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14800000070

第70章

话音刚落,沈母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着前方大声地呼喊着:“在这边,我们在这了······”

沈玉汐顺着母亲招手的方向看去,一个约三十多岁左右的妇女,正在向这边快速的奔跑过来,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个小男孩紧紧地跟随着。

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待到她们走近时,沈玉汐彻底看清她们时,整个人都呆住了,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同班同学——张磊,还有他的母亲;她们会出现在这里,沈玉汐是真的没有想到过;张磊是尤璐的死党,这是班里众所周知的,但她与张磊之间,虽然在同一个屋檐,可是说话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

对于张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沈玉汐感到疑惑极了,看他的样子,还一脸早就知道的样子,丝毫不惊讶沈玉汐的出现。

在沈玉汐歪着头乱想的时候,沈母已经迎了上去,对着张磊的母亲笑骂道:“你终于来了,我们赶紧走吧!别回头迟到了。”

张母连忙说道:“抱歉、抱歉,出了点事情,所以给耽误了。”

语罢,二人就向着门外快速的走去。

看着几人齐齐的向着门口走去,沈玉汐是百思不得其解,看几人的样子,好像只有自己不知道是要干什么,沈玉汐小跑几步,快速的跟上了张磊的脚步,走到了张磊的旁边,眼睛看着前方的两个妇人,小声地问道:“你知道她们这是要去哪吗?”

张磊挑眉看了看沈玉汐,有点惊讶的说道:“你不会什么都不知道吧!”

“知道什么?”沈玉汐立马反问道。

张磊看着沈玉汐,给了对方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后,就目视着前方,不在开口言语,一幅生人勿扰的模样。

看着张磊一幅勿扰的表情,沈玉汐撇了撇嘴,也不在追问了,到了时间,到了地点,一切都会明了的。

······

从车子上下来,沈玉汐看着眼前大门口前的四个字,只见上面很清晰的写着四个字——明德中学;这是什么情况。

“走啦!还在这里发呆。”沈母做完登记,回过头来发现女儿还站在原地不动,又转身回来喊她。

“啊?”沈玉汐回过神来,发现沈母已经走远了,只能快速的跟上她的脚步。

没有多久,四人就在别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会议室,此时在这长长的会议室前,已经坐了十二个人,六个孩子,六个家长,家长均是女子,看到沈玉汐几人的到来,都微笑打着招呼。

可能是因为几人都是为了孩子而来,很快几个孩子的母亲彼此之间就熟悉了,在会议室就这么闲聊了起来,她们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孩子而转。

沈玉汐待在一边,无所事事,就竖起了耳朵认真听了起来,这个时候,沈玉汐才终于明白,她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了,这里就是母亲经常挂在口中的本地学校,也就是——明德中学。

明德中学的第一次入学考试,是在小学毕业班期末考试后的几天,现在都已经快要开学了,早就过了入学考试的时间;而这一次是入学考试的补考,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并不多,但是沈母却是其中之一,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得来的这个消息。

同类推荐
  • 终于爱,始于你

    终于爱,始于你

    我在人生最黑暗的日子里遇见了顾云泽。他有权、有钱,太多女人为他趋之若鹜。夫家陷害,婚姻破败,经历丧子之痛的我毫不犹豫的嫁给了顾云泽。我问他为什么娶我,他笑着说这是命中注定,后来的后来,我才知道,我与他不过是孽缘一场,这场婚姻由报复开始,注定有始无终……
  •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南风语发誓,自己真的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个政商两界都叱咤风云的人物——公钰允。他说要报复自己,可是却从来都不说为什么,当她发现一不小心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时候,却被对方告知,原来她不过是他主动靠近想要得到的一枚棋子罢了。她想要得到他的爱,却换回来一具冰冷的身体,无奈,她逃开,再见面,他却告知她,南风语,我让你跑一次,绝对不会再跑第二次!
  • 重生之妖娆未婚妻

    重生之妖娆未婚妻

    上一世,她爱他如痴,他却让她家破人亡。穿越重生,她竟成了这个男人的未婚妻。既然命运如此安排,那就别怪她狠!从此她化身“妖女”,众男备受蛊惑。既然前世你把女人当玩物?看看这次谁玩谁!
  • 马背上的约定

    马背上的约定

    花季花落花年华无可再花。运动与青春,文字与爱情,走进乔可的故事里。她在高中与任朋,陈浩明相识,三人错综复杂的爱情连绵不断。在澳洲陈浩明丛林的舍身相救,她仍抱着手里的期望陶罐在马背上和任朋许下一世诺言.与任朋相依相偎,一生只愿给一人,心。她下狠心甩开陈浩明的纠缠,当陈浩明放手转身离开,一个错误的秘密却被揭开。。。。。。爱过,坚持过,错过。抱着陶罐躺在病床的乔可越不过岁月的争夺战,闭上眼结束了回忆。眼角的一滴泪滑落,掉入陈冉冉的手心。
  • 先婚后爱:霸道前夫放开我

