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3300000065

第65章 67.金龙桥

水寨北面有条小河叫驸马沟,发源于商水苑寨,东南至花园办事处李楼村东入市境,经周洼村东绕了个弯折向东北,在黄庄北、前李洼村又西绕了个弯再折向东南,至袁桥村北折向东,至后高营西折向南,至周庄东又折向东,至傅营南最后流入沙河。

就在周庄这个拐弯处,原来有座小桥,叫金龙桥,原为五孔砖桥。随着岁月的流逝,砖桥废了,现在还剩下南岸一孔,也被埋在土里了,很难被人发现。如今在砖桥西二十多米处,也就是青年北路通过驸马沟的地方,新建了一座水泥桥,周庄人还把这座水泥桥叫做金龙桥,并且在桥南头东侧矗了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面刻着“金龙桥”三个金色大字。

原金龙桥建于什么年代,为什么以金龙桥命名,说起其来历,可大有名堂了。

周庄老辈人讲,顺治年间,有一年夏天,沙河上游河南西部山区遭受特大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湍急,东堤荡西堤,惊涛拍岸,稍有不慎就会决口。沙河水回灌进驸马沟,也是南堤荡北堤的。一连多日,沙河水下不去驸马沟里的水也下不去。

在周庄拐弯处,驸马沟有一段二三十丈长的堤子,低于其他地方三尺多,最低处河水已经开始向外漫延了,水还在继续上涨。别小看这蚰蜒细流,如果再不抬高加固,小水流冲成大豁口,河水冲出南岸大堤,村里的人可要遭大灾了。

“水漫堤了,快去打堤子呀!”随着这一声喊,周庄人没等号召,也没等组织,男女老少一个个奔上那段堤子,河北岸堤子上也有人了,两岸人拼着性命与洪水搏斗起来。锯下树棵截成段打桩,薅掉青秫杆铺开做挡墙,用筐用篮运来泥土填塞,举起石夯砸实,缺口渐渐升高。可是堤子打得快水涨得也快,堤子增高一尺水也涨一尺。堤子增高到三尺多时,水也紧随涨了三尺多。水还在继续往上涨,泥土扑通扑通往河里坍塌,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再往上打,就只有把驸马沟全部大堤都打起来了。这时,人们已经累得筋疲力竭了,即使有力气也不可能把整个大堤加高了,看来只有听天由命了。

老太太们也来了,又烧纸又上香,嘴里祷告着:“老天爷,俺给您许愿了,发发慈悲显显灵吧!快让洪水退去吧!洪水下去俺就杀猪宰羊供奉您!”老天爷似乎不在意老太太们烧的纸敬的香,似乎也不在乎老太太们许的愿,河水还在一点一点往上涨。人们要发疯了。

就在这危急时刻,有人向北指着河面说:“快看,那是啥?”人们顺着河面看去,远处有个黑点往下漂,近了,又近了,看清楚了,原来是一口大缸从上游晃晃荡荡往下游漂来,缸里面似乎还有什么东西露着头,金黄色的。

这大缸本来是在河中心一晃一晃漂着,就在离人群还有两三丈的时候,竟然拐了个弯向岸边漂了过来,来到人们跟前的时候,居然靠岸停下了。这真是奇事了,水流那么急,又没啥东西阻挡,大缸咋会自动拐向岸边了,咋会自己靠岸不走了?

有人往大缸里一看,回头大声叫道:“缸里有尊龙王爷!”人们都跑过来看,啊,缸里果然有一尊龙王塑像!这龙王塑像也够稀奇的,三尺多高,从头到脚,帽子、衣服、鞋子,连面孔、皮肤通体都是金黄金黄的。龙王爷从哪里来的,谁也不知道,莫非他不愿走了,要帮助咱保护堤岸?大家一齐用力,把大缸和龙王爷塑像拉上了岸,请出了龙王爷。

没想到,随着龙王爷出来的还有一条金黄金黄的长虫(蛇),长不满二尺,头上还有几道黑色花纹,咋看咋像个“王”字,蜿蜿蜒蜒爬到龙王爷脚下,老老实实的盘了个盘。

有人说:这时候来了龙王爷,从河心拐弯到了咱脚下,莫非是要帮咱们治水?就祷告道:金龙王爷,您要是能帮俺除去大水,俺就给您烧高香!可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又有人说:光烧高香不行,心不诚,看我的!说着祷告起来:金龙王爷,您要是能帮俺消去大水,俺就给您修座庙供奉!这愿许的已经不低了,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又有人跪下祷告道:龙王爷,您要是能帮俺保护大堤免去灾难,俺就给您修座庙,给您建座桥,庙叫金龙庙,桥叫金龙桥,每逢初一十五都给您上贡烧香!您看中不中?

