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8800000006

第6章 罗城“于父母”(3)

可是妻子却顾虑重重地说:“明月姑娘是我们罗城仫佬族的一朵众人瞩目的牡丹花,仫佬族的几百青年和众多大户,岂会让这朵牡丹花被外人摘去?再说苏书吏与明月民族不同,习惯各异,恐怕很难成哩!”

“你们小夫妻俩嘀咕什么呀?难道日夜在一起悄悄话还说不够?”于县令牵着牛扶着犁过来了。

“小昭君”窘得脸上飞起两朵红霞。还是丈夫梅金宝老练些,他对县令道:“大人,我们正给朝卿物色对象呢。”

“嗬!哪一位姑娘呀?”于县令不禁喊住牛停下犁。

梅金宝一咧嘴:“您看--”此时明月姑娘正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饭端到苏朝卿面前,眼睛闪亮脉脉含情。苏朝卿躬腰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去接,那神情仿佛是官员接受圣旨般虔诚。苏朝卿对明月的感情非同一般。当他中瘴气被老郎中救活,受明月无微不至照顾康复后,明月就在他心中犹如仙女一般。

见此情景,于县令心中一喜。苏朝卿前些日子的状态令他担忧。到罗城后,苏朝卿的离石下昔乡那位恋人的信也追来了。信中要他寄银子,说他当了县令的书吏,俸禄多油水足。苏朝卿回信说,自己仅能糊一张嘴,没有银子可寄。于是,恋人回信骂他:“无情无义的东西,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便和他一刀两断。

得知这个情况,于县令爱莫能助。不要说做书吏的苏朝卿没有积蓄,就连我这个当县令的也没有一钱银子可寄回家啊!他为苏朝卿失恋之事内疚和担心。如今看到昔日乌云密布愁眉不展的苏朝卿终于露出了笑容,他自然十分高兴。

这年秋天,罗城境内所有乡村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一时间,粮食满仓,牛羊满山。交钱粮的日子到了,于县令怕粮食总管忙不过来,便派苏朝卿前去协助。自己偶尔也走出衙署,来到旁边不远处的粮房察看。乡亲们交钱粮非常踊跃,根本不用人去催。他见此情形,也就安心办其他事去了。

这天傍晚,他办完公事,走出衙署,忽见苏朝卿急匆匆赶来报告:“于大人,你快去粮房那边看看。那里有许多钱,说是给你的。”

于县令感到奇怪,急忙赶到粮房。只见总管说:“大人,我这里收了三大堆钱,正等着粮库关门后给你送去呢。”

于县令一看,三张桌子上都堆满了钱,堆得高高的,就像三座小山。他不禁一惊:“这些钱都是谁给的?”

“都是交粮的人给的,他们说,给你买酒喝。”

“乱弹琴!乡亲们都很穷苦,日子才刚刚好点,怎么能接受他们的馈赠呢?”于县令有些生气了。

“我说了于县令从不收礼,可他们说这不是礼,是一点心意,我拦也拦不住。”总管十分委屈。

“好吧,你们把这钱收好,一个也不准动。” 于县令吩咐道。

第二天一早,一个驼背的老大爷交完钱粮,又抖抖索索地从夹衣口袋里摸出三文钱来到案桌前,对苏朝卿说:“这几文钱给于县令喝酒。”正要把钱放到案桌上,却听苏朝卿连声喊:“不行,不行,于县令吩咐坚决不能收!你还是拿回去吧。”他想去拦,可哪里拦得住,那老大爷早把三文钱往案桌上一丢,便快步逃走了。看到那一起一伏如同鸭子凫水一般的背影,苏朝卿想笑又笑不出来,他的眼睛湿润了。

老大爷刚跑到门口,恰好被于县令碰上。于县令叫苏朝卿拿来案桌上的三文钱,对老者说:“你已交清钱粮,为啥还要留钱?”

老者道:“大人免除全县火耗银,大解百姓穷困,使黎民获得很大实惠。但这么一来,您于大人就苦了,过得太穷困了。我特敬奉几文钱给于大人买点酒喝,以解困乏劳累。这是我全家人的一点心意,您千万别推辞!”

于县令拉住老人的手,突然问:“大爷,你是希望我做清官还是做贪官?”

老人随口而出:“当然是希望你做清官啊!”

