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5200000015

第15章 生命的起源:事实与困惑(3)

自然发生说退出了历史舞台,生源论或生生论又没有提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如何由来的,于是一些学者提出“宇宙胚种说”,以解释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由来。

天降论(又称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天而降”的,具体地说,是通过陨石、彗星载体而降落到地球上的,并认为宇宙空间普遍存在着生命物质。例如:科学家们在默切逊陨石中鉴定出19种来自地外空间的氨基酸。1868年,德国学者李比希(1803-1873)首先提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可能来自宇宙间的“胚种”,认为生命的“胚种”可以从一个天体迁移到另一个天体;只要迁移到适合于生命“胚种”生长发育的天体,“胚种”就能继续生长,并成为该天体所有生物的祖先。英国分子生物学家F··C·克里克(1916-)等,根据地球生物有统一的遗传密码等事实,提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数十亿年前一个文明星球上的一个“胚种”演化而来。在1993年7月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上,有人提出“造成化学反应并导致生命产生的有机物,是与地球碰撞的彗星带来的”;有人则推断,是与地球碰撞的其中一颗天体带着“生命胚种”,把它传递给了刚刚诞生不久的地球,从而发育出了地球上的生命。在1996年7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生命起源会议上,又有些学者提出类似观点,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物理学家M·穆马、德国莱顿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M·格林伯格等主张,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40亿年前坠入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他们认为,星际空间中含有大量的尘埃,这些尘埃经过恒星等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后可以转化为有机物质,包括生物不可缺少的氨基酸等。地面实验室的实验已证实一些小分子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生成氨基酸等物质。科学家运用卫星在宇宙空间进行的实验,其结果也同上。因此,他们认为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在宇宙空间是最普遍存在的,彗星由于结构松散,其表面会吸收大量有机分子,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很容易产生类生命物质。1996年3月飞近地球的百武彗星上就载有甲烷等有机物。他们说,约在40亿年前彗星坠入地球时,因当时地球大气密度很高,减慢了彗星下坠速度,使其表面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保护了其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彗星坠入海洋后,在海水合适的条件下类生命物质形成更为复杂的系统,通常有上百个分子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只让氧气、水等小分子进出,而氨基酸不能进出,久而久之促成了该系统的自我复制,进而导致生命的诞生。

生命地外说生命地外说包含两种假说。

一为“陨石说”:生命来源于宇宙,陨石是载着生命种子的星际“飞船”.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中川直哉大胆地提出一种新设想:生命诞生于漂浮在宇宙间的尘埃中,即掺杂在宇宙尘埃中的氢等受到宇宙放射线的照射,逐渐形成氨基酸等复杂的有机物,它们随陨石进入地球,形成生命的母体。后来,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桑德拉教授也发现在宇宙红外线波段内有可测的生物痕迹。以后在从天上掉下来的尚未受到污染的陨石上,人们果然找到了微生物化石。

二为“激波说”:形成生命的主要机制是激波。这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空气动力教授格兰斯根据20多年对激波的深湛研究提出来的。激波是由于物体高速运动或爆炸,在周围介质中引起的强烈压缩薄层。这一薄层以超声速由中心向外传播。所以,激波是传播能量的一种形式。在原始地球上和宇宙空间里,由于火山喷发、大陨星撞击、星云大爆炸、太阳上发生的爆炸等不断地产生激波,为生命基本单元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条件。

当地球产生说和生命地外说各执一词时,90年代初日本横滨国立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三菱化工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共同研究小组发现了揭示生命起源之谜的新事实,是上述两类假说的结合:宇宙原始大气说。横滨大学工业部的土屋正彦教授等人使用质子加速器产生的“宇宙线”对一氧化碳、氮和水蒸气混合制成的模拟“原始大气”照射了数小时。结果,混合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合成了氨基酸。研究小组的小林讲师推论说:“原始大气中的氨基酸很可能是在空气中合成的。其后,由于引力的作用,氨基酸降到了地表上。”

慧星:生命孢子的载体那么,这些宇宙生命是如何传到地球上的呢?

