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8200000016

第16章 内篇问下第四(2)

晏子使鲁,见昭公。昭公说,曰:“天下以子大夫语寡人者众矣,今得见而羡乎所闻①。请私而无为罪。寡人闻大国之君②,盖回曲③之君也,曷为以子大夫之行,事回曲之君乎?”

晏子逡循对曰:“婴不肖,婴之族又不若婴,待婴而祀先者五百家,故婴不敢择君。”

晏子出,昭公语人曰:“晏子,仁人也。反亡君④,安危国,而不私利焉。僇⑤崔杼之尸,灭贼乱之徒,不获名焉。使齐外无诸侯之忧,内无国家之患,不伐功焉。⑥然不满,退托于族。晏子可谓仁人矣。”

[注释]

①羡乎所闻:比听到的还要好。②大国之君:指齐国君主。③回曲:邪僻。④亡君:出亡之君。按:晏子无返亡君之事。⑤僇:通“戮”,杀。⑥(zhēn):不自满。

[译文]

晏子到鲁国出使,拜见鲁昭公,昭公高兴地说:“天下把大夫您的事情告诉过我的真是不胜枚举,如今得以见到您,百闻不如一见。请允许我私下里和您谈谈,您不要怪罪。我听说齐国的君主,是邪僻的君主,为什么大夫您有如此的品德,却去侍奉邪僻的君主呢?”

晏子惶恐不安地回答说:“我没有才能啊,我家族的人能力又没有赶上我的,他们当中等着用我的俸禄祭祀祖先的有五百家,因此我不敢选择君主。”

晏子从昭公那里返回之后,昭公对人说:“晏子是仁德的人。他能够让出亡的君主返国,使危险的国家渐趋安定,可是自己却从不谋取私利。他斩戮崔抒的尸体,消灭乱臣贼子,却不图好名声。他能够使齐国外无诸侯侵扰的忧虑,内无危害国家的祸患,自己从不居功自傲。他不骄傲自满,谦逊地把供养自己的家族作为当官的托辞。晏子真可以算是仁德的人了。”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

[原文]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焉:“吾闻之,莫三人而迷,今吾以鲁一国迷虑之,不免于乱,何也?”

晏子对曰:“君之所尊,举而富贵,入所以图身,出所以图国,及左右逼迩,皆同于君之心者也。犒①鲁国化而为一心,曾②无与二,其何暇有三?

“夫逼迩于君之侧者,距③本朝之势,国之所以治④也;左右谗谀,相与塞善,行之所以衰也;士者持禄⑤,游者养交⑥,身之所以危也。《诗》曰:‘芃芃棫朴,薪之之。济济辟王,左右趋之⑦。’此言古者圣王明君之使以善也。故外知事之情,而内得心之诚,是以不迷也。”

[注释]

①犒:当作“矫”,矫揉。②曾:乃,就。③距:通“拒”,抗拒。④治:当作“不治”。⑤持禄:保持俸禄。⑥游者:闲居的贵族。养交:为保持养身的俸禄而交结权贵。⑦芃芃,草木茂密丛杂。棫、朴,两种丛生灌木。,堆积木材,点火燃烧,用它祭祀天神。

[译文]

晏子到鲁国出使,鲁昭公问他说:“我听说过,三个人一起谋划,就不会迷惑,如今我与全国人一起谋划,鲁国仍然处于混乱,这是为什么呢?”

晏子回答说:“对您所器重的人,就提拔他使他富贵,这些人入朝当官就是为了谋取富贵,外放也是为了获得封邑。至于身边的近臣,都是跟您的想法相同的人。这样就把整个鲁国变成只有一种想法,就是不允许有另外的想法存在,更何况多种想法呢?”

在君王身边的近臣,与朝廷的势力相抗衡,这就是国家所以混乱的缘由所在。您身边的人和谗佞谄谀的人,联合起来阻塞善行,这就是善行所以衰微的缘由所在。士人只想保住俸禄,游说的人与其他诸侯建立友情,这就是您自身所以危险的缘由所在。《诗》中说:‘茂盛的柞树、棫树,砍下当作祭祀的柴草燃烧。周文王的品德多美好,左右向善的人跟着跑。’这说的是古代圣贤的君王让人向善啊。因此他们对外能知道事物的真情,对内能了解百姓内心的忠诚,因此不致受到迷惑。”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第十四

[原文]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曰:“夫俨然辱临敝邑,窃甚嘉之①,寡人受贶,请问安国众民②如何?”

