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8200000014

第14章 内篇问上第三(4)

晏子回答说:“他们毫不掩盖君主的过失,并对君主的过失能直面劝谏,而不是到外面去宣扬。他们能选拔贤德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对自己亲近的人也绝不偏私。他们能充分衡量自己的品德,再担任适合自己的官职,他们能充分估量自己的才能,再接受适合自己的俸禄。他们能遇到贤德的人,敢于屈就其下;他们能接受俸禄,绝不贪图额外的财富。他们能不把计较自己的职位高低当成好品行,不把衡量自己的地位高低当成忠诚。他们能不压制贤德的人,不隐瞒他们的优点,不苛刻地对待地位卑贱的人,不阿谀奉承地位尊贵的人。他们能君主健在就不侍奉太子,国家危难也不结交诸侯。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当官,否则就隐退,不跟君主合谋干邪僻的事情。”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第二十一

[原文]

景公问:“佞人①之事君如何?”

晏子对曰:“意难②,难不至也。明言行之以饰身,伪言无欲以说人③,严④其交以见其爱。观上之所欲,而微为之偶。求君逼迩,而阴为之与。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公正以伪廉。求上采听,而幸以求进。傲禄以求多,辞任以求重。工⑤乎取,鄙乎予。欢乎新,慢乎故。吝乎财,薄乎施”。

“睹贫穷若不识,趋利若不及。外交以自扬,背亲以自厚。积丰羡⑥之养,而声矜恤之义。非誉乎情,而言不行身。涉时所议,而好论贤不肖。有之己,不难非之人;无之己,不难求之人。其言强梁⑦而信,其进⑧敏逊而顺。此佞人之行也。明君之所诛,愚君之所信也。”[注释]

①佞人:善于巧言献媚的人。②意难:认为行义很难。③说人:讨人喜欢。④严:尊敬。⑤工:善于,擅长。⑥羡,饶也。⑦强梁:凶暴,强横。⑧进:指入仕,当官。

[译文]

景公问:“奸佞的人侍奉君主是怎样的?”

晏子回答说:“他们整天患得患失,生怕名利与自己失之交臂。他们公开表示要行仁义,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假称没有私欲,其实是为了取悦于人。尊敬君主宠爱的人,其实是为了表明自己热爱君主。他们对君主察言观色,充分了解君主的喜好,并暗中给君主准备好,让君主满意。他们巴结君主亲近的人,暗中和他们结党营私。他们重视爵位俸禄,可是表面上却假装对这些毫不在意。他们以卑下的态度侍奉君主身边的人,可是表面上却以虚假的清廉显示公正。他们用尽计谋,目的是让君主采纳自己的意见,希望得到提拔。他们傲视俸禄,以便求得更多的俸禄;他们辞去官职,以便求得更高的官职。他们善于敛取钱财,对别人却吝啬。他们对新政令喜欢,对旧政令轻慢。吝啬自己的钱财,很少施舍。

“他们看到贫贱的好友也无动于衷,见到利益却争先恐后。他们对外巴结邻国,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名声,背弃亲属,目的是得到更大的利益。他们聚积丰盛的养身之物,却希望得到有怜悯贫穷的好名声。他们非难人或赞誉人全凭自己的私心,说的话自己从不兑现承诺。他们涉及到当时百姓议论的人,总是喜欢评论好或不好。他们自己具备的,就轻易地指责别人没有;自己不具备的,却轻易地要求别人具备。他们说的话好似刚毅诚信,他们得到提拔好似勤勉顺当。这些就是奸佞之人的德行。这些人是圣明的君主所谴责的,是愚昧的君主所信任的。”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第二十二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曰:“上作事反天时,从政逆鬼神,藉敛殚百姓。四时易序①,神祗②并怨。道忠者不听,荐善者不行。谀过者有赉③,救失者有罪。故圣人伏匿隐处,不干④长上,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是以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此圣人之不得意也。”

“圣人之得意何如?”