天降论(又称宇宙“孢子”论)认为宇宙间普遍存在着生命物质,而地球上生命的出现是由于彗星、陨石为载体实现的。如果换句形象些的话说,彗星、陨石就像播种机,地球恰恰具备养育生命的条件,于是就终于成为今天万物万类生机勃勃的世界。宇宙间无数的星球当然应该享有同等的机会,但是否具备生命存在繁衍的条件就很难说了。

据现代天文学已掌握的资料表明,仅我们银河系就有40亿颗恒星和100亿个星系。这些星系中大致有5%的恒星酷似太阳,其中大约有一半拥有近似地球条件的行星,应该乐观地说,地球不是孤儿。

持天降论观点者提出的证据是,他们在许多坠落地球的陨石上发现有由孢子或细菌转化成的碳粒。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治·克劳斯和巴特·内吉,在1938年坠落于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的一块陨石上,发现一种奇怪的结构,即在这颗陨石上有丝状表层,形状很像蘑菇。通过精确的辐射鉴年法显示,这颗陨石的年龄同整个太阳系一样古老。这显然说明,生命早在地球诞生之前就存在了。

据此,有人大胆地提出一种假说:30亿或40亿年前,一颗彗星曾与地球相撞,这次相撞对年轻的地球几乎是次生死考验,但同时也在地球上播撒下生命的种子。

其实,对于彗星有携带生命之种的可能,很早就有人发现。差不多每当一颗彗星飞临地球后,地球上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流行病。而且这种流行病几乎都首先发生在一个有限地区内,然后逐渐向其他地区流传,继而危害整个人类。

1664年,人们观察到一颗彗星,那一年,英国伦敦流行鼠疫,短短5个月内,竟有几十万人殒命,1825年,埃及人看到一颗彗星,在那段日子里,成千上万头牲畜倒毙于地。

1918-1919年流行于欧洲的大流感也与一颗彗星有关,这次流感致使3万多人丧生。

我国是最早观测彗星的国家,曾有“春秋昭十七年冬有星宇入于大辰”的记载。我国民间形象地称彗星为扫帚星,素来视为不祥之兆,在这点上,尽管东西方文化渊源不同,观点却不谋而合。

但现实似乎也不尽然,例如1811年那颗彗星拖着长达1800万公里长的彗尾蔚为壮观地出现时,那一年欧洲的葡萄却意外地喜获丰收。美滋滋的欧美人把那一年酿出的葡萄酒美其名曰“彗星美酒”

1858年,当多纳蒂彗星出现时,所过地区的葡萄园又是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着名的哈雷彗星似乎对地球人类淡漠处之,它感兴趣的好像只是在个把鸡蛋上搞点小动作。

1682年,哈雷慧星光顾地球,在德国的马尔堡,有只母鸡生下一只异乎寻常的蛋,蛋壳上布满清晰可见的星辰图案。

76年后,即1758年,英国霍伊克附近乡村的一只母鸡生下一枚蛋壳上印有彗星倩影的蛋。

1834年,哈雷彗星再现苍穹,希腊科扎尼有一个名叫齐西斯·卡拉斯的人家里,有只母鸡下了一个彗星图案格外规则清晰的“彗星之蛋”.

1910年5月17日,哈雷彗星如期再次光临,法国一个人家的母鸡又生下一枚“蛋壳上绘有彗星图案的怪蛋,图案如雕似印,可任君擦拭。”

对于哈雷彗星与鸡蛋的不解奇缘,前苏联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认为决非偶然,“二者之间肯定具有某种因果关系,这种现象也许和免疫系统的效应原则甚至和生物的进化有关。”他为此断言,当1986年哈雷彗星再次返回时,一定还会有一枚“彗星蛋”降生人间。

为了得到1986年的这枚彗星蛋,早在1950年,前苏联科学界便大动干戈,以多种方式与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农户建立联系网,许以重金悬赏。法、美、意、西班牙、瑞典等30多个国家也不甘落后,大范围地建立起类似的调查网络。苍天不负苦心人,1986年,意大利博尔戈的一户居民家的母鸡真的生下这枚预想中的彗星蛋,如今这枚蛋成了名副其实的稀世奇珍。

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仍困惑不解,哈雷彗星为何对鸡蛋如此的情有独钟?“哈雷”与“鸡”(而不是鸭、鹅之类)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微妙的关系?为什么其他彗星却无此效应?细细思量,不禁使人哑然失笑,天下的母鸡可谓多多,而哈雷彗星每次光顾却只肯留下一枚彗星蛋,害得人们如沙海觅珠似地漫天寻找,这不是简直在开人类的玩笑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漫天播撒病毒的彗星,还是辛苦光临一趟却只肯下一枚蛋的彗星,都与地球生命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