这人话音刚落,只见盘在龙王爷脚下的金长虫“唰”的一下伸展开来,“哧”的一声飞了起来,箭一般落在河心水面上。奇迹突然出现了,岸边的水“哗”的一下下去了一尺多,难道洪水退了?再看河心,更为不可思议,河边的水翻卷着往河心翻,河心的水像发面一样往上鼓,呼呼叫的向上升起,越升越高,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水,竟然高出堤面三尺多,简直就像戴了一顶明亮明亮的高帽子!冒着泡,翻着滚,呼啸着,向往下游冲去,就是不往岸边来。洪水不但没有冲决大堤,就连一滴水也不没有向岸上溢出。

“龙王爷显灵了!龙王爷显灵了!”人们高兴得跳着,蹦着,呼喊着。如果不是龙王爷显灵,河南河北十几个村子,无论哪边开了口子,都会房倒屋塌,都是巨大灾害!两岸的人看到这里,齐刷刷的跪了下来,向龙王爷磕头,向龙王爷祝福。

一天后,洪水终于下去了。周庄的人说话算数,北岸的人也过来帮忙,运料的运料,砌墙的砌墙,在金龙王爷落脚的地方建了一座龙王庙,庙门上书“金龙庙”三个大字。接着在金龙庙旁边建了一座五孔砖桥,取名“金龙桥”,把金龙王爷称作“金龙爷”。河南河北两岸的人行走方便了,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来给金龙爷摆供,烧纸,上香,放鞭炮。

不久,驸马沟两岸又遇上了大旱,一连二十多天没下雨,秋庄稼叶子都干卷起来了,绰火就着。有时眼看着满天乌云,一阵风就吹散了,就是不下一滴雨。这可该咋办啊?

老太太们说话了,发水时金龙爷帮咱免了一大灾,天旱了,咋不知道向金龙爷求雨呀!年轻人忙说对对对,急忙买来香烛纸炮,买了刀头贡品,全村老老少少都规规矩矩跪倒在金龙庙前,求金龙爷大发慈悲,赶快降下甘霖,滋润庄稼,解救黎民百姓。

还别说,晌午头求的雨,当时还是呼啦啦的大晴天,天上一点云彩花都没有,谁能想到,午饭还没顾得吃,西南天边起来一朵乌云,急速向上翻滚,越滚面越大。风来了,乌云很快越过了头顶向北展开,说着说着布满了天。咔嚓,一个炸雷响过,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一连下了一个多时辰,地透了,庄稼叶子又舒展开了。金龙爷又一次显灵了!

金龙爷连连显灵,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四面八方。再遇到大旱,陈州的、沈丘的、商水的、新蔡的,上蔡的,都不远百里前来向金龙爷求雨,常常是有求必应。

周庄附近的人,不但尊敬金龙爷,就连和他一起来的金长虫也同样尊敬。金长虫初来只有一条,后来发展了很多,都是通身金黄金黄的,不满二尺长,头上带个“王”字,金龙桥桥洞里、金龙庙庙里边,随处可见。可是,出了周庄这个地方再也找不到这种金长虫了。大家都说金长虫是金龙爷的化身,不但没谁敢伤害它,而且都小心保护它。

有个外地亲戚不知道这个情况,帮助主人来锄地,看见一条黄东西,以为是一片干黄秫叶,一锄下去砍为两截,只见一截嗤的一声向金龙庙飞驰而去,剩下一截弯了几弯,很快不见了,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黄长虫。那亲戚立刻头疼如裂,呼天抢地。