于县令道:“可是,我如果收了你的钱,那别人给我的收不收?无疑也得收。这样,全县这么多乡亲,每人给三文,全县加起来,那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那我就成了一个大贪官。”他的话语重心长,“我来罗城当官时,就立下过誓言:此生一定要当个清官,当个大清官。你今天如果给了我钱,老人家,这就等于你害了我;相反,你如果把钱拿回去,就等于帮了我呀!”说着,把三文钱硬塞到老人的衣袋里,“拿回去吧。”

老人无话可说,只把头摇得拨浪鼓一般。他一边走一边喃喃地说:“从我懂事以来,还没见到过连一文钱也不收的县官。别的官给再多也要,许多官还想尽办法敲诈勒索呢。这于县令待我们百姓,真像父母待儿女一样亲啊!”

老人刚走,又有一位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交完粮后从衣兜里摸出二文钱,恭恭敬敬地放到案桌上。

于县令喊道:“大嫂,使不得。我已发不了禁令,谁也不准多交一文钱。”

妇人说:“我家从来也没有像今年这样大丰收,这都是托了大人的福。我无以为报,只好献二文小钱给老爷买酒喝,大人千万莫嫌我少。”

于县令道:“你的心意我收下,但这钱我真的不能收。”他拿过钱,放到妇人携带的一个小篮里,“你拿回去,给小孩买几颗糖果吧。”

妇人无语,只好感激地走了。

好不容易劝走了两人,于县令急忙对苏朝卿说:“你赶快写一个禁令,写上这么几句话:本县令禁止一切馈赠,若有违反禁令,不听劝告者,一经发现,立即罚到县城扫大街五日。”

禁令一出,再也没有类似情况发生。

收钱粮一事终于结束。于县令对粮房总管道:“现在你把这几藤篓钱全部退还给乡亲。”

总管看着面前这几大篓钱,发愁了:“这钱怎么退?众人数目不等,又不知是哪些人放的?要退回,难哩。”

于县令道:“你把第一天交钱粮的人数统计一下,”然后,又对苏朝卿说,“你把钱数一下,总共多少。然后,计算一下,每人可得几文?”

很快,结果出来了:每人可得三文。

于是,一个雨天的下午,县衙通知,第一天交钱粮的人都到粮房集中议事。

乡亲们来了,于县令道:“感谢众乡亲对我的关心,但我立志做一个清官,因此,不能接受一文钱的礼物。现在,请大家帮我这个忙。”说完,立即吩咐苏朝卿按交粮名单分发,每人领回三文钱。很快,那几大藤篓钱就发光了。

“于大人,你待我们百姓这么好,可你的日子却这么清苦。你不收我们一文钱,我们心里难受啊!”不知谁这么一吼,竟哭出声来。他的话如一根导火线点燃了众人的情感,众人顿时嘤嘤嗡嗡地哭了起来。

“谁说我没接受一文钱?”于县令从藤篓里拾起剩下的一文钱,又尽力抠出夹嵌在篓底缝隙里的两文钱,高举在右手,大声道:“这里还有三文钱!这钱,我收下了!你们给我的钱,足够买一壶老酒喝呢!”说完禁不住哈哈大笑。

笑声感染了众乡亲,有的破涕为笑,有的则泪流满面。此时此刻,众人心底里都埋藏着一句共同的话语:

“于父母,你真是从古至今天底下少有的最最清廉的好官啊!”

四  走坡节上,一对异族青年男女唱出誓死不离歌

粮食丰收了,人们的手头宽裕了,不少人家纷纷盖新房。梅金宝家更是盖起了两间敞亮气派的楼房。

听到这个消息,于县令异常兴奋。对百姓勤劳发家,县衙应该大力表彰鼓励,可用什么鼓励呢?傍晚吃饭时,他仍在苦思冥想。县衙穷,拿不出物质奖励,可这样的喜事,自己这个罗城县令一点也不表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忽然,他有了主意。他吩咐苏朝卿去买一叠红纸。纸买来后,于县令说:“你裁纸,我来写。”一直写到深夜,他一共写了一百多副对联。

第二天早晨,梅金宝小夫妻俩刚点燃两挂千纸炮,噼噼啪啪地庆祝新屋落成,忽见于县令和苏朝卿来了。

于县令拿出一副对联,叫苏朝卿和梅金宝给贴上。全家人一看,道是:男耕女织劳动当能手,夫唱妇随发家谱新章。横批是:勤劳致富。浑厚的颜体,大气磅礴,酣畅淋漓,似乎每个字都隐藏着无限笑意。

