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2600000003

第3章 “本际”义与《本际经》(1)

引言

根据道经题目的体例,“太玄”标识此经属于道书七部中的“太玄部”,“太玄者,孟法师云,是太玄都也。……必非摄迹还本,遣之又遣,玄之又玄,寄名太玄耶!此经名太玄者,当是崇(重)玄之致,以玄为太,故曰太玄也。”《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七部》。“太玄者,重玄为宗。”《云笈七签·四辅》〈第三〉。意思是说,《本际经》隶属的太玄部经典的宗旨皆在于阐发重玄之道。“今明此经名太玄者,当是崇于重玄之致,玄义远大,故曰太玄。”《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

“真一”的含义,卢国龙先生说是明确其经德,亦即本经在各种道经中的品格地位。《本际经》自署经德曰“真一”,谓其经为终极之教。见《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那么,“真一”本身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考察“真”,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八之《破题用庄子》中说:“五经无‘真’字,始见于老、庄之书。”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 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第10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云:“经典但言诚实,无言真实者。”在先秦诸子中,“真”字始见于《老子·二十一章》:“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赋予“真”字宗教意蕴的是道教,“真”在道教中本义为神仙,引申为本源、自然、本性的意思,并可以理解为“道”之代称。“一”亦见于《老子》,《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此“一”也可以理解为“道”,《淮南子·诠言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相同意思见《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而《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其致之一也。”此“一”,谓常道。《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句,《淮南子·精神训》:“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高诱注:“一谓道也,二曰神明也,三曰和气也。或说:一者,元气也。”《诸子集成》第八册,第105页,岳麓书社,1996年。《老子想尔注》云:“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云笈七签》卷八十八《养生辨疑诀》中说:“《经》曰‘先天地而生。’即元气矣。”又卷二十一《中四天》:“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是元气。”可见,“一”既可以解释为道与常道,也可以理解是元气。

“真”与“一”合称“真一”,出现于魏晋神仙道教经典中。《抱朴子内篇·明本》:“夫入九室以精思,存真一以招神者,既不喜喧哗而合污秽。”《抱朴子内篇·地真》:“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于玉堂,请问真一之道。”“夫长生仙方,则唯有金丹;守形却恶,则独有真一。”“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少欲约食,一乃留息……此真一之大略也。”“玄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若但服草木及小小饵八石,适可令疾除命益耳,不足以禳外来之祸也。或为鬼所冒犯,或为大山神之所轻凌,或为精魅所侵犯,唯有守真一,可以一切不畏此辈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7、324、325、326、327页,中华书局,1985年。这几处“真一”既有“道”之内涵又有“元气”的意思,说明元气与道相通。《鬼谷子·本经阴符》:“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第211页,中华书局,2008年。此“真一”指养生方术。

敦煌道经S3380号《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元始天尊时于太玄都玉京山金阙七宝紫微宫,与十方圣众,诸天真仙、诸天帝王,及一切种类人天龙龟、应受度者、无量之众,登真一位,得无为心,同会其所。”《中华道藏》第6册,第86页。又P3237号《道德真经》李荣注,“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句,“物之性也,本乎自然,欲者以染爱累真,学者以分别妨道,遂使真一之源不显,至道之性难明”。《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四辅(第三)〉云:“《西升》次说以无欲为体,故云当持上慧,源妙真一。后说既盛明真一,故以真一为体。”此“真一”即“道”。《升玄内教经》说:“汝昔所行,名为真一道者,是则阴阳之妙道,服御之至术耳,非吾所问真一,此昔教也。”《云笈七签》卷四十九《秘要诀法》〈玄门大论·三一诀〉所引《升玄内教经》。对于“道”的诠释,《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具有与以往“昔教”不同的内涵。此“道”有“无上道”、“无上正真道”、“无上真道”、“至真之道”、“真一自然之道”等称谓。卷四(品名不详)论“真一”义,“真一之一,不能不一”,“夫物在一,不能不一,心既存一,已为兼二;兼二之心存,则谓不一。虽心不一用,用不兼二;用不兼二,故守一而已,终不变二,故名真一”。“一念者,心得定也。心定在一,万伪不能迁,群邪不能动,故谓真一。”卷六《开缘品》云:“夫真道者,无不无,有不有,生不生,灭不灭,去不去,来不来,贤不贤,圣不圣,一不一,异不异,能觉两半者,岂不体之乎。”此“真一”既可称之为所得之“一”,即“道”,亦可谓“得一”的得道境界,即“真一”之境或“真境”。卷十:“不审真一不二法是真性不?若是真性,性则应常……既是无常,则非真性。”