主人说忙说:“在俺这里金长虫是不能伤害的,走走走,向金龙爷求求情,看能不能免去灾祸。”香烛纸炮、刀头贡品一摆,主人拉着亲戚跪下祷告道:“金龙爷,俺这亲戚不知内情碰伤了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求您放过他吧!”那亲戚也祷告道:“金龙爷,是我一时大意没看清,伤了您的真身,求您放过我吧!”还别说,那亲戚立马头就不疼了。

从此,再有外地人来周庄投亲靠友走亲戚,不管来的是大人还是小孩,主人首先安排:见了金长虫千万别伤害,它是金龙爷的化身,如果不听话,金龙爷会让你头疼的。

有个孩子在金龙庙门口割草,一时尿急,在庙门口撒了一泡尿,回家就病了。这病很是奇怪,每天只喝水不吃饭,病了四五天,请了几个先生,都说不出得的是啥病。爷爷奶奶没办法,请来神匠为孩子看病,神匠烧了纸上了香,闭目祷告一阵,说:“这孩子不懂事,在金龙庙庙门口撒了一泡尿,正好金龙爷从外地回来,被尿冲了一身,金龙爷烦了,才引出这场怪病。”爷爷奶奶说:“你这个孩子真不懂事,那金龙爷咱敬还敬不过来呢,你咋敢在金龙庙门口撒尿啊?金龙爷看你是个孩子,要是大人,不头疼才怪哩!”

爷爷奶奶赶快备了贡品,带着小孙子来到金龙庙里,按着小孙子一起跪下,祷告起来:“金龙爷,金龙爷您显显灵,孩子小不懂事,孩子错了有大人,您千万别怪****的孩子,要怪就怪俺管教不到,让他给您磕一百个响头赔罪,快点叫他快点好了吧!”孩子噔噔噔实实在在磕了一百个响头。金龙爷真有灵气,孩子回家就牤吃牤喝起来。

从此,人们才知道金龙爷不光管河水管下雨除灾害,还能管治病,灵验得很!不管孩子有病没病,大人都带着来金龙庙里向金龙爷祷告一番,求金龙爷保佑小孩子平平安安,无灾无病。祷告之后,孩子不生灾不害病,不知不觉健健康康的长成大人了。

金龙爷能保佑孩子,也能保佑大人。不管是谁,有个头疼发热,长疮害病的话,到金龙庙向金龙爷上个贡,烧个纸,上个香,放挂鞭炮,祷告祷告,十分的病也能减去八九分。

金龙爷成了附近一带人们的保护神!更加受到人们的尊重,一代接一代敬仰他。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金龙桥因为年久失修,渐渐坍塌了,剩下南岸一孔,因为治理河道被埋在土里了。金龙爷的故事成了封建迷信,金龙庙也成了封建迷信的象征,几个人要把金龙庙扒掉,刚扒了半截,立刻就头疼起来了。老年人骂道:“金龙庙能扒吗?还不快点向金龙爷赔罪!”不信也得信,上贡烧纸敬香放鞭炮,才免去灾祸。

天长日久,剩下一半的金龙庙渐渐坍塌完了,成了平地。不过金长虫还时有出现,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不相信迷信,仗着年轻气盛打死过金长虫,照旧会头疼,吃药打针无效,倒是到金龙庙遗址上烧个纸上个香,祷告祷告,很快就能止住疼痛。

现在七八十岁的人剩的不多了,在世的几位硕耆提起金龙爷的故事,讲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活灵活现,如同真的一般。他们说,就是真的。

(本文由周庄人周德勤口述,编者整理)

同类推荐
  • 龙蛇三国

    龙蛇三国

    一段神秘记忆,降临三国时代。一位贫寒少年,崛起巅峰之路。天下没有废柴,怨天尤人,不知进取,方为弱者。世上没有天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自成强者。强与弱,只在心中一念间!天地风云变,龙蛇起深渊!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

    本书作者用北京人特有的方位感,以时间为横轴,从远古的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革命运动;以空间为纵轴,从中心的紫禁城到郊区的明十三陵,层层铺开,娓娓道来。
  • 风起狼烟