1981年,一批日本天文学家的发现使生命来于彗星的说法进一步得到辅证。他们通过对彗星缜密的观测发现,彗星彗尾中粒子的大小与细菌的大小完全一样。同一年,美国天文学家又指出,彗星粒子释放出的辐射光与有机物释放出的辐射光完全一样。

其后不久,科学家们在金星、木星、土星的大气层中也陆续发现了形同细菌的粒子。这说明,生命之源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近年来,射电天文学家们的发现更令人震惊,在目前已判明的存在于星空中的50多种化学物质中,起码有45种具有生命意义,似乎整个宇宙,就是一部制造生命的奇妙机器。

持“生命源于宇宙”观点的人认为,生命和宇宙同源,大爆炸创生宇宙,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用这种理论勾勒出的生命历程简明而清晰:

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

碳、氢、氧、氮是构成氨基酸的四大要素。

大爆炸时产生碳、氢、氧、氮,同时产生氨基酸等生命前物质(米勒试验效应),并在宇宙尘云中演化为原始生命形式。然后通过彗星、陨石为载体广泛播撒在无数颗星球上。仅就地球而言,由于条件适宜,于是生命之种得以繁衍、演化、进步、发达。

这里所说的只是宇宙创造的无限生命形式中的一种--蛋白生命,因为地球的条件适宜蛋白生命的存在,故尔情有独钟地接纳了它,而别的星球--以我们地球人类狭隘的认识范围视为不可能存在“生物”的那些荒漠球体上,也许恰恰生存着一种或多种我们未知的生命形式,这种想法应该是合乎逻辑的。

人们的思维从本质上难以跳离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诱惑,即使努力突破一些,也无非是在此基础上的增增减减而已。诸如因地球人两条腿,于是木星人8条腿等等,已经自我感觉很具天才的想象力了。如果有人说,有一种智慧生命的形式为散而成无,聚而成形,请问,有几人能相信呢?

1991年10月7日《中国妇女报》上的一则消息很有趣,标题是:女宇航员太空受孕,婴儿降世其父难寻?全文录下,以资共赏。

前苏联科学家曾经宣布:第一位在太空受孕的婴儿已于1991年7月25日在苏联诞生。奇怪的是,这个“太空婴儿”的怀孕期只有9个星期。

据介绍,婴儿出生1个月就已能够仰卧起坐和转身,并能说简单的句子。现在,太空婴儿除了肺部的发育尚不完全外,整个身体的状况非常健康。

更为奇怪的是,这位太空婴儿的母亲,女宇航员塔莉丝科芙本人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受孕的,更无从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何许人了。说来令人难以相信,塔莉丝科芙与其他4位前苏联女宇航员在环绕地球飞行两个月后,全部发现怀有身孕。其他4位女宇航员或打胎或在怀孕期间自然流产,只有塔莉丝科芙1人最后顺利地将孩子生了下来。

一位负责此事的前苏联专家说,由于太空婴儿的父亲身份是个谜,有不少人曾担心生下的婴儿会是个罕见的怪胎。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和探讨在太空中飞行是否会对女宇航员的身体造成奇怪影响的可能性。

这则报道的可靠性无法探讨,因此还是请读者自斟为妙。

如果宇宙中存在着隐生命,女宇航员无夫而孕就不足为奇了。

细想起来,宇宙确实存在着无穷的趣味,宇宙创造出生命,生命之种漫游于宇宙,无数的慧星、小行星充当着播撒生命的使者,同时,也是制约生命的巡察使。恒星、行星、彗星各循其规,各司其职,循规蹈矩,兢兢业业,有时不惜以身殉职,这是多么奇妙的安排!这一切的产生,谁在主宰?难道真有一位具有无上权能的“上帝”吗?您说呢?