后来,唐道士吴筠在《玄纲论》中提出“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的观点,试图用“真一”会通“道”与“元气”。署名仙人张果老(唐道士张果)述的《太上九要心印妙经》,其中“真一秘要”云:“夫真一者,纯而无杂谓之真;浩劫长存谓之一。……一者本也,本乃道之体,道本无体,强名曰体。有体之体,乃非真体,无体之体,日用不亏矣。真体者,真一是也。”《道藏》第四册,第311页。此“真一”乃“道”之别称,标明道本、道体之意。唐玄宗《道德真经御注》和《道德真经御疏》中,“妙本”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概念,唐末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虽然也提及“妙本”,但似乎不太赞成以“妙本”来指代“道”,而是引用了“真一”的概念。如:“道朴一耳。非一而一,是谓真一。真一者,杳冥之精、真中之真也。一非多法,故云小,以此真一生化万殊,其大无大,其上无上,孰敢以道为臣乎?”(三十二章)“大道之体也,凝而为真一。”(三十四章)“道性无杂,真一寂寥,故清静也。”(三十七章)此“真一”表示“道”的内在规定性参见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第65、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综上所述,“真一”在道教中具有独特的含义,魏晋神仙道教体系中的“真一”代表了天地本源与养生方术,魏晋以降,道教义学中的“真一”范畴与“道”乃异名同谓。

《本际经·道性品》云:“云何名真一,断故以证新?”“于明净观,睹见法身,心心相得,不期自会,天尊息应,无复忧劳。双观道慧,及道种慧。”按:此处,姜伯勤先生根据P2463号卷子,录为“反道种惠(慧)”。见《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镰田茂雄本亦为“反道种惠(慧)”。“满一切种,断烟煴鄣,圆一切智,故名真一。烦恼尽处,名曰无为,升玄入无,故称太一。”“云何太一果,升玄独可欣?”“细无不入,大无不包,高胜莫先,强名为大。太即大也。通达无碍,故名为太,独步无侣,无等等故,故称为一;是究竟处,故言太一。如是等义,难可了知,不可言说湛寂之相,但假名字引导后来,寄世言辞开真空道,略为汝等演因缘趣,当谛思惟,勿一向解。”

“双观”即二观,《道教义枢》卷五《二观义第十七》:“二观者,定慧之深境,空有之妙门。用以调心,直趣重玄之致;因之荡虑,终归双遣之津。既从此以得真,因由斯而解法。此其致也。”见王宗昱著《〈道教义枢〉研究》,附录《道教义枢》校勘,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道慧”、“道种慧”皆出自佛典,《大智度论》云:“若舍世间,不受出世间,是名出世间”。“若菩萨能如是知,则能为众生分别世间、出世间道;有漏、无漏一切诸道,亦如是入一相,是名‘道种慧’。”《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正藏》第25册,第258页。“菩萨度众生智慧名为道慧。一切种智慧是诸佛事;‘道种慧’是菩萨事”。“复次,八圣道分为实道;令众生种种因缘入道,是名‘道慧’。”同上,第321页。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即道,太即大,故“太”亦是道。太一乃“道”的别称。《庄子·天下》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注:“太一,道也。”(汉)高诱注, (清)毕沅补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8册,第53、54页,岳麓书社,1996年。可见,《本际经》中的“真一”,乃道本、道体的意思。此如《太上九要心印妙经》所云:“一者本也,本乃道之体。道本无体,强名曰体,有体之体,乃非真体,无体之体,日用不亏矣。真体者,真一是也。”

《太玄真一本际经》既然简称为《本际经》,说明“本际”无疑是经题的核心语汇与本经的关键词,通过“太玄”与“真一”的阐释,对于揭示《本际经》及道教语境中的“本际”思想内涵,必然会有一定帮助。

§§§第一节《本际经》之“本际”义

“本际”并非道教传统语汇,“本际”词源为佛教以外的外道哲学范畴,“本际”在唐初还曾经成为佛道论衡的议题之一。《太玄真一本际经》既然简称为《本际经》,表明核心关键词是“本际”,然而经中并未对“本际”概念予以明确定义,只是在《道性品》中说:“开演真一本际,示生死源,说究竟果,开真道性,显太玄宗”,“说此真一本际法门,使一切人平等解脱”。另据姜伯勤先生研究,《本际经·道本通微品》中记载前往明净国土的一百二十位童子,其中有“本初童子、本始童子、本玄童子、本无童子、本净童子、本极童子、本明童子、本首童子、本际童子、本相童子”,这里罗列了与“本”有关的各种名相,“本初”、“本始”、“本极”、“本首”具有本源意味,“本玄”、“本无”具有本体意味,“本净”、“本明”具有法性意味,“本相”具有法相意味,而“本际”兼有以上各种意义,尤其兼有本体和本源的意义《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姜伯勤先生同时认为,“本际”一词的多义性成为嫁接“本体”说与“本源”说的工具见《〈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杨曾文、杜斗成主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唐显庆三年(658)冬十一月,在高宗皇帝主持下,佛、道两教思想界围绕“本际”问题曾经展开一场理论交锋。“时道士李荣先升高座,立本际义。敕褒(即沙门义褒)云:‘承师能论义,请升高座,共谈名理。’便即登座,问云:‘既义标本际,为道本于际名为本际,为际本道名为本际?’答云:‘互得进。’难云:‘道本于际,际为道本;亦可际本于道,道为际元?’答云:‘何往不通。’并曰:‘若使道将本际互得相通,返亦可自然与道互得相法。’答曰:‘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又并曰:‘若使道法于自然,自然不法道,亦可道本于本际,本际不本道。’于是道士著难,恐坠厥宗,但存缄默,不能加报。褒即复结难云:‘汝道本于本际,遂得道、际互相本,亦可道法于自然,何为道、自不得互相法?’”《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正藏》第52册,第389页。

