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6900000015

第15章 手指要指向自己(3)

陈丹青:那种人在第一时间都走光了。他们出去以后混得也并不好,但是也没办法回来。现在他们都老了。再回来,他们已经是上海的边缘群体。现在真正的上海的主流,是各个城市来的新白领。本来最精彩的小资产阶级没有了。现在的年轻人也会约出去喝咖啡,也有一套生活方式,去健身房,去酒吧等等。但是不一样了。我书里面有照片的--这个人的照片拍得真好。这群上海人已经边缘了,但在我小时候他们是真正的上海人。在八九十年代,他们延续了五六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又延续了二三十年代,整个的一套待人接物的方法,还有维持自尊的方式。

上海的灵魂

陈丹青:我最近在上海有个讲演,叫“我谈上海”。我准备得很仓促,我说,我数了一下,上海这几种人没有了:第一种是洋大人和买办,基本在1949年以后就没有了;第二个是工人阶级没有了。这个你们可能不太能理解,在我们这一代工人阶级是很重要的。他们很有理性而且很有决心,有组织有纪律,而且有牺牲的决心。这个工人运动,是非常有高度和无产阶级觉悟的行为,在上海现在没有了已经;第三个是流氓没有了。我小时候还有很多流氓。有一些是打人抢劫偷东西,这是无赖。另外一群流氓,是真正意义上的流氓,在那样一个无政府状态,他会维持弄堂之间的平衡:事情不要太过分,然后讲义气,谁家如果出事了我们怎么帮他……我小时候遍地都是,每个弄堂每个区域都有这样的人,现在完全消失了。流氓有一套********,语言非常生动。

柏邦妮:张大春的书里面提到了一点点清帮洪帮的事,非常有意思。讲他们入会的时候要写那种文书,讲他们的那套操作程序。

陈丹青:他们有他们那一套美学的,核心是义气。还有就是资产阶级的小姐少爷没有了。现在这些很漂亮很有钱家里有公寓的女孩子,不是我说的那个意义上的小姐。我小时候真的见过漂亮的小姐,真的是姿色很好,同时又非常有层次的,这样的人现在真的没有了,除非是年纪大一点的。

还有一种就是读书人,上海以前有很好的读书人,那真的是比北京的读书人要好。北京的读书人就是有点油,我们南方人看了会很反感,因为他们实际上很浅薄。上海不是这样的。这里面非常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我的老朋友林旭东,他在北广教过的。他们是比我们大十岁到五岁的一些人,一点功利心都没有,一坐下来就是哲学、心理、历史、文学,一点都不设防的这种文人。现在也没有了。很少很少极个别的,在大学或者前卫艺术圈里。

绿 妖:因为也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了。

陈丹青:就是孤掌难鸣啊。他们周围的圈子没有了,有自尊的人不愿意这样过下去。

柏邦妮:还有现在的学生也不好对付。我想起杜庆春,就是我们电影学院的一位老师。他是安徽安庆人,就有你说的这种读书人的气质。

陈丹青:他教你们的时候有多大?

柏邦妮:他大概是七一年七二年的。

陈丹青:像这样的人,在七零后八零后,我还是能看到。但是很可惜,我最羡慕欧美就是,他们每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衔接特别好,就是有一种一直被传承的(东西)。我指的不是知识,而完全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在我们这里,这一种人还有,但这种魅力到下一代就没有了。那个魅力是很可贵的。所以我有时候在年轻的学生当中遇到那么一个两个,我很高兴。我讲有五类人没有了,这五类人是上海的灵魂,没有他们,上海真的不能称之为“上海”。

拍卖行艺术

绿 妖:中国的当代艺术,包括画家的作品,行情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涨,是世界上涨得最快的。但是好像经济寒冬来临了,价格又跌下来。一个著名的拍卖师还说,中国的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在崩盘。你觉得?

