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4000000007

第7章 太极推手——刚柔并济的智慧游戏(6)

在吴国侍奉勾践的日子里,艰苦的岁月并没有掩盖范蠡的才能,吴王夫差也发现越王身边的这个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次,吴王夫差召见勾践,范蠡侍于勾践身后。吴王夫差对范蠡说:“寡人曾闻,‘贤妇不嫁破落之家,名士不仕灭绝之国’。如今勾践无道,国家将亡,君臣沦为奴仆,羁于一室,先生不觉可耻吗?先生如能改过自新,弃越归吴,寡人必当赦免先生之罪,委以重任。”勾践听了,唯恐范蠡变节,伏在地上暗自落泪。这时,范蠡委婉推辞说:“臣闻,‘亡国之君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贱臣在越不能辅佐勾践行善政,以致得罪大王。今侥幸不死,入吴养马扫地,贱臣已很满足,哪里还敢奢望富贵呢?”吴王夫差也不再多言,仍让勾践、范蠡回到石室,并派人暗暗探察他们的所作所为。但见他们竭力养马、洒扫,昼无怨恨之语,夜无嗟叹之声,吴王夫差便以为他们诚心降服,无心还乡复国,放松了对他们的警惕。

有一天,吴王夫差登姑苏台游憩,远见勾践夫妇端坐在马粪堆边歇息,范蠡恭敬地守候在一旁。吴王夫差说:“勾践不过小国之君,范蠡无非一介之士,身处环境险恶之地,不失君臣之礼,也觉可敬可怜。”伯炆在一旁讲情说:“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怜穷困之士。”从此,夫差便有释放勾践回国之心。

以范蠡的才能,在越王兵败事吴期间,范蠡完全可以找到一份给自己带来荣华富贵的好差事,况且他的才能还受到了吴王的赏识,可范蠡偏偏没有这样做,这不仅说明了范蠡高洁的品德,也说明在范蠡的心中,屈身事吴并不是他和越王的终点,而是越国强大的起点。范蠡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自信能使局势向有利于越国的一面转换,这使得他在吴国的一切行动都有了目标。

勾践在吴国侍奉吴王不知不觉已有数年。一次,吴王夫差染病,范蠡知道是寻常疾病,不久即愈,便与勾践商定一个计策,让勾践去尝粪卜疾,取悦于吴王夫差。勾践求见吴王夫差,探视他的病情。勾践伸手蘸起吴王夫差的一滴大便,放在口里咂了咂,大声祝贺说:“大王之疾,近期即可痊愈。”吴王夫差询问其缘故,勾践依照范蠡所嘱,说:“臣曾跟人学过医术,只要亲尝一下病人粪便,可知生死寿夭,大王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同,由此知道大王之病不必忧。”吴王夫差听其言、见其行,心里十分高兴,立即决定:勾践夫妇搬出石室,可住附近民房,仍然养马。

不久,吴王夫差病愈。正如范蠡预料的那样,吴王夫差决定释放勾践回国,并命人在文台置办酒席,隆重地欢送勾践还越。伍子胥大怒,对吴王夫差说:“勾践尝大王粪便,是吃大王之心。”吴王夫差不听,如期释放勾践回国。

“狡兔死,走狗烹”的非凡远见

勾践七年(公元前490年),勾践事吴约3年后回到越国。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准备建都会稽,命范蠡建造新都城。范蠡观测天文、察看地形,筑造新城,将会稽山包括在内,外筑城墙并修城门,还特在西北方向增修一座城门。范蠡等人宣扬说:“如今越已臣服于吴,不能阻塞通往吴国进献纳贡的道路。”吴国正是位于会稽城的西北方向,吴王夫差听说后,大为高兴。实际上,越人是为了不忘耻辱,为了出兵伐吴进取之便。

回国之后,勾践一日也没有忘记过在吴国所受的屈辱,便向范蠡请教振兴越国之道。范蠡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天时、人事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制定方针、政策要因时、因事而定。万物生于大地之上,大地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它总摄万物,是一个整体,禽兽、庄稼等始终不能离开大地。万物不论美恶,大地都一视同仁,使之生长,人类也依赖大地以养生。然而万物生长又各有定时,不到一定的时机,是不可能勉强生长的;人事的变化也一样,不到最后的转折点,是不可能勉强成功的。因此,应该顺乎自然以处当世,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就会把不利于己的局面扭转过来。”

