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0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作品是最好的说明。为了全面印证我们的论述,我们选取了作于不同时期的四首诗,即作于秦中的《述怀》,作于成都的《恨别》,作于三峡的《返照》,作于岳阳的《登岳阳楼》。“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悯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述怀》)“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恨别》)“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返照》)“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读完这四首诗,杜甫饱受战乱之苦,长期漂泊而忧国忧民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自传性的文学,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作者自身的艺术形象。《杜工部集》所以伟大,主要在于创造了在战乱漂泊的艰难困苦中,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始终怀着热烈的爱国爱民赤诚的杜甫形象。这个形象有些平凡,也是无比伟大的!

文学源于生活,没有现实中平凡而伟大的杜甫,也就没有诗中平凡而伟大的杜甫。现实中的杜甫,史籍保留的史料并不多。流传的杜甫形象,就是杜甫诗所塑造的自传形象。正是诗塑造的自传形象,使现实中的杜甫光彩照人,得以永生。如果不是诗的塑造与展示,现实的杜甫形象不过是粗线条的勾勒,在历史的风雨中已有些褪色,绝不会如此鲜明,如此生动,如此有魅力。

杜甫广泛而生动地描绘自己所经历的客观世界。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杜甫非常留意身边的环境,也关注遥远的天地,都以满腔热情加以表现。他描绘乡村与城镇,描绘人文景观,描绘田园风光和大自然。他歌咏它们的美(有时也描绘自然的丑恶),也借它们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甫歌咏阆中和它的山水。《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鸟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阆中的盛事令人断肠,山水又是那样的美,真是人间仙境。杜甫描绘春天的夜雨。《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贵如油,及时的春雨滋润万物,给人间增添新的美,也带给人新的喜悦。杜甫写夕阳的反照。《反照》:“反照开巫峡,寒空半有无。已低鱼腹暗,不尽白盐孤。荻岸如秋水,松门似画图。牛羊识僮仆,既夕应传呼。”晚照无限好,照着壮丽的三峡,照着牧人和牛羊,构成一幅美妙的画图。杜甫歌唱天空的银河。《天河》:“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纵被浮云掩,犹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落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秋天的银河格外美丽,牛郎织女的传说更为银河增添了神秘。依北斗望京华,诗人处边远之地,隐隐有京城恋君之思。

人与世界的万物都有联系。古人有天人感应之说,其实人与万物皆有感应。杜甫在他的诗里大量写景、咏物,表现他对环境的关注,对大自然的关注,表现出他比一般人更博大的胸怀,也表现出他比一般作家更高超、更笃实的艺术才华。

杜甫诗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无比丰富。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可以说他把自己从记事到逝世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一切,皆写在自己的作品中。他又博学多通,非常聪明,故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涵盖了世界所有的一切和所可能有的一切。总的说来,杜甫的作品写了如下内容:人(包括杜甫自己)和社会的一切。既有人文的一切,如乡村、城市、景观、田园,也有大自然的一切。李商隐对杜甫诗的内容的概括是“三才万象共端倪”(《漫成五章》其二,见《李义山诗集》卷五)。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所谓万象,就是万事万物。什么是世界?就是三才加万象。所以,李商隐的诗就是赞美杜甫的诗描绘了整个世界,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是认知作用,杜甫的诗最大限度地表现世界,最大限度地去认知世界,这已足以彰显杜诗的高超卓越。

诗言志,杜甫在描绘自己的经历与生活,在描绘复杂的社会和广阔的世界的时候,也描绘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抒发了他的思想感情。他的作品表现了拳拳的忠君爱国思想、炽烈的忧世忧民的情怀,表现了鲜明的正义感、弥满天地的对万类博大的爱。这样的思想感情是非常伟大的。正因为如此,在封建社会,杜甫诗集被视同经书。清人龚鼎孳说:“诗之有少陵,犹文之有六经也。”“文无奇正,必始乎经。诗无平险,必宗乎杜。此少陵之诗与六经之文,并不朽于天地之间。”(《杜诗论文序》,吴见思《杜诗论文》)这是封建社会对杜甫诗所做的最高评价,其诗是当得起这样的评价的。

《杜工部集》是中华文化的神奇瑰宝,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但一般人仅仅以文学的价值观来看待它,便忽略了它巨大的非文学的价值。读《杜工部集》,应该树立新的阅读和评价理念与体系。首先,应该把杜甫集放在整个民族精神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来阅读和研究。其次,在把杜甫集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同时,也要把它作为思想著作和历史著作来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杜甫集的精髓与价值。