陈丹青:有啊,有啊。我先去撒泡尿。

……

绿 妖:继续刚刚离开前的话题,就是谈一下北京的艺术品市场。他们老说海外的市场行价在飞涨,什么百分之二百地涨。但是我觉得艺术它离普通人那么远,这也是不正常的。

陈丹青:对啊。中国在过去只有官方艺术,现在只有拍卖行艺术。798那种艺术是给文艺青年看的,和老百姓不相干。王朔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就说中国老百姓这一块没有美术。现在还是这样,越来越没有美术。

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做了很多工作,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应该说新世纪以来,很高兴看到欧洲大量早该进来的艺术终于陆续进来了。但是观众参与程度都不如八十年代。他们问我什么原因,我在想,进博物馆并没有变成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会愿意上饭馆,或者愿意上赌场,或者是上洗脚的地方去,但是没有一个庞大的人群,说我们星期天到博物馆去。所以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那种“我约你到博物馆去,或者到博物馆什么都不看,只是在咖啡厅坐坐”,这个是要一段时间的。

柏邦妮:其实我们普通的人连进电影院都不是一个非常日常的事,何况是博物馆。

陈丹青:这倒是有(盗版)碟的关系,我相信是有碟的关系。现在年轻人回电影院的趋势在恢复过来。这两件事,毕竟还是不一样。美术这件事,是一定要有一段时间。而且中国还是没有来过真正上档次、有规模、让人惊讶的展览。

绿 妖:您是说美术展览吗?

陈丹青:美术展览。现代的也好传统的也好。让人觉得非得去看的,还没有来过。这是遗憾。

绿 妖:所以艺术行家评价海外风向,其实有很多别的因素,感觉是虚的。

陈丹青:不是虚的。只是这个事情有点儿戏剧性。戏剧性地热起来,这件事本身是真实的。我不是说它没有猫腻没有炒作。如果拍卖行不收到一千万,那么他不会让你拿出钱来花,所以这个满难谎报的。

但是我说戏剧性在哪里:长期以来,中国不在这个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乡下人、乡下国似的,从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外国人的视野。最早是张艺谋的电影,慢慢是文学,像王安忆、莫言这些,最后是当代艺术和所有美术作品。他戏剧性在两端,一端中国人是该进去了,因为中国已经有不少当代艺术的成功的作品,像刘小东、方力钧,我非常承认他们的,这些九十年代以来持续画作品的艺术家,该进入这个市场了。

另外一个西方现在属于那种真的在强弩之末,从九十年代开始,尤其新世纪,它越来越多元,但是真正原创的、有爆发力的、有涵盖性的真的没有多少。所以很自然地眼光就转到亚洲转到中国了。当然,双方有一个最自然的背景,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了。累积到一定时候,到了二十一世纪,(西方人)看看这个国家发生什么事情,这一看就所有东西都想看了,其中包括艺术。

第二个戏剧性就是,******刚刚火了一阵,经济危机就来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按理说,不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品市场。因为艺术市场是一小撮非常有钱的人去的地方。所以经济好也好不好也好,它有自己的一个时间,有自己的一个生态在那儿。我很少听说,最重要的收藏家和最重要的艺术品遭遇这种起落,好像没有过。对中国的影响在于,中国并没有真正出现类似像毕加索、马蒂斯这样(的大师),一路下来野兽派、抽象派、立体派、极简主义、普普、后普普……它不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结结实实有一群人,然后其中有几个艺术家在高峰,中国真的没有。而且也没有形成那种,固定地跟踪他们一辈子的藏家。

柏邦妮:这个挺重要的。

陈丹青:总的来说,就是方兴未艾。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情,第一让买画的人冷静一点,别跑太快了,第二让画画的人冷静一点,就是你还没好到那个程度。

绿 妖:您去过宋庄吗?

陈丹青:去过。

绿 妖:你觉得那里的生态环境怎么样?

