾在高阳丘居住,因此号称高阳氏。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据考证,这一带有属于龙山文化的骨头冢、高丘寺等遗址、有属于裴李岗文化的后高老家遗址。不过这些都是经过考古发掘出来的,没有文字记载。而有文字记载则应提到隋代设立的项城县,汉代设立的项县,再往前推就是西周分封的项子国。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天下诸侯反叛。西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姬发,在姜子牙等文武大臣的辅助下,率领八百诸侯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消灭了纣王主力部队,然后一举攻克商的都城朝歌,商纣王举火自-焚。从此,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姬发就是周武王,都镐京(今西安)。史学家把姬发建立的周朝称为西周。

当时商朝刚刚灭亡,其旧族部落还在,周武王为了巩固王室政权的统治,慑服商朝遗民,就把姬姓子弟、异姓功臣、先贤后裔、异姓部落联盟首领和殷商王族遗民,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代替他去统治这些地区,以达到拱卫王室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可惜雄才大略的周武王寿命不永,在位仅仅二年就去世了,享年约四十四岁。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就是周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四弟、成王的叔叔周公旦辅政。周公旦继续采取武王的分封制度,一直持续到周成王的儿子周康王姬钊时,又先后大举分封了一系列诸侯国,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又云:“周之子孙,若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显诸侯。”

周朝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大约一百二十多个,其中较大的姬姓诸侯国如鲁、燕、魏、管、蔡、曹、郕、霍、卫、滕、晋、吴、虞、虢、蓟等国,异姓诸侯国如齐、楚、秦、越、宋、陈、许、徐、申等国。这些诸侯国并不是独立的,他们必需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定期向周王室朝贡、述职,根据需要还要向周天子服役,出兵勤王征伐,就是这些诸侯国国君的任免以及后代诸侯的继承,也必须经过周天子的同意,他们都是周王朝的附庸。这些诸侯国大多是公、侯、伯等爵位,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等国家,封国地域也较为辽阔。

淮水中上游地区历来为上古民族杂居交错之地,况且又为商王朝统治的旧地,周朝又在这里分封了顿、沈、项、息、蒋、曾、唐等诸多姬姓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大多为子爵小国,封地不过百里。“项”,就是其中之一的子爵诸侯国,故史称“项子国”。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世系大多都有历史记载,而项子国的第一代国君和以后的各代国君是谁,因为其国小力弱,影响力有限,其国情几乎无文献资料流传,今天已经无从考查,仅存“项封于汝阴”几个字,现在所能知道的就是它是姬姓诸侯国。

项子国,商朝时期就有一个子爵小方国“项”,不知为何姓,其国濒临洧水,约在今天的西华县一带。洧水,即今双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这个子爵小方国“项”,有地仅方圆百余里。周灭商,弱小的项子国没有出兵救商,也没有支持武王伐纣,于是武王灭掉了这个项子国,封同姓项子国(这两个项子国并不同姓),国向东移百多里。

为何这个姬姓小国也叫项子国呢?因为“项”的本义是颈的后部,泛指脖子。中原北临黄河,南控长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项子国地处中原腹部,如同人的咽喉、颈项一般,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周天子分封项子国,目的就是要他能够紧紧掌握这个咽喉要道,为周王朝监控东方各国,防止商族后裔、蛮夷小国造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项子国封地大致包括今天的项城东部和沈丘的大部,地跨颍水,都项(即今天的槐店西南谷河与沙河交汇的地方,也就是今项城市郑郭镇后师寨与华佗冢之间,地跨谷水),土地百余里,人不足千户,车不足百乘。

项子国西有顿国,子爵,都顿(即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及李岗与冢子王庄之间),辖地大致在今商水县东部和项城市西部。春秋时期因陈国所迫,迁都于今项城市南顿,称南顿子国。第一任国君是姬弱,时人称为弱顿子,受封时间当在周武王或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姬弱和周武王是什么关系,其后共历多少代国君,因史料缺乏,无从考证,只知道在鲁定公十四年(前496)被楚国和陈国灭掉,并入楚地。其国存在了550年左右。(关于顿子国的兴亡有另文《南顿、鬼修城和顿子国》专述)

项子国东面、南面和西南面是沈子国,北面是陈侯国。

项子国,隶属于周天子。西周的时候,姬姓诸侯国之间的血缘关系还比较近,他们还能够保持友好的关系。况且当时周天子的权势很大,是天下共主,可以命令各诸侯国,各诸侯摄于周天子的威严,对周天子也比较尊敬。即使是那些异姓诸侯,稍有不慎,随时都有被周天子灭国的可能,所以他们对周天子必恭必敬,经常向周天子进贡朝奉,从不敢胡作非为。所以当时除了异族的骚扰之外,几乎没有发生过多少战争。项子国受周天子庇护,日子过得相当悠哉悠哉。