晏子对曰:“婴闻傲大贱小③则国危,慢听④厚敛则民散。事大养小,安国之器⑤也;谨听节俭,众民之术也。”

[注释]

①窃,谦词。嘉,赞许。②安和众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傲大贱小:对大国傲视,对小国鄙视。④慢听:处理狱讼轻率。⑤器:这里是方法、办法的意思。

[译文]

晏子到鲁国出使,鲁昭公问他说:“大夫屈尊来到敝国,我十分欣赏您,我接受您的赏赐,请问能够让国家安定、百姓众多的办法是什么?”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傲视大国,鄙视小国,国家就会出于危险当中;处理讼事轻忽怠慢,赋税繁重,百姓就会流离失所。侍奉大国,扶助小国,这是安定国家的方法;谨慎处理讼事,减少赋税,是使百姓众多的办法。”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

[原文]

晏子使晋,晋平公①飨之文室②,既静矣,晏以③,平公问焉,曰:“昔吾子先君④得众若何?”

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

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得见,愿终闻之。”

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⑤,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⑥,其鱼动流。夫往者维雨乎!不可复已⑦。”

公又问曰:“请问庄公与今君孰贤?”

晏子曰:“两君之行不同,臣不敢知也。”

公曰:“王室之不正也,诸侯之专制也,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也。”

对曰:“先君庄公不安静处,乐节饮食,不好钟鼓,好兵作武,与士同饥渴寒暑。君之强,过人之量,有一过不能已⑧焉,是以不免于难。今君大宫室,美台榭,以辟饥渴寒暑,畏祸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没身,不足以及子孙矣。”

[注释]

①晋平公:晋悼公之子,名彪,谥“平”。②飨,给人食物吃。文室,有纹饰的宫室。③按古代礼仪,君主飨宾,亲自敬酒献食,礼节庄严。吃完后,再举行宴会,宾客请行君臣之礼,之后才开始会谈。所以这里说“既静矣,以宴”。④吾子:对对方的尊称。⑤君子如美渊泽,容之:君子如同美好的池沼,无所不容。⑥决竭:决指决口,竭指水流尽。⑦这句意思是,雨降落下来,不可以再上天。比喻桓公已经成为过世之人,不能再生。⑧有一过不能已:一过,指庄公好色淫荡。

[译文]

晏子到晋国出使,晋平公在华丽的宫室盛宴接待他,宴会结束后,晋平公问晏子说:“过去您的先君桓公得到众人拥护的情况如何?”

晏子回答说:“您不惜用礼待我们君主的飨礼,来礼待我这个使臣,我侍奉在您的身旁,受宠惶恐得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晋平公说:“我多次听闻您的大名,今天才得以相见,希望能听到您的高见。”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就像雨水一样,深渊广泽容纳它,众人归顺他,就如同鱼儿得水有了依靠,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水中畅游。如果深渊广泽溃决,水流枯竭了,里边的鱼儿就会随着水流游动,它们所归向的是水啊,不能自已。”

晋平公又问:“请问齐庄公与齐景公谁更贤德?”

晏子说:“两位君主的德行各不相同,我不敢说评判哪一个更贤德。”

晋平公说:“周王室的行为不符合礼制,诸侯专权,所以我想听听大夫您的看法。”

晏子说:“先君庄公不喜欢清闲的日子,喜欢节制饮食,不爱好礼乐歌舞,喜好用兵,崇尚武力,能和将士们并肩忍饥受渴共度寒暑。庄公强壮,有过人的力量,但是有一件过失没有能够避免,所以死于非难。如今的君王把宫室修建的富丽堂皇,楼台亭榭装饰华美,用来避免饥渴寒热的苦楚,唯恐上天降祸,所以敬奉鬼神,君主的善行,足够用来颐养天年,但是不足以用来造福他的子孙。”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第十六

[原文]

