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1600000009

第9章 初出茅庐(2)

沃尔克起草的备忘录中事实和数据林立:证券的买卖数量、价格,买方和卖方各是谁,也许最重要的是交易商对利率近期走势的预期。不管债券价格是涨还是跌,交易商都是靠预测利率升降来赚钱的。他们凭着在上涨前买入、在下跌前卖出获利。沃尔克很关心细节,特别是预期和行为之间的关联度,并觉得把这些碎片信息整理好至关重要,就像他在孩提时代制作飞机模型一样。每一架飞机,无论其材料是巴尔沙轻木还是纸,都用橡皮筋转动螺旋桨提供动力,平衡得恰到好处,可随时放飞。

联储的交易室是经济研究和真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沃尔克跨越两边,乐见全部。直到1957年,他在交易室都还只是一个信息报道员而非操盘手。也就在那一年,他朝真实世界的实际操作又迈进了一步,加入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名称取自美国内战时期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财政部长萨蒙·蔡斯(“大通”是银行的中文译名,是萨蒙·蔡斯的姓氏--译者注),以及由美国建国初期的副总统艾伦·伯尔创办的曼哈顿银行。伯尔就是在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决斗中枪杀了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那个人。

跟在联储连一份备忘录都运转得如老牛拉车般的官僚体制完全不同的是,各种想法能像特快列车一样在大通曼哈顿内传递。沃尔克在经济研究部门工作,但作为银行高层每周例会的组织者,他能直接接触高管。他为集团起草的综述提升了他在高管中的声望。这一经历最终促使银行总裁乔治·钱皮恩给沃尔克打了个电话。

钱皮恩于1933年加入大通银行。他请沃尔克来办公室讨论一下他最新起草的备忘录。钱皮恩一定是对此前了解到的情况非常满意,他说:“坐一会儿吧。我挺担心我们的国际交易头寸。看起来我们的竞争力在丧失,也许这对美元会有影响,你怎么看?”[30]

沃尔克自从在哈佛大学听国际经济学家戈特弗里德·哈伯勒教授讲述复杂的外汇和国际收支理论以来,还没有更多地考虑过对外贸易问题。沃尔克开始重温课堂笔记,并且很希望能学以致用。

但是,他未能抓住机会。罗伯特·卢萨针对沃尔克的未来已另有计划。

在1960年的总统大选中,约翰·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击败理查德·尼克松。此后,肯尼迪认定古巴和国际收支失衡是美国面临的两大难题。[31]古巴问题容易理解。在那个时代,一些极端者甚至拒绝用红墨水写字以避免被打上同情共产主义的烙印。但是对于国际收支,除了少数金融家和教授以外,几乎没人关心这个问题。罗伯特·卢萨当时已成为纽联储的高级副行长,他是关心此问题的少数人之一。他在这方面也十分博学,大家有问题都求教于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以其经典的经济学基础教科书培育了数百万计的美国人,也以其聪明才智和数学功底在同侪中光芒夺目。他曾在肯尼迪的主要经济班底中任顾问。他还把卢萨推荐给这位当选总统,作为财政部分管货币事务的副部长这一关键职位的人选。[32]而卢萨的任务就是去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肯尼迪担忧什么呢?在1960年大选之前两个星期,《纽约时报》头版登载了一篇文章:《肯尼迪誓言捍卫美元价值》,该文就像晴天霹雳,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33]此前,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意识到美元处于危境之中,但肯尼迪的承诺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没有人希望看到美元价值的下跌。几天之后,共和党方面也开出了类似的定心丸。[34]骤然间,每个人都变得紧张起来。

肯尼迪的许诺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在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比价上用黄金兑换美元。该承诺指向的对象是通过跨大西洋贸易向美国出口货物而持有美元的外国央行--法国向美国出口红酒,意大利出口奶酪,尤其是德国,他们向美国出口大众汽车。美国自1933年以来就没有再承诺用黄金换回美元,当时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总统曾宣布,除了首饰外,美国公民私藏黄金是非法的。

美国承诺用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价格赎回美元,构成了世界支付体系的基础。美国的这一承诺,再加上世界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安排,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监督之下。这一体制创建于1944年7月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为期三周的国际会议。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布雷顿森林协定》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大宪章”,直至1971年8月解体。

