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98100000095

第95章 新城会盟(前613年)

六月,癸酉日,鲁文公和宋昭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男、曹文公、晋国赵盾一起在新城会盟。

这是由于以前跟随楚国的国家(陈、郑、宋)都顺服晋国,同时谋划攻打邾国。

【前年,郑国跟楚国和解,现在与晋国和解——作为一颗合格的墙头草,要跟随风向行动~~】

秋七月,有彗星(哈雷彗星)光芒四射地进入北斗。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以下是“哈雷彗星”的资料~)

【这是世界上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可能以裸眼看见两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见的彗星可能会更壮观和更美丽,但那些都是数千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因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轨道并成功预言回归成功而得名。至少在西元前240,或许在更早的西元前466年,哈雷彗星返回内太阳系就已经被天文学家观测和记录到。在中国、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彗星出现的清楚纪录,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同一颗彗星的再出现。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末宣统(1910年),哈雷彗星共出现29次,中国每次都有详细记载。

中国历史上关于各种彗星的记录共约500余次,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约有15次。到战国时代,还积累了不少关于彗星形态的知识。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中,就绘有29幅彗星图,这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关于彗星形态的最早文献。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彗星有多种形态,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彗星观察的精细程度。

哈雷彗星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中。哈雷彗星成为第一颗被太空船详细观察的彗星,提供了第一手的彗核结构与彗发和彗尾形成机制的资料。这些观测支持一些长期以来有关彗星结构的假设,特别是弗雷德?惠普的“脏雪球”模型,正确的推测哈雷彗星是挥发性冰-像是水、二氧化碳、和氨-和尘埃的混合物。这个任务提供的资料还大幅改革和重新配置这些材料的想法;例如,现在理解哈雷彗星的表面主要是布满尘土的,没有挥发性物质,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是冰。

1695年,已是皇家学会书记官的哈雷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用一年时间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虽然经过近日点的时刻有一年之差,但可能解释为是由于木星或土星的引力摄动所造成的。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地闪过:这三颗彗星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发现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历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记录。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

哈雷在1705年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极大恐慌的大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于天空(后来他估计到木星可能影响到它的运动时,把回归的日期推迟到1759年)。当时哈雷已年过五十,知道在有生之年无缘再见到这颗大彗星了。于是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彗星最终根据我们的预言,大约在1758年再现的时候,公正的后代将不会忘记这首先是由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一些人嘲笑哈雷是在说胡话,一些人对哈雷的预言将信将疑,但相信哈雷预言的也大有人在。法国数学家克雷荷在彗星回归前做了精确的预报:由于木星和土星的影响,彗星将在1759年4月13日前后一个月过近日点。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初,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就动手观测了,指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遗憾的是首次观测到彗星回归的光荣并不属于他。原来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农民天文爱好者已捷足先登,发现了回归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过近日点,正是克雷荷预告的一个月前。此时,哈雷已长眠地下十几年了。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淮南子?兵略训》)据张钰哲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更为确切的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从公元前240年(战国秦始皇七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对哈雷彗星的记录有时是很详细的。其中最详细的记录,是公元前12年(汉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何戍北率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蜂炎冉贯紫宫中。大火当后,达天河,除于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汉书?五行志》)中国古代彗星记录较精确可靠。

20世纪初,英国人克罗密林和科威耳曾经利用中国古代哈雷彗星记录,跟计算所得的每次过近日点时间和周期相比较;最古记录上推到公元前240年。对照结果都比较符合,足证古代记录的可靠。五十年代法国人巴耳代在完成研究1428颗彗星的《彗星轨道总集》之后断定说:“彗星记载最好的(除极少数例外),当推中国的记载。”1955年苏联什克洛夫斯基赞扬:“在中国近2000年的史志记载中,毫无遗漏地记载哈雷彗星的出现”。由于中国彗星史料丰富、连续和较精确可靠,所以在近现代的天体探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现代科学价值。1850年欣德(J.R.Hind)曾根据中国彗星史料进行计算,发现哈雷彗星的轨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在逐渐变化,从而对研究彗星的起源和演化作出帮助。1972年美国勃勒德(Brady)应用中国彗星记录,探索1682年来的彗星运动,来探索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归,从而提出太阳系中存在着未知的第十大行星的假设。1971年在爱尔兰的华人江涛重新审查了有关记录,虽否定存在第十大行星的假设,但证实非引力效应的存在。1978年张钰哲应用中国这些彗星记录进行研究,得出可能的确存在的这个冥外行星,或在离太阳50天文单位处有一环状的总质量略等于地球的彗星云。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国古代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确有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它为解决现今天文学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遗憾的是,我国古人未能确定某次出现的彗星是不是曾出现过的那一个。