范蠡接着说到了对复兴越国内政方面的建议。他强调要调动、保护老百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富国强兵。他规劝越王本人应拿出时间来与老百姓做同样的工作,越王的夫人也应从事一些像纺织这样的具体劳动。不要使百姓旷时废业,而应让他们勤于耕作,这样生活就会日益富足,国力也会日益强大。

◎ 伺机灭吴

在对外关系中,范蠡主张要礼待弱小国家,对于强国,表面上应该采取柔顺的态度,但骨子里不能屈服。至于吴国,要等待或促使他走向衰落,等到时机成熟了,才可一举灭之。范蠡最后说:“但愿大王时时勿忘石室之苦,则越国可兴,而吴仇可报矣!”勾践听了,连连称赞。他立刻命文种主持国事,范蠡治理军旅。勾践也苦心劳身,发愤图强,不用床褥,积薪而卧。又悬苦胆在坐卧之处,饮食起居,必先取苦胆尝之。夜里常常暗自流泪,喃喃自语道:“你忘了会稽之耻吗?”同时,他尊贤礼士,敬老恤贫,以求得百姓拥护。他还奖励生育,积聚财物,演练士卒,厉兵秣马,始终不敢懈怠。对吴国,表面上依然极尽奴颜之态。除此之外,范蠡亲自到民间选了美女西施、郑旦,遣香车送给吴王,同时引诱吴王夫差大兴土木,建造楼台馆所,使他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另外,越国暗中亲楚、结齐、附晋,最大限度地孤立吴国。

勾践十二年,也就是勾践归越5年后。此时的越国国库充实,经济实力逐渐强大。于是勾践便要报复吴国,一雪会稽之耻。范蠡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进谏说:“我国虽然尽心人事,但时机不成熟,勉强去求成功,对己不利。”大夫逢同也劝阻勾践伐吴。勾践只得接受群臣的意见,依旧隐忍不言。

勾践十三年,吴王夫差准备发兵攻打齐国。越王正希望吴国劳师费饷,便推波助澜,亲率官员前去朝贺并赠送大批礼物给吴王夫差。吴国君臣享此荣耀,颐指气使,人人自喜。唯独老臣伍子胥闷闷不乐,劝谏吴王夫差应放弃攻齐,早日击越。吴王夫差不听,遂伐齐,败齐于艾陵。吴王夫差凯旋,更加踌躇满志。他见到伍子胥,深恨伍子胥反复饶舌,竟然口啐其面,严厉斥责。伍子胥愤然说:“大王不听劝阻,过不了3年,吴国必然会被越国攻破。”吴王夫差听了大怒,赐伍子胥一把宝剑,命他自杀。

伍子胥的死对越国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吴王夫差从此宠信佞臣太宰伯炆,朝政更加腐败昏乱。这时,勾践召见范蠡,问道:“吴王已杀伍子胥,阿谀之徒日众。可否伐吴?”范蠡说:“反常的迹象虽然已经显露,但从天地的整体看,吴国灭亡的征兆尚不十分明显,所以现在还不可伐吴。”

越王勾践十四年,吴国遇到天灾,没有粮食,民不聊生。勾践又想乘机伐吴。范蠡说:“天时已至,人事未尽,大王姑且等待。”勾践闻言大怒:“我与你谈人事,你以天时应付我;现今天时已至,你又借口人事来推诿。你究竟是什么意思?”范蠡回答说:“大王勿怪。人事必须与天时、地利互相参错,方可大功告成。现在吴国遭灾,人民恐慌,君臣上下反而会同心协力,来抵御内忧外患。大王宜照旧驰骋游猎,歌舞欢饮。吴国见此,必然不修德政,待其百姓财枯力竭,心灰意懒,便可一举成功了。”于是勾践强压复仇的怒火,依然等待时机。

