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300000015

第15章 《天问》题义及构思的跨文化思考(1)

《楚辞·天问》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他所生活的时代所积淀下来的宇宙观、价值观及社会伦理、道德信念的一种彻底的反思和回顾。当然,这一伴随着痛苦的思想挣扎的精神历程,是以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为背景而展开的。这一满是不安、惶惑,充溢着求索和思辨色彩的过程,在屈原的其他作品里是较为少见的。从实质上讲,这也是春秋战国时代极具伦理色彩、以探索人生价值与目的为核心的哲学上的思辨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在《天问》里,理性的思索是与人生信念的追求、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紧紧联系着的。比较特殊的是,《天问》在结篇和构思上采取了“借天之问、以问为答”的特殊方式(这一点,后文将进一步展开)。这一特殊方式所蕴含的,实际上是屈原在个人理想惨遭破灭后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必然的心理走向。在其作品不断地被传播、被阐释的过程之中,这一心理走向被升华了,屈原的个人悲剧也一跃而成为超乎个体意义的、为具有类同体验的文化个体所认同的典型。同时,这种以诘问谋篇的方式和以忧愤为基调的风格,也哺育和影响了后代作家和后代文学。极为有趣的是,在世界文学的百花园中也存在着和《楚辞·天问》相类似的作品。它们不仅在以“诘问谋篇”的构思方式上,而且在所问之内容上都具有相似性。《圣经·旧约全书·约伯记》(主要是第38、39、40章)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前有苏雪林、饶宗颐二先生对此作过比较研究,然而仍有未尽之处和可商之处。(1)故本文不揣浅陋,尝试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出发对二者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天问》的题义、构思等问题谈几点自己的意见。一《天问》与《圣经·约伯记》的可比性东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通过比较而可互相印证的因素。东西方文学,尤其是上古文学更是如此。被称为西方文化两大源头之一的《圣经》,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可与《诗》《骚》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与影响并称。二者都被尊奉为“经”,大概也与它们为各自民族的后世文学树立了光辉的传统和留下的丰厚的文学创作遗产不无关系。《圣经·约伯记》被誉为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其中记载约伯(Job)经受上帝的考验,经历了人世的种种不幸,在信仰与动摇的精神矛盾中,痛苦地探索人生及苦难的意义的过程,十分感人。和《楚辞·天问》比较而言,《约伯记》所反映的是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犹太人的生活状况和心态体验。而《天问》的作者屈原也大致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到公元前2世纪初期(前355年—前283年),(2)而且《天问》也集中地体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中国先秦时代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苦难的思索和经验。二者处于同一文化横断面上,从宏观上讲,在思想内容以及作品所孕含的普遍心理体验方面存在着可比因素;从微观上讲,在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构思和结构,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方面,也存在着可比因素。通过对上述可比性因素的分析,对于《天问》及屈原其他作品的理解将会有新的启发。二约伯与屈原《圣经·旧约》的语言,以其象征性和寓言性为世界文学所称道。《旧约·约伯记》更是如此,它所描述的约伯的体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文化个体而趋向普遍。约伯是个正直的人,他敬畏上帝并且信仰坚定,家族繁盛、富有。

上帝听信撒旦的谗言并派他去考验约伯,约伯在很短的时间里经历了种种苦难的打击,先是他的儿女被杀,接着奴仆和牲畜又被抢,而且他自己也从头到脚长满毒疮,他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在内心深处对信仰和上帝产生了疑虑和困惑:那就是好人为何会受难?坏人受苦,是一种惩罚,是常理,那么好人为何也要受苦呢?是上帝不公平呢还是其他原因?既然如此,在茫无涯际的人世苦难中,又应当把希望寄托在哪里呢?约伯苦苦思索,四处寻问。妻子劝他应该诅咒上帝,说他受苦是因为上帝不明哲、不公正;朋友劝他忍受,认为约伯受难是因为他有罪,上帝对他是公正的;有的则认为他应当受更大的灾难……对这些解答,约伯都不以为然。最后,上帝出现了,并且以一连串的诘问使约伯的精神冲突缓和下来,信仰的危机也消失了。从心理历程上讲,约伯所经历的由“富足而信仰坚定——因撒旦的进谗而受难——信念动摇——思索追问”的过程,与屈原的“忠信效国——因谗被放——彷徨迷惘——思索追问”之经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二者在心理体验上的相似性,就为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客观前提。其次,约伯和屈原虽然产生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之中,但他们的形象都已经超越了时代和个体的局限而成为各自文化传统中理想人格传统的重要代表,而对于二者心灵历程的趋同,则成为各自的后来者对于本文化理想人格的趋同。具体一些说,约伯的形象及其经由种种考验之后更加笃信上帝的心灵历程,正是以《圣经》为源头和传统的西方文化中人们追求信仰和宗教理想的典型心态。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大到对宗教的信仰,小到对个人生活宗旨和信念的树立,无不渗透着其精神。更重要的是,约伯所奉行的自我道德完善的思想哺育出像弥耳顿、托尔斯泰这样的伟大作家,以及像《失乐园》《复活》等广为流传的伟大作品。屈原作为中国文化、文学的光辉典型,他在对后来中国文学(包括文学创作本身和对文士集团人生价值取向的统摄力)乃至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点,与约伯极为相似。在影响方式上,一个是更多地通过宗教和道德力量,一个是更多地借助于审美和人格的感召力,即其作品所展示的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命运及人格悲剧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三从比较中看《天问》的题义和构思问题人类在面对相同或类似环境(自然的或社会的)时会产生大致相同或者说类似的心理和情绪体验。这一点,为世界文学在审美和创作两方面的交流和促进提供了前提条件,尤其是在人类认识发展的童年时代,隶属于不同文化的两种文学在审美和创作方面的相似之处就更为突出。尽管我们不能说比较研究的方法是万能的,但至少处于同一文化断层上的两种文学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应该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因此,以他种文学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观照,对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研究无疑是很有必要的。《楚辞·天问》题义的解释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构思方式、创作动机及主题等其他问题。以往的研究者多以为“天问”即“问天”,如王逸《楚辞章句》说:“天尊不可问,故曰问天。”但在阅读《圣经·约伯记》时,却从作品的构思和作者的创作心理之角度对《天问》题义的理解给予很大的启发。《约伯记》第38、39、40章是全篇的高潮部分,这一部分以诘问谋篇和借上帝之口与约伯的精神答辩之方式和屈原《天问》篇如出一辙。