史书中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

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春秋》“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秦厉共公十年前467年《史记?六国年表》“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

秦始皇七年前240年5月15日《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十六日。”

公元前164年下半年巴比伦的黏土版中记录

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3年5月12日《汉书?天文志》“汉文帝后元二年正月壬寅,天夕出西南。”

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7年7月10日《汉书?天文志》“孝昭始元中,汗宦者梁成恢及燕王候星者吴莫如,见蓬星出西方天市垣东门,行过河鼓,入营室中。”

汉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10月9日《汉书?五行志》“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戌北,率行轩辕太微,后六日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犯次妃,锋炎再贯紫宫中;大火当后,达天河,除于后妃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当时有学者称其为《圣经-新约》的伯利恒之星

汉明帝永平八年66年2月20日《后汉书?天文志》“永平八年,六月壬午,长星出柳、张三十七度,犯轩辕,刺天船,凌太微,至上阶,凡现五十六日去柳。”

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4月10日《后汉书?天文志》

永和六年二月丁巳,彗星见东方,长六七尺,色青白,西南指营室及坟墓星。丁丑彗星在奎一度,长六尺,癸未昏见西北,历毕昴。甲申在东井,遂历舆贵柳七星张,光炎及三台,至轩辕中灭。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年5月28日《后汉书?天文志》“建安二十三年三月,孛星见东方,二十余日夕出西方,犯历五车、东井、五诸侯、文昌、轩辕、后妃、太微,锋炎指帝座。”

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4月23日《晋书?天文志》“元康五年四月有星孛于奎,至轩辕、太微,经三台、大陵。”

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2月13日《晋书?天文志》“宁康二年正月丁巳,有星孛于女虚,经氐、角、亢、轸、翼、张,至三月丙戌,彗星见于氐。”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年6月26日《宋书?天文志》“元嘉二十八年五月,彗星见卷舌,入太微,逼帝座,犯上相,拂屏,出端门,灭翼轸。”

北魏庄帝永安三年530年9月27日《魏书?天象志》“永安三年七月甲午,有彗星晨见东北方,在东台中一丈,长六尺,正白色,东北行,西南指。丁酉距下台上星西北一尺,而晨伏。庚子夕见西北方,长尺,东南指,渐移入氐,至八月己未渐见,癸亥灭。”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3月18日《隋书?天文志》“大业三年三月辛亥,长星见西方,竟天,干历奎、娄,至角、亢而没;至九月辛未,转见南方,亦竟天,又干角、亢,频扫太微、帝座,干犯列宿,唯不及参、井,经岁乃灭。”《日本书纪》中有记录

唐武帝后光宅元年684年10月7日《新唐书?天文志》“光宅元年九月丁丑,有星如半月,见于西方。”《日本书纪》天武12年有记录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5月22日《新唐书?天文志》“乾元三年四月丁巳,有彗星见于东方,在娄、胃间,色白,长四尺,东方疾行,历昴、毕、觜、觿、参、东井、舆鬼、柳、轩辕,至右执法西,凡五旬余不见。”

唐文帝开成二年837年2月28日《新唐书?天文志》“开成二年二月丙午,有彗星见于危,长七尺余,西指南斗。戊申在危西南,光耀愈盛。癸丑在虚,辛酉长丈余,西行,稍南指。壬戌在婺女,长二余丈,广三尺。癸亥愈长且阔,三月甲子在南斗。乙丑长五丈,无歧,北指,在亢七度。丁卯西北行,东指。己巳长八丈余,在张。癸未长三尺,在轩辕右不见。”