梅金宝夫妻大喜,他的父母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县令亲自上门送贺联,这是何等光彩荣耀的事!梅金宝夫妻连忙张罗,要泡鸡蛋红糖茶招待。

于县令连连摆手:“免了,免了,你家近,以后有的是机会。我们还要下乡,去其他乔迁新居的乡亲家送对联呢。”

当日,于县令穿着草鞋,带着苏朝卿,从城关东门乡出发,翻山越岭,沿四把、天河、怀群、乔善一路行去,送出了百副对联。苏朝卿连脚背也走肿了。

得到县令贺联的乡亲,个个喜笑颜开,热泪盈眶。怀群乡剑江的银郎中家也得到了贺联。郎中躲避在外的儿子和孙子,见局势平稳,很快回到了家。这样,他家的粮食,很快便能自给。鉴于银郎中精湛的医术,于县令决定为他盖两间新房,一间设诊所,治疗病人。于县令一号召,众人纷纷助工助料,很快建起了新诊所。

这天,诊所开张在即,于县令也给他送上一副对联:

妙手回春,救死扶伤,百里齐颂神医。

医德高尚,泽被城乡,罗城皆夸君子。

横批是:世代传颂。

银老先生见到这副对联,双手抱拳作揖,连连道:“于县令如此褒扬,真是愧杀老朽啊!”

于县令风风火火地离开后,银郎中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禁热泪盈眶:“打我记事起,只听说过百姓给县令送贺礼,哪有县令给我们普通百姓送贺礼的啊!我们罗城百姓有福气啊,得到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县令。看来,罗城的振兴,指日可待了!”

随着年成丰收,社会安定,人口逐渐兴旺。春节临近,因战乱匪盗一度销声匿迹的仫佬族歌声,又从城乡的各个角落重新悠扬地响了起来。罗城,素有“歌的海洋”之称。仫佬族家家有歌本,人人爱唱歌。村村洞洞都有能歌善唱的歌手。有位到过这里的诗人曾称赞道:“黄莺嗓音画眉嘴,不如仫佬族歌声美。”

二月十五日,中断多年的“走坡节”也复活了。城乡到处弥漫着一种男女情爱的浓厚气息。桃花烂漫,满山满坡,春色迷人。上千名未婚青年男女云集在风光旖旎的剑江畔走坡。一片人的海洋,歌的海洋。山坡的绿荫下,他们或相对而立或席地而坐,吹起指口哨,放声高歌。

在一处洞场,五朵金花姐妹正和几个后生对歌。

有一个儒雅的后生,听到处处山歌,终于按捺不住激情,唱起了不久前刚学会的歌。几个月前,他从朋友处拿到一本《仫佬族歌本》,十分喜欢,很快便学会了。此刻,他正和仫佬族一位青年唱道:

一条大路白连连,有对娇娘在眼前。

哥想上前同妹唱,听妹接言不接言?

听了这支歌,看到唱歌人竟是县衙书吏汉族后生苏朝卿,众姑娘顿时沉默了。她们笑而不语。苏朝卿见姑娘们目光莹莹,却不作答,心中一急,又唱出一首:

听说妹妹是歌仙,肚里有歌万万千;

今天走坡若不唱,沤在肚里也枉然。

在赞美歌的挑逗和刺激下,姑娘们骚动起来。她们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互相推让着。最后,有一对姑娘勇敢地站了出来。但她们却用美丽的花伞,遮掩着半边含羞的脸儿,亮开金嗓子,假装不解其意地试探着:

远远听闻树叶响,不知落雨是翻风;

真是有心同妹唱,还是自己解闷空?