在沃尔克看来,《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出台是“知识能量爆发”的产物,而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35]盟军于1944年6月6日(被称为D日)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后的一个月,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就邀请各同盟国代表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共同设计战后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罗斯福意识到血战仍将持续,但他坚持认为:“虽然为了争取解放,此刻激战犹酣……但自由人类的代表……应当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持久机制进行谋划。”[36]罗斯福相信,“经济疾病是高度传染的”,国际贸易是缓和世界冲突的解药,是避免另一场世界大战的疫苗。他说:“商业活动是自由世界的生命线。”[37]

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亨利·摩根索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代表团的团长。1944年7月1日,他抵达了布雷顿森林这个在怀特山中沉睡的小村庄。此地之所以为外人所知,主要是因为它曾作为饱受花粉病之苦的病人的避难所,而非作为世界银行家的聚会之地。摩根索离开酷暑难耐的首都华盛顿,抵达小镇后甫一呼吸山里清凉的空气,最先想到的是应该把羊毛袜子带来。[38]跟他一起在华盛顿山庄会议中心开会的,是来自44个国家的700多位代表,其中包括16位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39]

美国代表团中包括时任美联储主席马瑞纳·伊寇斯,以及一批实力超群的政治家:助理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罗伯特·瓦格纳等。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亲率英国代表团参会。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学派”。英国代表团中也不乏学术界精英: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斯·罗伯特森、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莱昂内尔·罗宾斯等。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绝大多数国家代表都赞同美国和英国的提议:政治家崇尚权力,而少数学者则渴望获得青睐。缺席会议的是几个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以及一些中立国家,知名的有瑞士--那里是强健的国际银行和外汇投机机构的母国。阿根廷也因“持续支持轴心国”的立场而未在邀请之列,被认为“不适合与联合国在一起开会讨论重要的战争和战后问题”。[40]新罕布什尔州的这次会议是同盟国行动的一部分,就像诺曼底登陆一样。

《布雷顿森林协定》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哈里·德克斯特·怀特的主意。后者任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是美国代表团中唯一的技术专家。[41]该协定的目的是恢复国际贸易的昔日荣光。一战爆发前,国际贸易在整整一代人的时期里空前繁荣。1914年前,多数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度,通过承诺用黄金兑换纸币来保护公民免遭通货膨胀之苦。每种货币的黄金含量也确定了不同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1英镑兑换4.86美元,1美元则可兑换5法国法郎,如此这般。像总部坐落在伊利诺伊州莫林的美国农机巨头迪尔公司就会知道,把拖拉机运到利物浦、马赛、堪萨斯城能赚多少美元。在没有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做国际贸易不比到镇上逛跳蚤市场复杂多少。

二战后恢复金本位的问题在于,美国一个国家几乎拥有了世界全部的黄金--价值达200亿美元,深藏在诺克斯堡的仓库中。[42]除了美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守信地将本国货币兑换成黄金。《布雷顿森林协定》将国际支付体系与美国的家藏挂钩。而这一切又都系于美国的承诺,即按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比价兑换美元;同时,每个国家都同意本国货币与美元按固定汇率挂钩。基于美元的固定汇率体系,要求央行承诺在议定汇率上买卖货币。如能成功,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模拟出并达到了金本位的稳定效果。

《布雷顿森林协定》框架下的固定汇率还可避免“大萧条”时的贸易战重演。当时各国为了鼓励本国出口,竞相贬值本币。新西兰和丹麦之间的“黄油大战”表明竞争性贬值徒劳无效,两败俱伤。[43]新西兰在1930年率先贬值本币,以人为降低其黄油出口到英格兰的有效价格,期望对价格十分敏感的伦敦市民能多买新西兰黄油。丹麦则以报复性的本币贬值来对冲新西兰的优势。这场大战持续到1933年,两国的黄油出口量都仍停留在原地。竞争性贬值倒是令英国消费者大快朵颐,因为新西兰和丹麦的竞争使他们买的黄油更便宜了。但再没有别人能从黄油大战中得到好处,也许瑞士的外汇投资商除外吧。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政府和央行陷入了与一代货币投机商持久作战的境地。央行试图平抑供需力量以维护固定汇率,而投机商则不遗余力地靠央行无法制止贬值来获利。投机商卖空弱势货币,期待能在其贬值后以低价买回。在早期的小规模遭遇战中,英国官员谴责被称为“苏黎世侏儒”(the gnomes of Zurich)的国际银行家对英镑发起的大规模“投机性攻击”。[44]“侏儒”的称谓是虚构的,但投机商却不是。