同类推荐
  •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1620~1692),字藏夫,号石庵,系盂县西小坪村人,后授陕西省平凉府崇信县知县。七年间,引水灌田,创造水磨;整顿治安,兴办教育;移风易俗,兴农促商;改革吏治,釐纲饬纪,提出“上合法意,下慰民情”、“不扰良民,不长奸恶”的治理思想,取得良好政绩。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纪念一个人用一盏茶的冥想来回忆一个人,我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间只打了个照面前世,今生,来世菩提树下红莲花静静绽放开合之间佛光闪现
热门推荐
  • 智谋故事精选

    智谋故事精选

    本书以启迪智慧、开发智力为中心,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的各种寓言、童话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经过精选和编写而成。在形形色色的动物故事里,是被人格化了的动物。一些弱小的动物,以自己的机智战胜了强暴,读了耐人寻味;在人物故事里,选辑了富于智谋、辩才、幽默、风趣的内容,独具特色。本书文字通俗、简炼,力图使广大读者在开拓思路、增长知识、运用智谋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
  • 末日之金属风暴

    末日之金属风暴

    当末日降临,是生?是死?只在你一念之间!
  • 十年相伴TF

    十年相伴TF

    倩来到北京遇到自己偶像tfboys中的易烊千玺,后来认识了同样是四叶草的檬和诗,三个人陪着三只一起走过各种难题!
  • 情陷非洲

    情陷非洲

    大学毕业后的苏芮为了和相恋的男友长相厮守,依然选择放弃优越的工作来北京奋斗,然而在她最需要爱情支撑的时候被男友抛弃,她苦苦经营了两年的爱情顷刻间土崩瓦解,面对家庭的创痛和爱情的打击,苏芮在绝望之际毅然决然的选择远走他乡——去非洲流浪,却意外的遇到了她命中的白马王子,两人之间在远离了物质的诱惑和现实的压力非洲小国发生了单纯而甜蜜的爱情,在异国他乡她的爱情有了全新的开始,她对爱情对生活都有了重新的认识。(本小说已写完,共5万多字。)
  • 食道通天

    食道通天

    本书是作者李书崇花费数年时间创作的一部美食笔记。详述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生长于成都的好吃嘴,作者目光不仅局限于川菜一隅,而是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有史料有观点,有逸闻有亲历,将食之道上升为天之道,将中馈上升为家国,将以食为天的东方民族精神挥写得淋漓尽致。本书为读者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感受美食魅力、领略美食家风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 我在佛国见过你

    我在佛国见过你

    你知道吗?让一个不爱你的人爱你有多难?但若你真的很爱很爱她,你一定会想出千方百计让她来爱你。老天也会被你的付出所感动。
  • 永冬之夜

    永冬之夜

    年老体迈得奥拓帝国拖着腐朽的身躯艰难的踱过三万年,他千疮百孔的身体只要稍有波动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但是,古老预言——“永冬之夜”的征兆才刚刚显现出来。“幽冥狼与黑天使重临大地,见证他们重现的人将会堕入永恒之邦!魔王将会率领着它的黑暗军团统治整个大陆,异族是它的帮凶。拥有飞箝的人才有可能击退魔王!”休斯低吟道。书群:434295955
  • 冰冷的夏天

    冰冷的夏天

    被都市隔绝的青春少年,对原生自然界的无知,执拗与任性,叛逆与嫉妒,爱与耻,让一次原本婉约的户外旅行,变成了生离死别的冰冷、人性的荒芜。
  • 宸璃梦:公主倒追记

    宸璃梦:公主倒追记

    吝星璃,她是拂菻国唯一的公主,简单而不单纯,坚强却也害怕受伤,热情起来仿佛是灼灼地烈火,冷漠起来似寒冷的冰。她就是这样一个洒脱、倔强的女子。因为一系列与皇甫宸相关的梦境——他们前世的一些刻苦铭心的经历。而恋上那个让她醉心的男子。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欣喜的,从尘埃里开出了花。
  • 爱,纵使岁月流成荒

    爱,纵使岁月流成荒

    天蓝蓝,海蓝蓝,我们面朝大海,许下了一起看花开花落到老的一生誓言;天蓝蓝,水蓝蓝,我们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起寻找山花浪漫的春天;天蓝蓝,爱蓝蓝,我们在蓝天白云下相爱,我们在如烟的草原纵马扬鞭肆意驰骋,我们在碧海映长天的水上泛舟,我们就这样的演绎了青春的童话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