苏朝卿原来确是抱着欣赏解闷的心情,如今见到罗城的山水美,姑娘又如此淳朴美丽,想到家中父母双亡,心想,何不在罗城找一个?于是唱起《盘问歌》,打听姑娘的情况:

妹娇莲,望妹开口说真言,

家住哪乡哪个村?姓甚名谁讲分明。

姑娘十分坦诚地回答:

请哥听,妹住怀群剑江边;

妹妹生来住银村,阿妹小名叫明月。

原来她就是自己心仪已久的明月姑娘。苏朝卿大喜过望,口一张,便唱出一支颂歌:

妹像一朵牡丹花,蝴蝶逢花笑眯眯,

蝴蝶逢花不舍飞,阿哥逢妹难舍离。

姑娘也夸赞对方:

阿哥今年刚二十,长得像棵松树样;

身材高大红脸膛,生来就是好栋梁。

双方越唱越动情,情意越来越深。不知不觉中,太阳落下剑江畔的山门。一轮皓月,已悄悄爬上了山顶。归家的时刻到了。双方都感到相会的时间太短,于是又约定了相会的日期。

七天后,两人按约定时间和地点单独见面。女的以辛酸忧郁的语调,向对方倾诉和感叹自己凄苦的处境:

百鸟林中都成对,叹我单身不成人;

我是单身来连哥,盼哥连我得成人。

她的话引起了男方的强烈共鸣,他感叹自己悲苦的身世:

妹妹单身哥不信,哥讲单身才是真,

不信妹到哥家看,独个饭碗独草墩。

他们又对了一天歌,直到日落西山,暮色沉沉,两人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十天后,两人相见,已进入热恋。双方互赠定情信物,订下终身。明月拿出一双“定情鞋”。苏朝卿看到鞋内有两朵盛开的鲜花,不禁问:“这花是怎么来的?”

明月轻轻地说:“是奴家做鞋时不小心,让针刺破了手指,结果两滴血溅在鞋上。”

苏朝卿知道,这是明月在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于是拿出手巾、小圆铜镜做礼物赠给对方。

走了三四回坡,双方已情意绵绵,如胶似漆,恨不得立即牵手入洞房。可是,根据仫佬族风俗,走坡对歌只能确定恋爱关系,不能确定婚姻大事。男女成婚,必须经双方家长同意,经媒人牵线,才能最后成为伴侣。

明月父亲说:“朝卿是汉族,你是仫佬族,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不合,你们成家怎能行?”

“我们姐妹不是有好几个嫁了汉族后生吗?他们不是挺好吗?”明月不满地说,“大伯家的莲姐还远嫁到浙江,生活美满,罗城姐妹们都很羡慕她呢。”几句话将父亲呛住了。

父亲冒了火:“罗城的后生不少都是大户人家,开钱庄的,开米粮庄的,开煤矿的,都有,你为什么偏偏要贱嫁给那个只能糊自己一张嘴的穷小子?”

明月气呼呼地说:“他们是有钱,但不是自己挣的,靠的是老子。再说,光有钱没文化有什么用?嫁这样的土财主有什么意思?”她平缓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动情地说,“朝卿虽穷,但有文化,脑子灵,我相信他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但好说歹说,父亲就是不同意。

于是,她和苏朝卿再一次走坡时,不禁唱出了誓死不离歌:

父亲欢喜妹不依,生死不做富人妻;

要杀要砍随父便,哪怕骨头变成泥!

苏朝卿见明月如此坚决,也唱出爱情誓言歌:

生不离来死不离,我俩死,共堆泥。

丢石下河,石浮水面慢分离!

听到这对恋人的海誓山盟,银郎中心疼孙女,将儿子臭骂了一顿,说:

美朝卿,真博学,千里挑一好儿郎;

舍此儿郎何处找?误女终生不应当!

并警告:明月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定和你黄泉路上见分晓!

老郎中的发怒,终于令嫌贫爱富的儿子回心转意。他想,女儿若是走了绝路,自己岂不人财两空?于是只得同意女儿和苏朝卿的婚事。

苏朝卿高兴坏了,也愁坏了。父母已双亡,谁来为自己主婚呢?对了,于县令对自己关爱有加,情同父子,再说他对这场婚姻也很鼓励,何不找他?

当他把自己的意思一说,于县令提醒道:“你想好娶仫佬族姑娘啦?你如果同意,就要做好在罗城落户的打算,那就等于回不了山西啦,你可要认真想好。一旦决定,就要不离不弃,相守终生!”

苏朝卿态度坚决:“我已经想好了,一定坚决做到不离不弃!”

