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3300000034

第34章 35.杨烈妇祠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在边要诸州设置十节度经略使,通称“藩镇”或“方镇”。藩镇本来仅统领所属各州的甲兵,此时则并兼按察、安抚、度支各使,州刺史也为其所属,掌握境内全部军政大权。其中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一个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如安禄山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结果酿成“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中央力量大为削弱,朝廷被迫以魏博、成德、幽州三镇,分授安史旧将为节度使。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河朔三镇的割据局面。节度使职位往往父子相继,或为部将承袭,朝廷无法过问。其后山东、江淮之间也多效仿,列镇相望。最多时,藩镇发展到四十多个,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称之为“藩镇割据”。唐王朝始终没有能力解决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直到北宋初,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们的兵权,藩镇割据局面始告结束。

唐代宗李豫时期,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勾结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反唐,也实行割据,统治湖北西北部达十九年。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朝廷派李希烈讨伐梁崇义,因功高加封为南平郡王,兼领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战至襄阳,梁崇义兵败自杀。梁崇义叛乱平定下去了,李希烈想据襄阳为已有,唐德宗不许,李希烈在襄阳城大掠而去,从此,与中央结怨,开始了称帝反唐的阴谋活动。建中三年(782),唐德宗命李希烈兼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奉命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李希烈反与李纳通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等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

建中四年(783),李希烈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后,又准备掠夺陈州(今河南淮阳),就先分兵攻打附近各县,然后到陈州会师。其中进攻项城县(时县治在今沈丘县淮店西南)的部队多达几千人,准备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这里的男人,掳掠这里的女人。叛贼气焰十分嚣张。

当时项城县是个下等小县,既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来进攻,也没有高城深沟坚险屏障来固守,形势非常危急。县令李侃不吓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急得团团转,甚至准备弃城逃跑。

他的妻子杨氏夫人深明大义,具有远见卓识,严厉的对他说:“大人您是一县之主,贼寇来了应当积极防守,如果力量不足,就是战死,您也尽算到自己的职责了。如果您先逃走,那么还有谁来防守城池?”李侃说:“城里兵员又少,财物又贫乏,叫我怎么办?”杨夫人说:“如果您不守县城,那么县城和全县就是叛贼的地方了,仓库里的财物也就成了他们的了,百姓也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请您打开仓库,用重赏来招募不怕死的勇士,防御叛军,其实这样做就是用叛贼的财物来鼓励我们的勇士,就是使叛贼的士兵来为我所用,这样做或许有解救危难的可能。”

李侃无话可说了,于是把官吏和百姓召集到衙门大堂前,杨夫人对众人说:“县令的确是你们的长官,但是当他任期一满就要离开。你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你们祖上的坟墓在这里,你们的田园家产在这里,你们的妻子儿女在这里,如果叛贼打来了你们怎么办?你们往哪儿去?大家应该一起死守城池,怎么能忍受丧失自己的尊严而事奉叛贼呢?如果城破,你们不也都成了叛贼了吗?”

众人听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席话,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赞扬杨夫人的大智大勇,赞扬杨夫人为百姓着想的高尚品质,纷纷表示愿意誓死守卫城池,与叛贼决一死战。

杨夫人见民众的精神气节鼓动起来了,又对众宣示道:“如果有谁能用砖头瓦块打中叛贼的,就赏钱一千;如果有谁能用刀箭砍杀射杀叛贼的,就赏钱一万。”这样一说,很快就招募起几百个敢死勇士,县令李侃率领敢死勇士去守城。杨夫人亲手做饭给大家吃,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少的,杨夫人照顾得都十分周全,没有一个偏向的。

杨夫人又让李侃登城对叛贼说:“项城的父老乡亲是坚守道义忠于朝廷的,是绝对不会投降你们也去做叛贼的!我们将会尽自己的全力来坚守城池!即使我们全部战死,你们得到这座城池也没有什么可以威风的!我劝你们还是尽早离开这里为好,不然对你们一点好处都没有!”叛贼听了,都哈哈大笑,对着城上射起箭来。

突然一枝流箭射中了李侃的手臂,李侃退下了城墙准备养伤。杨夫人看到这种情况,不但没有慰劳,反而责备李侃道:“你受了伤就退下阵来,这成什么样子?你不在,谁还愿意固守?在家里养伤,城破了也不免一死。与其说在家里养伤被叛贼杀死,还不如战死在城墙上好呢!”李侃也觉得自己错了,连忙简单包扎一下,又登上城墙和百姓们一起守城。

叛贼也知道项城城小不坚固,又没有强弓利器抵抗,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把李侃他们的抵抗放在眼里,贼帅率领他们的士兵跳过护城河就要爬上城墙,县城马上就要完了。恰巧这时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中了贼帅,贼帅落马而死。这个贼帅就是李希烈的女婿。贼帅死了,叛贼大惊,于是就一哄而散退走了。县城终于保住了,而城里的人一个也没有死。