据文献记载,这年越国获得丰收,勾践采用了文种的一条毒计,奉还吴国1万石蒸熟了的粮种。吴国见种粒肥大,认为是良种,留做种子,结果颗粒无收,酿成大灾。

勾践十五年,吴王夫差不顾国力渐弱的国情,竟然带精兵北上,到卫国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国中仅让太子及老弱病残留守。勾践和范蠡认为时机已到,率兵从海路迂回进入淮河,然后登陆直捣吴都姑苏。越兵训练多年,武器精良,范蠡等皆为宿将,双方交锋后,吴军大败,吴国太子被杀。

夫差在黄池闻此噩耗后,不敢张扬,暗派使臣,一如越国当年兵败夫椒一样,卑辞厚礼,请求勾践赦免吴国。范蠡对勾践说:“现在还难以使吴国灭亡,大王且准和,伺机再给予吴国毁灭性打击。”于是勾践赦吴,班师回国。

◎ 二次伐吴

姑苏一战4年后,越王勾践再次北进伐吴。吴军慌忙应战,惨败于笠泽。越军乘胜前进,将吴都姑苏团团围住。越军按照范蠡的战略,高筑营垒,围而不歼,竟达3年之久。吴王夫差战守俱艰,无奈之下,几番遣使求和。勾践一度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同意吴王的求和。这时,范蠡进谏说:“大王想到的是吴国的宗庙社稷,如果不慎在郊外失手,那怎么可以呢?故暂且不可决战。我听说,得到时机,不要疏忽大意,因为时机失去就不会重来;上天给予的却不获取,反而会成为灾祸。如果不能沉着应对,贸然进军,则取舍之间,变幻莫测,可能前功尽弃。天道本来如此,我们的策略已经定妥,就不要随便变动了。”

关于作战的战术思想,范蠡对勾践说:“用兵之道,有一定的规律,不能违反上天的准则。太阳走到尽头,第二天会重新升起;月亮到了盈满之时,就开始一点点亏缺。打仗作战处于被动地位时,固然可以用阴柔之术,但也不宜过于退缩不前,以致屈居人下,无法还手;占上风时,固然可以用阳刚之术,但也不可过于显露,以免被敌人窥破虚实。当采取守势一方的潜在力量尚未耗尽时,看上去虽似柔弱也不可贸然进逼,与之发生正面冲突,以免出现无谓的牺牲,付出惨重代价。用兵之道固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法,但总是要严谨周密、从容沉着才能稳操胜券,无懈可击。”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依据双方形势,以我为主,打打停停,久围不懈。

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吴国终于被越国的持久战拖垮,不战而败。吴王夫差派使臣跪行至越军大营,向越王乞求罢兵言和。勾践欲许和议。范蠡劝说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天以越赐吴,吴国不取,以致有今日。现在天又以吴赐越,越国怎么可以逆天行事呢?况且,大王早朝晏罢,全是为了一个吴国。难道您已经忘记昔日所受的耻辱了吗?谋划22年,一旦捐弃前功,伐柯者就在眼前!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勾践显出不忍之色,范蠡当机立断,对吴使说:“越王已属政于我,使者如不尽快离开,我将失礼,有所得罪了。”说着击鼓传令,大张声势,使者无可奈何,涕泣而出。不久,越军灭吴。勾践玩弄假仁假义的权术,封夫差于会稽以东的海中小岛,使其君临百家,为衣食之费。夫差蒙受此辱,悔恨交加。他深悔当初不听伍子胥之言,才有今日之耻。夫差没脸在黄泉下再见忠良,于是以麻布蒙面,拔剑自杀。随后,勾践诛杀了佞臣伯炆,并且洗劫了吴国。此后,越国称霸江、淮,成为春秋争雄于天下的一霸。范蠡也因谋划有功,官封上将军。

◎ 急流勇退

越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勾践却面无喜色。范蠡观察到这一细节,立刻引起深深的思索:勾践为了灭吴兴越,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如今如愿以偿,功成名就,他便不想归功于臣下,猜疑嫉妒之心已见端倪。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不急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

于是,范蠡在灭吴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就带领家属仆隶不辞而别,驾扁舟,泛东海,浪迹天涯,隐于江湖。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范蠡跳出是非之地,又想到风雨同舟的同僚文种对自己曾有知遇之恩,于是投书一封,劝说文种急流勇退:“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文种见书,如梦初醒,便假托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是为时已晚,不久勾践便诬害文种图谋作乱,赐剑一把,令其引颈自杀。