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7月17日《新五代史?司天考》“乾化二年四月壬申,彗出于张,申戌彗出灵台。”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9月3日《宋史?天文志》“端拱二年七月戊子,有彗出东井、积水西,青白色,光芒渐长,晨见东北,旬日,夕见西北,历右摄提,凡三十日,至亢没。”日本和中国均有记录,日本并因此更改年号为永祚。

宋英治平三年1066年3月20日《宋史?天文志》“治平三年三月己未,彗在营室,晨见东方,长七尺许,西南指危,泊坟墓,渐东速行,近日而伏。至辛巳夕见西北,有星无芒。彗益东行,别有白气一,阔三尺许,贯紫微极星,并房宿,首尾入浊。益东行,历文昌、北斗,贯尾。至壬午星复有芒,彗长丈余,阔三尺余,东北指,历五车,白气为歧,横天,贯北河、五诸侯、轩辕、太微、五帝座内五诸侯,及角、亢、氐、房宿。癸未彗长丈五尺,有星孛气,如一升器,历营室至张,凡一十四舍,积六十七日,星气孛皆灭。”诺曼人入侵英国前夕,正逢哈雷彗星回归。当时,人们怀有复杂的心情,注视着夜空中这颗拖着长尾巴的古怪天体,认为是上帝给予的一种战争警告和预示。后来,诺曼人征服了英国,诺曼统帅的妻子把当时哈雷彗星回归的景象绣在一块挂毯上以示纪念。

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4月18日《宋史?天文志》“绍兴十五年四月戊寅,彗星见东方。丙申复见于参度。五月丁巳,化为客星,其色青白。壬戌留守张,至六月丁亥乃销。”

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9月29日《宋史?天文志》“嘉定十五年八月甲午,彗星出右摄提,光芒约三丈以上,其体小如木星,凡两月,行历氐、房、心乃没。”

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10月27日《元史?天文志》“大德五年八月庚辰,彗出东井二十四度四十分,如南河大星,色白,长五尺,直西北,后经文昌、斗魁,南扫太阳,又扫北斗、天机、紫微垣、三公、贯索,星长丈余,至天市垣,巴蜀之东,梁楚之南,宋星上,长盈尺,凡四十六日而灭。”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年11月11日《明史?天文志?客星篇》“洪武十一年九月甲戌,客星见于五车东北,发芒丈余,扫内阶,入紫微宫,扫北极五星,犯东垣少宰,入天市垣,犯天市,至十月己未阴云不见。”

明景宗景泰七年1456年6月9日《明史?天文志》“景泰七年四月壬戌,彗星东北见于胃,长二尺,指西南。五月癸酉渐长丈余,戊子西北见于柳,长九尺余,扫犯轩辕星。甲午见于张,长七尺余,扫太微北,西南行。六月壬寅,入太微垣,长尺余。十二月甲寅,彗星复见于毕,长五寸,东南行,渐长,至癸亥而没。”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8月26日《明史?天文志》“嘉靖十年闰六月乙巳,彗星见于东井,长尺余,扫轩辕第一星,芒渐长,至翼长七尺余,东北扫天罇,入太微垣,扫郎位,行角宿东南,扫亢北第二星,渐敛,积三十四日而没。”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10月27日《明史?天文志》“万历三十五年八月辛酉朔,彗星见于东井,指西南,渐往西北。壬午自房历心灭。”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9月15日《清朝文献通考》“七月己巳,彗星见东北方,白色,尾迹长二尺余,指西南,在井宿北河北。壬申行东北,尾迹长六尺余。”为哈雷彗星发现的那年。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3月13日《清朝文献通考》“二十四年三月甲午,彗星见于虚宿之次,色苍白,尾迹长尺余,指西南,每夜顺行,十余日伏不见。四月戊辰复出,在张宿,体势甚微,向东顺行,至五月初隐伏。”哈雷的预言被成功证实。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16日《清朝续文献通考》“道光十五年闰六月十一日彗星见。”