事后,州刺史向朝廷表奏了李侃的功劳,李侃也因此由项城县这个小县升迁到绛州太平县那个大县担任县令去了。项城没被贼众攻破,全凭杨夫人的大智大勇和远见卓识,然而杨夫人却没受到任何奖励。

为此,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女婿李翱专门写了一篇《杨烈妇传》,颂扬杨夫人,称她为烈女,这篇文章被收入《新唐书·烈女传》。李翱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杨夫人还健在。这篇文章和韩愈的《张中丞传》一样对后代影响很大。

李翱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要突出杨氏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对封建士大夫所宣扬的“维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现实表示不满和批判。当然,杨氏的形象是非常丰满的,她与杨侃的对话,显示其“忠”;亲手为勇士们做饭,显示其“勇”;对官吏百姓的激厉,显出其“智”;对李侃轻伤下城的责备,显出其“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勇”“智”、“义”俱全的女子,文中却只能以“杨氏”称之,连个名字都没有。甚至连朝廷的奖励,也给了那个叛贼来到的时候吓得“不知所措”的李侃,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是,李翱对那样的现实也没有办法,所以,就只能褒之为“烈妇”了。

那个时候,朝廷高官显贵中凭借坚固的城池,积蓄有大量的财物,赏赐从不吝啬,拥有强弓劲弩整齐盔甲,和叛贼血战周旋的,大有人在。他们是英雄,应该大书特书。可是却有一些有勇不能战,有智不能守,有忠不能死,有义不能用,叛贼一到,就弃城而走或者投降的,他们比起杨夫人来,只能汗颜。

项城人没有忘记这位“忠”“勇”“智”“义”俱全的女性,当时就建祠(在今沈丘槐店西南面)立碑纪念杨烈妇。明宣德三年项城县治搬迁,杨烈妇祠未搬。正统间僧元庆改祠为寺,中绘佛像,旁画烈妇像。嘉靖四十一年(1562)风雷大作,佛殿尽毁,惟烈妇像宛然如故,人们以为是老天保佑烈妇,又改寺为祠。隆庆元年(1567)知县魏勋认为烈妇祠离县城太远,遂于县治(今秣陵镇)西关外重新建祠。万历四年(1576)项城知县陈万言立碑,邑人阎廷梓撰文。万历二十八年,王钦诰任项城知县时又重修,邑人马文诠撰碑记。

可惜现在祠、碑均无存,人们只能从史籍中知道这位杨烈妇。祠、碑何时所废,康熙二十九年《项城县治》记载:“杨烈妇祠,在旧县城西,唐县令李侃妻也。邑人庙祀之。正统中僧元庆改祠为寺,中绘佛像,旁画烈妇。嘉靖四十一年夏五月,忽风雷大作,佛殿尽炽,惟烈妇像宛然如故,人以为天张烈妇之神,寻复为祠。明隆庆元年,知县魏勋以旧祠去县远,徙建今治西关外。万历四年,知县陈万言立碑,今废。”

附一:杨烈妇传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附二:李翱《杨烈妇诗》

唐皇失驭强臣策,海内苍生苦锋镝。蔡州逆贼势猖獗,掠地屠城无与敌。

狼奔虎跳陷项城,项城县令心胆惊。眼前士卒能有几,孤城难守思逃生。

私将此计语诸妇,烈妇谏夫勿内顾。人臣死为国家计,况有丁男可招募。

城中得士数百人,人人慕义思奋身。烈妇周旋给军饷,躬亲执爨同艰辛。

夫君仓卒中流矢,创甚归家顾妻子。劝君强出安人心,战死胜如床下死。

登城督战众志坚,如神有助非偶然。一箭射中贼枭将,贼众引去城完全。

夫得输忠尽臣职,大义昭昭彰妇德。奸雄转眄委尘土,烈妇至今犹庙食。

同类推荐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一个聪慧少年生逢汉末,亲眼见到,壮志被现实淹没,初心被黑暗打磨。残酷的乱世中,道义太过脆弱,真爱太过奢侈。若是不甘在湮灭中寂静死去,便在涅槃后青史留名。只可惜史册太短,容不下那么多英雄,民间传说中胜过赵云的陈到,在记载中却无赫赫功名,《三国演义》之后,这名神秘名将终被时光的尘埃掩过。而今,浓雾既散,透过这名忠克勇将的视角,我们逐渐看清了这汗青中模糊的白马旧影,竟然亦是残酷乱世的一个缩影……名将,也是凡人,他们会快乐,会流泪,会兴奋,会痛苦,会不凡地建不世伟业,会平凡的在历史的微光中归于寂寥……生死相随义所至,白马依稀将军影!
  • 史记(第三卷)

    史记(第三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名臣突击

    名臣突击

    现代小秘书许明远意外穿越到正德末年。此时宣扬人性解放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明朝却以“存天理,去人欲”的朱程理学作为统治思想。许明远机缘巧合之下遇见哲学大家王守仁,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和一个历史伟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和这个充满礼教束缚的朝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许明远的出现也许会将历史的巨轮转向一个充满未知的方向!
  • 长袍与牢骚

