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1500000069

第69章 试论新辞赋品评标准问题

辞赋,乃古文体之文,为中国文学之独特文体,堪称中华国粹。历史悠久,曾几度兴盛,又几度衰落。自五四以降,沉寂近百年,几乎销声匿迹。至邓公小平开创“小平盛世”,古之辞赋又呈方兴未艾,正趋复兴繁盛。因荒芜已久,研创者乏,其定义及优劣之品鉴,尚缺众家认知与共识之论。尤其在诸多辞赋征文评审中,争议甚众,歧义甚广。从历代赋家论述,可择其经典要素以为品评之资,笔者就此试谈几点浅见,以求教各位方家。

一、语体甚宜。

凡辞赋作品,就语体而言,皆类归于文言文也。姚鼐《古文辞类纂序》云:“辞赋类者,风雅之变体也。”汉赋乃辞赋之正宗,以至创新之骈文,或律赋,皆为文言文体。自白话运动至今,在文学创作中,语体已发展变化,白话文受众更广。但是,辞赋乃高雅之文,古为宫廷文学或贵族文学,宜于高层次文化修养之人群欣赏。非鸿儒不识赋理,不善辞赋。如刘熙载所说:“诗侧重于试灵性,赋偏向于考博学。”随着时代变迁,新辞赋应有更广泛之受众。倡导新辞赋大众化,但并非低俗化或庸俗化,可以文言为主,半文半白。但有人提倡辞赋“散文化”,绝不可取,应予坚定否决。即使非常优美之散文,也只能是散文,或称散文诗,而决不能算为辞赋。语体恰当与否,应为新辞赋评审品鉴之首要元素。

二、铺陈适度。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刘熙载《艺概·赋概》云:“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不畅,畅无不竭。”铺乃辞赋之重要特征。凡新辞赋作品,也必以铺陈夸饰,扬声逸情,纵横激荡,雍容揄扬,而至文风强劲,气势磅礴,结构恢弘,浓墨重彩。即使抒情小赋,亦以铺而显瑰秀奇丽,温雅皎朗。陈则适度,以铺而采,当为新辞赋之佳品。

三、语词丽雅。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赋者,古诗之流也。”辞赋,源于诗,介乎文。半诗半文,亦诗亦文,而有别于诗、文,超越于诗与文。正如刘熙载说:“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康熙《历代赋汇序》也说:“故赋之于诗,功尤为独多”。但赋与诗,共同之点便是语词华丽而精美,典雅而厚重。大凡优秀赋作,必是文辞绝艳,藻饰丰华,瑰秀奇玮。但辞赋作品,也切忌各种华丽词汇的胡堆乱砌,杂而无序。

四、体物写志。

刘勰所言“体物写志也”,即谓辞赋之作,应有感而发,勿言之无物,要表达作者情感、意志或意图,即今人所谓主题思想。学者王钟陵说:“所谓赋,既有感物造端之意,又有微言相感之义。”人们常将好的文学作品称为“精神食粮”,赞为“功于当代,利在千秋”。一篇辞赋作品,其意境高远,内涵深厚,应是成为佳作之必备要素。辞赋之作,最忌大而空,说得天花乱坠,云飘雾绕,而寡然乏味,虚浮浅薄。

五、对仗工整。

历代之骈文,最讲求对仗工整,应是辞赋之上乘境界。骈文为辞赋之一种。一篇辞赋作品,不一定皆为骈偶句,但尽可用骈偶句,且力求对仗工整。对仗是否工整,应为评审或品鉴辞赋的一个基本要素。尤其是“四六体”句式,必须对仗工整。新辞赋创作,即使非“四六体”句式,也应讲求对仗工整。一篇辞赋中,多为骈俪之句,对偶之章,必能助其气势,彰其风华,添其灵秀,增其光艳。

六、音韵和谐。

有关辞赋之韵,争议甚多。有人说,辞赋乃韵文,固当有韵。但驳者说,古人某些优秀赋作亦无韵。吾以为,声韵之学,源于南北朝齐梁间,此后赋家方始追求音韵,而且用韵要求极其严格。对于新辞赋之作,无韵也可,有韵更好。骈散结合,韵散相间,应是新辞赋发展的一条路子。音韵和谐之作,可为新辞赋最优之作的一个要素。

七、用典妥帖。

写辞赋必用典故,似乎已成惯例。或直用典故,或化用典故。用典可使文字更精练,内涵更厚重,寓意更深刻,应予提倡。但用典必须妥帖,当用则用,可用则用。典故用得妥否,可为新辞赋品评的一个要素。