迄今可见记录这次辩论的只有出自佛教方面的文献,对于李荣的“本际义”语焉不详,故无法窥其原貌。但是从李荣说“道”与“际”之间可以“互得进”、“互得相通”,是很有道理的。“道”、“本际”都是可以代表终极存在的范畴,不存在从属关系是完全平等的。“道”与“本际”是两对体用关系,体用一如。“道本于际;际本于道”,“道本于际,际为道本;际本于道,道为际元”,反之亦然。这也许就是李荣的“本际义”,这是典型的中国哲学逻辑思维方式卢国龙先生认为:“李荣所立‘本际义’,盖据刘进喜、李仲卿二人所造作的《本际经》。《本际经》主要阐述道本体问题,其说以为道非有非无、亦动亦寂、能本能迹,道为宇宙众生之本,但本于无本,众生修行虽曰返本,但实则无本可返,所以道与众生、自然的关系,是即一而二的,这就是道与众生自然的‘本际义’。根据这个意义,李荣认为道与本际可互为本元,这也是唐初道教重玄学的基本义之一。”(《道教哲学》第223页,华夏出版社,2007年)。在《老子》中,作为哲学范畴的“道”兼具“本体”和“本源”的意义,如果只是从本源义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道法自然”理应存在逻辑推演的层次性。若把“自然”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则指涉终极性根源,道以自然为法则从属于自然,自然高于道,当然可以说“道法于自然,自然不法道”,前面是逆推,后面是顺着讲。

由此可见,在《本际经》中“真一本际”通常是连用的,本际之“本”兼有“本初”、“本始”、“本极”、“本首”、“本玄”、“本无”、“本净”、“本明”、“本相”诸种含义。“际”具有会通的意思,如《升玄内教经》卷九中说:“已知一能际一,不于一而起想,知因一入无际。知因灭度入虚无,知因虚无为灭尽,知因灭尽为成道,知因成道为最大。”“本”与“际”合称本际,通过会通本源、本体、法性、法相诸义,诠释“道”与“自然”在道教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另外,“际”还具有境界的意思,《本际经·道性品》中有云:“令汝等辈得净慧力,裂愚痴网,脱生死罗,入真实际,具足大乘,诣道真境,普为将来开法眼目,同会无为湛寂之处。”《申鉴》称自然本性为“真实”,“君子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而已”[汉]荀悦著,吴道传校《申鉴》,《诸子集成》第9册,岳麓书社,1996年。道教以道性自然为“真实”。敦煌道经S107号《升玄内教经》:“道法无为,以慈心为上,真实为本。”“真实际”又可称“真际”,为佛教专有名词,指宇宙本体,亦指成佛的境界。《维摩诘所说经·见阿佛品第十二》:“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正藏》第14册,第555页。可见,本际又代表了道性的境界。

通过分析、考察《本际经》阐述的“道性”概念,发现“道性”本身确实具有和“本际”同一的、诠释道的本源——本体意义的功能。如《道性品》云:“云何识真本,道性自然因?”“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终、非非终。非本、非末,而为一切诸法根本。无造无作,名曰无为。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曰自然。悟此真性,名曰悟道,了了照见,成无上道。”

确定“道性”为“真实空”,意即道性是不落于二边(对待),中道正观的“真实”之“空”,而且等同于“无为”、“自然”。这等于扬弃了传统“道”法于自然的说法,否定了以自然为道性之因;而理解为“道”的法则体现为自然,把“自然”看作是与“道性”的统一。把“道性”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可知道性也可理解为自然真性,即“真道自然正性”。这样在本体的意义上,“道性”与“道体”是相通的;在本源的意义上,“道性”乃“道体”之别称。这标志着道性论是以道体论为标识的道教“本体”学说向纵深的发展。这也许暗含了“本际”仅有的两次出现在《道性品》中的某种深意,论述“道”与道性的本体性与本源性或二者兼而有之,是本经的哲学价值之所在。同时,“本际”一词的多义性又成为会通“本体”、“本源”、道、自然、道体、道性诸说的工具。