    长袍与牢骚

    民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本书聚焦普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人与事,被遮蔽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本书分三编。上编“社会思想”介绍了林森、张澜、张君劢、胡适等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致力于推动现代中国的转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中编“文化传奇”讲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亚子、张伯驹等人的风骨铮铮,蕴藉风流。下编“时代变迁”讨论了物理学家饶毓泰、新闻人杨刚、地方绅士牛友兰等人的坎坷命运,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tfboys那年的初恋

    tfboys那年的初恋

    这本书是沫儿滴纯纯处女作,看看吧......
  • 英魂之刃之诸神黄昏

    英魂之刃之诸神黄昏

    书群已解散,勿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英魂大陆,唐哲脑门上整个一大写的懵逼!在这个古怪的地方,东、西方的大能居然都被封印了通天能力,玉帝不再是九霄至尊,哪吒的风火轮原来是两种颜色,关张赵居然是肉身成圣,堪比灌江口二郎真君......原来暗月射手只有打架时皮肤变蓝,龙骑士其实是个正太,哈迪斯居然暗恋雅典娜,只可惜女神似乎钟意于孙悟空......服务器竟然变成了东、西方势力割据的版图,纷争圣坛成了大能们修炼悟道、解开封印的不死圣地,决战之谷,竟然成了众多势力的生死斗场......
  • 系统:小野猫养成计划

    系统:小野猫养成计划

    她,前世凄惨被人陷害,重生之后被小野猫系统绑定,被要求成为顶级小野猫。他,腹黑公子,温润如玉。自从遇见她之后,温柔腹黑指数直线上升。火花四溅,暧昧丛生。当小野猫遇上贵公子,故事会如何。是小野猫扑到贵公子,还是贵公子捉牢小野猫无良作者《陵生》重新开坑,希望亲们能够支持!么么哒!
  • 赴黄泉

    赴黄泉

    一次葬礼,开始了死亡的记录,我到底会死多少次呢,或者说已经死了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在生与死之间的挣扎,又会遇到什么样奇怪的事,一次次死而复生,让我厌倦了生死,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到底是生是死!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冲破原罪

    冲破原罪

    习惯了曾经最厌恶的杀戮。习惯了曾经最厌恶的鲜血。习惯了曾经最厌恶得堕落。回不去了。我对曾经的自己说: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 冰山王爷逍遥妃

    冰山王爷逍遥妃

    他是整个圣灵国百姓的骄傲,冷若冰霜,漠然至极,却唯独将全部的温柔给了她:“她若死了,本王就要天下陪葬。”她一朝穿越,开酒楼,建组织,只为放纵一生逍遥度日,却为了他卷入天下纷争:“敢动本姑娘的人,子云,通知隐部,将皇室影卫全部给我灭了!”谁知前世孽缘尾随而至,百般阻挠,棋逢对手的两个人准备以天下做赌,换她一世欢颜。而此时,琉璃国太子出山,联合她最好的朋友——愁涧山庄的武林少主,再掀风波,想要一统这个天下。天下之争一触即发,场面焦灼之际,传说中最古老的月族却突然现世,宣称她是月族圣女,必须终身为月族守节,要毁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且月族已经开始着手收复天下。一时间竟四面楚歌,此时被所有人忽略的暗阁却一跃而起,切断了四国的所有命脉,原来那暗阁阁主竟然是他。尽管都在努力抓住彼此的手,可上天却终于没给他们顺顺利利在一起的机会,波折不断,何安此生。。。
  • 时光的祭奠

    时光的祭奠

    “何皓,你还爱我吗?”“我爱你,周以晓,这辈子我都爱你!”“爱我?真的吗?”她爱他,但她恨他。爱他的人,恨他的无能,恨他的心。恨他的背叛。她拿她十年的青春押注,赌他的回心转意。她错了。大错特错了。十年青春毁于一旦,她已经无法再挽回了。
  • 逆战:末日曙光

    逆战:末日曙光

    一场密谋被年轻的特警获悉。大规模杀伤的生化武器,已经被悄然埋藏在各个城市的隐蔽角落。事关百万人命!上报国际刑警?通知各国反恐机构出动?可是,冷血杀手的话惊心动魄,“你们的上峰,已经被渗透了……”他的话可信么?到底该不该上报?然而,纠结的特警没来得及抉择。国际形势突变,被捕老大身死狱中,恐怖组织含怒出手。轰然爆炸声响彻世界各个角落。生灵涂炭,尸横遍野。不知这样,三天后,那些横尸遍地的罹难者们,又缓缓地站了起来……世界从此改变。
  • 徐霞客传

    徐霞客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死成圣

    九死成圣

    一个在泥泞中挣扎的少年,遇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妖精,要与他做那最惊心动魄的豪赌,赢则叱咤风云,输则化为劫灰。从此人,妖并立的修行界有了异类,且看主角如何九死不灭,终成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