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唯:不,正确地说,我得到了一个角色,但是没有去演。我到处去话剧团试戏,做场工就行,能待在剧场就行。在《月满轩尼诗》找我之前,我在一个莎士比亚的戏里得到了一个亚洲女子的角色,是《亨利五世》。你知道吗?我那时候是心头狂喜的。可是在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回国演戏。
感谢我的“厚脸皮”
柏邦妮:你的语言为什么能那么好?你是怎么练习的英文?
汤 唯:看漫画呗!拿英文漫画看,看一个单词儿反复出现,就记住了。
柏邦妮:我也爱看漫画,可是我的英文还是那么烂。是你特别有语言天分吗?
汤 唯:我想是因为我的心态……有一次,我在纽约,宣传《色·戒》,电影放完了,在台上做Q&A。李安公司的财务帮我做翻译。说一个词,我不会,就问她:“‘建筑’怎么说?”她说:“BUILDING!”我说:“哦,对了!是BUILDING!”台下哄堂大笑。谢谢,OK,继续聊。下了台,同行的一个中国人告诉我,换作是他,他受不了。
柏邦妮:可是你照样觉得没什么。
汤 唯:我脸皮厚嘛!你们笑我,我记住了这个词,很高兴,我能更加勇敢去说错了。敢说,敢说错,是学习的心态,怕出错,怕受伤,什么都做不了。
没有选择过
柏邦妮:你的每一步,似乎都走得特别踏实。选的每一部戏,也都很有品质。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汤 唯:我没有选择过。依据就是直觉。想做一件事,强烈到一定程度,牵肠挂肚,生理上会有感觉,就一定要做。不要和自己拧着干。
柏邦妮:那你的底线是什么?
汤 唯:不要伤害别人就好。伤害自己是另外一回事。伤害自己,有时是挺痛快的。把自己像团泥巴似的摔在地上,让自己痛,让自己经历,成长,是挺痛快的一件事。
像个孩子
柏邦妮:你说过电影是你的信仰,为什么?
汤 唯:大概是因为,在电影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简单。我觉得电影比现实更真实,就像漫画,我是看漫画长大的。
柏邦妮:我也是我也是。你最喜欢看什么漫画?
汤 唯:最喜欢?我什么漫画都喜欢,家里有一两千本漫画。现在不买那么多漫画了,主要是在网上看。最喜欢《圣传》!只要给我一本漫画,我的世界就整个儿消失。尤其是小时候,和爸妈斗嘴,尤其是和妈妈一吵架,只要给我一本漫画,什么开心不开心的都没了。
柏邦妮:杨德昌导演说,只有漫画和打球是免费的。
汤 唯:哈哈哈哈!太对了!我特别怀念以前,钱没了,没法再买漫画了,就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书店借漫画看,然后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家,第二天,再骑一个小时回去还。
柏邦妮:我们那时候是一群人租一堆书,换着看。
汤 唯:我买的第一本漫画是小学时候,《圣斗士星矢》。后来拿去换了一本《老夫子》,气死我了,早知道我就不换了,到现在我都心疼得要命。
柏邦妮:刚出道的时候,觉得你特别成熟的一颗钻石,现在反而觉得你越来越松弛了,像块原石。
汤 唯:成熟?我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发现,不是说出来,就可以把责任卸下来。以前,我以为把一件事说出来,就是诚实,就是负责,但是现在我发现不。其实说出来,是推卸责任。有些事情,有时候不说,应该用成年人的身份去承担。真的承担了,才算是成熟。
收,才最有力量
柏邦妮:你最近对自己有什么新的认知?