杜甫的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永久的精神价值。

从精神角度看,杜甫集所表现的思想和言行都是完全儒家化的,完全体现了民族精神。但又有着与传统的儒家经典不同的特点。(一)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理论不同,杜甫作品所表现的是儒家思想的实践,所记录的是一位现实中完全践行儒家思想的醇儒的思想与言行。(二)杜甫生活在封建社会由盛变衰的转折时期,其思想与精神有着新的特点,这就是忧世的特点,也就是忧国忧民的特点。杜甫的这种忧世的思想与精神,正是封建社会后期即衰落时期的代表。正因为此,杜甫集赢得了后世普遍的热爱与敬重。人们不是把它当做一般的文学作品来读,而是当做思想与行为的指南。在宋代,一些人就把杜甫集视同经书,直到清代,这种观点一直流行不衰。

所谓经书,就是人们思想与言行的最高指导之书。实际上是指孔子的著作(包括孔子整理的著作)和直接相关的重要著作。明白地说,就是所谓十三经(《孟子》实际上是南宋后才称经书的)。称杜甫集为经书,是对杜甫的最高尊重与推崇,因为在封建社会,没有任何著作能有经书的地位。在上古,德与才特别卓越的,皆可称圣人。自汉代以后,渐渐地只有孔子才能称圣人(孟子在宋代也称圣人,所谓“亚圣”)。称杜甫集为经书似乎对孔子和经书有些唐突,故而说杜甫集为经书时总有点闪烁其辞,所以我们也退一步说古人将杜甫集视同经书。其实意思是一样的,视同经书与作为经书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花这么多篇幅是为了说明,杜甫集所表现的思想和精神,在封建社会后期有极高的代表性,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体现与发展。不仅如此,杜甫集所表现的思想与精神,并非局限于儒家的思想,而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与精神。要继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学习杜甫集,学习杜甫的思想与精神,把握住了精髓无疑会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杜甫的作品记录了盛唐至中唐前期的大量史实,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古代的诗大多以抒情为主,较少记录史实,因而一般的诗较少具体的文献价值(从理论上说,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或多或少都有文献价值)。文学本是创作,较少文献价值是正常的。杜甫的诗则不同,它大量记载当时的史实,像一部历史。所以早在唐代就认为杜甫的诗是“诗史”。孟棨记载:“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本事诗·高逸》)称杜甫诗为诗史,认为它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在古代可以说是一种共识。而现代学者囿于文学多是虚构的常识,多不重视杜甫诗歌的重要文献价值。但是,如果不重视杜诗的文献价值,会使杜甫诗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也会影响我们对杜诗的定位与评价。

就文献而言,杜甫诗集也非常有特点。(一)高度真实可靠。杜甫作品所记,皆是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见,是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个别记载,如战争进程,杜甫在西南所记,与中原真正发生的,有时略有出入,传闻如此,在所难免,但它反映的也是传闻的真实。高度的真实奠定了杜甫作品的文献价值的坚实基础。(二)杜甫作品所记的一些史实,为唐代史籍所未记,非常珍贵。如《三绝句》所写三件事(开州杀刺史、殿前侍卫抢夺百姓、入蜀流民大量死亡),史书均无具体记载。《有感五首》所记也是时代的大事,也可以补国史所未逮。杜甫诗集中像这样独创性的记载还比较多,这就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三)杜甫诗集中所记杜甫本人和家庭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资料。在盛唐和中唐时期,可以说还没有比杜甫本人和家庭更完整的资料保存下来,故而弥足珍贵。(四)杜甫诗集既不同于正史,也不同于一般野史,它的文献特点是通过记录一些政治军事的大事和一些百姓的具体情况,来反映时局的动向与发展。有时所记的史实非常具体,非常细小,却是关乎当时社会的热点和重要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五)杜甫诗集在记录史实时,也记录了杜甫的观点以及杜甫对史实的解读。杜甫的观点和对史实的解读,其实也是一种资料,也是一家之言,对我们研究文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宏观看,读杜甫诗集,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史料,而且还可以对杜甫诗集所记的那个时代有更完整清晰的看法与印象。这种看法与印象往往与读正史与野史所得到的不同,其间杜甫的观点和对史实的解读无疑也在起作用,杜甫的观点和对史实的解读无疑也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

