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1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为此做出的回应。近代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掠夺性利用导致了严重生态失衡,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性环境恶化的事实,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只有从价值观上摆正了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人类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只有在这种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威胁着人类乃至地球自身的生存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了从价值观上确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为了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调动包括各种传统宗教在内的人类历史上一切宝贵的文化资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以“道”立教,以“道”化人,追求宇宙和谐、国家太平和个人的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以鲜明的民族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对中华民族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基督教”一词在中国内地学术界使用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基督教”指基督新教。本文从广义的意义上使用“基督教”一词,同“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系及其众多派系。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方文化的形态特色和发展走向,在西方文明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作为世界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还是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道教,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但他们都关注人和自然,并致力于阐释神与自然、神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美国著名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在对东方传统的生态伦理学进行对比和重新评价时指出:“我们发现西方科学与东方经典文化似乎幸运地互补。主张环境保护的生物学家要像道教徒那样保护自然的节奏。如果西方科学家从他们的科学发现中重视了这些循环,那么道教徒从他们的宗教哲学中早就这样做了。”基督教生态神学家们也提出回到《圣经》中去,从生态学的角度重新诠释《圣经》,在神基督教所崇拜的“神”在天主教的汉语表述中被称为“天主”,而在新教及其他教派中则被称为“神”或“上帝”。本书中有关基督教的神、上帝、天主的使用,只是神名表达上的不同,并不影响各派对神性本质的认识。、人、自然之间建立新的和谐。面对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挖掘利用道教和基督教思想中的生态思想资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通过道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促进中西方宗教间的相互了解,这也是当今宗教对话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本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跨文化的研究和对话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其中跨信仰、跨宗教的对话尤其引人注目。这不仅表现在理论研究层面,而且体现在实际的对话活动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宗教学术研究的复苏和兴盛,不仅道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已经起步,而且道教生态思想和基督教生态思想的单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一)国内外道教生态思想及相关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于道教生态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该项研究受到了生态哲学家、生态伦理学家和道家、道教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研究在国内的展开,许多重要的学术专著相继出版。在这些著作中,已涉及道家、道教生态思想的探讨。如叶平《生态伦理学》、余谋昌《生态哲学》,佘正荣的《生态智慧论》有“自然无为:《老子》和《庄子》的生态智慧”一节,其所著《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认为在中国道家的学统中本身就存在着一种道法自然的深层生态学。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有“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一节等等。此外有张云飞的长篇论文《中国儒、道哲学的生态伦理学阐述》,通过比较研究,对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其他有关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的一些学术论文也不同程度地论及道家、道教的生态思想。

除生态哲学家、生态伦理学家的研究外,道家、道教生态思想也引起了道教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多,主要涉及道教中人对环境的依赖、人与自然之间的因果报应关系、道教的整体生态意识、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等。在当今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面前,道教学者们肯定了道家、道教能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和思想资源主要论文有卿希泰《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李刚《道教生态伦理观述要》(《道教与人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李远国《论道教对物种保护的贡献》(《道教与人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尹志华《道教生态智慧管窥》(《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1期)、宁汝松《道教的生态智慧》(《中国道教》2004年第7期)、余孝恒《道教生态人文思想与川西山区保护开发》(《中国道教》2005年第2期)、冯琼脂《道教生态伦理智慧的当代价值》(《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贺新春与刘诗频《道教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赵芃《道教的生态观》(《中国宗教》2004年第4期)、曹剑波《道教生态思想探微》(《中国道教》2005年第3期)、胡筝《道教生态文化的理念与实践》(《中国宗教》2005年第9期)、陈霞《“道物无际”——道教生态哲学纲要》(《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等。一些学者从道教教义、戒律和劝善书中挖掘道教的生态思想主要论文有张继禹、李远国《〈阴符经〉三才相盗思想的启谛:论道教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中国道教》1997年第4期)、尹志华《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初探》(《道教与人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道教戒律中的环境保护思想》(《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陈霞《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中国道教》2004年第6期)、乐爱国《〈太平经〉的生态思想初探》(《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抱朴子内篇〉生态伦理思想之探讨》(《道学研究》2003年第2期)《试析道教劝善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和《道教生态伦理:以生命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李志军《从盗贼思想看环境伦理观念》、李惠钦《〈阴符经〉生态伦理思想浅析》(《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姜晓萍与曹玉华《“施韦策诘难”与道教生态伦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等。对于道教生态思想的历史渊源,白才儒《上古神道传统与道教生态思想》《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一文认为道教的生态宇宙观、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控制思想发源于上古神道传统。道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道教学术界不仅认为“道教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内在统一性”,而且从道教的自然观、人生观、生育观、社会观、消费观及其对理想仙境的向往和追求等方面探讨了道教蕴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论文有孔令宏《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陈霞《道教公平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1期)、《从道教“贵人重生”与“天人合一”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论》(《中国道教》2000年第2期)、《浅谈道教贵柔守雌女性观与生态女权思想》、卢世菊《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陈勇、陈霞、尹志华《道教聚落生态思想初探》。这些论文或是从整体上,或是从某个侧面,对道教的生态思想进行了研究和梳理。