汤 唯:认识自己,是需要时间去总结的。当时当刻只是一种感觉,需要时间去为自己总结。表达不好的时候,我宁可不表达。还有,我在尝试用我们俩这样沟通的方式,在我的心里找一个答案,但是我找不着。对不起,我对自己的了解没有那么多。
柏邦妮:我最近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很自恋的方式去爱别人……
汤 唯:有样东西是我最近明白的。我发现说话是一种能量。以前遇见什么事儿,我愿意说出来,说出来心里就舒服了,但是能量无形之间也走失了。到演戏的时候,能量就没有了。所以我现在想,可能并不需要说出来,要积攒在心里,只要不伤害身体,没必要有感必发。
柏邦妮:我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晚秋》,母亲去世,本来以为是情绪爆发的一场戏,你演得很收,反而特别动人。
汤 唯:本来导演写的是韩文,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英文,所有的味儿已经变透了,所以我说你直接把大概方向告诉我,我来写。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一边哭得乱七八糟一边写,写得特别长,然后删删删,改改改,真到演的时候,话不多了,眼泪也没有了,情绪够了,反而好。
不争,不代表不斗
柏邦妮:网上有一句话,很大程度上帮助大众理解了你,就是那句:“不争,也有自己的世界。”是你说的吗?
汤 唯:也许是我说的,我记不清楚了。你知道吗?我的记忆就是一堆灰,抹布一擦就没了。(笑)不争,也有自己的世界,是对的,但是还有一句,不争,不代表不斗。
柏邦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汤 唯:我的理解是,你可以不和别人争,不和外界争,但是不能不斗,要和自己并肩战斗。
柏邦妮:要努着那股劲儿往前走。
汤 唯:我一直不是一个很聪明很敏捷的小孩。上学的时候就是,演戏的时候也是。但是我很倔犟,会一直拧在戏里不出来。用笨办法让自己进戏,音乐,电影,书籍,新闻,朋友的故事,任何的任何。这次演《当北京遇见西雅图》,演一个孕妇,我完全没有经验,就用一个双肩背,里面放上铅球和米,日夜背着,除了洗澡,不拿下来。去体验一个母亲的辛苦和负累。
柏邦妮:体验生理上的改变对心理的影响。
汤 唯:在某一个瞬间,突然感觉来了,我就明白“成了”。
柏邦妮:跟我们形容一下那个瞬间?
汤 唯:我的角色是一个不光彩的女人,一个小三,到西雅图去生孩子。有一天晚上,我记得可清楚了。我走在大街上想去买一瓶水,路过一个当地传说中的“二奶村”。我看见童话里一样精致干净的白房子,在高高大大棕榈树下,在茂密的灌木丛中。真的,就那一瞬间,我好像置身在其中一间。每个窗户后面,是不是都有一个孤独的女人?驮着大肚子,拿着电话,期待着“老公”找她。又孤独,又焦虑,又害怕。漫长的时间,身体的痛苦,一切的一切……
柏邦妮:你成为了其中一个,成为了你的人物。
汤 唯:那么一瞬间,我置身于所有的孤独之中。空空荡荡的城市,没有活的气息,充斥着悲伤和等待。现在说起来,心里还是挺疼的。
疼痛,是我爱的方式
柏邦妮:就像小行星总是被恒星吸引,我们也在本能地寻找灵魂巨人。痛苦的时候,想在他身边靠一会儿。就像拍《色·戒》时候的李安,搭乘飞机去见伯格曼,紧紧抱着他。请问你的大熊星座是谁?
汤 唯:我还记得李安见过伯格曼回来以后,问他什么感受?他“啪”地举起手来,大叫:“HEY!”很可爱。伯格曼是我的一个精神偶像,他的电影,他的状态。当然,李安也给我这样一种能量。
柏邦妮:你熟悉李安导演,看到的他应该和我们不一样。
汤 唯:其实不熟悉。对于他的熟悉程度,其实我和观众是一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啊?就是把自己扔在电影里,什么都不想,把电影当作神,当作信仰。有一次我说“你太累了”,他说:“我是导演,这是我应得的。”理所当然,毫无抱怨。我只认识拍电影时候的他,他能把周围所有人的精力和才能一分不剩地全部榨出来。太多人想做“好人”,他不想。在电影里,不需要“自我”,自我的一切都不重要,声名最不重要,电影要的是“无我”。
柏邦妮:那被榨干的这个过程会不会很疼痛?
汤 唯:我喜欢“疼痛”,否则我觉不着“真实”。一部电影,一个角色,一件事在完成中,总是疼痛的。没有疼痛,就没有现场。疼痛是因为太专注。爱一个人爱疯了,爱到骨子里,才会有疼痛。疼痛,是我热爱的方式。
柏邦妮:最近看到的电影,有让你感受到切肤之痛的爱情吗?