宇宙生命论近年来,在前面各种学说的基础上,又推论衍化出宇宙生命论。

宇宙生命论认为,地球生命不是在地球上土生土长的,而是来自地外空间。据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发现,似乎生命早在地球诞生之前就已存在。6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治·克劳斯等在达斯马尼亚陨石中发现了和真菌相似的纤维包体,而此陨石却与太阳同龄。

宇宙生命论认为,地球本土不可能孕育生命。

(1)一般认为,生命的化学演化要经历数十亿年时间,仅从无核细胞进化到有核细胞,大约就要20亿年。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体距今已有35亿年。有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距今40亿~44亿年。因此认为地球形成后的2亿~4亿年间,显然不能产生生命。

(2)霍伊尔等科学家认为,生命的构成非常复杂,不可能起源于像地球这样的小星体。生命需要在更广泛的宇宙空间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综合作用,经历很长时间才能产生。

(3)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命进化中需要一种金属钼,但在地球上,钼的含量极低,只有百万分之二。很难想象生命能起源于缺钼的地球。若说地球的生命可能孕育于含钼丰富的其他天体,似乎更合情理。

(4)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1992年11月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生命起源于别的星球”.论据是:“地球上发现的生命形式中的氨基酸几乎千篇一律地向左极化”.氨基酸在某些环境下向左转,而在地球上找不到那些环境。

宇宙生命论赞同天降论的观点:地球生命从天而降,来自陨石、彗星。那么试问:陨石、慧星或其他天体上的生命又是怎样起源的?大概不可能来自“熊熊燃烧”的恒星。一般认为,恒星的高温、高压,会使生命由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宇宙生命论认为,自生说(指地球生命说)和天降论各有长短,若把两论“合璧”则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宇宙生命论认为,生命和宇宙同源,大爆炸创生宇宙,同时也创造生命。

大爆炸创造蛋白质生命。

同类推荐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热门推荐
  • 席少的呆萌娇妻

    席少的呆萌娇妻

    友情,爱情,靳瑶在被出轨后,才知道最卑贱的不过是感情,最凉的是人心;他宠她,护她,当她是宠物,却在靳瑶最无助的时候给她撑起了一片天。席晋:“靳瑶,试着爱我好不好?”什么是幸福?就算向前一步是地狱,只要你去,我陪你!
  • 红中有南风

    红中有南风

    世界上有八大、十大,甚至是999个未解之谜,但这些南风通通都不关心,她只关心如何才能远离这个叫宁远中的人,并且越远越好。但是有一天,这个从小到大最讨厌的人,竟然站在自己的面前,笑的一脸无害的问:“嫁给我怎么样?”的时候,南风只想到了,原来今天是愚人节啊!
  •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 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
  • 寻仙之一代食神绝味儿

    寻仙之一代食神绝味儿

    寻仙修仙大白鹅绝味儿执着于2件事,1对高小姐的不舍爱恋,2拯救鹅类免受屠戮的命运,最终被颠僧点破放弃执着,成仙归去的仙美故事,有道是:三万天人生太短,一刹那真心情长获点化鹅成大善,破执着位列仙班
  • 兵立蛮荒

    兵立蛮荒

    拥有随身空间的林海,默默努力着,争取更好的生活;因所在蛮荒大陆王国突变,战争引领他走上争霸之路。
  • 经义考

    经义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子一言,司马难追

    君子一言,司马难追

    男友出轨,小三竟然是她表弟。啥?被掰弯的人渣前任和著名男作家也有一腿?一着不慎,菜鸟女警司马晗从命案现场穿越到小说家笔下的古代世界。她左手江山,右手美男,强吻、壁咚、推倒样样精通,暖男、腹黑男、废柴王爷个个调戏,却唯独对他付出真心,以命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殖民星系

    殖民星系

    不远的未来,是一个升华后的人类几大国和外来客的世界,一个帝国富二代半吊子小混混,为妹报仇被通缉,一身热血为了祖国加入帝国军队,误打误撞加入了特战队,出征宇宙,完成各种任务经历着爱恨情仇,最终殖民全宇宙,建立新的人类民主国度。
  • 穿越风云是非多

    穿越风云是非多

    顾晓白,一个穿越到修真世界的逗比,正秉持傻白甜的终极模式,挑战所有仙君的神经。什么救世主还是天选之人,穿越嘛,玩的开心是最重要的——要是能建个后宫,就更好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识路

    少年识路

    一个无良少年是如何改变的,少年的叛逆与路究竟是怎样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