晏子使于晋,晋平公问曰:“吾子之君,德行高下如何?”晏子对以“小善”。公曰:“否,吾非问小善,问子之君德行高下也。”晏子蹴然①曰:“诸侯之交,绍而相见,辞之有所隐②也。君之命③质,臣无所隐,婴之君无称④焉。”平公蹴然而辞送,再拜而反曰:“殆哉吾过!谁曰齐君不肖!直称之士⑤,正在本朝也。”

[注释]

①蹴(cù促)然:不安貌。②有所隐:有所隐讳,应为尊者讳,有不敢言者。③命:这里指询问。④无称:没有值得称赞的。⑤直:耿直;称,举。

[译文]

晏子到晋国出使,晋平公问他说:“先生的国君,德行是高是低?”晏子回答说:“有小的善行。”平公说:“不,我不是问小的善行,问先生的国君德行是高是低呢。”晏子惶恐地说:“诸侯之间交往,初次见面,回答国君的问话,也有不便的地方。国君问的问题很诚恳,我不敢隐瞒,我们的国君没有值得称赞的。”平公恭敬地送别晏子,两次拜谢后,才返回说:“危险呀我的过错!谁说齐国的君主德行不好,敢于直言的臣子,正在我们朝廷呀!”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

[原文]

晏子聘于晋,叔向①从之宴,相与语。

叔向曰:“齐其如何?”

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田氏乎!”

叔向曰:“何谓也?”

晏子曰:“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②。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田氏三量皆登一焉③,钟乃巨矣。以家量贷,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④;鱼盐蜃蛤⑤,弗加于海。”

“民参其力⑥,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积朽蠹,而老少冻馁。国都之市,屦贱而踊贵⑦。民人痛疾,或燠休⑧之。昔者殷人诛杀不当,僇民无时。文王慈惠殷众,收恤无主,是故天下归之。无私与,维德之授⑨。今公室骄暴,而田氏慈惠,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避?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太姬,已在齐矣⑩。”

[注释]

①叔向:羊舌肸,又弥叔肸,字叔向,晋大夫。②四者都是古代量器名。③意思是,田氏家里的三种量(豆、区、釜)进位都比公量增加一(即都是五进位)。④弗加于山:价钱不比山上贵。⑤蜃蛤:蚌蛤。蜃,大蛤。⑥参其力:把力量分成三份。参,三,这里用作动词,分成三份。⑦屦贱而踊贵:鞋子贱,踊却很贵。意思是,由于滥施刑罚,被砍掉脚的人很多,以至连踊(专为被砍掉脚的人做的假脚)部贵了。⑧燠(yù)休:抚慰。⑨“德”是“授”的宾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德”。⑩箕伯等四人都是舜的后代,齐国田氏的先人。相,助。胡公,四人的后代。太姬,胡公妃。这句意思是,田氏先人的鬼神已经在齐国帮助胡公,田氏必将占有齐国。

[译文]

晏子到晋国出使,晋国大夫叔向陪他一起宴饮,互相交谈。叔向说:“齐国的情况怎么样?”

晏子回答说:“齐国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我不知道将来的情况怎么样,齐国大概会被田氏所取代吧!”

叔向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晏子说:“齐国君主背弃了百姓,百姓都归顺了田氏。齐国本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钟,四升为一豆,各自以四进位,一直到釜,十釜就为一钟。田氏去推行三种量器,豆、区、釜都加多一量,这样一来,钟的数量就大了。田氏拿私家的大量器借出粮食,用齐国通用的小量器收进粮食。他家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上,价格不比在山上高;鱼、盐、蚌、蛤运到市场上,价格不比在海边高。

“百姓的劳动所得分成三份,两份上缴国家,仅有一份留作自己用。国家粮仓里积藏的财物都腐烂虫蛀了,而百姓的老人孩子却挨饿受冻。国都的集市上,普通的人的鞋子价格低廉而受刖刑的人所需要的义足却价格昂贵。百姓一旦有病痛,田氏就加以抚慰。过去殷纣王诛杀无节制,百姓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周文王仁慈,广施恩惠给殷商的百姓,收容赈济无家可归的人,所以天下的人都归顺他,百姓不会偏爱某个人,只归附施行德政的人。如今齐侯的公族骄横暴虐,而田陈氏却仁慈好施,爱护百姓就如同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而百姓就像流水从高向低一样归顺他。齐国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又怎么能逃避灭亡的命运呢?田氏的先人箕伯、直柄、虞遂、伯戏以及祖先胡公和他的妃子大姬的神灵,早已在齐国根深蒂固了。”