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20日《清朝续文献通考》“宣统二年四月初二日寅初初刻,东北方云中彗星出见,哈雷彗星尾指西南方。因在云中,未能考测。初五日寅初一刻,东北方见彗星,在外屏之北,尾指西南危宿土公吏之间,测得彗星高四度,正东偏北十五度,嗣于十六日不见。四月十八日戌正三刻,正西偏南柳宿间彗星出见,尾指东南,翼宿名堂之间,测得彗星高二十六度,正西偏南十二度。日渐微,至五月三十日不见。”

公元1985年底至1986年5月哈雷彗星回归地球(1986年4月11日距地球最近,约6300万公里)

张钰哲先生在他的《哈雷彗星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一文中认为,中国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淮南子?兵略训》中的:“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当战之时,十日乱于上,风雨击于中。”这次哈雷彗星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前1057或前1056,如果把它列为哈雷彗星的第一次回归(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找到比这更早的记录),那么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41次,我国记录了其中的33次,从前1057或前1056到前613有5次没有记录,从前613到前467有1次没有记录,从前467到前240有2次没有记录(这些缺失的记录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文献可以补充)。世界公认最早、最可靠的记录是《史记》中前240的那次。西欧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在66年。

《郑孝胥日记》中宣统二年四月二十(1910年5月28日)记载:“海中观哈雷彗星,在北斗西南,吐芒丈余。”】

同类推荐
  • 抢尽天下

    抢尽天下

    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负我。没有钱财,我抢,没有人才,我抢,没有美女,我照样抢,本文主人公陈锋说,不做伪善的好人,只做敢作敢当的山贼,老子的目标是抢天下。如果你看正派猪脚看累了,如果你喜欢休闲搞笑,那不妨看看反派的猪脚,给你带来不一般的享受。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离愁,一切尽在三国之中。休闲娱乐,反派角色的搞笑三国奋斗史
  • 覆宋

    覆宋

    既然穿越成为达人我岂愿再继续前世的卑贱除佞臣、灭阉竖、囚昏君再将这千娇百媚的公主降伏......侵略者的残暴终将我拯救苍生的梦想践踏幡然醒悟间即便是颠覆历史也要开启这异族统治的败亡之路......
  • 残魏

    残魏

    坎坷三百余年,边患未除,世家、外戚、宦官内斗不止,民间又起波折,魏朝是借此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消亡,引世人长叹?
  • 汉草

    汉草

    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汉朝的中心长安,一个婴儿在长安的猗兰殿降生,他被起名叫彘,后面改名彻,他就是中国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汉孝武皇帝刘彻。而在同一天,在远离长安百里之外的扶风县,一个名叫云峰的孩子也呱呱落地。没有穿越,没有金手指,云峰这个普通农家子弟究竟要怎样才能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 梦三国之徐州战起

    梦三国之徐州战起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南华老仙之徒诸葛维奇欲伸正义于天下,收李飞、郭嘉、林郁儿等人为徒。期间,林郭互生情愫,李含恨离别。后黄巾四起,郭嘉被杀,林南逃徐州,机缘巧合下嫁于孙权。李飞北上寻林,万念俱灰,中途一箭被孙尚香废右眼。孙怜李命途多舛,背兄长之命随其奔走四方,历经数次杀身之祸和李修成正果。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天下震怒。六路大军合围许都,曹操告急。孙尚香被曹操所囚,为就孙李飞斩六路诸侯大将,最后力竭身死。曹操履行诺言,遣尚香还东吴。中途遇刘备,惊悉郭嘉未死,诸葛维奇正设大局。林郁儿为救孙权被郭嘉所杀,孙尚香为吴蜀结盟,栖身刘备。曹操知悉诸葛维奇的阴谋后,亦与吴蜀结盟。形成魏蜀吴三国抗诸葛的格局。
热门推荐
  • 把热血撒在路上