对曰:“世治政平,举事调乎天⑤,藉敛和乎百姓,乐及其政,远者怀其德。四时不易序,风雨不降虐。天明象而赞,地长育而具物。神降福而不靡⑥,民服教而不伪。治无怨⑦业,居无废民⑧。此圣人之得意也。”

[注释]

①四时易序:四季改变了顺序。指气候反常。②神祗(qí):天神叫“神”,地神叫“祇”。③谀过者有赉(lài):对过错加以奉承的人有赏。谀过,对过错加以奉承。赉,赏。④干:指求宫。⑤调乎天:与天意和谐。⑥不靡:不尽,不止。靡,尽。⑦怨:通“蕴”,蓄积。⑧居无废民:人民没有游荡怠惰的。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圣人不得意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晏子回答说:“君主做事违背自然规律,为政违背鬼神的意志,征收赋税往往耗尽百姓的资财;四季改变了次序,天神、地神都心生怨恨;言辞忠诚的人不被采纳,进献善言的人得不到重用;献媚君主过失的人得到奖赏,弥补君主过失的人反而有罪。所以圣人居住到荒郊野外,埋名隐居,不向君主求取官职,本着洁身自好,坚守道义的原则,不与世俗的人一起陷入邪恶,这样他们虽然地位卑贱却坚守道义,处境困窘却坚守廉正的品行。这就是圣人不得意的时候。”

景公又问:“圣人得意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晏子回答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政事清明,国家举措都与自然规律相协调,征收税赋符合百姓的承受能力;百姓对君主的政令满意,远方的人对君主感恩;四时运行不失去次序,风调雨顺没有自然灾害;上天用显示吉祥的方式来表彰君主,大地永远化育万物,因而万物齐备;神灵降福永不停歇,百姓甘心服从教化;治理国家从没有延迟的政事,民间没有无业的游民。这就是圣人得意的时候。”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恶乎失之?”

晏子对曰:“婴闻之,以邪莅国,以暴和民者危;修道以要利,得求而返邪者弱。古者文王修德,不以要利,灭暴不以顺纣,干崇侯①之暴,而礼梅伯②之醢,是以诸侯明乎其行,百姓通乎其德,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也。”

[注释]

①崇侯:崇侯虎。纣王的诸侯。②梅伯:纣王的诸侯。纣王无道,杀死梅伯制成肉酱。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古时候,一国之君统治百姓,却没有遇到危险,治理国家政事,却不使国家衰弱,应该先做些什么?”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凭借邪僻治国家、凭借残暴使百姓归附的,就危险;修养道德的目的是为了谋取利益,得到利益之后,又重新做邪僻事情的,国家就衰弱。古时候周文王修养道德不是为了谋取利益,坚持自己诛灭残暴的行为,并不是一味地顺从纣王。他敢于冒犯崇侯虎的凶暴,以礼对待被做成肉酱的梅伯。因此,诸侯们彰显他的德行,百姓们传颂他的道德。所以他统治百姓就不会遇到危险,治理国家而不会使国家衰弱。”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第二十四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古之莅国治民者,其任人何如?”

晏子对曰:“地不同生①,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②,智者有不能给③;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④;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注释]

①生:通“性”。②无已:不止。已,止。③给:与下文的“赡”义同,都是供应充足的意思。④不强其短:不勉强任用人的短处。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古代统治国家管理百姓的人,他们任用人的情况是怎样的?”

晏子回答说:“土地的性质各不相同,却在上面种植同一种作物,要求这些不同性质的土地都能生长这种作物,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百姓的才能各不相同,却委任他们同样的事情,就不能要求他们都做得很好。永不休息地要求众人做事情,就算再聪明的人也有不能做不好的时候;贪得无厌地索取财物,天和地也有不能供应充足的时候。因此圣明的君王任用人,不重用阿谀谄媚的人,不提拔结党营私的人。懂得任用别人的长处,不勉强任用他人的短处;任用别人做擅长的事,不勉强他做不擅长的事。这就是他们任用人的基本情况。”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

今闻公令如寇仇第二十五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①其国者,其常行何如?”

晏子对曰:“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②。贵贱无亲焉,大臣无礼焉。尚谗谀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国无常法,民无经纪③。

“好辩以为智,刻民以为忠。流湎④而忘国,好兵而忘民。肃⑤于罪诛,而慢于庆赏。乐人之哀,利人之难。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防非。亡国之行也。今民闻公令如寇雠⑥。此古离散其民陨失其国所常行者也。

[注释]

①陨失:损失。②专:专断,独断。③经纪:纲纪。④流湎:指流连沉湎于酒乐之中。⑤肃:严厉。⑥寇雠:仇敌。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古时候使自己的百姓流离,从而丧失自己国家的君主,他们经常的行为是怎样的?”

