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3300000072

第72章 74.广粮门

水寨东南,水(寨)新(桥)公路两侧,有十来个以“韩”姓冠名的村子,从北向南数有:韩营、后韩楼、韩老家、****小庄、韩岭、南韩小庄、前韩楼、韩腰庄、韩筢庄、韩庄、小韩庄。这些村庄的韩姓,以及散居于以他姓冠名的村庄的韩姓,都是一个来祖,他们来祖的坟墓在韩老家。韩老家,顾名思义就是韩姓老家。

元朝末年,这一带有个村庄叫苏家岭,苏姓为大户,人口众多,周围几十里地土地都姓苏,苏姓中还有人在朝中担任高官,所以势力很大。

元末明初,因为战争频繁,再加上旱涝灾害、疾病瘟疫,河南原住居民死的死逃的逃,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苏家岭这一代,除了苏家岭这个村庄再无有别的村庄,野草遍地高过人顶,狼奔狐突出没其中。韩姓来祖响应洪武皇帝的移民号召,从山东枣林庄来此定居,所居之处离苏家岭仅有里把地。夫妻二人奋力开垦土地种植庄稼,逐年拓展,很快积蓄了大量粮食,家底逐渐丰厚起来,人丁也随之兴旺起来。

苏姓本为元朝官员,朱元璋势力强大之后,苏姓得到高人指点,赶快归附朱元璋,仍然是高官得做,骏马任骑,一代接一代,仍然权势很大。韩姓是平民小户,无权无势,苏姓自然不把他看在眼里,时不时的欺负他们一下。

有人就有力气,韩家继续开垦周边的废弃荒地,耕地逐年增加,粮食逐年增加,人口也逐年增加,最终形成了庞大的庄园式村落,遂取名韩庄。要问韩家耕地有多少,从村后头扎犁子,一遭地(即来回犁一趟)犁七十亩,也犁不着外姓的地,官府曾颁发过“双千顷”牌匾。要问韩家粮食有多少,有一年闹饥荒,韩家开粥棚济困,远近灾民来此接受施舍近万人,住了仨月,韩家粮食用的还不到一半。要问韩姓人口有多少,韩家掌家的为了耕种管理方便,把那些能够独立支撑门户的子孙搬迁出去建立新村,多达十数个,而那些分支在周围他姓村落的韩姓子孙还不计算在内。迁出去的韩姓不忘始迁祖居住之地,遂把韩庄称为老家,渐渐的称为韩老家。

韩老家,在历史上曾被冠以“广粮门”的称号。村中立有牌坊,名“广粮门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设立“广粮门牌”。从宣统三年《项城县志·舆图志》上看,“牌”,是清朝最层的行政区划,有的比现在的乡大,有的相对较小。到民国初年,牌的行政区划缩小了,大致相当于保甲制的“保”,或者今天的行政村。

韩老家为何被称为广粮门?广粮门牌坊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必须追溯一下历史。

明朝中期,皇帝大多不理朝政,政事交由宦官、奸臣处理。宦官、奸臣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正直臣子反遭迫害。当时,旱涝霜冻蝗灾时有发生,可赋税、苛捐杂役不但不减,反而日益繁重,天灾不断人祸连年。黎民百姓无以为生痛苦不堪,被迫背井离乡拉棍外出讨饭,饿死路边、沟边的无法数计。苏家岭、韩老家这一带也不例外。

韩家有粮,心又慈善,支起大锅开起粥棚救济乡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来此逃荒要饭的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苏姓仗势权高位重,对饥民不管不问。

当时,韩家掌家的名叫韩孟阳,好读书,勤耕作,靠勤俭节约起家,为人好善乐施。平时借贷给别人粮食,说借一斗,他就给两斗,从不要利息;遇到特别贫穷的人家找他借粮,要是拿个小布袋,他就让换个大布袋,装满为止,连借据都不要,吃完再借他还借。遇到灾荒年,他主动打开粮仓,接济四邻相亲。丁村集(丁集)路途远,他就让家人把粮食拉倒丁村集去放粮,始终奉行“借钱不长利,放粮不收息”的原则。