不仅如此,乐爱国《道教生态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是国内第一部试图建立“道教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学术专著。张继禹主编《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兼论道教济世贵生思想》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也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生态思想。此外,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专著也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论及道家、道教的生态思想。有关道教伦理的专著有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姜生、郭武合著《明清道教伦理及其历史流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开拓了道教伦理研究的新领域。李刚《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是研究道教生命伦理的开拓之作。在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道教伦理方面,姜生《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巴蜀书社1996年版。是一部填补道教社会学研究空白之作。

此外,由陈霞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道教生态思想研究》以及乐爱国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道教生态学研究》的立项,无疑推动了道教生态思想的研究走向深入。但是就现有研究成果而言,总体上说,尚需从道教教义、戒律、科仪、修炼、医学等方面进一步挖掘道教的生态思想,以拓宽道教与生态对话的领域。

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具有的深邃的生态智慧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由于道教与道家的思想源流关系,许多国外学者对中国道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高度评价实际上也包括了对中国道教生态思想的认同。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博士认为“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相媲美”[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FCapra)认为,“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转引自葛荣晋主编《道家文明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澳大利亚环境哲学家西尔万(RichardSylvan)和贝内特(DavidBennett)说:“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涵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转引自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法国著名生态伦理学家施韦泽(ASchweitzer,1875-1965)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在他的《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中,对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体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评述他说:“《太上感应篇》(赏罚之书),中国宋代的一部212条伦理格言集,其中同情动物具有重要地位。这些格言本身也许是非常古老的。这部至今仍然很受民众推崇的格言集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天’(上帝)赋予一切动物以生命,为了与‘天’和谐一致,我们必须善待一切动物。《太上感应篇》将喜欢狩猎谴责为下贱行为。它还认为植物也有生命,并要求人们在非必要时不要伤害它们。这部格言集的一个版本还用一些故事来逐条解释同情动物的格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召开了多次相关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而且办起了刊物。在《环境伦理学》等重要刊物中均有专题文章讨论道教与生态的关系,也有《亚洲传统思想中的自然:环境哲学论文》等著作梳理道教的生态智慧。1995年,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在日本和英国召开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中国道教协会派代表出席了会议。1996年,中国道协与该联盟合作对部分道教名山的环保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1996-1998年间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举办了十几场宗教与生态的研讨会。出席大会的600多名代表有宗教学家、科学家、伦理学家、性别研究学者、经济学家、公共政策制定者等,围绕佛教、儒家、道教、基督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教、神道教等宗教与生态的关系展开讨论。会后出版的《道教与生态》DaoismandEcology:Wayswithinacosmiclandscape,editedbyNjGirardot,JamesMillerandXiao-ganLiu,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1论文集就是这些系列会议的成果之一。全书收录了美国、加拿大、荷兰、中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学者的文章20多篇,分“提出问题”、“道教典籍的生态意蕴”、“文化背景中的道教与生态”、“走向道教环境哲学”、“当代道教实践对生态的关注”五个部分。对道教哲学与生态、道教的自然观、道教的无为思想、道教实践的生态意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道教生态学”(DaoistEcology)的概念。其中荷兰学者施舟人(KristoferSchipper)的论文《道教生态学:内在转化,早期道教教团戒律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道教的戒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国内外基督教生态思想及相关研究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一神教,他的影响已不仅仅是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对世界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在发生作用。在犹太教中孕育并最终分化出来的基督教从中世纪开始成为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历经千年发展积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文学与宗教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热门推荐
  • 星武战圣