晏子回答说:“他们的国家贫穷却好大喜功,才智薄弱却喜好独断专行。他们对高尚的人和低贱的人都不亲近,对大臣们也不以礼相待。他们喜好重用谗谀的人,轻贱贤德的人。他们喜欢轻忽怠慢、无礼的人,轻视平民百姓。他们的国家没有约定俗成的法律,百姓没有制约言行的秩序。

“他们把能言善辩当作是智慧,把对民苛刻当作是忠心。他们沉溺于饮酒作乐而忘记国家的安危,喜好战事而不顾百姓的疾苦。他们严于律法酷刑,却轻于论功行赏。他们把别人的哀痛当成自己的快乐,把别人的危难视为自己的好事。他们道德浅薄,不足以让百姓感念,行政苛刻,不足以使百姓受到恩惠。他们滥行赏赐起不到鼓励行善的作用,乱施刑罚起不到防止犯罪的作用。这些就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做法。如今百姓听到君主发布的命令,就好像仇敌到来一样。这正是古代让百姓流离,从而丧失国家的君主所常做的事情啊。”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第二十六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和臣亲下,奈何?”

晏子对曰:“君得臣而任使之,与言信,必顺其令,赦其过。任大臣无多责焉,使迩臣无求嬖①焉。无以嗜欲贫其家,无信谗人伤其心。家不外求而足,事君不因人而进②。则臣和矣。俭于藉敛,节于货财。作工不历时③,使民不尽力。百官节适④,关市⑤省征。山林陂泽⑥,不专其利。领民治民,勿使烦乱。知其贫富,勿使冻馁。则民亲矣。”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故令诸子⑦无外亲谒。辟⑧梁丘据,无使受报⑨。百官节适,关市省征,陂泽不禁。冤报者过⑩,留狱者请焉。

[注释]

①嬖:指宠爱的人。②不因人而进:不凭借着别人的力量而被提拔。③不历时:不超过农时。④百官节适:官吏设置得精干恰当。⑤关市:关口和市场。⑥陂(bēi)泽:池泽。陂,池塘。⑦诸子:众子。⑧辟:去掉。此指免除。⑨无使受报:不让他担任判决罪人的职务。⑩冤报者过:判决罪人判冤屈的要受责备。留狱者请焉:久留狱中的人让官吏释放了他们。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我打算与臣子和谐,与百姓亲近,应该怎么做?”

晏子回答说:“君主得到臣子的辅佐,就任用他们,与他们谈话要真诚,他们的善言我们要采纳,他们的过失我们要赦免;重用大臣不求全责备,任用近臣不要用自己宠爱的人;不要因自己的贪欲而让臣子贫困不堪,不要亲近善进谗言的人来伤害臣子的心。臣下居家不必向外求取就能满足需要,臣子侍奉君主不借助别人的力量就能被任用,这样一来,臣子就会与君主和谐了。征收税赋不要过重,使用财货一定要节省,兴办工程不要历时太久,役使百姓不让他们疲惫不堪;百官设置要按照具体的职位具体安排,关口和集市的税收要减少,山林池泽向百姓开放,不独占那里的好处;引导和治理百姓,不让他们烦恼和动乱,了解他们贫穷或富有的情况,不要让他们受冻挨饿,这样百姓就亲附君主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采纳您的教诲。”于是命令自己的儿子们不准接受外人的拉拢和请托,罢黜梁丘据,不再让他担任判决罪人的官职,百官设置适度,关口和集市税收减少,不禁止百姓进入池泽,制造冤假错案的人要受到责罚,滞留在监狱中的罪人要予以假释。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第二十七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取人得贤之道何如?”

晏子对曰:“举①之以语,考②之以事,能谕③,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则得贤之道也。是以明君居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④而工于事,言不中不言,行不法不为也。”

[注释]

①举:举荐,这里指任用。②考:考察。③谕:知晓。④文:文采。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选取人能得到贤德的人的办法是怎样的?”