韩孟阳见到灾民如此之多,心中不忍,善心大发,就组织族中年轻后生在村里村外架起席棚,支起大锅熬煮稠米粥,施舍给逃荒到此地的灾民。灾民蜂拥而至,少者数百人,多者数千人,最多时候达近万人。灾民吃了走,走了来,有的就把韩老家当成自己的家,吃了饭帮韩家耕种,长期住下,直到二麦成熟才回家收割。为此,救活很多命。

灾民一路上大讲特讲韩家设粥棚施舍饭的事情,到家后极力宣扬韩家的仁慈善心,于是韩家名声远播上百里。再遇灾荒,会有更多的灾民来此接受施舍,来了一拨又一拨。韩孟阳照样开粥棚,照样施舍,乐此不彼,灾荒过去该走走,连个“还”字都不提。

苏家岭苏家看到韩孟阳设粥棚施舍饭,每年家门前都集聚那么多逃荒要饭的人,名声大大超过自家,遂生出不良之心,便以“收买人心,在于招兵买马,图谋不轨,意在聚众造反”的罪名把韩孟阳告上朝廷。朝廷最怕百姓聚众造反,但对苏家的控告却有些半信半疑,于是派遣一名钦差大臣打扮成难民,来此私访。

钦差大臣白天混迹于讨饭者之中,一样去粥棚领饭,与饥民交谈,从中了解韩孟阳开粥棚赈济饥民的动机,夜间睡在韩家过道里,暗中察看韩孟阳的举动。

事有巧合,韩孟阳夜里做了个梦,梦见过道里卧着一只大老虎,心想梦是胡思乱想,也没在意。第二夜他又梦见过道里卧着一只大老虎,怕虎伤了人,有些不放心,起来提灯到过道里一看,横七竖八躺满了讨饭的人,连老虎的影子也没有,想想不由好笑,有时做梦醒来再睡,还会接续前梦,这一夜接续前一夜的梦就有些奇异了,奇异归奇异,什么奇怪的事情也没发生,还没有往心里去。没想到,第三夜又做了一个这样的梦,他不禁暗暗惊奇了,为何连连三夜都做这样的梦?莫非有什么玄机不成?起来提灯到过道里看看,还是睡了很多人,还是没有奇怪的事情发生,怎么老是做这样的梦啊?

第二天早晨,韩孟阳早早起来,见讨饭人都起来了,都帮助做活去了,只剩一个满面红光的老人还在睡,看看,这人根本不像忍饥挨饿的样子,想想,这人接连三天在粥棚里吃舍饭,有些奇怪了,他把这老人叫醒,请到室内询问。

开始老人支支吾吾,说自己就是一个饥民。韩孟阳说:“老人家,你说的不对,饥民大都面黄肌瘦,哪有你这红光满面的呀?我看你不是高官也是富商大贾,来此吃施舍饭,必定有什么重大机密。”老人这才说乃是朝廷钦差,专门来此私访。韩孟阳急忙跪倒说:“小民没有什么本事,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不知大人驾到,请大人不要怪罪。”

钦差大人哈哈一阵大笑,说:“韩孟阳,有人在皇上面前告你明里赈济灾民,实则收买人心,意在图谋不轨聚众造反,皇上圣明,派我前来私访。我曾访问灾民,知你心善,也曾在你的窗户下偷听你和夫人谈话,说的都是如何救济灾民,根本就没有什么图谋不轨聚众造反的话语。我怕一次听不到你的真心,一连偷听三夜,夜夜如此。看来,你真是个大善人,我也可以回去向皇上交差了。”说完起身离去,韩孟阳想留都来不及。

钦差大人回京后,如实禀报了韩孟阳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皇上说:“这样仁慈善良之人天下难寻!竟然遭到苏家诬告,如果不是明察暗访,岂不冤枉了韩孟阳!朕一定要嘉奖韩孟阳!苏家分明是嫉妒韩孟阳,才敢如此诬告,天理难容!传朕旨意,将苏家满门抄斩,家灭九族,地挖三尺,财产全部收归国库!看还有没敢于诬告他人之人!”苏家的诬告得到应有惩罚,从此以后,苏家绝了迹,韩姓迁到苏家岭,改苏家岭为韩岭,至今。