范蠡在齐国,更名改姓,化名为鸱夷子皮。他与儿子们耕作于海边,齐心协力,共治产业。由于经营有方,没过多久,他的产业竟达数十万钱。齐人见范蠡贤明,想要对他委以重任。范蠡却喟然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范蠡散尽家财,分给亲友乡邻,然后带着少数珠宝,离开齐都到了陶,再次变更姓名,自称陶朱公。范蠡每日买贱卖贵,没过多久,又积聚资财巨万,成了富翁。

范蠡最终老死于陶,他一生三次迁徙,都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实属罕见。范蠡一生所经历的荣辱,恰好印证了权力这把双刃剑的特点。从追随兵败的越王入吴受苦到大业得成之后的理智引退,范蠡在面对不同局势时的冷静和决断时高明的智慧让人不可思议。智慧如文种者最终没有认清权力这把双刃剑的真正威力,也没有认清自己忠实侍奉的君主在面对不同局势时所表现出的两面性。文种一生对战事、国事的把握都恰到好处,唯独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局势。但范蠡却做到了在权力这座危险的天平上巧妙地掌握平衡,永远不多一点儿,也不少一点儿,既能留得英名也让自己毫发未伤,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历史上除了范蠡,确实再找不出几个来。范蠡非凡的平衡技术和审时度势的智慧,让人回味无穷。

同类推荐
  • 我与唐朝有个约会

    我与唐朝有个约会

    有这样的一句话:遇到的一部分叫缘分;另一部分,我们叫劫数,有命中注定就有劫数难逃。穿越到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叶辰会遇到怎样的缘分与劫数?是金钱,美女,权贵,还是值得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人世明醒醉前酒,酒后醉醒明世人”这是送给叶哥的美誉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怒海

    怒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穿越后的吴凌风,有过迷惘,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老天给他的一次天大机遇——历史的转盘就摆在了他的眼前!他能推动这一个沉重的转盘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西元十五世纪末,明朝弘治年间,正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窃琉球、占台湾、据东海、霸南洋、灭倭国、图中原,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大时代里,从一个小小的半吊子海商,成长为翻手为云覆手雨的枭雄!————————————————————书友群:30709126
  • 狼魂虎魄

    狼魂虎魄

    夕阳火红,晚霞凝血。蓦地,夕阳被尘埃笼罩,天地为之一暗,大地轻轻颤抖起来。远处地平线,腾起一片乌云,如钱塘大潮,似黄河决堤!弯刀如乌云压顶,铁骑似海啸翻腾......
热门推荐
  • 十年一剑

    十年一剑

    长篇武侠小说《十年一剑》讲述了十九年前的一个雪夜,魔尊率众血洗葬剑阁,幸存下来的少年化名为锋,十年学剑,十年复仇,当这条血肉横飞的复仇之路走到尽头时却又要面临新的抉择。小说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知书达理的艾笙歌,活泼伶俐的小昶,正气凛然的霍少枫,强大莫测的渊……是敌人,还是朋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场面波澜壮阔,是兼容古典与现代武侠小说的作品。
  • 帝少的千亿宠儿

    帝少的千亿宠儿

    他说会帮她报仇,帮她拿回属于她的东西,她便答应嫁给他。本以为是场交易,却不知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原来是他早就布置好的天罗地网,只等她自投罗网。腹黑总载步步设计,次次占有,她步步沦陷,次次给予。真相大白的那天,她能否接受他?能否将爱从心底切除?痛,还是将她撕扯粉碎。看霸道腹黑总裁如何调教复仇高手却反招其害。欠我的,你一样也别想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太子厮混的日子