可是,到了周平王东迁以后(此后称东周),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虽然还在,但是权势已经渐渐弱了许多,各诸侯国对他的尊敬已经大大不如西周,比如位于长江中游的子爵之国楚国就敢问鼎中原。较大的诸侯国为了称霸,往往打起尊王攘夷的口号,相互攻伐。不但异姓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就是同姓诸侯国之间,随着年代的久远,血缘关系越来越远,也往往相互发动战争,胁迫别国尊其为霸,所以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一说为吴王阖闾)等“春秋五霸”,周天子也不得不依附这些强大的诸侯国而生存。一些小国惶惶不可终日,害怕有朝一日被他国灭亡。项子国虽然还继续存在着,但国小力弱,随时都有被灭国的危险,因此整日担惊害怕。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朝已经和一个子爵小国相差无几,对各诸侯国已经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各诸侯国更不把它放在眼里,不但不向它进贡保护它,甚至敢于和它对抗,如晋国大夫韩赵魏三家不经周天子的许可,就瓜分了晋国,分别自称起诸侯来,周天子也不得不承认其诸侯地位。

这时候,无论是同姓诸侯国还是异姓诸侯国,为了扩展各自的实力和地盘,开始相互兼并起来,战争就发生得相当频繁了。原来春秋时期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如鲁、宋、陈,渐渐衰落下来,而一些原来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如韩、赵、魏渐渐强大起来,他们先后灭掉了一些小诸侯国,于是就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对峙的局面。

据《左传·僖公十七年》(鲁僖公,即鲁釐公,名姬申,鲁僖公十七年当为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载,鲁国在淮(即后来的临淮郡左右)与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等会盟,目的是防止楚国向北侵伐,鲁、齐两国军队都驻在项子国。鲁、齐既是同盟国又是此次会盟的核心,相互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会盟结束后,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各归本国,而齐桓公向南发动了击灭位于淮南的英国(偃姓,即蓼国,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一带)之战。鲁釐公为了与齐桓公抗衡,也急匆匆派军队彻底击灭了项子国。从此项子国国名被取消,仅存项地名而已。

项,作为四等子爵小国,一直默默无闻,史书不见记载,只有初封与亡国之事记了简单一笔。但《项氏族谱》倒记载了项子国的君位传承。项子国第一任国君叫季毂,也叫姬固,是武王的异母弟,也是最小的弟弟。季毂传次子衍,衍传长子悠乙,悠乙传次子穷曜,穷曜传长子叔泄,叔泄传长子骈贞,骈贞传长子仁己,仁己传次子惠夫,惠夫传长子延革,延革传长子曲蜗,曲蜗时国被鲁灭,存国仅四百余年。曲蜗及族人有的被迁到鲁国,有的逃奔于江淮之间,后代子孙为纪念故国,遂以原国名为姓,即项氏。

鲁灭项一事,《左传》记载为鲁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而《公羊传》、《谷梁传》却记载为齐桓公于三十九年(公元前647)齐灭之。齐国灭项,确有其事。周襄王五年(齐桓公姜小白三十八年,前647)春,项国君主项子因不服春秋霸主齐桓公之令,致使齐桓公大怒,因此在当年夏季出兵一举灭之。齐桓公由此树立起了自己春秋第一任霸主的威望。不过,不久齐桓公又在贤相管仲的劝告之下恢复了项国。

实际上,齐桓公并未真正灭亡项国,也未进行什么杀戮,只不过利用“灭项”之举来树立自己的霸主威信,因此,谷梁赤在《谷梁春秋传》中就谴责了齐桓公灭项一事,但他又说齐桓公还是有“存亡继绝”之功的,所以在文中多为之避讳:“灭项,孰灭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齐国灭项又复项,鲁国灭项,前后相差只有四年。左丘明认为齐国虽然灭项,可又恢复了项,有“存亡继绝”之功,所以在《左传》里没有记载,只记载鲁国灭项一事。若不是《谷梁春秋传》记载了齐国灭项这件事,人们根本就不知道项子国曾两次被灭掉。

鲁灭项以后,项子国在鲁国南,距离项国很远,中间还隔着宋国,鞭长莫及,无法管理,鲁釐公不得不放弃,灭项之后即弃项撤军。而当时楚王正雄心勃勃地向北方发展,二十年后(前623),项地被楚国吞并,成为楚国一部分。到楚穆王熊商臣执政时期(前625~前614)改称“厥貉”,楚昭王熊壬执政时期(前515~前489)改称“大冥”。