汤 唯:是一部叫《LAMOR》的法国电影。是讲两位老人家,中风了,相依为命。太细腻的情感,太懂长镜头。看似无聊的生活细节,特别痛。当你看见他用枕头蒙上最爱的妻子的脸,你也会疼痛到无法呼吸。
热爱不变就是快乐
柏邦妮:听你提妈妈的机会比较多,金牛座的妈妈,踏实节省倔犟,好像影响你特别大。
汤 唯:对啊,我的一半儿都是妈妈给的。另外一半是爸爸。我们一家都是吉普赛人。我爸爸呀,是流浪艺人!打电话问他,“到哪儿啦?”西藏,敦煌,广东。“回来啦?”“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呢!”
柏邦妮:而且是帅气的流浪艺术家。
汤 唯:哈哈!我觉得我对艺术,对色彩,对画面和构图,所有一切的感受力,是爸爸给的。我从小是看父亲的画长大的。家里,四面墙,我的房间里,都是。他经常深更半夜画画,早晨六七点精神抖擞去上工。我从小知道,爱艺术最快乐,浑然不觉不求回报的爱是最大快乐。
柏邦妮:这也是你对快乐的最初认识?
汤 唯:真爱艺术的人,艺术就是定海神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变化。遇事不慌,有一股力量,能把他“定”在那儿。有一次,爸爸因为别人的问题,起了误会,不让他走。得空打电话,我问:“怎么样了?”我爸说:“没事儿,放心!我要来纸和笔,在这儿画画呢。安安静静,挺好的。”
柏邦妮:你从爸爸身上,获得了这种生活的底气。
汤 唯: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动,怎么变,心里的那块东西不变,热爱不变,就是快乐。这是爸爸教会我的。
原来我也只是个女孩
柏邦妮:我记得以前你曾经说,最向往的爱情是两个人一条狗,一起旅行一起玩,一起在公园骑自行车,简单舒服的爱情,特别童话。你还说,物质层面的东西一多,就会吞食爱情中最美好的部分。现在你如何看待爱情?
汤 唯:我今天刚刚明白的,就是你问我的现在。我们真正需要的人,就是能和你柴米油盐酱醋茶过生活的人。
柏邦妮:我以前听过一个说法,两个人在一起由三部分组成:世俗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活。只有第一部分就够了吗?
汤 唯:因为之前我只在乎后面两个部分,没在乎世俗生活的概念。我一直以为,我可以承担所有一切。我的爱情必须很纯粹,有后面两个就够了。但是刚才,我在想所有一切,关于爱情的……我想着剧中人,想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角色的故事,我突然意识到,到最后,最重要的不是别的,就是柴米油盐。也许不是最重要,但是最不可缺少。如果没有这个托着你,什么也长不出来。
柏邦妮:能不能一起过生活,也很重要的。
汤 唯:可能以前对我来说,精神世界的沟通,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但是后来我发现,不能完全柏拉图啊,柴米油盐还是很重要的。我直到今天才想明白,是不是很可笑?
柏邦妮:不可笑啦。
汤 唯:因为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什么都能承担,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男孩想。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我也只是个女孩,普普通通的女孩。
爱照亮了爱
姚晨
了解一个人,就要去看他的全部。不管是晦暗,还是灿烂,都要去周游,都要去看。因为那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在网络时代,不再有神秘的光环,哪怕是顶级的明星。于是问题出现了:我们似乎看到了他的一切,他的全部生活细节,他每时每刻的行动。但是,这是他的全部吗?
一个朋友曾经说,一个人袒露得越多,同样,隐藏得就越多。袒露和隐藏成正比。在这个时代,在网络上,没有人比姚晨获得更多的关注。她的信息如此之多,之丰富,她的心事如此之真,之坦诚。婚姻的生老病死,都能在她的笔下找到脉络。可是,这真的是她的全部吗?