皇上决定任命韩孟阳为知府实职,立刻上任,韩孟阳再三辞道:“想我韩孟阳,一生闲散无能,唯有耕读,皇上厚恩任我官职,实非小民所愿。能为国为民分忧解难,已足矣!望皇上能体谅小民之心,不要强逼。”皇上见韩孟阳态度如此坚决,也只好作罢。韩家后人也从此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族规:不求功名,不入仕途,永不为官。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山西连续三年遭受特大旱灾,颗粒无收,灾民流亡河南。韩府的舍粥棚前,一时人数剧增,门庭若市,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山西受了大灾。韩孟阳立即想到,自己的先祖也是从山西洪洞县先迁居山东枣林庄,再从山东枣林庄迁到项城的,祖籍遭灾,不能不去救济!当即和父亲商议赈灾一事,父亲说:“财粮有何用,恤灾救难为上策,舍施取义,机不可失,有什么可商议的。”韩孟阳说:“对,山西也是我们的邻居,那就给他们几千石粮食赈灾吧!”孟阳立即打开粮仓运出粮食几千石,亲自押送去山西灾区。先发粮食车队与后续车队一辆接一辆,延续七十余里,首尾不能相望。

说也奇怪,韩家老少齐出动,灌粮食的灌粮食,装车的装车,第一辆走了接着装第二辆,整整运了三天三夜,粮食茓子连个尖儿都没下去。粮食车队行走快如风轱辘,一天一夜就到了山西,把无数山西灾民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人们都说,是韩孟阳的善举感动了上天,神灵相助才使他家粮食搬运不完,使他家运粮车队行走快如风。

河南布政使听说后,把韩孟阳的事迹上报给朝廷,嘉靖皇帝下诏旌表,为他建功德牌坊,特赐“为国惠民”四字;牌坊上勒石铭文,记载韩孟阳生平事迹。同时还颁下圣旨:不论大小官员路过韩氏牌坊,文官下轿,武将下马,一律步行而过,若有不遵循者,马削四蹄,轿顶砸烂。河南布政使赠韩孟阳“中州尚义无双”一语。

乡亲们感到很荣耀,称韩家的功德牌坊为“广粮门”——意为“广其粮于众”。

明万历十年(1582)韩孟阳病逝,享年76岁。其子用石棺将其安葬于韩老家西南,并勒石树碑。远近受其恩惠者,闻讯皆赶来送葬,哭声震天,垒土为坟。

可惜的是,广粮门石牌坊于1958年被烧成石灰,韩孟阳墓也于****中被毁。韩孟阳事迹除康熙二十九年、宣统三年《项城县志》有传,再就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了。

可喜的是,1987年3月,项城县博物馆对韩孟阳墓址进行调查发掘,始发现墓中石棺及《墓志铭》两块,上铭韩孟阳生平事迹。1988年,韩梦阳后人捐资,重修韩梦阳墓,新建石碑六座,重镌原墓碑碑文,碑文详介了重修缘由及捐资者名单。坟墓前方正中,仿造了“广粮门牌坊”,仿刻了明嘉靖皇帝二十七年颁发的“为国惠民”匾额,以及河南布政使“中州尚义无双”的铭文石刻。目前,韩孟阳墓园已被确立为项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都说:韩孟阳的事迹永不磨灭,为韩孟阳重新建墓树碑应该!

同类推荐
  • 三国富二代

    三国富二代

    大佬,穿越到三国,成为辽东贵族大豪公孙氏的嫡子,三国时代的富二代,收尽天下猛将,踏出万里江山。
  • 天命卡牌

    天命卡牌

    汉末乱世,却有着这样一群被称为天命师的人,他们以凡人之躯执掌着天命之力,三国杀卡牌成为了天命的承载。他们念头一动便可万箭齐发,手掌一挥就能水淹三军。越回这样一个三国,内心是放逐还是孤独,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英贼

    英贼

    吐一口秀气,便是半个锦绣山河。八百乾坤,三千世界,英雄美人,浮生若梦。谁人与我一同醉,请君共饮三千杯!林某人说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大俗,即是他奶奶的大雅!(醒世格言:做无耻的君子,写风骚的故事)。
  • 明末特使

    明末特使

    ’特使到,流民笑,安心种地吃得饱‘这是流传祟祯十一年末的一首民谣。祟祯一时心血来潮,让明末多了‘流民安置特使’这一道官衔。尽管是无品无级,连起码的俸禄都没有,奈何文德生属于是有了阳光就能灿烂的人,照样当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他从收容流民入手,操练庄丁,收编官军,降伏流寇。打得多尔衮满地找牙,逼得顺治小儿出家当和尚......
  • 大航海世纪