到了1960年,投机商吓到了每一个人,包括准备竞选世界最有权势的职位的美国总统候选人。肯尼迪誓言在当年10月恢复用黄金赎回美元,以回应投机商对美国信用的攻击。

投机商看起来与常人并无二致,除了他们都抽古巴大个儿雪茄罢了。他们预期什么东西价格要上涨,就会事先买入以图获利;反之,他们就会先卖掉再以低价买回。一些投机商主打股票,另一些主打债券,还有一些主打橄榄球超级杯大赛的门票(倒票的“黄牛党”也是投机商的别称)。

1960年10月,黄金投机商考验了一把美国将美元维持在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承诺。自1954年3月22日起,在有150年历史的私人银行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的伦敦总部,交易商之间就可以交易金块了。[45]黄金的自由市场价格有时也被称为伦敦黄金定盘价,它是每天由一些聚集在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董事会会议室的交易商,在悬挂在木板墙上的18世纪罗斯柴尔德家族祖先肖像的注视下,经由拍卖程序确定的。[46]该价格的确定体现了金块供需的平衡,供需两方的单子都是从全世界的投资者、金矿、央行那里传递到交易商手中的。

美国财政部将伦敦黄金定盘价稳定在每盎司35美元上下不超过几美分的水平。如果存在超额需求就出售黄金,如果有超额供给就会入市买入黄金。1960年10月20日,再有两个星期就要总统大选了,投机商推测美国可能会放弃在自由市场上出售黄金的承诺,故而向伦敦交易商下达了无数买单,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当然投机商除外),金价蹿上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47]

在金价暴涨那天,保罗·沃尔克正坐在其大通曼哈顿的办公室里。之前两天,他观察到金价突破了35.08美元,在那个水平上美国财政部应该履行兑换黄金的承诺了。[48]他觉察到美国信用正经受考验。从以往来看,在这个水平上金价往往会下跌,因为私营机构(金矿企业和外国银行)会出售黄金,他们坚信美国财政部会守住35美元的防线。这些私营机构出售黄金的举动,实际上为金价制造了上限,而无须财政部出售黄金。

一位同事在门口把头探进沃尔克的办公室,似乎预感到了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他说:“金价到40美元了。”保罗盯着同事面如土色的脸庞说:“不可能,你是说35美元40美分吧。”[49]沃尔克甚至觉得每盎司35.4美元已经对美国的声誉构成严重的打击了,这个价格的出现就意味着美国未能履行义务。之后他们马上查看最新报价。1960年10月20日的投机性购买狂潮,实际上已经把价格扬升到了每盎司40美元这一前所未有的水平。

卢萨曾教育沃尔克以及其他曾在纽联储工作的同事们一个道理,即美国兑换黄金的承诺就如同民众追求幸福一样至关重要。他还建议肯尼迪在竞选时打出许诺美元不贬值的招牌。[50]报纸媒体的报道后来追溯到了投资购买的源头所在。“大量黄金需求来自欧洲大陆,特别是苏黎世……瑞士的银行家曾建议外国客户用那里的存款购买黄金。”[51]这些报道被那些神秘的“侏儒”苏黎世银行家指责为彻头彻尾的捏造,他们要捍卫自己的财富。但苏黎世银行家和投机商的说法很显然并不可信。

每盎司的金价从35美元涨至40美元,这意味着美元相对于黄金不值钱了--用术语说就是贬值了。此时用美元购买1盎司黄金就要多付出5美元。《纽约时报》的编辑用一句《圣经》中耶利米哀歌式的语言告诫公众:“我们都应尽力认真思考伦敦黄金市场传递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示信息。”[52]

罗伯特·特里芬是耶鲁大学的国际贸易专家,他竟然主张以刑事罪起诉美国。[53]他说:“美元蛮横无理地贬值……将对这个国家的人民构成犯罪,也是对承认美国金融领导地位且相信美元价值的友邦的犯罪。”

理查德·尼克松在与肯尼迪竞选总统时,也大加使用野蛮的帮派伎俩。[54]“美国不能容忍自贬货币。”对相关各方来说,什么都没有保持全球金融新体系稳定来得重要。

沃尔克相信美国能够履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道义责任,维持“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神圣价位”。[55]但他也认识到,贬值的后果超越了道德范畴。当时谣言四起,说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告诉儿子:“货币价值坚挺,国家才能强大。”[56]也许正因为此,肯尼迪在列举维持美国国际声望的决定性力量时,半开玩笑地把强势货币列在了军事实力之前。他说:“英国有核武器,但英镑很弱,所以英国才被欺负得团团转。”[57]