我们看见了姚晨。穿得很好,月白色真丝衬衫,完全不暴露,领口荡开的弧度,却带着恰到好处的小性感。黑色七分小西裤,复古。精致的TOD’S小平底鞋。整个人潇洒大方,还透露出小小的女人味儿。
照片里的她和以前不一样。不是没心没肺地咧开大嘴大笑,整个肢体是紧绷的,虽然松弛,但是绷着一股劲儿。身体语言不是全然的敞开,是审慎的,在观察这个环境。眼神也不是没遮没拦,一览无遗的单纯,有了很多内容。这是一个成熟起来的女人,她有了故事,有了经历,神奇的化学变化正在她身上发生,她多了一种神秘的东西,沉甸甸的,我们称之为风韵。
这是做了五年明星的状态。不是刚刚窜红,迫不及待地要和世界分享自己,也不是大红大紫,千帆过尽,不再有任何事令她感兴趣。她有防备,有观察,不急着热情,但是真的打开了她的心,她还是那么真实,坦诚。比如,我们没有意想到,她会那么自然地谈到性,谈到那次婚姻,谈到她最真实的渴望,最真实的恐惧。我们也没有意想到,她有一股理性的力量,她对表演的认识深刻而准确,她用一颗独立的心在思考。这是女明星中罕有的品质。
这是她的全部吗?我不以为是。但是,这确实是银幕之外,微博之外,让我们惊奇的姚晨。其实,这也让我们惊喜。
谈话部分
精神上的杂食动物
柏邦妮:据说在两种场合最能看人性:一种是一个人很饿的时候,一种是一个人吃自助的时候。在过去的一两年,我们看见你的这两种状态。不管境遇如何,你始终不高不低,我们都很欣赏你。
姚 晨:是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自己都觉得。
柏邦妮:但是你一样喜欢杰勒米·艾恩斯(笑)。
姚 晨:太喜欢了,我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即《洛丽塔》),然后追着看了他的好多戏。他的表演太准确了,个人表现能力特别强,他是一个英国人,老戏骨,舞台剧演得多,电影并不多。《烈火情人》也演得好,老纠结了。
柏邦妮:你喜欢一个演员,就会系统地看他的所有作品吗?
姚 晨:会,就像我喜欢凯特·布兰切特。喜欢一个人,应该看她的全部。
柏邦妮:你看了她演的《天堂》吗?特别好,纯粹,深邃又温柔,特别有说服力。
姚 晨:还没看,你看了《丑闻笔记》吗?还有《咖啡和烟》?还有《鲍勃·迪伦传》?我喜欢她每演一个角色,一个身份的时候,都能把那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绝不重复。她是一个天才。
柏邦妮:那你一定要去看看《天堂》。对了,你现在还去中关村那个漫画店吗?
姚 晨:以前是在家没事儿,下午就去那儿要一杯奶茶,混一个下午,觉得可美好了。东边什么都不方便,买菜啥的都不方便,真是气死了,就是办事儿方便。
柏邦妮:你最喜欢的漫画是什么?
姚 晨:那时最喜欢《天是红河岸》,我还喜欢《恐怖宠物店》,小时候喜欢看《乱马1/2》,还喜欢《杀戮都市》和《异变者》。
柏邦妮:漫画真的特别好,其实就是电影的分镜头啊。我长大以后写故事,发现没有一道障碍,就是从画面到文字的障碍,大概都是漫画看得多。
姚 晨:是啊,日本漫画的故事也特别好。比如《异变者》,就讲一个年轻人在公园游荡,突然遇见一个人,对他说:“我给你做个手术吧!”于是他就多了第三只眼。从此之后,他就能看见人的本质,比如说,他能看到一个人是一堆沙子,一只鸵鸟或者是一头骆驼……创意特别牛逼。
柏邦妮:这想法真不错!找来看看。我看你在微博说你看了奉俊昊的《母亲》。但是你没有写太多关于电影或者书的事。
姚 晨:对对,我不太敢在微博上聊电影,因为无论说好或者不好,就会有一群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电影。我不想扫兴。
柏邦妮:但是感觉你的兴趣点很宽泛,各种题材,各种类型,各种故事,你好像都喜欢。
姚 晨:我是一个杂食动物,就是好奇心强。还有好故事是有魔力的,只要故事好,都会勾着人往下看下去。写故事的人都是魔术师。
从家庭聚会到广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