[原文]

叔向曰:“虽吾公室,亦季世也。戎马不驾①,卿无军行,公乘无人②,卒列无长,庶民罢弊,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③。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郤、胥、原、孤、续、庆、伯④,降在皂隶⑤。政在家⑥门,民无所依,而君日不悛⑦,以乐惂⑧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⑨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⑩。’况日不悛,其竜久乎?”

晏子曰:“然则子将若何?”

叔向曰:“人事毕矣,待天而已矣!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维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焉!”

[注释]

①戎马不驾:战马不能驾车了。古代实行车战,所以驾车要用战马。②古代乘车,君主居中,御者在左,骖乘居右。骖乘都是勇力之士,其任务是执干戈御敌,或车遇障碍时下来推车。③女富溢尤:受宠爱的女子家里更加富足。④这八姓都是晋的旧臣。⑤皂隶:卑贱的官吏。⑥家:指大夫之家。⑦不悛:不改。⑧惂:通“韬”,藏。⑨谗鼎:谗是鼎的名。⑩铭文大意是,清晨起来就致力于声名显赫,到了后代尚且会懈怠。竜:不成字。这句意思是,同一祖先的有十一族。同一祖先的叫“宗”。

[译文]

叔向说:“就连我们的晋侯公族,也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战马不能拉动战车,卿大夫也不能指挥军事,战车上没有打仗的士兵,士兵的队伍没有领导的人。百姓疲乏,民生凋敝,宫廷生活越来越糜烂,道路上饿死的人比比皆是,而公室却越来越富贵无比。百姓听到君主下达命令,就如同躲避贼寇仇敌一样躲开。栾郤、胥原、孤续、庆伯这些晋国功臣的后代,已经沦为贱臣,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的手中,百姓没有生活的依托,而君主却始终不悔改,用取乐来掩藏担忧的内心。公室的衰败,指日可待!谗鼎上的铭文说:‘为了使声名显赫,天未亮就起身勤于事务,后世子孙还是会懈怠。’更不用说,君主始终不悔改,晋国能长久吗?”

晏子说:“既然这样,那您打算怎么办?”

叔向说:“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了,只有等待上天的安排了!晋国的公族将要灭亡了。我听说,公室将要衰败的时候,它的宗族就像枝叶一样率先凋落,然后国家随之凋零。我的宗族有十一族,只有羊舌氏一族如今还存在,我没有贤能的儿子,国家又失去法度,我能够寿终正寝就很满足了,哪里还敢奢望得到后人的祭祀。”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

不失忠退不失行第十八

[原文]

叔向问晏子曰:“齐国之德衰矣,今子何若?”晏子对曰:“婴闻事明君者,竭心力以没其身,行不逮则退①,不以诬持禄②。事惰君者,优游③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不以谀持危④。且婴闻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苟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叔向曰:“善哉!《诗》有之曰:‘进退维谷。’其此之谓欤!”

[注释]

①行不逮则退:谓安国利民,达不到目的就引退。逮,到。②不以诬持禄:不用欺骗行为白拿俸禄。③优游:即独善自身之意。④不以谀持危:不用阿谀奉承的手段去支持危亡。

[译文]

叔向问晏子说:“齐国的德义已经衰败了,如今先生怎么打算?”晏子回答说:“我听说侍奉圣明的君主,就全心全意去办事直到身死,假如治国利民达不到目的就隐退,不用欺骗行为去白拿俸禄。侍奉的是懈怠昏庸的君主,就独善其身直到身死,力量不能胜任就退去,不用阿谀奉承去坚守危亡的局面。再说,我听说君子侍奉国君,做官不失去忠心,引退不失去德行。不搞失去原则的附和从而隐没自己的忠诚,才可以谈得上不失去忠心,不贪图私利来伤害廉洁,才可谈得上不失去德行。”叔向说:“好啊!《诗经》上说:‘进退两难’,你的话就是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呀!”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第十九

[原文]

叔向问晏子曰:“正士之义、邪人之行何如?”