综上所述,“太玄真一本际”可以理解为以重玄思辨的方法揭示道教之“道”才是最高、最根本的终极之教。此经题揭示了《本际经》是一部有明确思想针对性的、理论色彩较强的道教义学作品。

《本际经》的作者为何要借鉴、引用“本际”作为经题乃至本经的核心范畴?看来,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考察“本际”实意,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刘进喜、李仲卿造作《本际经》的真实意图。

“本际”概念最初为佛教称之“外道”的思想流派所习用(按:佛教哲学称自身以外的其他哲学观点及学派是“外道”),“本际外道”乃古代印度与原始佛教同时代的诸种外道之一。

同类推荐
  • 以小见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以小见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欧阳修文集3

    欧阳修文集3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且更着重介绍了这些开国帝王在用人、纳谏、理政、变革、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智慧。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月光旋梯

    月光旋梯

    本书是诗集。是邓叶艳的诗歌作品集,作品辑录了诗人2005年到2011年的11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余味不尽的想象空间。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亿万富翁

    重生之亿万富翁

    一个未来世纪的首席教授,军中科技翘楚,因为一场意外重生在一个21世纪的学生身上。刚来到21世纪的他,家徒四壁,家产只有皱巴巴的一百块钱,这让他有鄙视自己的冲动。某日被已经和他分家的哥哥打击,说他是废物。于是他化愤怒为动力,白手起家,集中农村里的特产卖给水果商……
  • 重庆金融:创新与发展

    重庆金融:创新与发展

    本书分为重庆金融与重庆经济改革共奋进、重庆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重庆金融跨越发展三篇,内容包括:重庆金融产业稳健发展、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产业创新亮点纷呈、重庆银行业创新与发展等。
  • 单身房东俏房客

    单身房东俏房客

    不以风骚惊天下,便用多情动世人!都说男人花心是福痴心是奴,纯情房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美女房客。面对或成熟娇媚,或天真黠灵,或青春俏丽,或温婉卓约,或任性刁蛮的各路美女,高进将如何取舍?是纯情到底痴心一片,还是左拥右抱多情浪漫?
  • 杀手皇后:冷皇心尖宠

    杀手皇后:冷皇心尖宠

    杀手当皇后?开什么玩笑。“比起母仪天下,我喜欢杀人。”某人听罢,微勾唇角“行。”于是乎,皇帝成了暴君,皇后成了妖后。
  • 终阶魔武

    终阶魔武

    一架三角型飞行器从地球飞向茫茫宇宙。飞行器的主控室,一个C4型机器人,旁边站着......。警告——声突然发出。我们已被离子炮锁定,请所有人员撤离,5秒安全时间,5、、4、、3、、2、、一道光柱划过飞船,随后光柱和飞船都消失不见了。。。
  • 尘落已诺

    尘落已诺

    她历经四年的感情对她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之后,就不再愿意去相信爱情。他的出现,带给了她阳光与温暖,然而现实总是会折磨人,她前男友的纠缠,生活的压力,面临毕业的恐惧与工作后的崩溃,他的存在,会一直是她不变的信念么?生活,到底又会变成怎样?亦或是另一个四年的轮回?
  • 我的绝品女上司

    我的绝品女上司

    一个乡村制衣厂的苦逼小工人,凭什么赢得白富美女上司的青睐,又凭什么斗败豪门阔少?且看刘不凡单凭一块石头,左右逢源、降妖捉鬼,勇创人生辉煌。小人物,大人生,一石在身,天下我有!
  • 一个字头的崛起

    一个字头的崛起

    人的一生,会走过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不经意间你已经选择了下一个所要经过的十字路口。但人生没有回头路,不可能在你发觉走错之后允许你回到上一个路口重新选择。走错了,只能在到达下一个十字路口前好好思考,怎样走出正确的一步,但你终归还是比别人晚了一步,甚至更多。更有可能一条路走到黑。看张谦如何从学生一步步蜕变成一代枭雄。
  • 青梅竹马酒润喉

    青梅竹马酒润喉

    这是一本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的故事,他们为了各自的爱情和梦想拼搏,他们相互鼓励,有时也会相互贬低,他们有时很倔强,抓住了就再也不放。在那一段紧张而又刺激的时间里,他们默数着,还有多长的时间,就要选择,他们以后的路,既期待又害怕。。。(是不是当我们中考,或高考的时候都是这样,既期待又害怕。)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企划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企划管理方法

    一个企划人,不仅需要一种思维智慧,而且还需要一种运作智慧。尤其是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中国企划人,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商业竞争环境,面对国际同行咄咄逼人的气势,更需要一种大智慧、大谋略、大境界!本书希望能通过顶级企业在实际商战运作中的现身说法,给读者一个切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