“好,既然如此,我就做你方家长,你快找个媒人吧。”

只要男女双方中意,双方家长同意,苏朝卿虽没了父母,但有于县令支持,媒人很容易找。双方找到媒人后,一说合,议定在中秋节办婚事。

正当他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婚事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百年不遇灾祸横空袭来。

五   一场可怕的瘟疫突然降临

清明节来临,于县令领着苏朝卿、山泉、水牛一班人到天将石棺前祭奠。因为以后要把骨殖带回山西,所以没有下葬,只是露天停放。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风华绝代之逆天大小姐

    风华绝代之逆天大小姐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回想这句话,夏冰抽了抽嘴角……呵,梦境里没在意那老头子的话,转眼间就被流星砸了……再次睁眼,看着周身的环境,不由得咬牙切齿,……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虽不是特工,但也能活的精彩,但是……夏冰咬咬牙,忍无可忍回头“你跟了我三辈子了,到底要跟到什么时候”某男抬眼,语气依然是冷的掉渣,妖魅流转的眸子喑藏宠弱的看看眼前的小女人,他说“生生世世。”
  • 赌妃在上,王爷在下

    赌妃在上,王爷在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赌王之女,赌技出神入化,让人闻风丧胆。她是楚国大将军之女,痴傻胆小,懦弱受人欺凌。一朝穿越,灵魂转换,赌神降临,傻女重生。还敢欺负老娘?先赌上一局,杀你们个片甲不留。王侯将相,甘愿臣服。他是战神王爷,武艺高超,冷酷非凡,不近女色,却单单对她痴心一片。赌妃杠上冷王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房侦探传说

    房侦探传说

    写侦探的故事,请大家一定要看哦,我写的,自己想的,谢谢你哈
  • 取因假设论

    取因假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司法大明

    司法大明

    穿越到落地秀才身上不说,还被一个超重量级的肥婆霸占。陈凡立志要摆脱苦逼的命运,怎奈他手无缚鸡之力,也无经商的本钱,只好在政府找一门公务员的工作干干,当捕快。上班的第一天,衙门就失窃了,丢失了官印的县太爷将他列为最高级嫌疑犯,试看他如何三次入狱,三次为自己洗冤,如何智斗奸臣,成为大明第一神探。
  • 天价隐婚:影后,你被潜了

    天价隐婚:影后,你被潜了

    父亲去世、渣男悔婚,她从富家千金落魄成为娱乐圈小明星。一纸天价契约,她成了他的隐婚娇妻。“凌少,夫人被戏里的女主欺负了。”“封杀,以后夫人只演女主角。”“凌少,夫人被戏里的男主追求了。”“封杀,以后夫人的戏都不许有男主角。”直到有一天宋思其终于忍不住了“凌亦昊!我要离婚!”金主大人眉毛一挑,直接压倒“等你喂饱我,咱们就离。”且看宋女王如何从花瓶逆袭成为影后,顺道拐到宠妻无下限的金主一枚。
  • 自己解脱自己

    自己解脱自己

    网络成瘾是一种表现为耐受性、戒断症状等心理、生理性成瘾。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信息储存、加工、传递的方式,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过度使用网络导致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等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上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效益和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尤其是精神健康带来了危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染上网瘾。
  • 听说青春会流泪

    听说青春会流泪

    有一种喜欢,是因为不够喜欢。还有一种喜欢,是因为太喜欢了。我曾喜欢过怎么一个男孩,我喜欢他,却像是一场猫抓老鼠一般。曾靠的很近很近,在中途觉得是自己太自恋了,干脆放手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他过得很好,我渐渐不说话,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人。在大街上看见他,不在正面遇见,两个人擦肩而过,是我自己太看得上自己了吧,喜欢不是一个人说的算,而是两个人。一个人,是一厢情愿;两个人,是终成眷属。听说……青春会流泪。
  • 万古妖尊

    万古妖尊

    洪荒世界,宗门林立,群雄争纷,弱者庸碌,受人欺辱,强者一怒,横尸百万。萧鼎偶得上古九阳修妖决,从此一代强者横空出世,让整个世界都为之暴走!
  • 潮中人

    潮中人

    港商洪耀胜于改革开放初始,从香港返回内地投资设厂办公司,他不辞劳苦,事业有成,也因而带出一批乡镇企业,成就了一些乡镇企业家。但随后,他头脑膨胀,高估自己的能力,不断扩大业务经营规模;由于骄纵任性、用人不当、管理不善,加上资金严重不足,公司企业每况日下,为了维持铺开的摊子,心存侥幸、剑走偏锋……通过他起落浮沉的人生际遇,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书中对社会生活风情也有所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