    大航海世纪

    大航海时代,是一部经典的游戏。可是,当他实实在在发生了,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赵羽,一个现代的特战大队大队长,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中怎样生存。在遇到形形色色的故事里,将会擦出怎么的火花。这里面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当然也少不了阴谋和背叛......
热门推荐
  • 追爱令:美妆女王创业时代

    追爱令:美妆女王创业时代

    这是一个互联网思维纵横的创业时代。她没有尊贵的出身,没有强大的后台,她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女,一无所有,重重困难,对她来说不是走向成功的阻碍,而且一切的动力。她坚信美妆技巧,会让女人变得更加美和自信,从而创建了自己的美妆帝国!??他是颓废少爷,蜗居大学,直到遇到她,他从此重生,励志向上,伴她爱他伺候她。我的女人,要任何东西,不管她要不要,我都得有。每个成功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人。为了她,他近乎放弃了自己的电竞帝国,只为做她背后的男人。这里从学生时代到工作时代,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痛苦的成长,痛并快乐着,怀揣着对世界的美好,保持善良,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清平调之江湖风雪行

    清平调之江湖风雪行

    一件金甲带来的灭族之患,一个从仇恨中建立起来的乱世阴谋。江湖再度血雨腥风。在爱与复仇之间,看韩啸如何逆转。动荡的江湖,是否会有一个正真的太平。不忘初心,原汁原味的武侠。希望大家喜欢。“西风烈马,浊酒一杯,看江月清风,多少断肠言。江湖之大,佩剑一把,品人生豪迈,流尽英雄泪。”
  • 怪类

    怪类

    在这个世界,有群人被称为怪类!他们随时都会被人杀死,他们逃亡,战斗,他们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活着!活着去见见没有见过的风景,吃吃没有吃过的美食,结交不认识的朋友,经历一段两人彼此相爱的爱情。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结婚,生孩子!他们渴望,这样平平凡凡的一生。
  • 我才不是魔法公主

    我才不是魔法公主

    十四岁生日那天,莉娅多年的世界观被颠覆了。学校的课程一夜间全部变了样,语文,数学,外语,体育,音乐,美术,通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火水土雷五系魔法。相识多年的好朋友,转眼成了自己的守护使者。还有忽然到来的神秘转校生,王子般的隆琪,黑暗骑士星魄。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忽然崩坏的梦。莉娅仰天长叹,主神大人,如果这是梦,请让我快点醒来吧!
  • 放荡不羁

    放荡不羁

    回家路上莫名其妙的救了个小混混,谁知道他爸爸是大名鼎鼎X集团的董事长,而且两人还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在这个班级还转来了帅/美得人神共愤的一对兄妹,有趣的事一件件发生,还等什么快点收藏啊!
  • 妖道经之半山烟雨

    妖道经之半山烟雨

    生与死,仙与妖,本是天道准则,无人可改,但是,若这天道本身有了问题,那这一切,又会怎样?一部似乎无关紧要的秘籍,一条精彩纷呈的成仙大道。
  • 千秋的树

    千秋的树

    ‘千秋,万夏,不及你唇边刹那光华。’凉千秋说,她在着十年里努力的想要去忘记他,可是做不到。凉千秋说,她在得知自己身患白血病后很恐慌,在假装开心。凉千秋说,她一直在画廊里等他虽然他不在的,可还望着窗。凉千秋说,她第一次和男生一起去咖啡厅吃饭,真的很温馨。凉千秋说,再让她重生再来次她还会这样做的,爱到心底了。
  • 选择你我不会错

    选择你我不会错

    这篇文章有两个名字,还有一个是17k阅读网里面《尘埃的约定i》,请大家不要误以为是抄袭。
  • 撩开民国黑幕

    撩开民国黑幕

    中国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1885—1915,江西省九江县人),以犀利的文笔,充分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政局由皇权专制到民主宪政大转型的惊心动魄的历史。
  • 铁拳威武

    铁拳威武

    一个东方玄幻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神也没有魔可恶,竟然没有办法修炼这个世界所特有的真气那好吧,抹去真气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改变世界规则!或许我可以尝试着做一下神,或者魔应该是很有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