    先婚后爱:霸道前夫放开我

    她嫁给了自己暗恋了十几年的男人,却在新婚之夜惨遭羞辱,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心中的白月光是自己的表妹,一次次的误会和算计让她终于无力承受再爱她,她选择放手离开,而他在之后则失魂落魄,痛不欲生。几年之后,她凤凰涅槃,成为上流社会炙手可热人人追捧的女王,却在一次宴会以后再次和他纠缠在一起,牵扯不清,恩怨不断。“同样的错误我不会再犯第二次,留下来,做我的妻子。”“不,当年我爱你的时候,你弃我如敝履,如今我不爱你了,以后再也不会爱了!”男人低头强势吻住她的唇用志在必得的语气说“你会的,秦夫人,老婆,孩子他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本书是一部亲子旅游史,也是一部孩子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史!一位武大母亲,一位北大儿子,母子俩在游山玩水中,实现了最佳的“行知教育”;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哲理。母亲在陪儿子近二十年的行走中,发现了一个教育秘笈: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行知,知行,行促知,知促行——一就这样,一个塞在旅行箱里的北大资优生诞生了!
  • 麻辣Lady

    麻辣Lady

    曾经以为自己是百毒不侵的麻辣女子——陈辣椒,居然被骆钦玩了一场不告而别的悲情游戏。这个巨大变故让她一下子成了自己最鄙视的怨妇模样,而无法恢复“麻辣”的真面目。好在有“情场失意赌场得意”这样永恒不变的真理,辣椒姑娘的事业风调雨顺、蒸蒸日上,几年时间便在广告公司里混得了“大姐大” 的名号。随后又在姨妈不断安排的相亲过程中偶遇了年轻有为的罗成,本以为终于可以好好“风骚”一把,却不断造化弄人,麻辣女子也遭事业牵连,加上已经消失许久的老爸不知趣地前来添乱、骆钦神秘出现再度撩拨心弦,好戏一台接一台,陷阱一个连一个,生活一刹那乱成了一锅粥,且看麻辣女子如何接招,化险为夷吧!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黄帝之尝百草也,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性之寒热温凉,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疗人之疴,其功果非细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以传于世。虽半属游戏,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靡不森列,以代天地器物之名,不亦当乎!
  • 画天颜

    画天颜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画天颜......
  • 守护甜心之绯色契灵

    守护甜心之绯色契灵

    序:俊美妖冶,张驰邪肆的他将一脸惊惧的她压在身下,衣襟染血,如来自深渊地狱般的盛开红莲,绯丽血红,诡魅嗜杀。少年美得纯粹如透亮璞玉水晶般的紫罗兰眼眸冷冷望着她,冷冽如暗夜寒星流雪的森冷嗓音开口:“与吾血契。”那如百合花般纯净的少女亚梦瞳孔一缩,还没来得及反应,唇上掠过一片腥凉,那如魔神般的少年用舌头撑开她的唇瓣,如品香茗泉茶般,她顿时感觉咽下一口酸涩火辣的血红液体,感觉喉咙火辣得似乎要烧着,本能地打算逃离他霸道却青涩的吻。
  • 万世倾宁:美人当道

    万世倾宁:美人当道

    安宁一届居家宅女,只因男友移情别恋,悲惨穿越,没爹没娘,没车没房的她,加上时不时扮猪吃老虎的鬼魅王爷,都是洒洒水啦~~~安宁:采花贼!!某贼:美人当道,岂有不睬之理~
  • 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被后世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鬼谷子》与《孙子兵法》并称,《孙子兵法》侧重总体战略,《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相辅相成。《三十六计》堪称“计谋宝典”,是根据中国古代丰富的军事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如果说《孙子兵法》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那么《三十六计》解决的就是“如何做”的问题。如果将《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结合运用,就会如虎添翼,发挥出巨大威力。 本书集成以上三部瑰宝,并对其进行注释、翻译、解读,使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并重的战略战术、文臣武将兼备的文韬武略都汇聚于此,相信能让广大读者获益匪浅。
  • 大内功时代

    大内功时代

    本世纪最伟大的走私头子,穿越到了武侠世界,不走盐,不走粮,专走属性各异的内力。靠着走私头子的努力,这个世界也成功进了新能源时代——大内功时代。
  • 血魔女的复仇之路

    血魔女的复仇之路

    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江湖魔女,掰歪了一个六扇门捕头,使其成为连环炮灰的感人故事。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