晏子回答说:“根据他的言辞好坏来推举他,根据他的行事好坏来考察他,能够通晓治国之道,就尊重并且亲近他。虽然亲近他,但是不废弃君臣上下之间的礼仪。我认为用这种办法选取贤德人,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圣明的君主居上位,官职设置不多,但事情却做得多;穿着不讲究,却很擅长做实事。言辞不中肯就不说,办事不合法制就不做。”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报以德第二十八

[原文]

景公问晏曰:“臣之报其君何以①?”

晏子对曰:“臣虽不知②,必务报君以德。士逢有道之君,则顺其令;逢无道之君,则争③其不义。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

[注释]

①何以:用什么。②知:同“智”。③争:同“诤”,劝谏。

[译文]

景公问晏子道:“你们臣下用什么来报答他的君主呢?”

晏子回答说:“臣下虽然没有才能,也必须尽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来报答君主。士人遇上有道德的君主,就遵循他的命令;遇上没有道德的君主,就对他的没有道义的行为进行劝诫。因此,一国之君,固然要选择好的臣下来重用他,臣下虽然地位低下,也可以选择好的君主来侍奉他。”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第二十九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曰:“所患者三:忠臣不信①,一患也;信臣不忠②,二患也;君臣异心,三患也。是以明君居上,无忠而不信,无信而不忠者。是故君臣同欲③,而百姓无怨也。”

[注释]

①忠臣不信:忠臣而国君不信赖。②信臣不忠:国君信赖的臣子不忠于国君。③君臣同欲:国君与臣子同一个想法。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国君治理百姓,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担忧的事情有三条:忠于国君的臣子得不到国君的信赖,这是第一担忧;国君信赖的臣子却不忠于国君,这是第二担忧;国君与臣子上下不一心,这是第三担忧了。因此圣明的君主高居上位,没有忠臣不被国君信赖的,没有被国君信赖而不忠于国君的臣子。因此国君与臣子同心同德,百姓就没有怨恨了。”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

[原文]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

晏子对曰:“患善恶之分。”

公曰:“何以察之?”

对曰:“审择左右①。左右善,则百僚②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③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注释]

①审择左右:审慎地挑选身边的人。②百僚:百官。③无由:没有办法。

[译文]

景公向晏子问道:“处理国家政事,担心的是什么?”

晏子回答说:“担心的是不能分辨好人与坏人。”

景公问:“用什么办法分辨好坏?”

晏子回答说:“首先要慎重地选择受重用的身边大臣。身边的大臣一旦选择的合适,下面的百官才能委任得当,好与坏也就分清楚了。”

孔子听到晏子所说的话后,说:“这话说得很好!好人在朝当政,奸邪的小人就没有办法进入朝廷;奸邪的小人在朝当政,好人就没有办法入朝当官了。”

同类推荐
  • 烽烟流轮

    烽烟流轮

    寒冥大陆,分七国,灵国富饶,引无数恶匪尽折腰!.....四国合兵,圣都城破,国君托孤,弱文臣无能欲拼死护少主......万军丛中,老将军奋力杀敌,横刀所向,斩敌救孤。人力所限,从此断头取火,隐姓埋名,天下再无灵之姓氏,待回转记忆,要何为?
  • 封神后傳

    封神后傳

    封神百年后封王转世,是否能够从新夺回江山?通天教主招感众仙下凡从立截教,是否能够成功?封神台被谁摧毁?新一轮封神又由谁来指掌?这是一个架空在平行世界的故事,也是遗漏在历史洪流中的一段轶闻,如今,由我们揭开这个未曾记录的历史……
  • 三国之仙道

    三国之仙道

    穿越到三国时期,凌霄发现自己随身携带了《三国群英传Ⅶ》的系统.无论是所谓的点化,还是真仙观的召开,他只是做了一个推动,他只是让这个三国更精彩罢了。不一样的黄巾起义,不一样的董卓,不一样的三国。兵锋直指洛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波才,吸引朝廷兵力的卜己,出师不利遇关张的程远志!这是个将星荟萃的时代,没有人应该被埋没。没有人天生就是配角。
  • 历史禁区

