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6100000010

第10章 警世者陈天华

死亡,是很多人都畏惧的一件事,唯恐避之而不及。

然而却总有一些人,非但不惧怕死亡,还义无反顾前去赴死。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远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清末民初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陈天华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

1903年初,陈天华在湖南省省城读书期间得到了官费留学的机会,在这年春天前往日本东京弘文学院。

刚到日本不久,从国内传来消息,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引发了拒俄运动。陈天华听闻无比愤怒,立刻用刀割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言明拒俄保国之理,道尽作为一名中国学子的拳拳爱国之心。随后,他便立刻寄示湖南省各学堂,意在号召家乡学子共同卫国。当时的湖南省巡抚赵尔巽读后亦为之感动,亲临各学堂宣读,并将此血书刊登于官报,还下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得湖南全省拒俄运动士气更加高涨。

就在这一年,陈天华先后撰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二书,以血泪之声,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政府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他在书中痛斥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号召国民拿起武器来反抗侵略,认为“革命者救世救人之圣药也”,高呼“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并“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两本书问世之后,风行于世,影响甚大。

1904年初,陈天华回到长沙,参与组织华兴会,与黄兴等密谋准备长沙起义,因事泄未成,又被迫流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当轮船离开码头的时候,陈天华深深地回望着祖国大地。他并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亲眼凝望家乡,凝望祖国。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陈天华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在书记部工作,为会章起草人之一,又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编辑,发表了《狮子吼》等众多作品,引起海外留学生的强烈反响。

为了扑灭在日本留学生中越来越高涨的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火焰,1905年11月,清政府勾结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这个规则对留学生的生活出行做了很多规定,其实是为了严格限制监控他们的行为。

此规则一出台就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陈天华立刻投身到组织抗议日本政府《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的斗争中去。

一天,东京留日学生总会所有干事都齐聚一堂,商量该如何具体应对。

“我认为,我们应该索性全体罢学回国,投身到国内的革命斗争中去!”一头短发的鉴湖女侠秋瑾一挥手,果断地说。

“回去?”干事汪兆铭皱起眉头,摇摇头,很不赞同地说,“我们完全可以留在日本和他们抗争,继续革命。”

干事胡汉民也点头道:“为什么要贸然回去,就这么突然放弃学业?要知道我们好多同学是很不容易才来到日本的。我们应该忍辱负重留下来。”

“你们这是想做缩头乌龟!怕回去遭到更大的报复打击,才想躲在日本!我支持秋瑾的想法。”一个学生愤然而起。

陈天华自始至终保持沉默。他一直在沉思到底该如何应对,而不是立刻表态。可没想到留日学生总会的学生最后由于意见分歧分成两派,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致最后还有人不想承担责任,说要辞职不干了。陈天华百般劝说无益。

12月7日晚上,陈天华回到宿舍后,像往常一样拿起日本的《朝日新闻》,看到一则新闻后拍案而起。原来报纸上居然有对留日学生总会情况的报道,描述中国留学生是“乌合之众”,是“放纵卑劣”的一群人,挖苦中国人缺乏团结精神。

陈天华读后,内心痛苦不已。

“国家将亡!我们怎么能去考虑自己该何去何从!这个时候怎能让外国人看了笑话!”

陈天华躺下身子,翻来覆去,始终难眠,便愤然起身,打开台灯,坐到书桌前。

“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卑微的劳力、埋头的牛马和只能以在同类被杀中寻点乐趣的看客,数千年的专制使人们渐渐忘记了身体里到底流淌的是什么东西。需要有人以最强大的声音去唤醒他们的内心。而我,就应该舍出性命去做这件事!”

陈天华想到这里,连夜手书了一封被后世人称为《绝命书》的信,他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

第二天,陈天华就投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30岁。

陈天华的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众多留学生闻之痛哭流涕。1906年春天,其灵柩经留日学生和革命者倡议筹办运回上海再至长沙,社会各界不顾官方阻挠,决定将他公葬于岳麓山。7月11日举行葬礼时,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缟素绵延数千米,山水同悲。

同类推荐
  •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在给我和我的朋友带来快乐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至于我妈,她那些惹人烦的故事,我就不愿再重复了,那样会杀死我很多脑细胞的。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本书分为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等部分。
  • 奥秘世界3

    奥秘世界3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与科学家相约(科学知识大课堂)

    与科学家相约(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自然界之谜(自然瞭望书坊)

    自然界之谜(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热门推荐
  • 谁看见了石头开花

    谁看见了石头开花

    本书作品围绕“爱”的主题,题材广泛,有对真情的颂扬、校园的关爱、哲理的探究、人性的关照,也有对社会和弱者的关注、战争和历史的反思,更有对环保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呼唤。作品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笔触细腻,内容精彩,情感真挚,文笔朴实又不失幽默俏皮。相信广大中学生读者定能在作者或娓娓道来,或激情荡漾,或引经据典,或嬉笑怒骂中,提升写作,提高审美,给力成长。
  • 神奇代码

    神奇代码

    从夜魔侠开始。瞎子春华正茂,小蜘蛛也还是穷刁丝,托尼依旧流连于花丛中,娜塔莎还是苏联特工。。。黄蓉是个小萝莉,法海还没有下山,云中子居然是个人类?小骇客李季某天玩游戏的时候突然收到一段奇怪的代码,于是他无聊地尝试破解,不成想却陷入了诡异当中。。。九是数之极限,所以等级九为创世神,所以宇宙也只有九个。神奇代码带领您领略不一样的神奇之旅。
  • 轮毂战神

    轮毂战神

    超级恶搞,新文风,读者看了不要喷我,我其实很无辜的!(一个带着车轮毂穿越的屌丝,又会遇到什么奇葩的事情呢?)
  • 星辰遥望大海

    星辰遥望大海

    我曾远远的遥望你,也曾近距离注视你,我的眼里只有你,可是你看向的是哪里?或许星辰只能遥望大海,大海拥抱河流,却永远不能接纳星辰,只能在夜里融入心里。
  • 林落花雨:殇沫夏歌

    林落花雨:殇沫夏歌

    她,是驰骋商场的天才少女,是武艺高强的高冷女神,还是毒术无人可敌的腹黑傲娇女。他,是京都人人惧怕的战神,是赌术高超的赌神,还是强大到令人发指的恶魔。那一年,十八岁的她与二十一岁的他第一次相遇。那一天,他们的人生连在了一起。那一眼,彼此的心都为对方敞开······
  • 当孤独遇到王俊凯

    当孤独遇到王俊凯

    亿万年前,一阵流星雨划过天际,美人鱼的歌声凯始在彼岸回荡……她孤独惯了,冷已经贯穿了全身,一场意外的车祸令她变得会伪装,没有人看出她的心思,但她遇到了她,又变了……她殊不知自己身上所要背负的一切……
  • 仙之宝藏

    仙之宝藏

    传说中的宝藏谁不想要?成仙的诱惑谁能抵挡?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无为而为,不争而争,才是最高境界。
  • 我和我的抗日小队

    我和我的抗日小队

    九一八事变之后,我国东北地区逐渐被日本蚕食控制,建立伪满政府。几名在旧军阀统治下的军人毅然决然的走向抗日道路...
  • 神迹少年

    神迹少年

    他本是个出生无用之才,但是因为体质原因出现了神迹般的奇遇。看他的斑斓人生会如何改变,他的努力会成就如何的惊世...请关注《神迹少年》
  • 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