沃尔克还记得大通曼哈顿银行总裁乔治·钱皮恩说起对访问的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印象:“该国货币坚挺……所以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58]这一全方位的概括把一国的货币与其声望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沃尔克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其实也挺了解经济史的,1914年前,英国统治世界所凭借的正是强势的英镑。

同类推荐
  •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摩根家族被称为“金融世家”、“华尔街的朱庇特”、“金融界的拿破仑”,甚至“美国无形的政府”,可以说,今后全世界可能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有。它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方向苹著的《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以详实的资料、流畅的笔法和精到的点评,为你全面解开这个号称“华尔街拿破仑”的摩根家族发家史、成长史和衰落史,透露了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人生智慧,揭示了摩根家族强大、富有的秘籍,可以使你从中汲取商业经营智慧。
  • 狄更斯

    狄更斯

    狄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封建礼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批小资产者贫困、破产,无产阶级遭到残酷的剥削而沦为赤贫。当时在英国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即宪章运动,给予狄更斯很大的影响,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利,劝诫统治者要做讲道德有良知的人。一起来翻阅《狄更斯》吧!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热门推荐
  • 裙下之臣

    裙下之臣

    大唐中宗突然暴毙。大理丞慕容风雨奉命调查,引出了一桩桩大案和一个惊天大阴谋.期间经历纸坊杀人事件,密室失踪事件等等,几经生死,与最佳拍档路捕头奉命追凶。与红颜知己写意江湖。到头来,长安繁华不抵我只愿做你的裙下之人。
  • 魔逆九天

    魔逆九天

    阴辰,本是万年前的大魔天王,却因为爱人叛变,身死道消,重生之后却成了一个残疾。以残缺之躯,逆天而行,寻回自身法宝神兵,横扫九天,逆战万古!
  • 英雄无敌之血尊

    英雄无敌之血尊

    我只想给大家带来一部很"爽"的“英雄无敌”以下是内容介绍:一个孤儿带着一大群超阶强者横扫天下让血魔之名令神都颤抖以血为引,我为至尊(现实中)
  • 风起云生处

    风起云生处

    作为时空穿梭的试验人员,她成功回到千年前,却被封印于神秘玉坠之中。一对龙凤双生子,也因为她的到来而改变了命运。历史会否因此被改写?大乱将至,朝堂、江湖风起云涌,她为了寻找到遗失的飞行器,身不由己,与这对兄妹一起卷入了风云漩涡之中……
  • 谁主沉浮4: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谁主沉浮4: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官之道,在于德才兼备,在于关注民生,在于造福一方;人才,是人的正位安排,可以兴邦安民,流芳千古;庸才,是人的错位使用,足以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古今官场,中外政坛,无不如此。
  • 仙霖行

    仙霖行

    昆仑,蜀山,青城三家乃天下正道修真之首,一个无知少年踏入仙道,他将何去何从?
  • 鬼故事灵异事件合集

    鬼故事灵异事件合集

    短篇恐怖故事合集!!虽然文字篇幅很短但是却很吓人...看后背脊发凉!胆小勿入
  • 替代娇妻

    替代娇妻

    她本非心计女,奈何一次意外的替代,扭转了她那原本既定的人生轨迹,混合着腹黑的李代桃僵由此开始。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她,叫墨晓,而她的孪生妹妹,叫墨筱筱。
  • 重生女总裁

    重生女总裁

    本书是继千金名媛是个杀手的续写,她叫子歆妍一个遭遇男友背叛的女孩,选择重生复仇,在复仇的路上她选择放弃,选择放弃的同时选择了被伤害,曾经好朋友因仇恨设计,神秘绑架,黑道的追杀,剧组道具枪里射出真子弹,一切一切始料未及的伤害,她还是选择原谅。遇到他是生命的起点,当她再一次选择相信爱,却也害怕被伤害。她闪躲,她逃避,但避而不及被爱神之箭射中了,最终她还是选择爱,错乱的命运再一次泛起涟漪----胡俊宇在经历车祸后成功整容,从新回到演艺圈,演艺事业如火如荼,他却一直在寻找那个曾经不顾一切就她的女孩,他和她彼此倾心,却因为种种问题----
  • 象外之花

    象外之花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并发表于全国各大文学期刊、收入各诗歌选本的优秀诗歌作品百余首。其中大多数作品在诗歌评论界均获得过很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