杜甫的作品表现出极高的美,是诗歌艺术的瑰宝。

要论述杜甫诗的艺术,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它几乎融合了古典艺术的一切长处、一切风格,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形成了一种五味调和、包罗万象的艺术风格。

杜甫是一位大巧若拙的伟大天才,把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都发挥到极致。他所走的艺术创作道路,就是《诗经·大序》所指的“六艺”的道路,即“赋比兴风雅颂”的道路。但他走出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路子,这就是用叙述、议论、抒情,来写己事、家事、国事。其创作模式大致是这样,选取一个话题(题材),叙述事实,融入有关知识(现实的和历史的),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古代的诗大多是抒情,杜甫的诗是以叙述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以散文为诗,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具有最鲜明的风格。

杜甫诗的艺术技巧最为繁富。苏轼认为杜甫是集诗歌艺术之大成的伟大诗人,他运用了诗歌艺术的一切技巧,创造了最优异的诗歌。分析杜甫诗歌艺术技巧的构成来源,大致有三部分:其一,吸收前人一切诗歌创作艺术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其二,将散文(一切散文,包括赋与箴、铭、赞、颂体散文)和其他艺术(书画等)的表现方法,引入诗歌创作中;其三,根据作品的内容,随心所欲地创造方法。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三类创作方法,几乎涵盖了一切诗歌创作方法。事实上,杜甫诗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他只有用包罗万象的艺术才能加以表达。其艺术技巧最丰富,实在也是一种必然。

杜甫是苦吟诗人,创作呕心沥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道出了杜甫对艺术至善境界的追求。杜甫不像李白那样才思如泉涌,倚马立尽万言,他是用丰富的技巧,生动贴切地表现丰富的内容,需要反复琢磨,艰辛创作。杜甫是最会琢磨的诗人,反复琢磨,寻求最能表现诗的最丰富的、最完美的技巧,达到自然天成的境地。这样创作的诗,艺术品位最高。变化无穷的技巧,使诗绚烂而辉煌,技巧的巧妙融和,仿佛调鼎而滋味无穷。杜甫这样投入地创作,使人既能感受艺术的天然之美,也能品味艺术雕琢的精湛之美、巧夺天工之美。

杜甫的诗兼备众体,很难把它归于一种一般意义的风格。但它又有鲜明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最有风格。杜诗的风格可以说是宏大工丽,浑融深沉,繁富曲折,峻拔凝重。如果用古人(包括杜甫自己)的评论,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沉郁顿挫,浑涵汪茫。“沉郁顿挫”本是杜甫在上玄宗的《三大礼赋》中对自己文章(包括诗)的评论。评论至当,但不够完善。“浑涵汪茫”是《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对杜诗的评论中的话。我们认为二者结合,最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杜甫诗的风格。

杜甫集是杜甫留下的宝贵遗产,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它是一个艺术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学习非常多的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其次,它可以启发我们建立正确的创作理念。这就是,艺术创作应该打破一切框框,不受任何约束,只要是表现正确内容需要的,一切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都可以运用。世上没有而又需要,就要大胆创造。

所谓杜甫学,就是有关杜甫的学问。杜甫学的概念出现得非常早,金元时的元好问就将其所编东岩(当为其父)和元好问师友讲论杜甫的资料命名为“杜甫学”。我们所说的杜甫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杜甫的作品,即有关杜甫和杜甫集的材料。如有关杜甫的生平资料,有关杜甫集的版本资料,有关杜甫的诗文。其二,有关杜甫的研究和评论,相关的一切资料。杜甫学的概念是极宽泛的,可以说凡是与杜甫有关的,皆属于杜甫学的范围之内。

同类推荐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玛格丽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 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对于范蠡,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并不多。他藏在卧薪尝胆的故事之后,匿于才子佳人的传说之中。在动荡的春秋风云当中,他虽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的处弱图强、进退得时、聚财行德,却可称为千秋万世的典范。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人们似乎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如何在既不愤世嫉俗,又不同流合污的心态下摘走政商两界的无上成就。不,最令人骄傲的,他还赢得了那位倾世红颜的浓情爱恋。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小草曦曦

    小草曦曦

    她,冷漠如斯,却有温柔的一面。她,身手非凡,就宛如地狱的曼珠沙华。她,淡定睿智,一人玩转贵族千金少爷。她,神秘莫测,身份就是一个谜。她,本想淡定生活,却不料遇见了他。
  • 2号地铁谋杀案