鲁釐公灭项,不但没有实现向楚国示威的作用,反而自毁长城,去掉了楚国向中原争霸的一道屏障,致使楚王乘机将楚国势力向北扩展到沙颍河中游一带地区。

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秦昭王对其非常轻视,派遣大将白起攻打楚国,一举夺下巫、黔中两地,并于公元前278年攻下楚都城郢,向东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往陈,以项为别都(即陪都)。楚王曾把项地封给公子燕,以稳固统治。

芈燕(公子燕,又称项燕),是斗伯比、斗克黄的后人。周平王七年(前764),楚国国君熊仪逝世,其子熊坎(楚霄敖,前?~前758)继位,尊熊仪为“若敖”,楚国君主自此始有谥号,并诞生了若敖氏一族。熊仪生庶子取名伯比,字子文,传说其被老虎用乳喂大,因此号榖於菟。於菟,就是荆楚人对老虎的别称。伯比后来被封于斗邑(今湖北郧西),以邑取姓,称斗氏,史称斗伯比,从此楚国开始有若敖斗氏一族。

在楚国的历史上,斗氏一族曾多此担任“令尹”一职,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周定王二年(楚庄王熊侣九年,前605),楚国令尹斗越椒杀了上柱国蒍贾,组织若敖氏之军驻扎于烝野(今河南新野),准备在楚庄王率军攻击郑国后回师时予以伏击。农历七月,楚庄王率楚军与若敖氏叛军大战于皋浒(今湖北襄樊西部),经过苦战,楚庄王杀斗椒,灭了若敖氏,史称“若敖氏之乱”。

战国时期,斗伯比的后代斗克黄(字子生)之后裔芈燕受封于项(今沈丘槐店西南),附庸于楚国,楚王由此不但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还多了一个与中原诸夏争霸的重要桥头堡。芈燕遂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项氏,也叫项燕,项羽为其曾孙。但要注意,姬姓之项氏与芈姓之项氏决不能混为一谈,其来源不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改陈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颍川郡,只有项地名仍无行政区划名。西汉高祖在项地设置项县,属汝南郡。东汉时仍为项县,属汝南郡。三国时期,仍为项县,在曹魏统辖区域之内,隶属陈国。晋代项县名称未变,西晋时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

南北朝时,项县名亦有变化。南朝刘宋时曾改项县为项城县,增一“城”字,属于豫州陈郡。而北朝北魏、北齐、北周均称项县。北魏时项县隶属陈郡,北齐时项县改属信州。南朝齐、梁都仍称项县,梁时项县属殷州。北朝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在项县侨立秣陵县,隶属北丹阳郡,因此项县县治也称秣陵。项县仍隶属陈郡。

隋朝统一中国后,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始增一“城”字,确定为项城县,至此,项城县的名称就固定下来了,再无更改。

五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金代时,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元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明代时,项城县隶属开封府陈州。不过,这以前项城县治一直在在沈丘县槐店镇西南颍水之右的谷水之旁侧(今属项城市境)。到了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黄河决口,项城县治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遂迁于南顿县殄寇镇(南宋时期金国置),南顿县省入项城县。秣陵这个名称也随着县治的搬迁而搬迁,新县治按旧县治的格局重建新治。

1953年冬,因交通原因,项城县政府迁水寨后,老县城俗称城关、老城。1982年改为县辖镇,定名为秣陵镇。1993年12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项城市。2005年,项城市撤销老城乡,合并于秣陵镇。

同类推荐
  • 逐鹿汉末之我是吕奉先

    逐鹿汉末之我是吕奉先

    21世纪屌丝青年吕小布是个三国迷,因救人身死魂穿来到汉末成为吕布,各位看官请跟随李二一起来到这波澜壮阔的时代见证吕布的崛起。
  • 那时汉朝(伍)

    那时汉朝(伍)

    第五部从汉宣帝打压黄霸写起,到西汉长命王太后驾崩止。汉朝在经历了昭宣之治的辉煌后,从汉元帝刘奭起,开始走向没落。汉元帝天性软弱,无法控制汉朝高官政治上的拉帮结派与尔虞我诈,终于敲响了西汉王朝走向崩溃的丧钟。汉成帝刘骜,好酒纵欲,被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挟持捆绑;更可怕的是,他放任外戚不断壮大势力,等于将皇权推到了危险的悬崖……
  • 红颜有毒