陈丹青:都是非常中国式的空间。看跟什么时候比了。跟****时代、八十年代相比我非常希望有宋庄在那儿,包括798那些地方。但是你要跟英国、德国、美国这些(国家的空间)比,它总是给你一种不确定的态度,就像是一种幻觉:看还要多久,到底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在那里。让一个艺术那么走下去,成一个流派了,让人扒拉扒拉有很多东西可以去研究,(到这个水平)还远远没有。但是你又得支持他,千万不要去骂他或者是忽略他,就是看他们咕嘟咕嘟在那儿冒。哪怕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废品,剩下的百分之十到二十,总会有希望出现几个精英。

柏邦妮:如果没有这种环境,可能连这几个精英都不会有。

陈丹青:目前出现的几个,F4他们算一些。

绿 妖:我前一段时间去798还看到了八大天王。

陈丹青:都是他们新封的,根据价格封的,并不是根据画风。

柏邦妮:F4是谁?

陈丹青:F4是王广义、方力钧,还有一个武汉画面具的叫岳敏君,还有张晓刚,据说他们是四大金刚。但这里面我最佩服的是刘小东,刘小东那样的画家全世界没有对手,因为他是画写实的。很活泼,很生动。当代生活,民工,妓女,小痞子。你看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重建一个画廊一般塑造一个形象走廊,你几乎可以在里面遭遇所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生动的形象。他非常厉害。

床戏

柏邦妮:前两天,我听贾樟柯说起《色·戒》,他说:“我看《色·戒》特奇怪,李安去拍民国,影像上应该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但是我现在看过去除了熟悉就是熟悉。”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

陈丹青:贾樟柯他马上要拍一个讲上海的电影了,是1949年前后的。上海拍得最准确的是侯孝贤的《海上花》,那个上海我也没有看到过,但是他那个质地是很对的。但他不是上海人。所以我很好奇看贾樟柯,一个山西的孩子怎么能把握江南的上海。也许他能拍好,因为他陌生。我问他《色·戒》拍得怎么样,他说不好,性爱戏一点想象力都没有。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预示着他来拍,他的想象力不止于此。

绿 妖:我前几天采访徐皓峰,他是一个在大陆写硬派武侠的,写得非常好。他也谈了《色·戒》,他说,那三场激情戏,李安的意图是用来交待男女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推进,但是他觉得,你想象中的特务就一定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吗?其实民国时候那些特务也有很日常的一面,也很平静。其实不必以自己之心度别人之腹,世上有的是强者。他说如果我来做,可能就用很日常的一面来表现他们心里的焦虑。

柏邦妮:先生你觉得《色·戒》那个性爱戏有想象力吗?

陈丹青:我不是这样看电影的。因为我想,贾樟柯看电影,可能有点像我在看另外一个画家画画,可能本能地会去想:这一块如果是我来画,我能画得更好。一个电影,通常不要水准太低,我都会接受它给我的所有讯息。我觉得《色·戒》是李安最用力的一部电影,但一定不是他最好的一部电影。只有一个地方,我看了是(把自己)完全交给这几秒钟,就是他在那条街过马路的时候。因为我小时候我家就在附近,李安复原了这条街。我这些年到欧洲去,经常会伤感。我在伦敦、巴黎、比利时、罗马,会遇到很多局部,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上海。我怕我有点自我导向了,会有错觉。但我看这一段的时候,发现我没有记错,我小时候那条街的样子跟他电影里的一模一样。那一刻,突然见到四十多年没有见到的那条街的样子,****。那一秒钟,你会完全放弃判断。

电影是一个很难批评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的信息接受量是不一样的。李安是一个很好的人,就是台湾人那种温良恭俭让,所以他应该拍不好这种电影。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上海那种流氓没有了,还有就是那种险恶的东西没有了。险恶是有美感的,非常戏剧性的,那些东西都没有了。我小时候知道“恐怖”是什么东西。比如说,如果我们坐在这里谈话,每个人随时都会紧张,有谁出现在弄堂口?或者说我们出去以后会遇到什么事情?拍“险恶”蛮难的,我觉得一个良心很好的人很难拍。他对恐惧的认知可能(欠缺),他没有经历过,“恐怖”,那是长期的一种经验。所以李安崩溃,他扛不住,我估计他进入不了这个经验,或者快要进入了,他不确定是不是,所以他受不了……我蛮能理解的。

那这里面他唯一能把握的就只有男女关系,只有床戏。床戏按照贾樟柯的说法是想象力不够,但是谁又能确定,他的想象就一定是王佳芝和易先生当时在床上的样子?这可以有一百个版本。拍床戏真的非常难。

口味

柏邦妮:先生你平时饮食的口味偏上海吗?