    2号地铁谋杀案

    某天晚上,地铁上发现一具女性尸体,刑警大队队长夏子成和副队长钟明月两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前去调查。
  • 三千水

    三千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不知是水饮了瓢,还是瓢饮了水。敬亭幽:定熙帝就是吊在她眼前的一块肥肉,诱着她往前走,可总也吃不着定熙帝:敬亭幽就好似落在他身后的一根儿水灵灵的鲜萝卜,咬第一口时他不吃素,第二口觉得荤素搭配干活不累,第三口觉得……
  • 拽拽丫头误撞霸道恶魔

    拽拽丫头误撞霸道恶魔

    她,天生野蛮,做事迷迷糊糊;他,霸道冷酷,从不主动亲近别人当她遇上了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风暴来袭,他们又能写完最美的童话?“我——爱——你!”他对着她的背影大喊,又能否挽回那段遗失的美好?王子和灰姑娘的结局?会改变吗?
  • 伴敌飞仙

    伴敌飞仙

    成神也癫狂,无奈亲友殇:飞仙不逍遥,只因仇敌笑。生死大敌也许可以成为生死之交,若是仇敌、情敌、与生俱来的宿命之敌汇聚于一人之身时,不死不休,恨入骨髓,几成梦魇,接近疯狂!
  • 这便是爱

    这便是爱

    碟国两大世家,姚家跟沈家两家老爷子,可谓是一生两兄弟,命运共彼此.几代世交,到两人手中,更是交往慎密.就这着层关系,姚丰便想与沈青定下姻亲,将自己的小女儿姚小钰许配给沈家唯一的独子沈若离,定于姚小钰十七岁成婚.时间如梭,今年便是姚小钰十七岁.大厅里时不时传来两老为儿女谈婚事的欢笑声,这期间,为了给姚小钰跟沈若离培养感情,沈青之子便成为姚家的常客,有时候一住便是几月.没办法,姚小钰就是喜欢跟沈若离玩.这看在两老眼里可是高兴坏了,尤其是姚丰,自己的小女儿百般好,就是有一毛病,从不与男子碰触,哪怕是他这个父亲也是抵触的很,在发现时,他还很担心,但这十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当年定亲的决定没有错,.姚小钰好像很喜欢沈若离,都十年了,想着便笑了起来说道:"沈兄,那咱们就把日子定在下月初,可好?"沈青当然求之不得,毕竟是给自家娶媳妇,两家有事亲上加亲,而且他看得出两个孩子相处的很不错.另一头,姚小钰面对亲梅足马的沈若离,是喜欢,从心里喜欢,整整十年,从她孩童时代见沈若离第一面便喜欢了,但是现在要嫁给他,她却不知道自己心里真的想法,她从未去想过有这么一天,哪怕每次沈若离来的时候,姚家的人都说这是未来的姑爷,她也明白那意思,但就是不能想象嫁给他,"哎"又是一声叹息,夕忆倒了一杯茶水过来,低声问:"七小姐,这是你第一百次了."姚小钰走下秋千,走到石桌旁欲坐,:"哎"又一轻叹,她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一直叹气,所以不再解释,自顾自情绪.却不知道因为她这一声声叹气,惹来了一串联的事情.
  • 极界武神

    极界武神

    九转轮回,风云再起!神秘少年掀起一场惊世浪潮!
  • 天尊帝道

    天尊帝道

    神界三大巅峰存在之一的天衍神君因大限将至而去闯那神界四大险地之一的—灭神绝地,却被一张金页击中陨落。然而灵魂进入轮回,投胎到焱炎大陆天家。然十岁时觉醒记忆,修炼逆天功法‘混沌创世诀’,从此开启了强者回归之路.....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娇妻撩人:腹黑总裁太危险

    娇妻撩人:腹黑总裁太危险

    一纸契约,成了他的秘密情人,夜夜被榨到精疲力尽。好不容易合约到期,安歆包袱款款悄悄开溜,转身却被男人堵往去路,并指第合约第二页给她看——尼马!本合约自签订日起,永久自动续约?“莫正霆,你玩我?!”安歆炸毛。“玩?”男人拖着她往床边走,“你喜欢玩新姿势?这个?那个?还是那那个?”安歆吐血绝倒……男人笑意深深的为她宽衣解带,在她耳边吹着热气:“看来是都喜欢,那我们挨个玩一遍。”