    星武战圣

    浩瀚的的星空中神灵林立,苍茫的大地上奇才辈出。前行的道路上百折不挠,逆天改命,与人斗,与神斗,与天斗!纵然九死一生也无怨无悔,神挡杀神,佛阻灭佛。就算远古万神重临大地,使得斗转星移,也要偷天换日,铸就出不灭战躯,战!战!战!
  • 衍仙之路

    衍仙之路

    带着赤子之心进入修仙界,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以为在这条路上只是修仙而已。但利益和鲜血却染红了他的心。世界的修炼资源有限,所以聪明的修仙不惜一切争夺宝物。友情、爱情和亲情甚至比不过一件宝物。我会不会陷入这无尽的沼泽,我会不会为了仙而忘记心。独立仙路,无人相伴。
  • 斗龙战士之总裁的爱恋

    斗龙战士之总裁的爱恋

    洛小熠和百诺是搞政治联姻,结婚后的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当她埋葬他对她的爱,最后经过重重困难他们彼此喜欢上对方,而洛小熠也重新追求百诺,并且他要重新娶百诺,让百诺成为自己的老婆!
  • 苑

    鹤顶红孔雀胆断肠草——紫蝎王珊水蟾恐幻妖
  • 2050南海血战

    2050南海血战

    我国是爱好和平的,但战争还是来了。X国依仗某大国的支持,暗中联合了J国和Y国,纠集了规模空前的海空力量,准备把新华国的南海舰队全歼。新华国军舰紧急投入海战,却又遭到三国有预谋的空海力量的突然夹击,新华国损失惨重。三国宣称,新华国从此再无力海战。但是,5艘新华国自行研制的现代航母加入了战斗,南海血战变的异常惨烈---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觉到现代战争的破坏力是惊人的,是你无法想象——
  • 糖糖的平凡生活

    糖糖的平凡生活

    平凡生活点点滴滴青春洋溢记录人生重新开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
  • 我的男神王俊凯i

    我的男神王俊凯i

    “亦綝,我是妈咪,我跟你爸还有思妍的爸妈要去美国顺便忙点公司的事。你知道的我们是全国第一二首富当让要忙点了。照顾好妹妹(亦綺)和思妍。另外我把地图发给你你看看你要去哪里上高中。你们三个一起啊,选好叫你哥订机票。”娄亦綝拿着手机听着她妈咪发来的语音。“我去,这也太坑人了吧。”娄亦綝把手机扔一边说。
  • 族记

    族记

    彼岸花传说生长在彼岸与此岸的交界处,能够联通生死,隐藏着永生的秘密。万年前彼岸花现世,给大陆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万千生灵意识到危机,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彼岸花。历经十年,各族生灵损失惨重,终于封印彼岸花。这不能够说是一场胜利的战斗,经此一役万千种族伤亡惨重,其中实力最强大的七族中的一族更是因此灭族。如今转眼已是万年,最强七族的空缺早已被填补,正值大陆发展一片良好之际,来自魂族的组织“花语”秘密找到彼岸花的种子,并试图将其唤醒…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一书在手,尽览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成功真谛。一滴水,可以折身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本书共收录近10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有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47辑32类。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明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强势归来,谁奈吾何

    强势归来,谁奈吾何

    他强势归来!曾经害过他的人都等着吧!这一次后宫、小弟、法宝、权力...他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