陈丹青:其实跟上海人比,我已经很野蛮了,什么都能吃。但是当然我吃得最亲切的还是上海菜。很简单的咸菜毛豆这种,还是上海的东西。

柏邦妮:你平时自己会做一点吗?

陈丹青:会啊,我可以做一顿饭给你们吃。我烧得很好。我已经多少年没有烧饭了。我会烧饭,会洗碗,会生炉子,小时候还会钉被子,这些事情都要自己做。我烧青菜烧得很好,红烧肉也会做。反而是什么炒肉丝什么炒鱼我不太会。小时候吃不到这些东西,这个童子功没有了。你是哪里人?

柏邦妮:老家是四川的,妈妈是东北的,后来调到江苏连云港那个地方,我在那里长大。

陈丹青:江苏的菜非常好吃。

柏邦妮:淮扬菜。

陈丹青:淮扬菜非常好。

柏邦妮:现在都快没有了。偶尔去了淮阴,吃到了,哎呀,非常好吃啊!很清淡,很好吃。

陈丹青:木心形容淮扬菜是出将入相,他有很好的形容词谈各地的菜。

柏邦妮:出将入相,这个词真正好。

日常

柏邦妮:先生你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陈丹青:我他妈没有日常生活,我是个工作狂。就是只要有一点小时间,我就做自己的事情,就是画画儿啊,或者其他的事情。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此外就是没完没了的稿债。我后来算了一下:我平均每天要接到三个电话是媒体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想多少?我说不行啊,我不写我没时间,但是我无法推托真正的朋友。一些东西就是我要办展览你写个序、我要出书了……诸如此类。最奇怪的是很多死人的家属都会叫我来写,很伤脑筋。

绿 妖:你的画室在哪儿?

陈丹青:画室在百子湾路,这个地方知道吗?今日美术馆旁边。

柏邦妮:是什么样的?

陈丹青:很大,高天花板那种,是我这一辈子最好的画室。感谢改革开放。(笑)

以文脉接续武脉

徐皓峰

侠之小者,惩强扶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徐皓峰笔下的武林高手,往往不是侠客。他们终极一生修炼的目的,也并非为了他者,仅仅为了圆满自己。这些高手从来享受不到俗世的风光,得不到盟主的头衔,也没有美女的慰藉,锦衣夜行,领受的只是露水的恩惠。他们痴迷于武学的绝境,多半渐渐疯癫,心智迷失。小说的后半,笔触也往往失控癫狂,走入荒诞妖艳之境。“人才不多给,天才必错用”,是徐皓峰一贯的主题。天才们在末法时代,苟活于人世,颠沛流离,这是徐皓峰小说的主要内容。即便如此,天才们并不会弃绝人世,“人间即是佛境”,他们长进了俗世中,俯进了尘埃里,一生的修为隐没在破烂的衣角中,仰起脸来,化作一个笑容。

同类推荐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热门推荐
  • 春风不若你微笑

    春风不若你微笑

    十年前,她在西部山区,忍受着父母双方因地震去世的苦楚,孤身随他来到灯火繁华城市。十年间,他用最贴心的爱,给了她世界上最独家的宠爱。他会在她想念家乡睡不着觉的时候,哄她睡觉。他会在她跟不上学业而难过的时候,为她补习。他会在她以为自己会病逝去而伤心的时候,对她说“我会来陪你”。他长她十岁。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手遮天,翻云覆雨。可在她面前,他总是顺遂她的心意。他带她行过最精彩的风景,为她不动声色遮挡所有风雨。这是我生命中,所拥有过的,最强大的幸福。无以匹敌。
  • 红中有南风