    把热血撒在路上

    故事只要讲王天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商务旅游学校读书,在商务旅游学校里,王天由于不爱学习课本知识,喜欢文学,于是,就确定了自己当个作家的梦想,为此,王天退学、一个人坐火车去上海,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完梦。可由于写字无法生计,王天只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坚持理想,在众人都不看好王天能够成为一个作家的情况下,王天依然坚信自己会成功,因为他每天都在进步,感觉自己一天比一天接住理想。
  • 九世缘

    九世缘

    悠悠亘古,仙魔漫天,神魔百出,武道相争,覆海颠山,灭性无想。纵使大道无穷,我有一念随心,漫漫征途,武之极致,大道俯首,百战轮回,魂亦不灭,古人不见,红颜无觅,六道无极,唯期来者。
  • 蒙马

    蒙马

    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过仗剑天涯,美人相伴的江湖梦想吧!小时候的被视作绝世神剑的木棍,你可曾再次执起?被当做恶人强盗的无名草木,你是否还嫉恶如仇的看过一眼?一跃而下的土丘,你可曾故地重游?生活的压迫,是否已令这梦想在心底瑟瑟发抖,支离破碎?现在,你们的梦由我来实现,我,叫无昼,我已经拿起了剑,你们呢?
  • 邪王宠妻无上限:坑货王妃哪里逃

    邪王宠妻无上限:坑货王妃哪里逃

    一朝穿越,她不明身世,抱着不学无术不发愁,全靠三寸烂舌头的人生座右铭,坑蒙拐骗样样来。她见他,他痴呆如傻。却不料,这个纯天然呆货一夕之间变的腹黑狡诈,简直让她惊讶到不要不要的……“王爷,王妃又去行骗了……”“由着她!”“王爷,钟府被王妃闹得鸡犬不宁了……”“由着她!”“王爷,王妃,被邻国太子拐走了……”某人拍案而起,敢动他的人?爷分分钟秒了你。……“王妃为何这般爱财?”“因为要养王爷啊,王爷太贵养不起,伦家也是迫不得已……”
  • 锦年流殇终成错

    锦年流殇终成错

    他们自幼青梅竹马,却在最美的年纪成陌路;他是她挚友死亡之谜的参与者,再次重逢时他是炙手可热的年轻少将;她是为了成全而放弃一切休学参军的军人。他讨好她,他刁难她,她不服输;他大声坦言:我喜欢你!她却冷笑道:喜欢你的人十六岁就死了,我叫云一,我是为了那个死了三年的人而来······
  • 枫静缘

    枫静缘

    本是一对青梅竹马,但命运注定他们的分离,经历重重磨难,他们能否寻找到彼此,重续情缘?
  • 都市邪魅帝王

    都市邪魅帝王

    前世他是黑夜中的鬼魅杀手;这一世他是白昼中的邪魅帝王!前世他屠戮无数生命;这一世他妙手回春,悬壶济世!前世的他冷漠孤独放纵自我;这一世的他心中有爱,守护着心爱的绝代佳人!前世的他形单影只孑然一身,独闯天涯;这一世他依旧鏖战各地,可背后却站满了兄弟、朋友和家人。
  • 我们一起追过的球星:足球人

    我们一起追过的球星:足球人

    当话痨克鲁伊夫被对方三名队员压在身下,还要叽里呱啦指导队友进攻时,少年齐达内正在达达广场苦练日后使他扬名立万的“马赛回旋”,而此刻的法布雷加斯可能正依偎在祖父怀中,在诺坎普球场第一次观看巴萨队的比赛,仅比他年长一岁的梅西那时还在阿根廷,十年之后,已显出足够足球天分的他,为了不让身高问题扼断自己的足球梦,将与家人一起远赴西班牙……
  •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以及当今潮汕商人和商业文化的介绍,剖析“潮商”这个中国商业史上一个独特群体的经商赚钱绝招,提炼其延续百年的商业理念及商业文化。
  • 管理中最可能犯的101个错误

    管理中最可能犯的101个错误

    本书内容包括:你在与下属沟通中最可能犯的14种错误;你在引进人才中最可能犯的10种错误;你在提升员工能力中最可能犯的7种错误;你在分配工作中最可能犯的10种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