    历史禁区

    历史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回忆,又带给我们无限的神秘:秦始皇铸造12金人是何缘故?刘备为什么“换妻如换衣”?风光无限的四大美人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慈禧的“独身生活”到底幸福吗?热播的甄嬛究竟谁是她的真身……这一切的一切,我们真的无从知晓、无从考证。打开这门《历史禁区》,你将会了解到一些不一样的历史真相。本书对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做了深入的挖掘,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 非常奸商

    非常奸商

    一个“富二代”高中生意外流落至跟已知历史完全不同的南北朝时期,通过非一般方式投身商海。经商之事,以本逐利,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主人公投入的不单是金银,赚取的不止是钱财。"其实,我一直是个真诚的人!”——陈木木
热门推荐
  • 韶华倾恋

    韶华倾恋

    一列永远不会停的火车最后将她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待再次醒来,火车却已经到站,而她们又会在何方与他们相遇。
  • 永劫之王

    永劫之王

    当沉寂不知多少岁月的门被打开的时候,他从无尽的沉睡中苏醒,面对早已不同的时代,伟大的王者平静的看着繁华的世界。
  • 高客

    高客

    长街的一端没有尽头,长剑上的血花,还未来得及被风干!黄昏早已被冷风吹尽!寒鸦正晚风中悲切,少女在一步步袭来……屋子里没有什么人,屋子里只有一盏灯……角落边缘孤伶伶地斜放着一具棺材!这棺材看起来既陈旧,又难看,又恍惚是死神的陪葬物!“叮……”这孤独的少女,起了封印,开了棺材……阴风呜咽,冷魅如邪!然后……她,竟然躺了进去……
  • 黑暗的郁殇

    黑暗的郁殇

    黑暗中静静的看着前方的夜色,无声的坐在漆黑的王座上,手斜握着一把黑色长剑,散乱的长发上别着一青灰色的簪子,冰雕的面具散发着冷寒的气息,一身黑色的紧身衣,全被夜色的黑暗包围,爱恨几时寸肠断,情殇亦神伤,岁月流殇,何曾失落,梦影几回留存,得不到的郁殇,伊人已远嫁她人,可爱的静儿也为他而死,神女无奈的离去,同为黑暗一派的灵儿也不知音讯。黑暗中来临,扑朔迷离的身世,师傅的惨死,不断的被背叛遭受诬陷,在杀戮中崛起,挥剑斩情丝,无法把握的命运,渐渐觉醒的记忆,是魔是错早已分不清,在大势力中挣扎。剑,何为剑道,魔剑的抉择,天魔幻影剑法,是生存还是哀悼,可怜的坚强,黑暗中操纵一切。冰雕下冷峻的容颜,
  • 医心方

    医心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牌废柴绝世召唤师

    金牌废柴绝世召唤师

    她,21世纪国际特工因最爱的人背叛魂穿异世,附身到丞相府四小姐身上,亲人打骂,世人耻笑,看她成功逆袭,一步一步登上巅峰。
  • 时间雨阡陌

    时间雨阡陌

    “若长相守不过你拈花我把酒,酒醒后能否赏我个好梦如旧。”
  • 狼性七绝

    狼性七绝

    狼的生存环境比人的生存环境不知要恶劣多少倍,而狼仍然笑傲丛林,不屈不挠,顽强求生,可见,狼的生存能力比人的生存能力也不知要强多少倍。狼性中隐含着一种永不言败的强者哲学,面对日益加剧的生存竞争,我们人类确实应该从狼性中找到生存与竞争的永恒启示。
  • 蜕仙传

    蜕仙传

    一个成天被老头带着挖别人坟的小子;一段恩怨与背叛,是非与情仇的故事;一个腥风血雨,感人至深的仙侠世界。
  • 异界至尊之不败战神

    异界至尊之不败战神

    他隐忍两年只为报仇。他大仇得报却跳崖自杀。阴差阳错在异界大陆重生,一片罡气纵横的世界。他身具六种罡气,看他如何在异界斩神魔,诛妖邪。这一世,不在碌碌无为,这一世,为家族而战,这一世,为兄弟而战,这一世,为红颜而战。霸主君王这一代,巅峰王者从未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