同类推荐
  • 大汉帝国之崛起

    大汉帝国之崛起

    从秦二世末年至汉文帝登基二十多年内,大汉帝国建立初期的重重困难。
  •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本书主要描写古代冤狱讼案故事,内容包括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务、诈伪、雪冤等。案中的人物,既有高官重臣,也有江湖盗贼,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推理手法睿智而又高明,因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本身不发达,更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被广泛运用于刑侦之中。古人侦破案件,主要依赖日常经验的总结、观察的敏锐、以及睿智的推理来复原犯罪的现场,并在问案中加以佐证。这是古人刑侦的特有智慧,而这些智慧之光,在今天的刑侦过程中仍有令人惊讶的闪现。
  • 人鱼之歌

    人鱼之歌

    这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黄金时期,是“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的大航海时代。富家子约瑟遭人陷害,被卖到“人鱼号”上为奴,就此揭开了一位被历史抹杀的枭雄传奇的一生。海上冒险,宗教战争,王室秘辛,政治阴谋,大海战,异国风光,浪漫爱情……
  • 贞观大唐

    贞观大唐

    一醉醒来,已经身在初唐了?!什么,就是那个可称为千古一帝李小二、千古一后长孙氏,将星满朝、谋士如雨的大唐贞观二年开始?!那还说什么,直接开练啊……就算时空局起诉我非法越境,我也认了……我要一直呆在大唐,写下属于我——杜笛的传奇!什么,我爹是杜如晦?!这,这还怎么搞?!……轻松、热血,尽在《贞观大唐》!
  • 红颜若祸水

    红颜若祸水

    爱上我不是你的错,但冥冥之中注定这是一个苦果,所以离开或许便是最好的选择!
热门推荐
  • 兴国之路

    兴国之路

    强盛的国度经过时间的变迁,也会衰败,将衰败的国家转变成昔日的繁荣大国,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是兴国之道。
  •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的智慧教养经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的智慧教养经

    孩子虽小,他的世界却一点儿也不简单。早教专家林怡凝结20年教子经验和110多个亲子教育案例,带父母走进小孩子行为背后的大心理:为什么我家孩子屁股像长了钉子?孩子太敏感,鼓励让孩子更“沮丧”?孩子发泄情绪,多大程度算ok?宝贝不乖的真相,让你明白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的气质类型,帮父母找对教育方向;把握和孩子说话的诀窍,拉近亲子关系;认清上一代的心理伤痕,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懂孩子,才能爱得更有章法~
  • 疯丫头的蜕变史

    疯丫头的蜕变史

    身在单身家庭里的她,从小朋友不多,但一直有两个死党的陪伴,新学期遇到腹黑的他,几经波折,两人终于开始融入彼此的生活,也就在这时突如其来的惊讶消息让两人都措手不及,亲兄妹???两人痛苦不堪也因此将挥手告别。可是就在那时,上天给了她一个大surprise......
  • 抱妹杀王

    抱妹杀王

    一方王者被好兄弟背叛,灵魂被流放至地球。八万年后,玄蓝大陆出现一个逗比少年,他穿着牛仔裤与羽绒服,他最爱抽烟,最爱美女……他一直执着着回来报仇,我是不会原谅那些背叛过我的人的……
  • 治世龟鉴

    治世龟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汉简史

    北汉简史

    北汉与后汉王朝的关系,犹如南明永历政权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中原政权在更小范围内的延续。要了解它的历史,还须从后汉说起。
  • 重生之寻找温暖

    重生之寻找温暖

    上一辈在枪林弹雨中渡过,这一世平平静静却感觉不到自己想要的温暖。你说,我是你要的温暖。却不知道,你却是我的全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兄弟战争:寻你

    兄弟战争:寻你

    啊啦啦~作为绘麻妹妹酱最亲爱的姐姐,千樱绘玖表示她一定会让可爱的妹妹酱在有着十三匹饿狼的朝日奈家里毫发无损的!
  • TFBOYS之十年我们一起走

    TFBOYS之十年我们一起走

    三位少年和三位女生走到了一起,他们注定了要在一起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