总之,新辞赋创作及其品评,应做到形式与内容之统一,艺术性与思想性之统一。以上述“七要素论”或“七标准论”,辅之以细则,定能分辨新辞赋作品之优劣或等次。

同类推荐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 多位诗人的200 余首诗歌。这80 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 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中国牌知识分子

    中国牌知识分子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看螃蟹上树

    看螃蟹上树

    作者将文学与美食相互结合而镶嵌在“散文”这个美丽的框子里,是其创作生涯里一项全新的尝试。 作者把她在人生道路上拾掇而得的饮食故事娓娓道出,让读者与她共同分享蕴藏在袅袅炊烟里的爱情、家情、亲情、国情和旅游情。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月寒录

    月寒录

    《月寒录》讲述古城漾漾,人随梦行。绕墙三匝仍是城。多少诗意此间萦,只怨西安太多情,细雨绵绵,窗外如岚。书生他乡无心闲。将酒移至无人处,饮到三更独自眠。秋已归来,看西山头上,渺渺一云烟。几经风雨,淡送子夜余寒。问询君子,今宵是否醉西园,浑不知、几杯残酒,饮罢不知何年!却笑秋风,从此一别岸上柳,独享清闲闲时又来镜前,已变朱颜。几愁不断,何人能解此连环。生怕花落花又落,不见去人谁还。
热门推荐
  • 校内修真少年

    校内修真少年

    这是一个扣字修真的世界,叶天,是一个从小住在山里跟老头一直修炼的少年,老头接到一个秘密任务而没有告诉叶天,与敌人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与美女校花一次又一次的邂逅,主角叶天踏上了他的惊险而又惊艳的旅程!
  • 修罗战神

    修罗战神

    一个浩瀚奇妙的玄幻世界,神秘无尽。转世林寒来到这里,修行之路就此展开,热血如焚天之火,激情若狂浪滔天,渴望如九天雷霆……一切敢挡在他前面的人,都要将他踩在脚下!
  • 我们没有在一起

    我们没有在一起

    缘份两个字,缘是天注定,份是在人为,是谁的对谁的错,造成了最后的结局?说不清闹不明,只想与你在一起。
  • TFBOYS之盛夏果实

    TFBOYS之盛夏果实

    三千金与三小只的偶遇,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恋,中间有悲伤与快乐,不喜勿喷。。。。。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 《守护甜心之嗜血落樱》

    《守护甜心之嗜血落樱》

    22世纪天才美少女冷沫雪看完动画片《守护甜心》后,竟离奇的穿越到了守护甜心世界,最重要的是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婴儿身上,我去!算了认命吧……
  • 孪生替身伪小姐

    孪生替身伪小姐

    命运,从来都不心慈手软。已经定下来的轨迹,她只能遵从,因为无力改变,所以一生注定悲凉无依。如果渴望温暖,渴望关爱,渴望依靠,渴望亲人这些都算是自私的表现的话,那么她承认,她很自私。她是行走在温暖与美好边缘的孤儿,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地狱的深渊。上帝折断了她翱翔于天际的翅膀,却留下了随时可能跌入地狱深渊的命运。“她不会死。因为我是‘阴’,所以她不会死。”她这么告诉他们,但是却不被相信。
  • 绝品保镖俏校花

    绝品保镖俏校花

    他是华夏隐龙,军中之冠。因一次任务违抗了上级命令,勒令退役。回归都市的他怀揣着挣钱娶老婆,生娃暖床的平凡梦。且看他如何护花,披荆斩棘,龙游天际,走上人生巅峰!【新书需要大家的呵护求收藏求推荐】
  • 神探萌妃赢翻天

    神探萌妃赢翻天

    哇,刚穿就被自家人诬为杀人凶手?这夏家的水真深啊,难怪会成为犯罪的温床、罪犯的天堂,悬案重重,死人多多,而她还是重点被害对象!为了保住小命,她开启侦探模式,逢案必破,一不小心就成了神探夏十一。风流倜傥的名捕、色艺双绝的画师、高冷毒舌的王爷、渣渣的未婚夫等纷纷找上门来,人人都道她艳福不浅,只有她知道众男中必有连环凶手,她的小命随时不保!看她如何破悬案,抓罪犯,斗内鬼,护萌弟,得神宠,拥美男,破诅咒,成为人生大赢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不做贤良妇

    重生不做贤良妇

    作为一个宅斗胜利者,柳檀云心中也有难解的苦闷。外人看来她是未出嫁时父宠母爱,她自己看来是委曲求全、刻意奉承。外人看来她是温柔大度贤良端庄,她自己看来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夹着尾巴做人。外人看来她出嫁后是举案齐眉,她自己明白那是同床异梦。再活一世,究竟是要按着上辈子的路子“轻松”地活一辈子,还是要按着心意活出新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