    红中有南风

    世界上有八大、十大,甚至是999个未解之谜,但这些南风通通都不关心,她只关心如何才能远离这个叫宁远中的人,并且越远越好。但是有一天,这个从小到大最讨厌的人,竟然站在自己的面前,笑的一脸无害的问:“嫁给我怎么样?”的时候,南风只想到了,原来今天是愚人节啊!
  • 盲侠丶

    盲侠丶

    手握竹杖藏利刃,眼盲心明知本性。锄强扶弱斩戾气,手起刀落祭冤魂。不求名不求利,英雄之名随它去。知我心懂我意。
  • 一步灯天

    一步灯天

    一个志于修仙逆天改命的地球青年,一盏操控时间空间的神秘宝灯,一段闻之色变的血色修仙路。。。百人杀,千人斩,万人屠。孤身破灭千年魔府;一言震破万年法则;且看云帆如何震动寰宇,拨动四方风云,携美登天。让作空月伴佛陀,静能明静仙亦魔。一步登天堪得体,道是无情却有情。——云帆
  • 杀生成帝

    杀生成帝

    一笑天地动,一怒鬼神寒,只手舞风云,单脚踏长天。陆少云,天生有颗善良心,奈何天道不公,从小背负血海深仇,遭师傅袭杀,最终只得反出师门,却又因身怀秘术而被各大世家与古老门阀盯上,从此再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旷古荒体,天生是废材,但我就是逆天而上,打破天道。人性本善,奈何天不公,既然这个世界的人与物都容不下我,那我就杀灭众生,以众生灵体来铺设我无上帝路。
  • 贵族女校的女老大

    贵族女校的女老大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她却偏偏要拼武力,这就是秦小苏和明明的区别!高冷妖孽,无坚不摧,一统江湖,狂拽酷炫叨炸天...这些男主的活她都干了,男主干啥呀?!某朔少:老婆只要你不记恨从前,爱我,男主光环全给你。某风少:小苏让我干谁我干谁...某霏少:谁干小苏我干谁...某晋少:我先干掉你们三个...某苏:...还有谁!
  • 自由的梦想之旅

    自由的梦想之旅

    出生于同一天、同一个村庄,同样的男孩子——赵风和楚云,在周围恶劣的人文环境下影响下,他们有了同样梦的,他们不愿意去接受那涉身其中的现实,他们需要改变周围的一切,那怕只是个尝试。就读于同一所高中时,赵风有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东西——爱情,但是他觉得现有的自己始终难以匹配自己的爱人,他对自己的爱有了一个承诺,一个关乎于童话的梦。而一直自卑胆怯的楚云也在继续饱尝歧视和不公中释放了自己那积蓄已久的压抑,他们决定一起去践行自己的梦想,那个自己一直渴望的世界。于是,幼稚的他们抛弃了高考,故乡,家庭,一如返顾地带着青春躁动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早就饱受人情冷暖的他们渐渐习惯了那餐风宿雨、颠沛流离的羁旅生涯.
  • 玩转火影

    玩转火影

    没有不伦不类,忍者的世界本身就有无限的可能,但只有聪明的人才有资格获得!请看袁轩如何玩转火影!
  • 《尘卷天下》

    《尘卷天下》

    杨尘,一个不被重视的家族外层弟子。他意志坚定,不甘平庸,却资质有限。一次偶获一枚神秘黑珠,从此漫漫武道,多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身影。且看这大千世界,他如何步步生莲,踏向这个宗门林立、万族争锋、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 有一种爱情低到尘埃

    有一种爱情低到尘埃

    都说寄人篱下做人难,她寄在他的篱笆下,该兼的不改兼的都当兼职干了。他仍是冷着一张俊脸对她指手画脚,欺榨压迫。原来爱情的姿态可以这样低。一月富士雪景,三月樱花缤纷,五月荷花满池,七月紫阳盛开,八月花火漫天,十月桂花飘香,十二月腊梅芳华……伴着激情、温情,他们一同走过东京寂寞岁月。离开,想念随之而来分离,霎时顿悟。原来,她的姿态低到尘埃,只是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