    红颜有毒

    本文是个坑,慎跳…………………………………………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如果这是宋史2

    如果这是宋史2

    本书讲述太宗、真宗父子一一朝。兄终弟及,赵光义成了帝国的统治者。他没有太祖的高超武艺和军中资历,却一样做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对外武力征服北汉,谋略灭亡吴越,并多次打败契丹;对内开科取士,确立文官政治,定下了帝国的基调……
热门推荐
  • 蘭顏

    蘭顏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伪装,她是京中傻女,他是朝中质子。家门被抄,亲人尽亡;她心怀仇恨誓要颠覆天下,他掌控山河只为她一人袖手天下
  • 武破洪辰

    武破洪辰

    踏破天穹,穿越时空,究竟是一次偶然还是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大千世界,异世师傅,究竟是何许人物闻地球而色变?武林高手,修道狂徒,猪脚辰风又将踏上一条怎样的不归路?请大家随小天我看一看他们之间的传奇故事。
  • 妖骨仙缘

    妖骨仙缘

    她是世上最丑的妖,却爱上了妖界最美的王。死而复生,却沦为他一统三界的棋子。她是天生的灵咒宿主,是他称霸路上的绊脚石。痴痴傻傻,却只把他当做最爱的阿木。他是无可匹敌的万妖之王,却被夺去法力囚禁千年。重见天日,誓要灭仙斩魔称霸三界。他是冷血无情的紫极餮妖,却唯独对她宠爱有加。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
  • 命破天盘

    命破天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便是所谓命由天定。或富有、或贫穷,或显贵、或卑微,此多种种,在你出生那一刻或更早以前,便在天道轮回之中,逃不过也躲不了。只是凡人怎会了解其中的玄妙,唯有强者修炼有成,方能让命运天盘显化、强化、涅槃,最终超脱,命破天盘。
  • 王的彪悍宠妻

    王的彪悍宠妻

    一觉醒来,最美军花变成已婚少妇。传言她的王爷夫君自幼顽疾缠身,智弱体虚。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到底是那个混蛋说的,这个男人简直就是腹黑界的鼻祖,明明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给她装傻卖萌扮无辜,忍无可忍,老娘要休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当道

    嫡女当道

    这是一个嫡女当道的世界。可她身为嫡女,却被人虐待了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后,庶母与庶妹逼她入宫,令她以二八年华之身,侍寝半百昏庸之君。第一夜,她遭蹂躏致死。杀手穿越,成为新的她。一双翻云覆雨手,一柄无名青锋剑,杀太子,创武馆,开镖局,当御厨。闪电般开启了一段属于她的盛世繁华。九州天下,无人不知她名姓。可他却说:“说好了,七儿要和美人姐姐永远一起的。”他是九州第一帝国的尊贵皇子,是天下第一邪王,是当世第一美男子,也是她的美人姐姐。青马竹马时的一句玩笑承诺,伴随他一生一世。他发誓要给她幸福。她却不耐:“美人姐姐,麻烦你先把两个侧妃休了再说。”他笑。身后是开了荼蘼的漫天梅花。一如当年。
  • 鬼魂与男神不得近身

    鬼魂与男神不得近身

    前世,容芜日夜被鬼魂骚扰缠身,精神恍惚。她当姬晏是生命中最耀眼的太阳,努力靠近,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不屑与漠视。年仅十八就被族人当作异类拖出侯府,捆绑于敬天台上活活烧死。重回到四岁那年,容芜决心要装成寻常侯府贵女,安稳地度过这辈子。她时刻谨记三点:1、要多吃多睡,把自己喂的白白胖胖。2、面对各路鬼魂,将其无视到底!3、姬晏,你再不是我的太阳!
  • 东阳

    东阳

    如果有一天你醒来,看到升起的阳光是黑色的,时光的罅隙把你放到了黑夜,你会不会哭泣?在青春的荒漠上,我们爱过,哭过,痛过。最后变成了百毒不侵,生活的棱角被尽数磨去,开始学会礼貌,开始微笑。爱情就是这样一种毒药,时间就是这样一种解药。
  • 术霸天下

    术霸天下

    半妖少年,九海不通,意外得到上古传承,开金瞳,修道法,练秘术,一人身兼二法,上天下地唯我独尊。
  • 绝世尸皇

    绝世尸皇

    九州风云再起,龙腾奇异脱出。六界浮出台面,试与苍穹比高。原来如此,却不该如此。尸王的重生,寻找永恒的爱情。能寻到么?来自地球的掌控者么?是回去?是留下?选择?很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