    与太子厮混的日子

    简介:十二岁入皇宫,错位成太监,巧遇小太子,三年同相伴。发育在即,跑路要紧!快撤!小太子后玄无知的问“小青子为啥你会腰疼”小青子无奈的答“那是因为我哈腰哈久了呗!”小太子后玄认真的说“那我来给你捶捶背吧!”小青子无比嗨皮的答“真的吗?可是我怕掉脑袋!”终有一日展翅高飞,仗剑走天涯,夜宿孤山危险时,巧遇帅气美男子。一路相伴妙事多,此人身份太子也!轩少严肃的说道“交你一个办法,嫁给我,然后修理我!”某女“….”轩少脸上挂上了无赖的笑“没想到耍你会那么的有趣..”某女怒了“xxxxx”轩少郑重的说道“我命令你,不准忘记我。”跑路不成功,反被到吃?吃的骨头都不剩,无语…算了就当我上了太子,我也没有亏吃!负责还是算了吧!我不要做三千佳丽中的一个,不要.不要!----------推荐好友沐依晨文文:青春校园搞笑暖文学长,等等我:http://novel.hongxiu.com/a/330216/推荐泉水完结文我的冷酷王子上:http://novel.hongxiu.com/a/293110/我的冷酷王子下:http://novel.hongxiu.com/a/321422/泉水连载文雪影★无痕:http://novel.hongxiu.com/a/330197/泉水微博:http://weibo.com/s357s--------------
  • 每天一个冷笑话

    每天一个冷笑话

    本书完全免费,发上来给大家图一乐。然后我要说的是,看我真挚的眼神→_→你好意思不点收藏么╰_╯(吹牛b专用群291884364,入群暗号——我从不吹牛b,欢迎阅读新书《源计划之武当崛起》)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精忠旗》、《清忠谱》、《窦娥冤》随着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主人公的死亡达到高潮,往往在主人公的最终死亡之后又加上了申冤昭雪、仇人毁灭的结局。《娇红记》的结局是一个痛苦的“团圆”,男女主人公以死殉情,双双成仙之后,仍难以排遣人间万种愁怀:“两鸳鸯,双飞陇头,似啼鹃哀鸣树头。《长生殿》、《汉宫秋》、《桃花扇》悲剧性冲突的发生、发展与高潮都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爱情与事业的矛盾与冲撞,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这是一种两难选择。《桃花扇》的主人公李香君、侯方域历尽磨难再度相逢,却已不知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只能带着亡国之痛遁入空门。
  • 虐杀轮回

    虐杀轮回

    (万分感激大家对威龙,对轮回的一切帮助和支持,轮回现在也算是小圆满的结局了。所以,考虑再三,思虑再三,威龙还是决定开新书。对于轮回,威龙必须承认,威龙没有将那个度把握好。新书里面,威龙力求掌握好这个度,让大家看爽看舒服了威龙新书《无尽的虐杀》,希望大家前往一观。书号:二三六四零一九)
  • 爱情炼金术

    爱情炼金术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两性之间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分析,从相识、到相爱、直至走进婚姻的殿堂,及再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痛苦,都做出了深入人心的诠释。
  • 冥界的公主之踏遍美男

    冥界的公主之踏遍美男

    弱弱的拉着君寒三的袖口,泪眼巴巴“三三,人家错了”冷冷的看着诗音“本王可没觉得你错了”“人家真的错了”可怜巴巴的看着君寒三把诗音抱起来向床边走去“那就用行动来表明吧”阴险的看着君寒三“那你可要准备好了”向床边走去“本王可是很强悍的”......可怜巴巴的看着诗音“音音,本王错了”点头“嗯”继续折磨
  • 乖乖萌妻怀里来

    乖乖萌妻怀里来

    她,一朝穿越,成为门派弟子。时空中一些对于她来说奇异的事物,她一一体验。她想,不管前世今生,一生无忧,却不想命运辗转如梦,似玩人于掌。烟雨红尘,多少爱恨过往,多少情愁化成烟。我带着使命穿越,是为了遇见你,是为了和你在一起,我不要拥抱,我只想紧挨着你。命运多舛,一切都是说不准的劫。如何能够渡过这乱世的生命劫,不过是死,过是以死换生。在这乱世,由不得她一丝的犹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果,我不是你想要的未来

    如果,我不是你想要的未来

    记得那天,我也不知道是怎么遇见了你,也不知道我的一个谎言最终会伤害到彼此。如果再回到那天,我一定要错过你,这样,我就不会爱上你,更不会让你讨厌我。我不再是你的未来。——<<如果,我不是你想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