    风起狼烟

    一梦越古今,梦里不知身是客.这一年,永嘉之乱带来的硝烟仍在延续,这一年,杀胡令被更多的人记在心里。当楚辰到来的时候,历史却偏离的原先的轨迹,祸耶?福耶?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楚辰只是个过客,在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世界之后,他只想做个有钱人,然后泡几个漂亮妹子左拥右抱。可是,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的时候,他又该何去何从?“在权力的游戏之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冰与火之歌》
  • 方志与宁夏

    方志与宁夏

    本书追溯了宁夏30余种方志的发展脉络及功能,对一些重要志书进行了介绍,特别从方志中着重总结了宁夏的历史特点、地名文化、历史文化、古代科技等。
  • 大唐帝国征服史

    大唐帝国征服史

    说是地理条件限制,大唐也曾将版图延伸到里海之滨,是什么限制了汉民族的征服与扩张?煌煌盛世,又如烟火般幻灭,是什么终结了铁血荣光?有否不甘,有否惋惜?穿越千年,李治还你一个全新的盛世大唐,铁骑马踏欧亚,战舰炮指罗马,贸易我说了算,丝绸可以天价。“番邦酋首,不过帝国之奴,稚龄之童,耄耋老汉,可斩之!”
热门推荐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对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句典故的情况进行了了阐释和剖析,使读者领略到伟人博古通今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风采。
  • 智慧谋略文库·帝王统驭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帝王统驭智慧谋略文库

    本书分“治国方略篇”、“能言巧辩篇”、“文韬武略篇”等十部分。内容有:李斯献言助国兴邦、洪秀全失策丧天国、郑灵公戏言取祸等。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复仇酷公主们的爱恋

    复仇酷公主们的爱恋

    三位女主因为家人的背叛,抛弃让她们各自被伤的遍体鳞伤。十年之后她们回来了,带着神秘而又可疑的身份回来复仇了。可是就在复仇时出现了她们心目中的王子。计划会被打乱吗?她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拭目以待吧!
  • 这个保镖做的不到位

    这个保镖做的不到位

    在13年前安家的二小姐给人绑架了,安家在追逐绑架人的时候,从而绑架人发生了车祸死了。安家二小姐也在那车祸中因没挨过危险期而去世了。在13年后,在圣樱学院里某女因被某些花痴而被整…“你!蓝轩雨!根本不配小紫!”…“呵呵,原来一切的一切你都是骗我的。呵呵~”….“小紫,你在那?”“你是小倩,对不对?你是安紫倩!你就是安紫倩!”…“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请你不要再一次离开我了。在13年前你已经离开我了。我不允许你在13年后再一次的离开我!...
  • 最在逍遥

    最在逍遥

    少年从天而降,只为一纸婚约。来到了云海市,奈何太低调。被人瞧不起了,所以只能用拳头说话。不明男女,千里寻儿。
  • 境界游戏

    境界游戏

    七月那天,齐恒死了。三个月后,他复活了,并意外觉醒了控电境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和他一样死而复生的亡者是如此之多,每个归来的亡者都拥有不同的境界。他们要活下去,就只能自相残杀。谁才能在这场死亡游戏中活到最后?
  • TFBOYS爱之守护

    TFBOYS爱之守护

    本小说主要写了三只和三个同一个公司出道的女孩的爱情故事,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互喜欢,最后走到了一起,中间当然少不了误会和分离。
  • 大学日记之美丽情缘

    大学日记之美丽情缘

    我们原本只是两个各不相干的匆匆过客,然而,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你,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便是缘分!缘分不是刻意去创造的,所谓缘分就是在适合的地点、适合的时间,遇见的那个适合的人。我想,我们是因为有缘才相识相聚,因为有缘才交换心灵。也许,我们谁也不曾去想这份情感能否长久,只是想要去珍惜两颗心的相互碰撞。
  • 遨游天镜

    遨游天镜

    异界高手,突然现世,平静江湖再起腥风血雨,独身闯荡的他,被迫卷入其中,本是弱小不堪,却在得到一枚戒指后颠覆整个一切,战魔教,修仙途,以一己之力独挡万马千军,遨游天镜,傲立神魔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